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原子能技术>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四川绵阳
  • 出版时间: 2015-09-21

主办单位:中国核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735条结果
  • 摘要:目前专用设备总装工艺是二次装配,是指专用设备要经过机电试验装配和产品总装生产线两次装配过程.这种装配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对核心部件进行了较严格的考核,但是由于装配过程较为繁琐,整体系统易产生潜在故障,且零部件易发生漏装或磕碰的现象.同时,经历两次装配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和时间,也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改进现有的装配模式,进而提高专用设备的可靠性并降低其生产成本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近年来生产过程中的装配数据和过程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一次装配的工艺路线.采用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方法进行可靠性分析,确定了风险优先数较大的部件及故障模式,通过一次装配可以大大提高这些潜在故障的检出率,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将一次装配和二次装配从人员配置、主材成本及工时节省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在经济性方面一次装配更具优势.
  • 摘要:供取料驱动对旋转机械分离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非线性NavierStokes方程组进行离散,使用循环中点求积下降Newton法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得到了其内部流场分布.获得流场结果后,其分离性能通过对非线性丰度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获得.研究供取料条件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发现供料条件存在着最佳的供料位置与角度,同时供料宽度与角向速度扰动量的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密切相关,需要综合考虑.对取料条件的研究则表明精取料器位置靠近内边界可以得到更高的分离功率,而贫取料器在侧壁附近存在着最佳取料器径向位置,同时取料口宽度对分离功率的影响较小,精取料口宽度的影响可忽略.
  • 摘要:旋转轴是设备的关键部件之一,是易发生疲劳破坏的部件,其一旦发生疲劳破坏将会对设备产生致命影响.旋转轴由轴与轴套组成,轴套是旋转轴产生疲劳破坏的薄弱环节,理论分析表明,轴套中心孔的边缘处会产生应力集中,使得旋转轴的疲劳强度降低,通过对轴套进行倒角设计,可以提高旋转轴的抗疲劳性能,并对不同倒角设计尺寸的旋转轴开展了疲劳极限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从抗疲劳角度提出了最佳的轴套倒角设计尺寸.旋转轴采用轴与轴套的过盈装配方式,此装配方式,旋转轴将会受到轴套法向压应力作用,装配过盈量越大,旋转轴法向压应力越大.在发生疲劳时,旋转轴同时还要承受轴向拉压应力的作用,在两个配合面间产生摩擦力.在法向压应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轴和轴套的过盈接触面间会产生往复错动,产生微动磨损,导致旋转轴的疲劳极限降低.过盈量将会对旋转轴的抗疲劳性能产生影响.为此,对轴与轴套的过盈装配量进行了抗疲劳设计,确定出合适的轴与轴套过盈量尺寸范围.通过轴套倒角尺寸设计和装配过盈量设计,有效提高了旋转轴的抗疲劳性能.在进行旋转轴抗疲劳设计的基础上,对事故状态下,旋转轴的疲劳强度可靠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旋转轴的疲劳强度具有较高的可靠度,能够满足设备的可靠性设计要求.
  • 摘要:通过对锆管缺陷的无损检测分析:超声尺寸测量缺陷主要为管材椭圆度超标、端头外径突然变小或变大、中间尺寸突然发生变化;超声缺陷检验主要为管材内表面纵向裂纹、外表面抛光划痕等缺陷;涡流缺陷检验主要为内表面黏结、酸洗尺寸不均匀等缺陷.针对以上无损检验中的缺陷,提出提高成品轧机轧制可靠性,优化成品管材轧制工模具设计、酸洗清除管坯及管材内表面黏结缺陷、抛光时选用合适砂带及启用抛光头缩回功能等处置措施就可以提高核用锆合金管材无损检测成品率.
  • 摘要:Inconel690(TT)合金是压水反应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关键材料之一,在反应堆环境下服役时,可能产生腐蚀疲劳开裂.本文在裂纹尖端处于小范围屈服条件下,研究了压水反应堆环境对Jnconel690(TT)合金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发现反应堆环境对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有显著的加速作用,并且模拟一回路水介质环境对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大于模拟二回路水介质环境.此外,腐蚀疲劳裂纹非平面生长与反应堆水介质环境相关,并且对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 摘要:对于旋转状态的复合材料圆柱壳,通常采用内部小角度缠绕和外部环向缠绕相结合的铺层方式.在这种不对称的铺层方式下,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及层合铺设使得复合材料圆柱壳在旋转状态下产生拉弯耦合、拉剪耦合效应,使端部发生翘曲以及角度层和环向层之间层间剪应力变大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旋转状态下复合材料圆柱壳端部的受力状态,等效成在端部施加弯矩,来间接地计算旋转状态下复合材料圆柱壳端部的变形和层间应力.基于这种等效模拟的方法,根据板壳理论,本文推导了在旋转状态下,考虑拉弯(剪)耦合效应的复合材料圆柱壳挠度的解析表达式,建立了一种分析旋转状态下非对称铺层结构的复合材料圆柱壳端部变形的方法.经过分析计算,初步得出非对称铺层结构的复合材料圆柱壳在旋转状态下不同铺层之间会产生层间剪应力,但数值较小,不会引起分层现象;并且其受拉弯(剪)耦合效应影响产生的挠度很小,端部翘曲变形很小,相对于由于离心力引起的变形基本可以忽略,因此认为在进行复合材料圆柱壳铺层设计时,可以忽略拉弯(剪)耦合效应的影响.
  • 摘要:端面磨削加工会产生较高的能量,而这些能量主要以热量的形式集中在工件表层及亚表层.由于磨削温度会造成工件表面出现变质层和磨削烧伤现象.本文通过对磨削温度进行理论推导,并利用ANSYS通过建立模型模拟不同时刻工件表面温度场分布,进而得到不同磨削参数对于工件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削深度则是导致磨削区域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这为生产实践中合理选择磨削用量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摘要:1LB19是专用设备重要零部件,在其装配至专用设备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试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装配出厂,在对其进行试验考核前,需将定量的润滑油注入其中,以进行试验考核.润滑油在注入前需进行真空除气,注入过程中需控制注油量,针对润滑油真空除气及定量控制的要求,研制出一台基于计量泵、胶阀、三轴机械平台、真空泵组成的可实现真空除气、定量注油的自动注油装置,本文主要介绍白动注油装置的研制过程及工作原理,并对自动注油装置的注油工艺过程及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实验验证及效果分析.
  •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是否可以通过改变一号专用设备分流体结构的方法和制定新的装配工艺来减少装配过程中冗余的动作,节约生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平均值法分析实验数据,继而在单个抽口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控制变量法、等效法利用现有设备进行等效实验,以确定改进方向.最后对前一阶段工作做出了总结并最终完成了三腔分流体成品设计,并推广应用于机电试验使用,新结构的分流体使现场的装配操作效率提高了20%.
  • 摘要:旋转机械设备在研制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试验,振幅检测作为其中的一项关键的测量内容,可以有效地分析设备性能,在工业化应用中,进行振幅检测不仅可以有效地反映当前旋转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也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故障诊断,及时发现问题.本文首先从利用传感器进行振幅测量的原理入手,依据电磁感应定律,确定影响振幅测量精度的因素,然后针对这些因素,对传感器进行结构、组件等方面的改进及优化,最后通过理论计算,证明改进后的传感器能够提高振幅测量精度.
  •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消除小波分解和重构过程中产生频率混叠的算法.它利用傅立叶变换和傅立叶逆变换构成了Mallat小波变换在分解和重构过程中所需的严格正交镜像滤波器,从而达到Mallat小波变换过程中必须具有的理想截止特性,最终去除掉多余的频率成分.因此,本文设计的Mallat小波变换改进算法能消除小波变换中的频率混叠现象,从而准确掌握高速旋转机械的运行状态,提高了高速旋转机械运行状态监测的准确率.
  • 摘要:建立刚性级联在投资回报率、稳定运行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刚性级联更接近理想级联形式,理想级联对各级的供料流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组成级联的单个分离设备供料流量一致的情况下,就对级联各级的装机量有严格的要求.而实际生产级联中无法完全满足理想级联对装机量的要求,装机量往往需要网整,因此研究装机量圆整对级联性能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提出一个圆整参数,并通过对级联流体性能分析得出,任一个级联只要给出运行边界条件,就能获得在保证级联安全运行前提下所允许的圆整范围.本文还确定一种能使实际级联性能更接近理想级联的装机量圆整方法.
  • 摘要: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高端产品的先进材料,除碳纤维本身力学性能外,其界面性能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本文以韩国晓星H2550碳纤维为参照,选择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高强国产碳纤维,对纤维表面物理形貌进行了SEM表征,并对碳纤维表面上浆剂进行了红外谱图分析.以复合材料横向拉伸强度作为界面结合情况的考察指标,分析了不同纤维样品与同种环氧树脂基体制备的复合材料界面性能优劣.以NOL环拉伸强度作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考察指标,考察了界面性能对复合材料拉伸断裂强度的影响.研究认为过强的界面黏接强度不利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发挥,只有适中的界面强度才能使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发挥更高.
