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围手术期感染

围手术期感染

围手术期感染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12266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母婴世界、医药前沿、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第三届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二次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等;围手术期感染的相关文献由15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伶俐、徐克惠、方略等。

围手术期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12266 占比:99.99%

总计:712342篇

围手术期感染—发文趋势图

围手术期感染

-研究学者

  • 张伶俐
  • 徐克惠
  • 方略
  • 王艳丽
  • 田春媚
  • 郭远超
  • 黄晓涛
  • HUANG Chaogang
  • LI Lei
  • LIU Bao-chi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春阳
    • 摘要: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感染对肾细胞癌切除术后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肾细胞癌切除术的400例肾细胞癌患者,记录患者术后1个月内感染发生情况。对感染以及未感染患者的生存期应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分析,并对感染发生与否对生存期的影响通过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并对系统治疗、手术方式、合并症、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AJCC分级和分期、年龄、性别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00例患者中接受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有200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有200例;未感染者182例,有9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非严重感染者146例,且有7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严重感染者72例,有30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非严重感染者与严重感染者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为7.0~9.9cm的严重感染患者术后生存期显著长于非严重感染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得出,严重感染能够对肿瘤直径超过7cm的患者术后生存期有延长效果(HR=0.749,P<0.05)。结论:对于肿瘤直径为7~9.9cm的肾癌患者行肾细胞癌切除术治疗后,围术期感染可使其生存期得以延长,但对于其他肿瘤直径患者则无显著影响。
    • 王丽娜; 张海平
    • 摘要: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头孢唑林钠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术前静脉滴注0.5%甲硝唑200mL,观察组术前联合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2g+5%葡萄糖250mL。比较两组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发生率;检测手术前和手术后1d的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且记录住院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发生率(5.66%)明显低于对照组(13.21%)(P0.05),手术后1d,两组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手术后1d的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头孢唑林钠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 李亚欧; 王文颖; 叶露; 张园园; 李媛媛
    •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8例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患者作为发生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未发生感染患者58例作为未发生组。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两组术中出血量、是否存在糖尿病、是否保留乳头乳晕、TNM分期等信息,分析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Ⅱ期植入手术时间、体质指数、是否行腋下淋巴结清扫,是影响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单因素(P45岁、体质指数≥28 kg/m^(2)、行腋下淋巴结清扫是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因素,Ⅱ期植入手术时间≤300 min是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Ⅱ期假体植入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复杂,应根据相关危险及保护因素,加强围术期感染监测,及时行术后预防性感染治疗,降低感染风险,提高乳房再造成功率。
    • 张善征; 罗志军; 叶凌
    • 摘要: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与植入物相关围术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150例行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男86例,女64例,年龄47~77(57.04±7.43)岁。150例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于术前(D0)和术后第4、6、8天(分别为D4、D6、D8)从肘部静脉采集血样进行血清PCT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检测。结果:150例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34例为感染组,未发生感染116例为未感染组。在感染组中,浅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19例(55.88%,19/34),尿路感染9例(26.47%,9/34),肺炎6例(17.65%,6/34)。感染组细菌培养后,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大肠埃希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星座链球菌3例,白色念珠菌3例,肺炎克雷伯杆菌6例,2例培养出大肠埃希菌和无乳链球菌,3例培养出凝固酶隐形葡萄球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例培养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两组患者PCT水平在D0(P=0.081)、D4(P=0.069)和D6(P=0.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两组间WBC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PCT诊断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78,95%CI(0.933,1.022),WBC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AUC=0.562,95%CI(0.398,0.726),PCT是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重要预测因子(AUC>0.9),当临界值为0.526 ng/ml时,PCT诊断感染的敏感性为36%,特异性为100%,但WBC不是原发性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显著预测因子(0.5围手术期感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感染诊断指标。
    • 王艳丽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因素及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90例白内障手术治疗后感染患者,明确患者的感染途径、感染类型及影响感染因素,以此为依据制定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在90例白内障手术后感染的患者中,49例患者于术后3d发生感染,41例患者于术后3-14d内发生感染.感染途径上有49例患者为切口感染,22例患者为角膜感染,19例为不明途径感染.感染类型上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51例,霉菌感染22例,无菌感染17例.分析患者的感染过程,围手术期感染因素有:切口感染、术后抗感染药物给药不当、患者揉眼、机体免疫力差、器械消毒未达标、不明原因.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但大部分可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进行控制.本次研究依据我院白内障手术患者感染因素制定感染防控措施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
    • 古春燕; 张东梅; 李海涛
    • 摘要: 目的 分析预防性护理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9年7月~2021年3月诊治的76例妇产科患者,使用电脑随机分成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预防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程爱青; 于静; 冉祥红
    • 摘要: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法在口腔种植牙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8月间收治的48例行口腔种植牙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耳穴压豆法)与对照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人工种植牙术围手术期的治愈率和牙种植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预防感染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耳穴压豆法在人工种植牙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牙种植的成功率.患者依从性好,临床较易推广.
    • 王艳丽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因素及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90例白内障手术治疗后感染患者,明确患者的感染途径、感染类型及影响感染因素,以此为依据制定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在90例白内障手术后感染的患者中,49例患者于术后3d发生感染,41例患者于术后3-14d内发生感染。感染途径上有49例患者为切口感染,22例患者为角膜感染,19例为不明途径感染。感染类型上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51例,霉菌感染22例,无菌感染17例。分析患者的感染过程,围手术期感染因素有:切口感染、术后抗感染药物给药不当、患者揉眼、机体免疫力差、器械消毒未达标、不明原因。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但大部分可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进行控制。本次研究依据我院白内障手术患者感染因素制定感染防控措施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
    • 程海鸥; 程宝春; 詹海斌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12月于黄山首康医院神经外科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236例SAH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情况,根据围手术期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44)和非感染组(n=192),记录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史、术中有无临时阻断、动脉瘤位置、三酰甘油、脂蛋白种类、CT-Fisher分级、高血压史、动脉瘤直径和数量、白蛋白、Hunt-Hess分级、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穿刺次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 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AH患者围手术期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SAH患者治疗成功率为1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在高血压史、动脉瘤直径和数量、白蛋白、Hunt-Hess分级、入院时GCS评分、穿刺次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史、动脉瘤直径≥8 mm、动脉瘤数量多发、白蛋白≤35.12 g/L、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入院时GCS评分>5分、穿刺次数>2次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SAH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所有因素积分总分为314.84分,对应的值即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SAH的围手术期感染率(14.96%).结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SAH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有高血压史、动脉瘤直径≥8 mm、动脉瘤数量多发、白蛋白≤35.12 g/L、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入院时GCS评分>5分、穿刺次数>2次均是导致SAH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并积极防范.
    • 苏北红
    • 摘要: 目的 特对高海拔产妇容易发生感染的特性展开研究,并提出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方法 患者在接受普通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围手术期患者感染的预防与进行指向性护理.结果 在对患者行手术前抗感染护理措施后,患者康复速率增高、感染率降低.讨论 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抗感染预防措施以及相关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治疗时间与治疗中的痛苦,降低感染几率,值得广泛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