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药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902165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科学咨询、中国医疗设备、医院管理论坛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材之路论坛、2012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江苏省药师周、第三届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等;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相关文献由255位作者贡献,包括龚丽娴、袁进、张策等。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02165篇
占比:100.00%
总计:3902280篇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研究学者
- 龚丽娴
- 袁进
- 张策
- 王敬花
- 石磊
- 钟秀娟
- 高燕灵
- 冉茂婷
- 刘文萍
- 刘皈阳
- 刘震
- 周丽华
- 孙逢美
- 张敏
- 张新萍
- 张晋萍
- 张欣
- 张海霞
- 戴兴凌
- 扶玲
- 李嘉茵
- 李锋
- 杨本明
- 王丽萍
- 王书杰
- 王向东
- 王秀琴
- 王超
- 葛卫红
- 袁红宇
- 谢玉惠
- 赵树进
- 郭代红
- 郭海平
- 陈国明
- 顾婕
- 顾艳芬
- 马祝悦
- 丁泽杰
- 于峰
- 于红云
- 付登聪
- 代剑
- 任发燕
- 何菊英
- 余涵
- 佟艳春
- 侍晓萍
- 俞明荣
- 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
-
-
夏铮铮;
李剑屏;
颜海兰;
余涵;
唐敏;
孟珺
-
-
摘要:
目的探索肿瘤专科医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推动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通过构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审方规则,开展以抗肿瘤药物为主的前置审方工作,并构建一系列指标监测系统,持续改进审方规则。结果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共新建或修订1000余个药品的9408条规则,其中数量位居前5位的新规则分别为超适应证、超多日用量、剂量范围、配伍浓度、给药途径。系统干预率从门诊37.91%、住院43.85%分别下降至门诊14.19%、住院18.96%,系统和人工干预成功率大幅提高。通过系统配合人工干预,我院全年处方点评合理率共计上升35.45%。结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经过肿瘤专科药师修订和维护审方规则后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用药差错、提高处方审核效率、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
马祝悦;
顾婕;
袁红宇
-
-
摘要:
目的:使用PASS系统对本院门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PASS系统提出改进建议.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门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处方,归纳和分析不合理处方问题类型的分布情况.结果: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处方共21869张,不合理处方1082张,主要为重复用药、剂量范围、药物禁忌症、相互作用.结论:PASS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监测不合理处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但是PASS系统尚存在一些缺点,需要不断改进完善,提高适用性.
-
-
许浩
-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在呼吸科用药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间我院呼吸科开具的179份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以安装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时间节点为界,分别对PASS系统安装前和安装后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计算不合理处方的比例,并对不合理处方涉及的问题类型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涉及到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的占比分别为1.10%和12.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学意义(χ2=9.298.P=0.002<0.05).所有12张用药不合理的处方中,涉及到的问题包括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当、药物配伍不当、重复用药、存在用药禁忌等五项,以给药途径不当占比最高,为41.67%.结论:通过在呼吸科使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可以显著降低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利于呼吸科工作水平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
-
马祝悦;
顾婕;
袁红宇
-
-
摘要:
目的:为优化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审核规则、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处方审核为例.我院审方药师在日常工作中收集PASS系统的不适宜规则,并进行修改和完善.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第4季度(规则修改前)和2020年第4季度(规则修改后)含CNI的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各3000份,对比规则修改前后PASS系统的审核警示情况以及假阳性、假阴性情况.结果:我院PASS系统存在超说明书用药判断过于严苛、审核规则不严格、禁忌证审核存在假阳性情况、药物相互作用未按严重程度分级警示、患者肝肾功能判断不准确、问题描述冗长、系统数据库信息不全面或存在错误、食物和中药对CNI的影响信息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不适宜规则,我院药学部通过制定超说明书用药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合理启用PASS系统拦截功能、修改药物禁忌证的假阳性规则、分级警示药物相互作用、结合实验室检查报告进行审核、完善问题描述内容、及时更新维护系统数据库信息以及增加患者教育内容等措施来提高PASS系统审核规则的质量.经过1年的规则优化,PASS系统审核的警示数量从规则修改前的182份减少至规则修改后105份,假阴性、假阳性审核结果占比从25.03%降至0.43%.结论:对审核规则进行优化,可以提高PASS系统的适用性,有利于前置审核工作的顺利推进,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
-
-
韩漫漫;
胡静
-
-
摘要:
目的:探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我院门诊处方的监测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4-12月PASS对门诊处方审核的监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ASS共监测门诊处方177514份,用药提示1941条,其中黑灯警示20条(1.03%),红灯警示749条(38.59%),橙灯警示1172条(60.38%).结论:PASS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预防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有重要意义.