  • 摘要:大功率中频可控硅过零开关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无法控制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电压过零触发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技术原理,同时根据技术方案研制出可控硅过零开关驱动控制板、完成了硬件电路设计.可控硅过零开关驱动控制板主要由过零检测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多谐振荡器以及触发脉冲放大电路组成.为完善该驱动控制板的硬件设计,进行多次调试试验,解决了信号干扰和驱动脉冲不足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可控硅过零开关驱动控制板基本达到设计要求.然后根据工业化应用和试验系统应用的两种情况,选定两种水冷式快速可控硅,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两种可控硅过零开关,并进行额定负载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证明可控硅过零开关工作安全可靠,适用于中频的工作条件下,最后介绍了可控硅过零开关装置的应用情况.
  • 摘要: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分析就是在静态负荷下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所使用仪器为材料试验机,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以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来表示,是利用DSC测得的.复合材料动态性能分析就是在周期交变负荷下测量材料对机械形变的响应能力,包括形变响应与温度、时间或频率的关系,所使用仪器为美国TA公司生产的DMAQ800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本文首先确定了静态性能实验和动态性能实验的各项参数,包括夹持夹具、实验模式、实验温度范围和实验频率等等,并进行了多种复合材料及其树脂基体的静态和动态性能实验,得到了各种材料的静态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各种材料在20℃~160℃下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损耗因子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材料的动态性能;然后将几种材料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之间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MAQ800实验仪器在20℃~110℃时所测的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数据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较好,其所得数据可以用于材料的性能分析比较;上述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的变化趋势与采用材料试验机测得的材料模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并且材料用DMAQ800测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趋势与DSC所测得的变化趋势也相同;根据材料的动、静态性能数据均可以表明纤维的加入增强了树脂基体的抵抗变形和抗冲击能力,使材料的刚度和韧性增大.
  • 摘要:本文介绍了芳纶纤维的种类、性能及发展概况,对国内两个主要芳纶纤维生产厂家的芳纶Ⅲ纤维开展了复合材料成型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芳纶Ⅲ纤维可以实现不同于传统层压方式的缠绕成型;并且比较了相同成型方式下,芳纶Ⅲ纤维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芳纶Ⅲ纤维可以实现较大张力下的连续缠绕,通过对纱片宽度、缠绕层数等工艺参数的调整可以得到满足使用要求的复合材料层厚度,具有工艺适用性,芳纶Ⅲ纤维复合材料的纵向比强度和比模量均高于试验用100捻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 摘要:在开展机械产品加速寿命试验过程中,由于试验周期、成本等原因的限制,参与试验的样本规模往往较小,而且同电子产品相比,机械产品个体间寿命差异较大,那么样本量对机械产品加速寿命试验数据评估的影响不得而知.本文基于给定的某机械产品寿命参数信息,利用MATLAB软件再生成不同规模的样本,形成加速寿命试验的模拟数据库.从该数据库中提取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样本规模下,对加速寿命试验设置了混淆寿命分布以及追加样本等情形,最后比较了寿命评估的结果.结果表明:对数正态分布的数据看作威布尔分布时,同样本下评估结果差异较小;不同的样本设置情形对试验结果影响显著;样本的追加方式对评估精度有明显影响.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某工业领域的变频供电系统,为了保证负载长期稳定运行,本文提出了四用一备的供电方式.变频器分工作变频器及检修变频器,工作变频器分组成对,一对中的每个变频器可相互作为100%的备用.当其中的一台出现故障时,其负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上,即工作也为备用.四台工作变频器设一台检修变频器,每台变频器连接两台供电柜,当某台工作变频器检修时,通过其自身工作供电柜将负载连接到检修变频器,实现变频器完全断电检修.本文进一步阐述了系统的硬件实现方式及软件设计方法,以PLC作为控制核心,采用PROFIBUSDP及以太网通讯方式与供电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通过控制变频器以及供电柜实现系统功能.经过各项试验,系统各项性能指标以及功能完全满足应用要求,目前已大规模应用,运行良好,保障了对负载不间断供电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 摘要:里德堡态场电离过程是利用外加电场作用使里德堡态原子发生电离,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电离效率,可以提高探测灵敏度,在激光质谱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本文对锂原子的里德堡态场电离过程进行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测量里德堡态场电离信号随电场延时、电场强度变化,计算里德堡态原子能级寿命和电离阈值;测量里德堡态场电离信号随激光功率密度变化,计算锂原子3s态到里德堡态的吸收截面,并测量得到3s态的光电离截面;利用测量计算的激发截面,计算分析不同电离路径的电离效率.结果表明,高里德堡态(n=20~30)的能级寿命很长,在微秒量级;3s态到高里德堡态(n=20~30)的截面比3s态光电离的截面高两个量级;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即激光功率密度为1W.cm_2情况下,3s态经里德堡态场电离的效率比3s态光电离的效率高约30倍.
  • 摘要:在旋转机械中,热量的传递和温度的分布不仅影响着部件的寿命,也是衡量其功能指标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温度分布需要多方面考虑,其中转动部件自身的热性能参数则对温度场的分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导热系数、辐射率(也称发射率、黑度系数,以下同)等,这其中辐射率作为衡量转动部件向外辐射散热能力的一项重要参数,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针对非金属圆筒外表面辐射率测试技术,经过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确定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确立了把用于平面辐射率测量的辐射率仪,应用到圆筒形样件外表面辐射率的测量中,进而过渡到非金属圆筒外表面辐射率测量的方案.具体内容是:通过对材料辐射率各种测量方法、非金属圆筒外表面材质及测试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开展非金属圆筒外表面辐射率测量的总体方法,设计出圆筒形外表面辐射率测试所需的专用测量具,借助该测量具,可利用测量平板材料辐射率的一种仪器-AE1辐射率仪,对圆筒形部件外表面的辐射率进行直接测量;同时,为解决测量中平面与曲面之间测试偏差的问题,开展了平面与曲面之间辐射率校准曲线的测试认定工作,开发出6组不同辐射率的标准样筒样片,完成了标准样筒样片校准曲线的测绘和标定;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误差计算公式,解决了从金属的标准样筒样片,过渡到非金属圆筒之间辐射率测量的误差问题;最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非金属圆筒外表面辐射率测量装置(包括AE1辐射率仪、专用测量具和标准样筒样片).最后应用该套方法及装置,对成型的非金属圆筒外表面的辐射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基本符合非金属圆筒的辐射特性,为非金属圆筒温度场的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
  • 摘要:本文采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了扫描电子束加热合金熔池数学模型.模拟在扫描电子束和水冷铜坩埚共同影响下,合金熔池的温度场和流场.通过fluent软件中UDF模块,建立了直线,单圆,双圆,螺旋线等多扫描图形下的热源模型.通过对于模拟结果分析.来讨论扫描图形对于熔池尺寸,最高温度,流速,尤其对于表面高温区面积的影响,这些研究为合金熔炼蒸发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材料的真应力—应变曲线是对结构件进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基础.对于金属材料,广泛采用静力单轴拉伸试验来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但是由于拉伸试验很难准确测量试样从颈缩到断裂过程的变形情况,因此只能得到材料的名义应力—应变曲线,很难直接得到材料的真应力—应变曲线.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铝合金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材料真应力—应变曲线的测试方法研究.本文研究的测试方法以结构件为试样,突破传统的拉压加载方式,通过旋转试验对试样施加离心力载荷.加载过程中利用光幕位移传感器测量试样某一点在离心力作用下的变形数据.为了有效测量塑性段变形数据并保证试验台和光幕传感器不被破坏,提前对试验件进行了极限转速摸底.测试时控制试验件的最高运行转速略低于极限转速.升速过程中记录不同转速下的动态变形测量结果,然后以动态变形测量结果为日标值,运用ANSYS参数设计语言编写迭代求解程序,用牛顿拉普森法对有限元非线性方程组进行迭代求解,得到试样所用铝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和真应力—应变曲线.将测试结果的线性段数据和拉伸试验结果对比,一致性很好.测试结果用于相同材料的其他结构件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非常吻合,从而验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建立了一种基于旋转试验的材料真应力—应变曲线测试的新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摘要:针对旋转机械转子生产的实际需求,从碳纤维缠绕线形的精确性、缠绕张力的稳定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计了以西门子SIMOTION为核心的四轴碳纤维缠绕机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实现环向缠绕、大角度螺旋缠绕和小角度螺旋缠绕,在精确实现缠绕线形的基础上,采用多功能卡的张力控制方案,实现对缠绕张力的稳定控制,设计了简洁实用的人机界面,便于操作.通过试验应用,证明其具有缠绕线形准确,张力施加均匀,人机界面友好,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
  • 摘要:离心级联是由大量离心机按照一定的方式串联、并联组成的,并联离心级联是一种重要的离心级联形式.转子破损及其他原因均有可能造成离心机失效.级联运行过程中,离心机失效事件难以避免,会造成并联级联的流体状态参数变化,影响级联的分离性能,造成产品丰度和流量变化.级联需要长时间连续运行,且启动后失效的离心机不进行检修或更换,因此随着级联运行时间的增加,级联中失效的离心机数量会逐渐增加.本文以双层级联为例,假设离心机失效数为泊松分布随机数,探讨离心机失效对并联级联流体状态参数和分离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级联供料流量不变时,离心机失效会造成级联精料流量下降,贫料流量上升,精料和贫料丰度变化,级联的分离效率下降.离心机失效对并联级联流体状态参数、分离性能的影响与失效离心机所处的位置、离心机失效率、级联运行时间等因素有关,部分级出现离心机失效会对级联流体状态参数、分离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在级联安装、运行前,应对离心机失效造成的级联流体状态参数和分离性能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哪些分离级的离心机失效造成的级联流体状态参数、效率变化更大.
