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6-09-23

主办单位:全军神经外科学专委会

会议文集: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307条结果
  • 摘要:目的:分析额叶肿瘤术后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额叶肿瘤术后出现精神症状患者19例,通过详细检查和追述病史等,分析其精神症状发生的原因,制订科学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找出额叶肿瘤术后患者精神症状的产生原因,并对之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预防术后精神症状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摘要: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对小鼠神经干细胞系C17.2增殖、分化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未使用IGFBP-2诱导)和实验组(使用IGFBP-2诱导),诱导3天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数目,并采用MTT法和周期测定技术检测诱导后细胞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神经细胞标记物β3微管蛋白(β3tubulin)、神经中间丝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PCNA、Ki-67)的表达变化.IGFBP-2可以促进C17.2细胞的增殖,但是对细胞的分化无明显作用。
  • 摘要:目的:总结创伤性窒息致颅脑损伤的患者的诊疗特点,护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外滩踩踏事件中收治入神经外科的一名创伤性窒息所致的颅脑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经过17天全力救治与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结论:踩踏事件社会影响严重,伴发颅脑损伤的这位患者,及时治疗伤情的同时,更要注重其创伤后应激障碍.
  • 摘要:目的:讨颅咽管瘤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症. 方法:2011~2013年收治颅咽管瘤83例,首次发病者行手术切除,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行立体定向囊液抽吸+32P囊内放疗或伽玛刀治疗;囊性为主复发者行立体定向囊液抽吸+32P囊内放疗,合并实体病变者结合伽玛刀治疗;病变体积小,未侵及下丘脑以及第三脑室的实体复发者采取开颅手术治疗;术后残余、复发实体病灶无法实施手术切除者行伽玛刀治疗. 结果:组开颅手术切除46例;采取立体定向囊液抽吸+32P内放疗32例,其中11例同时接受伽玛刀治疗;单独接受伽玛刀治疗5例.所有患者随访11~40个月,治疗有效75例,稳定4例,进展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8%. 结论:咽管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个体化制定、实施.
  • 摘要:颅脑损伤是由于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颅部所造成的损伤,多发生于交通事故、工矿事故等.近年来颅脑创伤发生率逐渐上升,颅脑创伤患者常因脑缺血、水肿、脑组织变形、微循环障碍等多种病理生理改变,加重脑部的损伤.本组研究表明:研究组采用高压氧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因此只要无禁忌证,生命体征平稳,应尽早做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或认知障碍,部分重症患者合并全身多脏器损伤,且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病人多,病情较复杂,因此,正确而恰当的护理是病人顺利实施高压氧治疗的有效保证。如果不能提供正确的专业护理或观察病情不及时,将会适得其反,造成严重后果。我科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入舱前制定详细的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对护理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掌握舱内注意事项,避免在舱内发生意外情况,出舱后及时总结护理经验并组织交流,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保障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 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远期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36例DAI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其中男性186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37±17)岁.根据其伤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DAI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GOS1~3分)和预后良好组(GOS4~5分).对DAI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CT影像与远期预后,行Pearsonχ2检验的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的多因素分析. 结果:236例患者中,预后不良组共8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早期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运动评分、瞳孔反应、CT分级、病理征、体温、血糖水平与远期预后有关;性别、受伤机制、早期的血压及凝血功能与远期预后无关.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运动评分、瞳孔反应和CT分级是DAI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与GCS相比,运动评分对预后的评估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年龄越大、运动评分越低、瞳孔异常和CT分级越高,DAI患者远期生存预后越差,反之亦然.
  •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充气压力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和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充气压力泵治疗,观察疗效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2.5%),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12.5%).结论:在常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上采取间歇充气压力泵治疗,可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摘要:外伤性假性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受损后的一种并发症,临床上较少见.占颅内动脉瘤的0.5%,50%-98%为颅脑损伤所致,多发生在大脑前中动脉及其分支和硬脑膜中动脉上,而外伤性颈内动脉瘤多发生在海绵窦段和岩骨段,极少发生于床突上段,多因有颅骨骨折而发生.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本质是动脉壁的缺损,因此修复缺损的血管壁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覆膜支架作为一种腔内隔绝物,隔绝血流对动脉瘤壁的冲击,使瘤内血栓形成而治愈动脉瘤。本科于2013年11月13日为一例外伤性颈内床突段假性动脉瘤破裂鼻腔大出血患者成功实施了覆膜支架植入术,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分享护理体会和出院指导.