-
-
谭喜莹;
任发燕;
王超
-
-
摘要:
目的:探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监管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自2019年1月~12月,每月抽取本院中药注射剂超适应症使用病例,分析超适应症使用情况.结果:使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干预后,中药注射剂超适应症使用频率显著下降.结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可以提高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
-
-
廖惠君;
邓小明
-
-
摘要:
文章观察合理用药系统结合药师干预模式在门诊处方调配中的效果,并通过随访调查门诊患者对门诊处方的满意度.结果显示,逸曜合理用药系统V3.3结合药师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降低单份处方药品种类及金额,提高患者满意度.
-
-
胡洪勇
-
-
摘要:
目的促进临床遵循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降低门诊处方剂量范围的潜在风险。方法根据PASS系统对门诊处方的警示类型统计结果,主要潜在风险是剂量范围,警示信息46692条(59.49%),以前40位药品的警示信息(共44590条)作为分析对象,以药品说明书和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的用法用量作为剂量范围合理性的判定标准。结果该院门诊处方的剂量范围潜在风险警示,其中用药频次占67.75%,用药剂量占15.57%,其他问题占16.68%。结论PASS系统对门诊处方的潜在风险有警示价值,但需加强系统的日常维护,提高警示信息的准确性;利用PASS系统可对用药潜在风险进行统计和分析,将结果作为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对临床提出二次警示,降低患者的用药潜在风险。
-
-
-
-
陈静;
李枝端
- 《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材之路论坛》
| 2013年
-
摘要:
目的:对该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保障水平提供参考.rn 方法:收集近期某月PASS监测结果,按警示级别、审查类型对各科室问题归类统计,并对典型问题予以举例,列举PASS简要描述,同时对部分警示结果予以讨论.rn 结果:监测结果发现问题2352 个,其中住院科室2043 个(86.86%),门诊309个(13.14%).红灯占大多数(75.17%),橙灯次之(23.68%),黑灯最少(1.15%),然由于黑灯性质的严重性,需引起足够重视.在监测结果审查类型分布上,主要是剂量范围(67.60%)、重复成分(19.64%)与药物-药物相互作用(5.44%).同时警示结果许多并非完全正确,尤其对于非黑灯警示的部分内容,PASS监测结果只能是一种参考,需要医师的进一步判断.rn 结论:合理用药软件是保障医师安全用药的有力助益.监测结果的汇总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保障水平提供了有益参考.
-
-
-
-
刘素琴;
吴春园
- 《2012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江苏省药师周》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在我院临床应用情况并对PASS进行评价.方法:利用PASS对我院2011年7~12月的用药医嘱进行监测,重点关注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并进行分析.结果:问题医嘱黑色警示灯修改率最高,在80%左右,红色警示灯和橙色警示灯修改率相对较低,在60%左右.结论:PASS可有效地监测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智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升级完善.
-
-
-
-
杨耀芳;
季闽春;
沈晓英;
钱庆庆
- 《2006年全国药物警戒与临床合理用药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目的: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查我院2003~2005年住院病人医嘱处方5 000张,根据"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临床药理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共310张,占抽查处方的6.2%,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相互作用、重复用药、药物剂量大于极限量、溶媒及用法不当等方面.结论:PASS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监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