  • 摘要:高速旋转机械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震、爆炸等环境灾害造成的机械基础的振动.基础的运动会造成机械的故障,严重的可能导致机械的失效,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因此,在机械的研发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做好抗震设防工作.支承方式及转子结构不同的旋转机械,在基础激励下的动力反应特性并不相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抗震设防方式.本文首次针对由柔性联接的两节式转子系统,建立了系统的物理模型,运用广义坐标下的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系统
  • 摘要:研究UF6对材料的腐蚀作用及抗UF6腐蚀的措施,对于核仪器及相关设备的安全应用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试验利用UF6动态腐蚀试验台对复合材料及树脂基体进行腐蚀试验.UF6腐蚀时间为500h和1000h两个时间点.试验结果表明:树脂基体腐蚀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增重过程,腐蚀过程对树脂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1000h条件下,腐蚀作用使树脂拉伸试样强度降低31.19%,延伸率降低48.24%;横向拉伸强度下降31.01%,延伸率下降39.62%;环形试样拉伸强度下降7.34%,延伸率下降6.88%.表面形貌观察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存在不均匀腐蚀,腐蚀优先发生于复合材料表面缝隙处.
  • 摘要:BFQ1-5型气体同位素质谱计为双筒型接收器,主要用于接收测量235U、238U两种主要的铀同位素,而不具备直接测量出234U、236U两种微量铀同位素丰度的能力,为此通过对单束测量法原理的研究与实际应用,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利用BFQT-5型质谱计在线测量六氟化铀样品中234U、236U同位素丰度的方法.
  • 摘要:文章讨论用本征函数展开法求解带挡板离心机的流场.二维轴对称近似下,一块实际挡板由多块环状挡板来模拟,且每块挡板上具有不同的流函数值.给出了确定挡板上的流函数值的方法,描述了挡板孔处边界条件的两种给定方法以及如何确定本征函数端盖模态解的系数,讨论了两种方法可能导致的解的缺陷.
  • 摘要:专用设备是我国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专用设备研制项目是中核集团龙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构建专用设备研制项目的知识产权高地,特别是该项目的专利体系,提高基础型、原创型、高价值的核心专利数量,是专利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在系统分析俄罗斯、欧洲和我国在专用设备研制领域专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专利全寿命期管理理念与方法.该管理方法由专利创造管理、专利申请管理、专利维护管理、专利运用管理和专利放弃管理五个环节构成.这五个环节贯穿了专利权从无到有、从产生到消亡的始终.文中详细分析探讨了在专用设备研制项目中如何应用与实施该管理理念与方法,指出了各环节的管理重点和应对策略,重点强化专利创造、申请和运用三个关键环节的管控.专利全寿命期管理方法在专用设备研制项目中已经应用与实施了4年多的时间,实践证明: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专用设备研制项目的专利管理水平,圆满实现了“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项目专利管理目标.
  • 摘要: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位于华北陆块北缘铀成矿省,区内具工业价值的铀矿床以火山岩型为主.已发现的火山岩型铀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潜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尤以与流纹斑岩关系最为密切:铀成矿时代一般晚于潜火山岩成岩时代,矿体一般产于潜火山岩内外接触带,呈浸染状、群脉状或似层状.笔者近年来一直在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从事铀矿找矿工作,本文以张麻井和红山子铀矿床为例,初步总结潜火山岩与铀成矿的关系:以过渡岩浆室为矿源和热源,以岩浆通道(潜火山岩、火山颈)为热柱,冷水和热液沿附近的构造裂隙循环,在火山机构附近成矿,后期改造叠加再次富集.潜火山岩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导矿和储矿的双重作用,由此建立潜火山岩成矿模式.依据此成矿模式,对比毕家沟破火山内流纹斑岩特征,总结成矿有利条件,指出找矿方向,圈定找矿靶区.
  • 摘要:海拉尔盆地属于中亚—蒙古古生代地槽褶皱系的一部分,是中新生代多旋回、叠合式、断陷—坳陷的内陆型盆地,属于外乌拉尔—蒙古地浸砂岩型铀成矿域的组成部分.贝尔湖坳陷是海拉尔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坳陷东部为巴彦山隆起,西部为嵯岗隆起.坳陷基底由侏罗系火山岩、古生界浅变质岩以及华力西期、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坳陷沉积盖层包括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上白垩统青元山组以及新近系呼查山组和第四系.其中伊敏组、大磨拐河组埋深相对较浅,是在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套暗色含煤沉积建造,其形成的灰色河道相砂体富含炭化植物碎屑,是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层位.盆地边缘以及坳陷两侧隆起分布的火山岩、花岗岩为铀成矿提供了丰富的铀源;同时坳陷具备完整的补—径—排地下水水动力系统,隆起形成构造天窗更利于含铀含氧水的渗入,形成层间氧化带;坳陷所含的油气、煤层气等还原流体沿断裂上升,为铀成矿提供了丰富还原剂;前人已在坳陷内发现有铀异常矿化显示.总之,贝尔湖坳陷具有有利铀成矿地质条件,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值得进一步工作.
  • 摘要:随着核电建设速度的逐步加快,如何进一步提高核电经济性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核燃料循环是决定核电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推进核能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分析核燃料循环工艺过程的基础上,对核燃料循环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为提高核电的经济性及竞争力,核电发展必须具有前瞻性,必须统筹兼顾,做好顶层设计,全寿期地完整地考虑核燃料循环的经济性,在核电建设规划的同时,同步规划铀浓缩厂,同步制定核燃料后处理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协调核燃料循环各段、各环节的同步协调发展。为提高核电的经济性及竞争力,应加大对核燃料循环的各段、各环节的控制与研发力度,从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地充分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经验,促进铀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乏燃料后处理与放射性废物处置等核燃料循环各个环节的研发,集中优势科技力量,依托技术创新、科技进度,合理利用核燃料,有效处理核废料,采用先进的核燃料循环,降低核燃料循环总成本。从近几年铀矿石的价格走势上看,其波动较大且呈上涨趋势,所以为提高核电的经济性,应重视核燃料前段中的原料采购工作,加强市场规律的研究,通过前期介入、适时投资或采购,来获取经济性。乏燃料、放射性废物能否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处置,是公众是否支持发展核能的关键,是核电能否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所以,为提高核电的经济性及竞争力,无论从环保还是核安全角度,核燃料后处理的研发,都应是重中之重。
  • 摘要:本文介绍了核电站中汽动泵的功能、性能要求,分析了国产汽动泵的调速特性以及与进口同类泵相比在转速控制上的优势.结合辅助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阐述了配置国产汽动泵的系统流量调节方案,以及辅助给水系统超流量限制的实现方法和试验验证.新型国产汽动泵调速特性在核电站辅助给水系统中的应用优势明显.
  • 摘要:本文描述海南吕江核电厂220kV主开关站GIS在调试期间出现的断路器拒合故障现象,通过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处理,探究GIS断路器操动机构可靠因素,通过实验验证,指出断路器操动机构减震缓冲垫是影响操动机构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针对该因素提出整改措施,以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并为同类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
  • 摘要: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2011年3月在日本发生的福岛核事故是继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又一次7级核事故.在福岛核事故后续处理过程中,持续产生了大量放射性废液,并排放或泄漏至周边海域,给人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发生严重事故工况下,确保放射性废液对周边水资源安全成为公众及政府迫切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AP1000系列堆型,在发生严重事故工况下,提出废液的应急处理措施.对放射性废液开展可存贮,可封堵,可处理和可隔离的方法研究,为工程实施提供建议,对提升我国核电工程应对严重事故的能力提供帮助.