  •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模式在神经外科的实施与效果.方法: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医护合作型模式,采用医院满意度调查表,对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医院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与实施前同期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医护合作型模式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护合作型模式,充分调动医护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有效提高了医护患三方满意度.
  • 摘要:齿状突骨折由于其解刨,病理的特殊性,往往在外伤后容易发生,如不积极处理,会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枕部和颈后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并常有枕大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痛.颈部僵硬呈强迫体位,典型的体征是患者用手扶持头部以缓解疼痛,此类情况在临床并不常见.有15%-33%的患者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其中以轻度截瘫和神经痛最为常见.症状的轻重视骨折移位压迫脊髓的程度和部位而定,严重者可发生呼吸骤停,多见于老年人,常当场死亡.齿状突陈旧性骨折的临床表现为隐匿,因外伤史有时不明显.本院于2016年1月收治一名在车祸后齿状突骨折的患者,经颈前路齿状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等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从心理、体位、体温、手术配合几方面详细分析了该患者术中护理。总结了经鼻插管与经口插管的区别,患者因为自生条件的原因,选择了经鼻插管,在术后返回监护室后,要与监护室护士详细交接,做好观察,密切处理。
  • 摘要:目的:DBS的发展自1987年Benabid首先发明并应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震颤以来,全世界已有13-14万例帕金森病应用DBS治疗(不完全统计).中国自1998年8月凌至培、汪业汉首先引进并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技术以来,亦有近1万例帕金森病应用DBS来治疗.目前脑深部电刺激疗法已经成为帕金森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帕金森DBS治疗的主要靶点包括:Vim、Gpi、STN、PPN。分析了2例GPI-DBS治疗。结果证明双侧STN DBS并不是对所有患者最好的选择。STN可以明显减少药物使用,具有经济性。Gpi对于严重异动症的控制,易于程控和灵活性调整药物。
  • 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病理机制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择70例GCS3-8分的颅脑损伤昏迷伴血钠值〉145mmol/L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于入院后24h内、3d、7d动态监测电解质变化,分析其发生原因及与预后的关系,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重症昏迷患者伤后早期存在内分泌功能紊乱可引起水与电解质失衡,大量使用脱水利尿剂可引发或加重高钠血症.高血钠值持续的时间越长,患者的死亡率越高.早期发现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配合专业护理可改善或控制病情的发展.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伴昏迷患者及时检测并发现高钠血症,早期给予相应的干预治疗与科学护理,可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希望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以促进患者病情的稳定和恢复. 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效能感进行分析. 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中患者GHQ-12评分平均达到9分,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自我效能较低,而自我效能感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正相关性,护理人员通过增强该群体的自我效能感,可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
  • 摘要:通过建立比格犬临舱爆震伤实验模型,探讨此工况下颅脑爆震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并推测可能致伤机制.7只比格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3只和爆震伤组(TBI组)4只.建造与实际舰船等大小的连续舱室,TBI组固定于爆源临舱的机柜平台上,650gTNT当量的裸药爆致伤,微型传感器记录空间与颅内冲击波压力值,观察爆后血清IL-6、IL-8、NSE含量,头颅和胸部CT及脑组织病理的变化.舰船临舱爆炸主要引起轻型颅脑损伤,推测冲击波通过穿透头皮颅骨和经胸腹传导两方面对脑组织产生损伤,头皮与颅骨对冲击波具有较强的阻挡作用。
  • 摘要:恶性胶质瘤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目前治疗以外科手术辅以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有限,总体预后改善甚微.因而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多种治疗手段的相关研究仍在不断深入.一般认为恶性肿瘤的根本特征在于其恶性增殖与逃避凋亡,恶性胶质瘤自不例外.本研究观察中药提取物Glaucocalyxin A对人源性恶性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检测其对恶性胶质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恶性胶质瘤的可能机制,为恶性胶质瘤的中草药治疗积累实验数据,进而为恶性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有益思路。
