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奶器
吸奶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17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99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黄河.黄土.黄种人、健康、母婴世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等;吸奶器的相关文献由1157位作者贡献,包括程克勇、陈少忠、陈俊波等。
吸奶器
-研究学者
- 程克勇
- 陈少忠
- 陈俊波
- 姚俊华
- 杨侃
- 刘水华
- 张毅
- 方国峰
- 郑光武
- 胡敏
- 蒋珍梅
- 蔡业滨
- 严剑锋
- 简仲荣
- 邓华
- 郭小军
- 张东安
- 陶玲玲
- 落合志文
- 郑鸿升
- 陈理本
- A·阿尔德斯
- 刘小波
- 张连盛
- 徐秋杰
- 林荣敏
- 陈显资
- 高杰
- 蒋训政
- 郭永风
- 陈水云
- 周爽
- 孙佳丽
- 张昊
- 张晓燕
- 曾素雯
- 李新波
- 李阔
- 杨柏涛
- 王南
- 田代光雄
- 蒋一新
- 丁赛琴
- 刘薇
- 区育德
- 张帆
- 张强
- 徐永嘉
- 李红军
- 林志鹏
-
-
唐煜;
郑亚红;
陈畅
-
-
摘要:
二胎妈妈在职场10点半吸一次奶,11点出门,12点跟客户吃饭,吃完饭后,要立刻拎起背奶包冲进商场的母婴室用自动吸奶器将母乳泵出,放进一次性灭菌的储奶袋中,再细心地将它们放在有冰袋的保温袋里,收纳好背奶包,再冲向下一个客户的见面地点。
-
-
-
晋爱芳
-
-
摘要:
目的:探讨吸奶器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产科于2019年1月~2019年9月接收的7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入院先后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纯母乳喂养,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吸奶器辅助吸奶,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时间、平均泌乳量、乳房胀痛评分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时间和平均泌乳量分别为(8.77±2.58)h和(527.64±42.34)mL,对照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时间和平均泌乳量分别为(13.21±3.54)h和(352.68±44.51)mL,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的乳房胀痛评分分别为(4.12±1.26)和(6.23±1.71),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为97.22%(35/36)和80.56%(29/3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吸奶器有助于改善产妇母乳喂养效果.
-
-
张娜治;
黄勤玮;
郑燕红;
赵梅晶
-
-
摘要:
目的 探究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在早期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于医院分娩的74名母婴分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名.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吸奶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乳房按摩,比较两组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胀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开始泌乳时间≤72 h占比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3.78%(P<0.05);观察组产后24、48、72 h的泌乳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72 h内乳房胀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用于早期母婴分离产妇中的效果显著,可缩短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
-
-
洪惠兰;
张娜治;
王辉燕;
蔡淑祯;
赵梅晶
-
-
摘要:
目的 探讨吸奶器对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医院收治的产妇9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名.对照组采用乳房按摩的方式促进乳汁分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吸奶器促进乳汁分泌,比较两组产后泌乳时间、产后72 h乳房胀痛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72 h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奶器能够促进产妇乳汁分泌,缩短产妇泌乳时间,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
-
陈建伟
-
-
摘要:
编辑同志:最近我不幸患上了流感,婆婆担心我将感冒传染给不满周岁的宝宝,不让我们母子接触,喂奶成了一个大问题。儿子一直喝母乳,对配方奶粉很排斥。请问,我可以借助吸奶器继续给儿子喂母乳吗?感冒会不会通过母乳传染给孩子?我能吃药治疗吗?
-
-
王坤;
黄淑婷;
宁伟伟;
潘小妹;
邹小燕;
翁学玲
-
-
摘要:
目的 探究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在早期母婴分离产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早期母婴分离产妇80例进行对照研究,研究时间控制为2019年4月29日至2019年12月31日,依据抽签结果完成实验组、对照组分组工作,单组数据为40例,对照组不规律吸奶器吸奶,实验组规律吸奶联合乳房按摩,对比产妇产后吸奶次数、乳房胀痛发生率.结果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72h乳液分泌量,差异性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的乳房胀痛发生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在早期母婴分离产妇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可提高乳液分泌量,降低乳房胀痛率,值得推广.
-
-
何欣;
罗世利
-
-
摘要:
目的:研究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在早期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9年一整年内共收治孕产妇72例,前半年生产的产妇归入研究组,后半年生产的产妇归入对照组,后一组患者在早期母婴分离后使用吸奶器,前者以此为基础加用乳房按摩.结果:与采用吸奶器的对照组比,采用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的研究组乳房胀痛率更低,产后泌乳量更高(P<0.05).结论:如果产妇在生产后需要实施早期母婴分离,本文建议产妇选择吸奶器与乳房按摩的联合护理措施,且结果已经表明该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
-
-
邱英;
蒋红梅;
龙玲
-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寻求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质量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并用美德乐心韵电动吸奶器(以下简称吸奶器)进行吸奶催乳.其中,实验组50例,产后第一天开始采用母乳喂养并用吸奶器每天吸6次以上协助催乳;对照组50例,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传统的母乳喂养,不使用吸奶器催乳.使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分析两组产妇在产后2~4天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婴儿的乳头含接姿势、母亲喂奶感觉、母乳喂养的信心及乳汁量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采用吸奶器辅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可明显促进乳汁的分泌,纠正婴儿的含接姿势,使产妇哺乳更加舒适,并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