  • 摘要:进行了核设施排放核素Cs在龙虾不同部位生态转移的试验研究,为开展Cs对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内陆核设施生态参数编评提供重要补充,将直接用于内陆核设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之中。选择典型淡水生态系统中龙虾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了生物学特征参数;采用投加稳定元素Cs的试验方法,研究龙虾对水体中Cs的浓集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龙虾84天的浓集试验过程中,Cs将转移到龙虾肉、壳中,龙虾不同部位对Cs吸收程度不同.龙虾肉、壳对Cs的浓集系数推荐值分别是25.2L/kg、18.0L/kg,Cs在龙虾不同部位的浓集系数顺序是肉>壳,龙虾肉对Cs的浓集系数明显偏高,Cs容易被龙虾肉吸收.
  • 摘要: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造成大体积高放废水的处理难题,因其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废水的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体积大,放射性高,盐浓度高,含有油;缺少足够的贮存容积,随时有溢流和泄漏的风险;废物处理设施被淹不能使用.在这种复杂而急迫的情况下,废水处理采取以我为主,国际合作的方式,选用了传统及新型相结合的化学分离工艺,其特点包括:处理量大,净化系数高;处理速度快;为适应现场要求做了特殊设计;设备工艺制造周期短;设施可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安装和运行;处理设施装备有仪控系统和联动装置.最终,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和堆芯冷却水的回用有效降低了汽轮机厂房内的水位,将其维持在具有一定安全裕度的水平.
  • 摘要:组件及堆芯源项计算是核电厂辐射防护专业的基础工作,涉及乏燃料转运通道、核燃料厂房屏蔽设计、燃料水池换热、事故分析及后果评价、应急以及乏燃料运输容器设计等多项工程设计工作.点燃耗计算程序ORIGEN-S与ORIGEN-2是源项计算常用的计算工具,文章基于一个采用四区平衡年换料的燃料管理方案,分别采用两程序进行计算对比,分析核素活度、衰变热、中子及光子能谱等源项计算结果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为核电厂工程设计中乏燃料组件、堆芯裂变产物积存量以及衰变热计算等工作的程序选择提供了研究参考.
  • 摘要:反应堆冷却剂加锌是一种用于缓解一回路系统材料腐蚀、降低辐射场的成熟水化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德国、巴西和日本等国家在役的压水堆核电厂.为缓解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材料的腐蚀、降低电厂辐照剂量和停堆剂量率、缓解污垢引起轴向功率偏移(CIPS)和污垢引起的局部腐蚀(CILC),国内某些新建电厂计划从热态功能试验阶段采用加锌技术.介绍了RCS加锌的理论基础,建立了加锌理论计算模型、并推导出了加锌理论计算公式,并基于理论计算制定了调试和商运阶段的加锌方案,为核电厂调试和商运加锌提供依据.
  • 摘要:福岛事故后,核安全局对乏燃料水池监测系统提出更高的测量需求,为此更换了原测量仪表,改用了美国FCI公司的CL86+型核级液位监测仪.其可以在事故状态下运行,提供乏燃料水池的液位和温度信号,用来作为判断乏池内状态及制定事故处理策略的依据.CL86+型监测仪表现有调试方案使用厂家提供的试验工具利用“加压标定法”,但存在的弊端是试验过程中需要对乏燃料水池液位进行充排水操作.在红沿河项目2号机组调试过程中发现,受限于现场实际条件的影响,该方法现场实现困难、测试精度不满足安全准则要求,严重制约工程建设周期和难于保证仪表调试质量.针对遇到的调试瓶颈,调试工程师利用活塞压力校验仪自主设计、研发了一套专用测试工具.经过现场试验验证,该专用工具完全满足现场试验需求,可以在不对乏燃料水池液位进行充排水操作的情况下,完成CL86+型核级液位监测仪的校验工作.在对仪表的调试过程中,通过使用该工具可以降低了现场实施难度、缩短了调试工期、提高数据准备性.
  • 摘要:随着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仪控系统和先进的数字化主控室设计已广泛应用到核电项目.一方面,为了满足与核电厂经济性和安全性密切相关的正常运行(包括系统和总体运行)任务要求;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数字化核电厂的优势,需开展数字化正常运行规程功能要求的人机界面研究,以便充分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使主控室操纵员可以非常灵活地查询和处理信息.友好且有效的功能要求人机界面,能显著提高数字化正常运行规程的执行效率、增强规范操作步骤、管理操作历史和操作智能提示等功能,保证核电厂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
  • 摘要:在核电厂人员培训管理活动中,均采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系统化培训方法(SAT),以制定出经得起检查的核电厂人员培训大纲,按照这样的培训大纲进行培训,能够培养出具有全面工作能力的人员,并且可以使得这种全面工作能力和资格得以保持.但SAT第一阶段“分析阶段”是培训管理五个阶段的基础,它是针对要进行培训的那些岗位,提出岗位工作有关的任务和全面工作能力要求.但如何有效地开展分析阶段的工作,我国核电厂培训管理人员一直在探索和思考中.本文在分析国外核电厂这个阶段的培训需求筛选、岗位工作分析、工作任务分析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核电厂在培训管理活动的分析阶段工作和管理现状,从核电集团和核电厂两个管理层面,提出核电厂人员培训管理中有关人员资格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岗位工作分析、工作任务分析的建议,以利于核电厂更好地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工作,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核电厂岗位培训大纲,来培养合格的核电厂运行、维修和技术支持人员.
  • 摘要:模块化建造是目前世界上核电厂建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中国首先进行的AP1000核电项目建设中,成功地实现了大型结构模块和机械模块的制造、组装和安装.但在现场建造实践中,大型结构模块的组装和安装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机械模块也存在不完整供货的情况,未能很好地展现出模块化建造的特点和优势.收集和整理AP1000首堆模块化建造中存在的问题,从模块制造、组装和安装过程中的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现场施工逻辑、接口管理等方面进行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分析;并在其影响因素的量化和定性分析基础上,提出模块化建造可行性评价指标.基于模块化建造的可行性,从模块组件的优化定义、装配过程的公差控制、施工逻辑的调整等方面提出核电厂模块化建造的改进建议.
  • 摘要:TOPAZⅡ为苏联设计的热离子空间反应堆电源,发电方式为堆内热离子转化,采用高富集度二氧化铀燃料,氢化锆作为慢化,钠钾合金作为冷却,热排放系统为回路式辐射器.针对TOPAZⅡ核反应堆系统的特殊结构及热工水力特性,开发了热离子反应堆系统分析程序TASTIN(Transient Analysis Code of Space Thermlonic Nuclear reactor),并计算分析了其稳态及瞬态事件以及典型事故工况下的热工水力特性.稳态计算结果与设计值符合良好,部分失流事故中,在一定的时间内,元件各层材料与冷却剂温度均在安全限值以内,同时也初步证明TASTIN程序可以实现对热离子空间堆电源的系统安全分析.
  • 摘要:蒸汽发生器的失效预示发生钠水反应或者更严重事故的可能性.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快堆蒸汽发生器的主要结构形式,系统总结了国外典型快堆蒸汽发生器的运行状况及运行期间发生失效的主要形式,并对其失效原因和采取的修复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国外快堆蒸汽发生器运行经验的反馈对我国快堆蒸汽发生器的自主研究、设计和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意义.
  • 摘要:韩国的核电发展历程与中国类似,都经历了从最初的引进核电机型到消化,最终自主研发的过程.2009年,阿联酋在国际核电市场进行四台民用核电站,总价百亿美元的项目招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AREVA联合团队,意外失利于韩国KEPCO联合团队.阿联酋项目的成功让韩国核电第一次站上核电出口国的世界舞台上,让韩国的APR1400这一自主研发的堆型,第一次进入世界的关注.这是一次偶然,还是必然?APR1400这个横空出世的韩国自主研发的堆型是怎样完成从研发到最终走上国际市场舞台的?本文以APR1400为主,通过分析韩国APR1400技术从研发设计到技术论证到最终国际市场的开拓和落地,勾勒出韩国在核电新技术产生到推广的一般流程及关键环节.核电新技术国际市场开发可以划分为研发、(技术和产品)认证、国内示范项目建设、国际市场开发四条主线。本文主要侧重分析认证和国际市场推广两条主线。国际认证是一种业界通用做法,对国际市场开发发挥重要作用,在此我们进行专项分析。当前,国际核电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美国、英国等有较强监管能力的国家和地区,对拟采用的新技术进行强制性设计认证(要进入这些国家采用建设核电站,相关技术必须通过当局审查);另一类是监管能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和地区,对于拟采用的新技术没有能力进行认证,主要参考的是国际组织和技术原创国的设计认证结果,这些国家和地区重点是通过项目建设许可证制度进行审查。但技术认证已成为新兴市场主体认知新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
  • 摘要:次临界装置是一种小型核设施,通过引入外部中子源,使反应堆实现链式裂变反应,但又不会达到临界,从而满足科研、生产、教学、培训和实验目的.约旦次临界装置的中子有效增殖系数keff在0.94-0.95之间,以235U富集度为3.4%的UO2为燃料元件芯块,Pu-Be源为外部中子源,去离子水为慢化剂和反射层.该装置结构主要由燃料元件、堆芯及堆芯容器组件、操作平台、充排水系统、中子源驱动系统等部分组成.根据约旦次临界装置的设计目的和要求,对装置的总体结构进行详细设计与力学分析,对结构设计特点及难点进行了分析.目前,该装置已完成现场安装调试和验收,运行稳定安全可靠,表明该装置总体结构能够较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 摘要:本文介绍了俄罗斯在空间核动力装置实验中对反应性和调节棒效率的实验测量研究.介绍了“ΦP-100”台架的反应性测量以及实验装置“EH(H)ce(H)”上的调节棒效率测量,引用了测量实验结果.文章对反应性测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摘要:本文通过IPC分类视角对世界热核聚变反应堆专利热点技术展开系统研究,认为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G21B(聚变反应堆)、H05H(等离子体技术)、C22C(合金材料)、C23C(金属材料覆镀)、B23K(金属钎焊)等技术领域.目前国外所公开的绝大部分专利技术在华都没有申请专利,也基本上失去了要求优先权的机会,因此,这些专利对我国研发工作不构成威胁,对我国承研承制单位来讲,是一个难得的无偿借鉴先进技术,提高科研起点的机遇.