  • 摘要:目的:二甲双胍是一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口服降糖药,多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较多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还具有抗肿瘤作用.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由于生长激素的过度分泌,多伴有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症状,这是临床应用二甲双胍的较好适应症.本性研究探索二甲双胍对生长激素腺瘤增殖及激素分泌的影响,从而力图为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方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对于生长激素腺瘤细胞系(GH3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ELISA检测二甲双胍对于GH3细胞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后GH3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基因表达谱芯片筛查二甲双胍处理后差异基因表达情况.qPCR及western-blot检测相关信号分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裸鼠成瘤实验在体验证二甲双胍抑制生长激素腺瘤增殖分泌及相关机制. 结果:二甲双胍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了生长激素腺瘤细胞GH3的增殖,GH3细胞经二甲双胍处理后,细胞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出现相应变化,而细胞周期未出现明显的阻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抑制未能逆转二甲双胍的抗增殖效应.二甲双胍上调了转录激活因子3(ATF3)的表达,干扰ATF3后,二甲双胍的促凋亡作用被逆转.二甲双胍处理后,GH3细胞生长激素分泌降低,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活性降低,抑制AMPK后未能逆转二甲双胍对于STAT3活性的抑制.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显著抑制了GH3细胞在体增殖及生长激素分泌,ATF3及p-STAT3的体内表达与体外实验结果相一致. 结论: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通过上调转录因子ATF3的表达诱导了生长激素腺瘤细胞系GH3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凋亡,从而发挥其抗增殖效应,且这种抗增殖效应非依赖于经典信号分子AMPK的激活.二甲双胍通过非依赖于AMPK激活的信号途径抑制GH3细胞STAT3的活性从而抑制其生长激素的分泌.二甲双胍可能成为治疗生长激素腺瘤新的药物.
  •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评价Y型支架释放技术的栓塞疗效,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并行Y型支架技术治疗的16例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采用Y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完成动脉瘤的栓塞.全部病例均采用闭环的Enterprise支架.其中采取并行Y型支架释放9例,交叉Y型支架释放7例.技术成功率100%,其中1例hunt-hess四级基底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因SAH致严重脑血管痉挛于术后第二天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缺失,6个月复查造影见分叉部一分支主干闭塞,1例基底动脉末端大动脉瘤瘤体有复发,余13例患者经CTA或DSA造影随访1月~3年均无再出血及动脉瘤复发. 结论:Y型支架辅助技术目前是治疗颅内分叉部绝对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动脉瘤及瘤颈达到致密填塞,复发率低.其技术难度较高,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 摘要:重型TBI平均死亡率30-40%,其中近80%死于发病1周以内,主要死亡原因是由脑出血、脑水肿或脑缺血引起的恶性高颅压.上世纪70年代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表明大骨瓣开颅术的良好效果,逐渐广泛,国内自90年代始开展.大骨瓣减压术是用于治疗重型颅脑创伤难治性颅高压、脱水利尿等降颅压无效病人所采取挽救生命的最后手段和有效步骤,但其疗效存在争议.本文分析了大骨瓣减压优点、手术要求以及骨瓣的去留,研究得出大骨瓣减压是有效缓解危及生命的高颅压,增加CPP,但是大骨瓣减压不能防止脑水肿和脑挫裂伤,而且有引发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术前和术后要积极防治这些并发症。
  • 摘要: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综合干预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科第2天首次口腔护理前BO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第3天、第5天首次口腔护理前BOAS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第5天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方案有利于保护患者口腔功能,量化口腔环境状态,维持口腔健康状况,减少口咽部细菌滋生,降低VAP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手术均采取全麻插管全身麻醉,术前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训练(推压气管食管训练、排痰训练、翻身训练、床上大小便训练、活动训练、佩戴颈托)等准备;术后护理:1、常规护理2、神经功能的观察:3、疼痛的护理;4、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5、术后并发症的护理:①术区出血;②脊髓神经根损伤;③呼吸功能障碍;④感觉、运动障碍.6、做好出院指导. 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并发症明显减少,住院周期缩短,既节省了医疗资源,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结论:患者对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需求也随着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而增加,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利用患者等待手术期间,将术后需要配合的问题,术前给予指导,使患者有了充分的准备,术后便能够更好的配合,既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又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也减少了患者因知识缺乏带来的紧张等心理问题,使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节省了医疗资源,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中型鞍结节脑膜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7例采用神经内镜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大、中型鞍结节脑膜瘤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防止意外、术后病情观察、视力视野观察、伤口及并发症的护理等,总结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中型鞍结节脑膜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7例肿瘤均全切,术后无脑脊液漏、内分泌功能低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9只眼视力好转,3只眼视力维持,2只眼视力恶化.2例患者出现尿崩,通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可有效减少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中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5年4月-2016年3月共116例在本科行桥小脑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实施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系统化的整体护理.