  • 摘要:随着核设施退役工业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退役资金可以被可靠地估算出来,并在开展退役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进行控制管理,透明的费用估算有许多重要作用.各个国家和机构对核设施退役费用估算的研究一直在进行.OECD、EC和IAFA三个组织联合出版了“黄皮书”,统一了退役过程中的成本项,并在10年共同研究的基础上于2012年进行了更新.本文归纳整理了国际上对退役费用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费用估算方法,对各国退役费用估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并特别列出了国际上各种堆型核电厂退役费用数据,最后指出我国应该开展标准化核设施退役中各项活动的定额工作.
  • 摘要:环境保护与安全是当前俄罗斯发展核下业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21世纪,俄罗斯对原来的核工业组织机构进行重大调整,以立法形式对乏燃料与放射性废物管理问题重新进行了明确,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管理体系.本文从俄罗斯的乏燃料与放射性废物管理现状、政策法律、组织结构等的方面进行阐述和讨论.总结出了建立国家管理系统—以立法的形式,明确管理体系结构,监管部门和授权执行部门必须界限分明;严格界定废物产生者与处置部门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废物登记系统,从产生到最终处置均须受到严格管控等方面的建议。
  • 摘要:随着国内核电厂运行机组及运行时间的增加,核电厂物理试验的相关信息逐渐增多,传统的文件夹管理模式会造成物理试验信息安全管理、统计、查询困难,同时单人操作增加了人因失误的风险.因此,模块化、适用于群堆管理的物理试验信息管理系统成为了国内核电厂的普遍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核电厂物理试验信息管理的特点,提出了物理试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并根据这些规划,结合福建福清核电厂的实际情况,开发了一套适用于福建福清核电厂的物理试验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国内核电厂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 摘要:计划管理在核电厂建设阶段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根据笔者下作经验,日前大型核电厂的建造周期,一般来说从核岛浇灌第一罐混凝土(FCD)开始,到商运工期需要大概需要60个月,如果再加上开工前的厂址选择、可研、环评、路条、核准等,至少需要花费七八年的时间,如果不做好严格周密的计划,按期发电的目标就不能实现,会对国家、公司及个人带来不利影响.笔者从计划管理在核电厂建设的每个环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分析,提出全员、全方位、全链条计划管理的概念,只有参与核电厂建设的每一个最小单元都真正融入到工程建设计划管理中,积极采用计划补位及联调联动机制,始终以计划管理为纲,才能真正地做好过程控制,才能实现按期发电的目标.
  • 摘要:核电项目具有投资大、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核电项目的自身特点使得招投标活动有别于其他工程,在招标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较多,潜在投标人较少,招标活动往往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相比于公开招标,核电项目竞争程度较低.同时,项目评标时可供选择的专家不多.这些特点使得核电项日在投标、评标、定标过程中的时间管理难度较大.评标是招标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将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方对施工企业的选取结果,直接关系到核电项目的工程质量.为在核电项目招标过程中有效降低风险,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评标,评出最优核电施下单位.评标方法是评标下作能否客观、顺利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在评标方法中,每一个方案常常需要考虑多个指标,只有在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后才能做出最优决策.构建核电项目招标活动后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核电项目的特殊性,通过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法的计算原理,选取了选取了报价、下期、安全实绩、企业资质、企业信誉、项目经理等级等指标,建立核电丁程项目评标模型,应用于核电建设工程项目投标方案的选优中,针对传统信息系统项目评标中单纯由主观判断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将主观判断与客观情况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熵权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而将TOPSIS法与熵权系数综合集成进行合理方案的评价.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建设评标过程实践中,从而使工程项目的评标更加科学、有效.
  • 摘要:在我国严重依赖煤电、雾霾天数逐年增多的严峻能源和环境形势下,发展核电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日前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在此基础上的技术消化、吸收、冉创新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哩岛事故和福岛核事故后,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核电安全性都得到了极大重视,但是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并没有因此得到明显改善.国家已经对核电项目进行了重新部署,特别是对内陆核电重启进行了规划.在核电获得政策和技术支持的同时,核电项目顺利进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获取公众支持.面对来自众多媒体、企业、专家的舆论大战,核电企业与公众的“交流障碍”陷入史无前例的尴尬境地.因此,对于安全系数和技术标准已经很高的核电来说,发展核电的最大障碍已经由核安全转移到了公众接受度上,历史上世界其他国家的核电项目也曾因公众接受度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公众接受度已成为核电项目实施越来越致命的因素.探讨如何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对创造一个技术与社会良性沟通的环境、对促进我国的核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公众接受度的概况和公众接受度对核电项目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核电公众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接下来研究了国外提高公众对核电接受度的方法和措施;最后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提高核电公众接受度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提高我国公众对核电接受度的建议,以期为政策决策者提供参考.
  • 摘要:网上报销系统是由我所早年开发的集预算控制和在线报销流程审批于一体的软件系统,应用于中核集团多家成员单位.伴随着业务数据量的逐年增加和用户对财务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原有系统中定制化开发的统计报表,无论在响应速度和还是分析维度上已逐渐无法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本技术采用微软SQL Server提供的商业智能工具和方法,创建数据仓库,ETL过程,将网上报销业务系统中的数据经过抽取、清洗转换之后加载到数据仓库;基于数据仓库构建数据集市和多维分析模型;并在多维分析模型基础上,开发多样的数据展示图表.商业智能的技术体系主要有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以及数据挖掘三部分组成,本技术的应用不仅为用户提供标准、开放、快速、多维度的数据接口和展示,而且为进一步的分析、预测、数据挖掘提供可能.
  • 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和要素,重点分析了国内近期环保运动及全媒体在其中的作用,并分析了核电行业信息传播的特点,结合如何提高核电的公众支持率,提出了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核电企业公共关系的要点,提出了以提升公众接受度为目标,制定核电行业及企业公共关系的中长期行动计划,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构建主动话语权等方面的建议。
  • 摘要:核电型号产品研发是涉及国家科技创新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因其资源投入巨大,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提前策划产品的后期销售与赢利,通过合适的商业模式发挥出产品的商业价值.本文借助商业模式设计原理,对核电型号研发项目的核心价值主张、内部运营与外部营销、盈利模式等进行分析策划,提出了核电型号研发项目的商业模式设计要点,即从国家、产业、企业多层次的需求确立核心价值主张,发挥核电AE模式平台效应,采用“主导研发、产业协作”的研发模式,构建市场化的“研产销”内部运营模式,并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形成多种形式的产品与服务业务组合,开展多渠道营销,以最大化实现核电型号研发项目的商业价值和产业效应.
  • 摘要:本文讲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中国跻身世界先进国家之林的关键,而科技创新有赖于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科研管理创新应将科研管理工作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新传统的科研管理观念,组建高素质、高效率的科研管理队伍,改革陈旧的科研管理体制及落后的科研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重视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以“质”为主、兼顾数量的合理的科研评价和考核制度,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这将会给高校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将促使科研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摘要:本文将综合介绍本课题组近年来利用微纳光子学实现闪烁体光提取效率提高的研究,利用光子晶体实现薄膜材料光提取的基本原理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光子带隙方法,把发光层制作成具有二维平板光子晶体结构,禁止自发辐射光子进入导波模式,光子只能进入辐射模式,从而实现发光的提取,本课题组近年来在玻璃闪烁体、LYSO闪烁体和BGO闪烁体上采用自组装方法制备了光子晶体,获得了显著的光提取效率的提高,该方法易于获得大面积光子晶体结构,与西欧核子中心的研究相比具有显著特色。
  • 摘要:本文在分析产生干扰信号的粒子种类及能量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从探测器结构出发采用多重反符合结构将干扰信号反符合掉,并设计了一种“时幅单道(TASCA)+时间数字转换器(TDC)”的信号甄别电路实现主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甄别,从而实现降低本底干扰提高深空低能X射线探测效率的目的.
  • 摘要:利用液闪探测器和镅铍源,研究了曲线拟合、模式识别、标准波形匹配等三种中子伽马数字化波形甄别方法,并探究了采样率对三种方法甄别结果的影响.本文使用的中子源为Am-Be源,液闪探测器由由50mm×50mm的BC501A液闪和R329型光电倍增管组成,探测器距源80cm放置,用泰科DPO7104示波器采集并数字化探测器信号.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三种数字化波形甄别方法的甄别结果具有一致性,并均能将中子、伽马甄别开,但不同方法的甄别品质因子不同;当采样率大于2GSPS时,三种方法的品质因子由高到低依次为标准波形匹配、曲线拟合、模式识别,并且采样率的继续增加对增大品质因子贡献不大.这为中子/伽马波形甄别方法的选取和采样率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 摘要:近年来,中子探测器使用得最多的是基于3He的多丝正比室气体探测器,相对于其他类型探测器,该探测器具有探测效率高、位置分辨好、n/γ分辨能力好、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并且可以大面积制作.基于3He的多丝正比室气体探测器对中子的探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中子与3He气体反应产生的次级粒子带来的位置偏差、多丝正比室自身的本征性能,次级粒子带来的偏差主要与3He气体的压强相关.本文主要对有效面积200mm×200mm多丝正比室原型样机的本征性能进行测试,针对两种不同的探测器结构,利用X射线源开展位置分辨、能量分辨、二维成像能力等性能的测试,比较不同结构下,探测器本征性能的好坏,优化探测器的结构,有助于中子的探测.
  • 摘要:本文就秦山二期3号、4号机组硼表的测量原理、系统组成进行简要介绍,提出硼表故障检修策略,将硼表故障分类为可读取代码类型和不可读取代码类型两大类,并对各故障产生的可能故障点、检修注意事项做了详细阐述.结合硼表的实际运行状况及检修经验对秦山二期3号、4号机组硼表的改进方向及可行性进行分析.
  • 摘要:为了实现氚量在固态物质中沿深度方向分布的无损测量,采用HpGe探测器结合主放大器、脉冲幅度分析器研发出氚β衰变诱发韧致X射线谱(BIXS)谱仪样机,用于测量氚衰变产生口射线与材料组成原子相碰撞产生连续的轫致辐射X射线谱,可以分析得到氚在材料中的浓度深度分布.针对BIXS谱仪的数据测量与分析要求,基于LabVIEW平台自主开发了BIXS上位机应用软件系统,通过BIXS谱仪与PC间的USB通信及数据传输,具备了谱数据的采集、谱图平滑、寻峰、线性能量刻度(多点能量刻度)、峰面积和分辨率的计算等功能,并在LabVIEW环境下结合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查询等操作,建立了查找元素的功能,实现了对能谱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 摘要:随着3He气体资源短缺、价格飞涨,基于3He气体的中子探测器已经无法满足急剧增长的中子探测需求.基于6LIF/ZnS(Ag)闪烁体和波移光纤结构的大面积位敏中子探测器,具有高的中子探测效率、高位置分辨率和可大面积拼接等优点,可以很好的满足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上通用粉末衍射仪对中子探测的需求.本文系统研究了双层夹心结构闪烁体中子探测器的各个关键器件性能,设计制作了面积250mm2×500mm2的闪烁体中子探测器样机,并利用252Cf中子源对探测器开展初步性能研究.
  • 摘要: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小角散射仪(SANS)的真空散射腔头部将放置第三个束流监测器,拟采用锂玻璃耦合低功耗光电倍增管读出的探测器结构.由于探测器工作在真空环境,因此功耗、散热以及高压保护是实现束流监测器在真空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为研究锂玻璃耦合光电倍增管探测器的性能,本文利用放射源252Cf、60Co和137Cs对探测器进行了性能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中子和γ射线的信号特征、脉冲电荷谱以及锂玻璃光产额的测量.测试结果表明中子和γ射线脉冲信号宽度相同(~300ns),输出幅度不同,从而可以通过电荷量进行n/γ的甄别;通过PMT增益的测量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刻度,计算得到锂玻璃的中子平均光产额约为6943.通过该项丁作获得了锂玻璃探测器的关键性能参数,为下一步锂玻璃和PMT选型以及束流监测器整体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数据参考.
  • 摘要:本文借鉴MAXED方法中引入最大熵解决不适定问题和将中子能谱作为概率分布的观点,从最大熵原理应用的理论依据和应用现状出发,系统地建立了基于最大熵原理结合活化技术确定中子能谱的理论可行性依据。并提出将中子能谱的中子场系统看作一个玻尔兹曼系统,建立中子能谱熵及相应的最大熵原理,从优化问题的角度给出了该解谱方法完整的求解模型,从模型和实现途径上建立了由多箔活化技术确定中子能谱的实际可行性分析,为确定中子能谱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方法。从求解结果来看,通过优化得到的中子能谱,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能够符合已知的活度数据和其非负性等约束条件,一定程度上属于具有物理意义的解,内点法的超线性收敛特性使其能够获得实际应用,所以该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获得合理的解。该方法建立的能谱熵函数不含有初始谱信息,相比于最小二乘类的解谱方法具有不依赖初始谱的特点;从理论分析来看,在模型求解中所采用的原对偶内点法具有超线性收敛性质,使得该方法同启发式的蒙卡方法以及需要多次学习的神经网络法相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从这两点可以看出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摘要:绵阳研究堆(CMRR)上的中子小角散射谱仪(SANS)于2013年11月完成验收,在投入使用后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对SANS进行多次调整和改进,进一步优化了谱仪性能.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谱仪详细的性能参数,并且开展了多项实验研究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的现状,改进后的谱仪技术参数,增加的样品环境设备和部分已开展的实验工作,描述了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的主要构成和参数测量实验结果,介绍了这一年多开展的部分实验研究工作,也介绍为拓展谱仪性能和应用而购置的环境设备。
  • 摘要:随着国际上新一代中子源的发展,传统的中子探测器已经不能满足高通量的应用需求,同时面临当前3He气体资源严重短缺的国际形势,研究替代3He的新型中子探测器已成为粒子探测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GFM(GaseousFlectron Multiplier)的中子探测器,计数率高,并且具有较高的位置与时间精度,是未来替代3He中子探测器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利用Geant4程序包对探测器物理过程进行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主要研究了热中子转换效率与硼中子转化层厚度、层数的关系,同时,根据中子探测的特殊性,高能物理研究所专门研发了一种基于陶瓷材料的nTHGFM(Neutron THick GFM),并利用X光机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性能测试,为国内今后自主友展基于GEM的中子探测器提供了参考.
  • 摘要:福岛事件后,业界已达成一致,即满足三代核电技术特征的核电厂成为后续国内核电厂建设的主流.数字化仪控系统是三代核电技术的一个重要标志,相对常规的模拟仪控系统,数字化反应堆保护系统在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同时,也对设计和安全评审提出了区别于模拟系统的新的问题,其核心是如何通过软件的验证与确认(verification andvalidation,以下简称V&V)两种技术确保软件能完整地、正确地满足预期的安全功能和性能要求.本文结合正在开展的满足三代核电特征的国内自主化核电厂建设项目,描述了核电厂安全级软件V&V工程活动及主要关键技术方法,期望为后续国内自主三代核电项目数字化仪控系统软件V&V活动提供借鉴.
  • 摘要:快堆作为世界上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代表了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发展方向.为了掌握先进核燃料组件制造技术,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合作,开展了快堆燃料组件制造研究工作.燃料棒是反应堆中的核心部件.燃料棒包壳管与端塞的环焊缝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燃料棒的使用寿命和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为了保证燃料棒环焊缝内部质量,必须使用合适的无损检查方法.快堆燃料棒采用X射线检查技术.本文对快堆含镎燃料棒环焊缝的X射线检查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选择合适的透照方式,计算有效透照区域,设计制作补偿块以及试验工艺参数等.通过工艺研究,成功找到了快堆含镎燃料棒环焊缝内部质量的检查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含镎燃料棒采用全补偿透照法;确定了含镎燃料棒环焊缝射线检查工艺参数;本文的研究可用于检出含镎燃料棒是否存在缺陷.
  • 摘要:设计制作了SiC半导体探测器,研究其在不同高温条件烘烤之后的a粒子探测性能.采用SRIM2011程序模拟了241Am源a粒子在SiC中的最大射程,确定了SiC半导体探测器外延层厚度为20um,根据设计结果,制作了灵敏面积为5mm×5mm的SiC半导体探测器,正极采用欧姆接触,负极采用肖特基接触,接触电极为Ni材料,厚度为0.1μm,外延层为4HSiC.建立了高温实验方法,从温度均匀性、温度波动性以及恒温时间角度考虑,选择了ZDXS4高温实验炉作为烘烤设备;分别在75℃、115℃、160℃、200℃、250℃、280℃、300℃、320℃、360℃条件下对探测器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高温烘烤,待探测器冷却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了波形测试和能谱测试.结果显示,在360℃温度范围以内,SiC半导体探测器上升时间<5ns,信号幅度变化<20%,不会降低最终的.粒于探测效率,随着温度升高,能量分辨率没有显著变化.通过实验验证,利用普通焊接工艺制作的SiC半导体探测器在经过360℃高温10h烘烤之后,其对α粒子的探测性能没有显著变化.在后续验证实验中,建议采用耐高温焊接剂进行探测器焊接和封装,并在表面进行合适的保护层处理,为耐高温探测器的下程研制奠定基础.
  • 摘要:包覆燃料颗粒是高温气冷反应堆用燃料元件的中间产品,包覆颗粒的第一个包覆层是疏松热解炭层,疏松热解炭层的密度是燃料颗粒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燃料元件的性能质量.颗粒尺寸分析仪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测量疏松层密度.本文研究并校正了测量系统误差,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低取样数量,考验了该方法测量重复性,并探讨分析了该方法的不确定度.通过上述实验与分析,证明该包覆颗粒疏松层密度分析方法具有较高可靠性.
  •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等离子体质谱仪对Zirlo锆合金中22种化学成分及杂质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确定了Zirlo锆合金溶解方法,研究了溶液酸度、乙腈加入量、基体浓度等条件对其化学成分与杂质元素含量检测的影响.考察了共存元素的干扰,选择合适检测条件、内标元素和方法检出限,使用等离子体质谱仪建立了Zirlo锆合金中22种化学成分与杂质元素的检测方法.各元素检测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回收率在90%-110%之间.
  • 摘要:本文针对混合脉冲辐射场中对脉冲裂变中子总数和时间谱的测量需求,研制出具有中子/γ灵敏度比高、中子能量响应较平坦、时间响应快、测量动态范围大等优点的“核-光转换中子探测器”。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完备的“核-光转换中子探测器”结构参数的物理设计技术,设计出的以235U作探测介质的“核-光转换中子探测器”可以在0.1~14MeV能量区间使其中子灵敏度变化小于一倍。并建立了“核-光转换中子探测器”的主要物理特性参数实验研究技术,探测器的中子、γ灵敏度标定结果验证了该探测器的设计是成功的。
  • 摘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对于核领域企业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安全问题,也涉及国家安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核领域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境外情报机构不断的采用各种攻击手段对我国国防科研单位进行窃密和情报渗透,因此核领域企业面临的信息与网络安全挑战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形势下,核领域企业需要改变被动防御状态,应采用可信计算(TrustedComputing)技术,以硬件安全部件作为保障系统安全的根基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性,从而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本文详细介绍可信计算技术的原理和体系架构,结合核领域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研究并设计领域内可信安全增强系统原型.该系统原型采用国产PC1可信模块作为可信根,结合密码技术,可信度量等技术实现,符合国家可信密码模块(Trusted cryptography module,简称TCM)规范,验证了可信安全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摘要: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与发生7级重大核泄漏事故,事故造成巨大灾害.该事故的发生对全球核电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反思,各核电国家纷纷对在役及在建核电机组开展安全自查和复核工作.我国国家核安全局对在建核电厂提出具体改进要求,海南昌江核电认真落实各项要求,针对福岛事故后核安全改进工作探索出一套管理方法.本文就核安全改进工作组织及开展情况总结了这套管理方法,并提出后续改进工作管理的建议.
  • 摘要:对研究堆的监督是环境保护部派出的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已有相应的法规和导则对研究堆的运行、管理和监督进行了规定,但是从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多年对运行研究堆实施现场监督的经验来看,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本文总结和回顾了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二十多年来对研究堆的核安全监督实践,对当前研究堆监管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在加强研究堆核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
  • 摘要:课题以“加强整改,消除研究堆安全隐患”是我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重点任务为契机,提出以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典型堆芯装载下失水事故与缓解措施研究为主要内容.采用国际通用热工水力瞬态分析程序RELAP5/MOD3,对HFETR失水事故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事故后系统各参数的响应关系;并选取了第二套回补水系统、移动式应急供水装置、破坏虹吸装置三种典型事故缓解措施进行分析,以验证了各个措施延缓堆芯裸露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三种缓解措施均可以有效缓解堆芯裸露.
  • 摘要:运行技术规范是核电厂安全保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以风险指引型理念和方法为基础的风险指引型技术规范,更能全面地评价电厂的整体风险.本文介绍了风险指引型技术规范在美国的发展及应用,以及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结合国内技术规范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风险指引型技术规范优化应用思考.
  • 摘要: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以后,国家核安全局提出了8项通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通用技术要求),要求国内核电厂在8个方面进行改进,以增强核电厂应对类福岛核事故的能力.为了验证通用技术要求对安全的贡献,本文采用概率安全分析的方法对通用技术要求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给出了概率安全评价的分析流程,并使用概率安全的分析方法评价了《应急补水及相关设备技术要求》.通过概率安全评价,配置应急补水设备为电厂事故下各种补水、供水功能提供了手段和途径,有助于保证安全.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对电厂使用移动补水设备发挥其作用预防堆芯失水事故提出了一些建议.
  • 摘要:研究堆通常功率小,对公众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小,但对运行人员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危害.研究堆一般用于特定的目的和其他各种目的,如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材料试验等,这些目的要求研究堆具有不同的设计结构和不同的运行方式.与核电站可以连续运行十几个月而不停堆不同的是,研究堆运行时间往往是由其承担的任务决定,而且在运行期间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不同的操作.因而研究堆的运行人员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符号有向图SDG(signed directed graph)作为一种定性的故障诊断方法,能表达复杂系统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故障诊断时不仅能定位故障源,而且能给出故障传播路径,具有良好的解释性.本文将SDG故障诊断方法应用于核动力装置这样复杂大型的系统,并将诊断结论写成专家系统的表示方法.案例表明,该诊断方法可以为运行人员决策提供帮助.
  • 摘要:以AP1000为研究对象,应用MELCOR严重事故分析程序,建立了一、二回路、非能动安全系统及压力容器外部冷却等模型,并计算了以DVI直接注入管线双端剪切断裂为始发事故,并叠加重力注射失效的严重事故,分析了该严重事故情况下,非能动安全系统的响应情况.重点分析了安全壳内惰性气体、挥发性裂变产物以及非挥发性裂变产物的释放和迁移特点,以及释放的份额.本文的源项分析结果可以为AP1000核电厂的放射性释放后果和厂外剂量分析提供了参考.
  • 摘要:进行核电站安全壳AP1000在大型商用飞机波音767-400撞击下的安全性能分析,预测地面振动.基于有限单元法建立安全壳和土体的数值模型.撞击作用通过荷载-时间曲线施加.计算发现屏蔽厂房最大渗透深度大约是0.31m.撞击没有引起柱状筒壁的穿透,防止了可能引发的核泄漏.安全壳基础上表面中心点在x、y和z三个方向的峰值加速度分别为1.62m/S2、0.77m/S2和1.19m/S2.
  • 摘要:重水堆主热传输支管(feeder管)连接反应堆堆芯和主热传输系统管道,主热传输支管支吊架检查是重水堆核电厂大修期间的重点检查项目.它位于重水反应堆堆端面上部的保温仓内,该区域的环境辐照剂量率高,空间狭小,在役检查时为了提高检查质量,减少检验人员的受照剂量,有必要研发出一种远距离控制的视频检验系统对保温仓内的feeder管支吊架进行间接目视检验.本文介绍了用于重水堆核电厂feeder管的支吊架视频检验系统,该检验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重水反应堆核电厂feeder管支吊架在役检查.
  • 摘要:核电厂隧道按其功能主要分为两种:取水隧道和公路隧道.其中取水隧道为核电厂常规岛冷却水、核岛安全厂用水和海水淡化系统提供海水;公路隧道是为了便于核电厂在施工、安装期间各种材料、设备及机具的运输,以及投产后各种物料的运输和车辆、人员的通行,是核电厂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隧道施工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无论是取水隧道还是公路隧道,在其施工过程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极大损失.例如坍塌、爆炸、火灾、突水涌泥、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中毒等.其中坍塌、爆炸、火灾和突水涌泥尤为突出,这些事故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这几大类事故予以重点关注.针对隧道施工的安全问题,我国出台了许多相应的管理条例,但隧道施工事故仍有发生.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有很多,施工前如果没有指定正确的施工安全方案,施工安全很难保证,本文从核电工程隧道施工几种常见的事故以及具体的安全施工方案来分析核电工程隧道安全策略.
  • 摘要:全范围核电仿真是以设计基准事故、严重事故和应急响应计算机软件以及严重事故缓解与严重事故管理为核心的仿真计算机,同时把与堆芯相关的整个核电厂相关系统、设备、部件和数字控制系统全部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反应堆堆芯、系统、设备和部件的各种状态参数通过数字控制系统进行交换和传递以维持核电厂状态的实时性和真实性.全范围核电仿真可以单独进行核电厂的运行、任何功率状态下的瞬态设计、设计基准事故、严重事故、严重事故缓解与管理和应急响应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状态(事故)的分析,也可以从核电厂运行状态→切换到设计基准事故状态→再切换到严重事故与严重事故缓解与管理状态→最后切换到应急响应撤离状态直到完成一个完整的状态(事故)链分析.因此,全范围核电仿真不仅是核电厂操纵员培训模拟器,同时是世界一流的反应堆堆芯安全(事故)分析、核电厂系统、设备、部件、数字控制系统等的设计优化和实验验证的重要工具.
  • 摘要:随着风险指引型应用的深入开展,我国商运机组的增多,各核电集团面临对多基地多机组管控困难问题,需要加强对各核电基地的风险管控,需要采用风险指引型的管理模式.本文对风险指引型管理指数进行研究,结合确定论和概率论的优势,对各核电基地发生的LOE/IOE事件进行重要度评价,并结合确定论的事件定级准则,采用打分的计算原则,得出各基地的运行风险值,判断各基地当月的风险等级,并跟踪各基地12个月份的滚动风险趋势,给出相关的管理建议.
  • 摘要:提出了飞机撞击偶然荷载作用下大型冷却塔倒塌致地面振动数值模型,研究了土体类型参数对振动的影响.所 建立的数值模型包括冷却塔模型和有限土体模型.采用刚体飞机模型撞击冷却塔喉口部位,塔解体后碎片撞击地面,引起地面振动.研究表明,土体越坚硬,引起的地面振动越大,岩石类场地的振动是硬土的3~5倍.在地表设置5~10 m的覆土,可以减轻振动30%~60%.
  • 摘要:人因失误理论广泛应用于核电工程领域,国内外核电厂已通过开发人因管理和使用一系列防人因失误工具以提升业绩.本文应用人因失误理论对福清核电2011—2013年内部质保监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按照人因失误类型:知识技能型失误、程序制度型失误和文化意识型失误对发现问题进行人因失误类型分析;通过人因失误类型再进 行失误原因分析及根本原因分析,统计分析内部质保监查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人因失误理论根本原因对应的 改进措施,浅谈应用人因失误理论对福清核电质保监查发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的改进措施.对比传统原因分析方法, 分析应用人因失误理论比现有原因分析方法的改进及达到的效果.以促进持续改进公司质保监查工作,逐步提升公司质保管理水平.
  • 摘要:核电厂在堆芯出口温度大于650℃时,通过打开稳压器的卸压阀进行高压熔堆预防缓解.堆芯熔化以后,通常下封头以儒变方式失效,喷放进入堆坑的堆熔物以蜡流状随下封头失效面积的增大而增多,延缓了在反应堆堆坑内瞬间产生较大的压力峰并把喷放进入堆坑的堆熔物大量直接喷放进入安全壳导致相关设备的严重损坏和氢气爆燃导致安全壳失去完整性.未采用高压熔堆预防缓解措施的下封头失效时: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远高于采用高压熔堆预防缓解措施时的压力,但反应堆堆坑内的峰值压力略低于采用高压熔堆预防缓解措施时的峰值压力,也低于安全壳设计压力.稳压器卸压箱隔间氢气浓度远低于采用高压熔堆预防缓解措施时的氢气浓度;采用高压熔堆预防缓解措施的下封头失效时: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压力低于未采用高压熔堆预防缓解措施时的压力容器的压力,但反应堆堆坑内的峰值压力略高于未采用高于熔堆预防缓解措施时的峰值压力,但略高于安全壳设计压力.稳压器卸压箱隔间氢气浓度(36.3%)远高于未采用高压熔堆预防缓解措施时的氢气浓度,如氢气发生爆轰时的产生的压力将超过安全壳的设计值数倍将严重威胁安全壳的完整性.因此,采用高压熔堆预防缓解(仅打开稳压器阀门)措施的弊大于利.
  • 摘要:安全文化特别是核安全文化是一个核电厂营运单位保持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美国核安全监管机构和核电厂营运单位在多年前就探讨建立核安全文化的基本原则与特征,美国核管会(NRC)与美国核动力运行研究所(INPO)分别发布了各自的核安全文化基本原则与特征的指导文件.近年来,NRC与包括INPO在内的核行业监管机构和组织就核安全文化的共同定义与特征进行了反复探讨与研究,最终形成了核安全文化“共识”.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核安全文化“共识”、NRC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及INPO健康的核安全文化原则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以期为我国制定核安全文化相关的政策与指导文件提供参考.
  • 摘要:质量是核电厂的生命线,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国家核安全法规和标准对核电厂的基本要求.质量问题是指在质量管理和质量验证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一般包括设备、产品问题、文件和程序问题、人员和组织行为问题.本文结合核电行业的实践,较全面介绍了核电厂质量管理和质量验证活动中质量问题的管理下具,从发现问题的方法、适用范围、处理流程等多个角度对各种质量问题管理丁具进行了分析,结合核电行业现阶段在质量问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摘要:《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日标》对2020年远景日标要求“十三五”及以后新建核电机组力争实现从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动力厂安全要求:设计》(SSR2/1)要求对于不能实际消除的设计扩展丁况,对公众防护而言,必须只有在区域和时间范围上有限的保护措施才是必需的,且在实施这些措施前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可用.本文分析了典型的不能实际消除的设计扩展丁况的有限影响准则,并提出技术见解和实施建议.
  • 摘要:在核电厂管理评价中,具有较多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在核电厂内部有各级管理层的自我评价,在核电厂外部有政府机构的监督检查、核电集团公司的行政监督检查、管理体系认证,还包括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组织的运行安全评审(OSART)、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WANO)组织的同行评估(Peer Review)、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综合运行评估和在建评估、各集团组织的专项评估与核安全文化评估等.这些检查、评审和评估为保证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提升核电厂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不同评价方法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和特点,本文从不同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流程和评价结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供参加和接受不同评价的人员参考,使得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更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确保我国核电厂能够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
  • 摘要:针对某核电站错综复杂的地形环境,电磁干扰严重,需覆盖范围广等困难,利用高清网络摄像机、WBS-2400无线覆盖系统、SDMA无线网络通信协议设计了一套无线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某核电站重要出入口、重点区域、交通要道等地方的现场视频场景实时冉现、视频数据存储、自动监测报警.
  • 摘要:钠冷快堆是第四代先进堆型,有良好的固有安全性,在钠冷快堆核电厂设计中要贯彻纵深防御的安全原则.在整个纵深防御体系中,安全壳(包容体)系统的包容功能,对于严重事故下缓解事故后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钠冷快堆的安全壳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以及快堆安全壳包容系统不同于压水堆的特点,说明钠冷快堆核电厂安全壳包容系统采用的几种结构形式,有待解决的问题.
  • 摘要:在对影响我国未来核安全发展的因素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研究过程中,采用规定程序专家调查法对我国未来核安全形势进行研究,并对规定程序专家调查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成功地完成对我国未来核安全形势的预测研究.
  • 摘要:安全壳地坑过滤器是安全注入系统和安全壳喷淋系统中的设备,用于过滤事故后碎渣,防止系统失效.地坑过滤器的堵塞事故自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后,引起了各核电国家重视,并且在随后的十年中,核电发达国家进行了长久、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也提出了若干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各国的核安全监管机构也逐步提出了相关的核安全要求,许多国家的核电厂据此开展了一系列的地坑过滤器的更换改造及研究工作.国内核安全监管当局对地坑过滤器性能评价相当重视,列为专题进行审查.对于国内的改进版自主设计核电项日,从设计阶段就考虑了采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方法进行地坑过滤器性能评价.国内自主设计百万千万堆型的核电厂采用新型地坑过滤器,按照当时国际上成熟方法,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合分析确保地坑过滤器性能满足要求.日前,对于地坑过滤器性能问题的研究还在继续,但是国内自主设计的百万千万机组地坑过滤器性能评价还有后续工作需要完成.美国核管会发布RG 1.82作为核电厂进行地坑过滤器性能评价的导则,目前最新版本为第4版,总结了大量工程改造经验和研究成果,全面综述了性能评价要求,涵盖碎渣源项分析、过滤器设计、化学效应、下游效应多个方面.通过与国际上导则的对比,可为后续核电丁程提供参考,积累资料和经验.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