结果:116例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114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康复医院继续治疗.结论: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及早期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ICU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为提高一次性胃管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采用常规留置胃管方法失败的42例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2例盘在口腔,20例打折盘曲在气管和食管起始处,10例因不敢确定在胃内而拔出.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及时收集并制定"不同患者胃管置入的方法"及"置管成功判断评价标准",形成工作指引,规范培训,提高护士操作技巧.予患者有效镇静可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颞叶癫痫患者术后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癫痫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癫痫术后患儿采取延续性护理,能使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血管内栓塞和放射治疗颅内AVM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绝大多数颅内AVM的治疗,手术切除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手术治疗的620例颅内AVM,其手术技巧及对策包括:(1)对弥散性病灶,术前及术中要充分考虑病灶特征、脑组织累及范围及程度,手术切除避免影响重要结构,防止术后再出血;(2)术中动脉瘤夹的应用,逐步交替使用动脉瘤暂时性阻断供血动脉和回流静脉,有助于控制出血;(3)对复杂的颅内AVM,可考虑先栓塞再手术,充分应用复合手术的优势;(4)对大型或巨大型AVM,要防止术中或术后发生灌注压突破;(5)对合并脑内血肿的AVM,要充分利用血肿清除后的空间切除血管畸形;(6)对致密性或伴有静脉球的AVM,要严格沿畸形团周边分离;(7)对深部扩展的髓静脉出血,要仔细分辨,正确止血;(8)对位于脑深部的小型AVM,术前进行认真的影像评估和重建,术中导航,减少脑组织损伤.
  • 摘要:随着神经影像、脑血流和脑代谢检查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烟雾病的病理生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对外科治疗烟雾病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有必要加强和规范烟雾病的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近几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29例烟雾病患者,分别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联合脑膜-颞肌贴敷术、脑-脑膜-颞肌-血管融通术(EDMAS),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行CTA和/或DSA检查,21例行手术前后CTP检查,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经6个月以上随访,两组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别,均能明显改善脑组织灌注和病人的症状。为提高手术疗效,特别强调手术技巧,包括动脉分离、脑膜分离、蛛网膜打开、动脉吻合及融合技术。
  • 摘要:目的:讨论适于高龄颅脑创伤患者的护理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我单位于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75岁以上的颅脑损伤高龄患者病例.对损伤类型、并发症种类及程度、合并基础疾病、护理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高龄患者总体死亡率为13.04%.其中GOS评分,5分良好28例,4分轻残9例,3分重残2例,2分植物人生存1例,1分死亡6例,其中原发脑干损伤死亡3例,肺部感染死亡5例,急性心脏衰竭死亡1例.结论:高龄颅脑损伤患者一般情况差,合并基础疾病多,综合系统的护理治疗策略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期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胼胝体切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适应证、年龄段、手术方法、并发症及疗效. 方法: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对解放军第153医院26例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患者,结合病史、典型临床发作表现、视频脑电图监测、头颅CT及MRI多序列扫描、PET-CT扫描,确定患者为不适合接受切除性手术的难治性癫痫,在全麻下行胼胝体前部(2/3-3/4)或全部切开术,术后评估患者的癫痫发作改善情况. 结果:24例行胼胝体前段切开术(胼胝体前2/3-3/4),2例行胼胝体全段切开术,26例患者头皮视频脑电图均显示全部性异常放电,发作完全消失5例,发作减少90%例11,例发作减少50%-90%10例.对失张力发作、跌倒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及痉挛发作效果较好,所有患者精神发育状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未见发作无改善及加重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胼胝体切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方法,对于年龄偏小的患者,效果更好.
  • 摘要:男,24岁.以"被飞速旋转脱出的砂轮碎片击中右眼1小时"入院.患者于一小时前操作砂轮打磨物体时,高速旋转的砂轮突然裂开飞出击中右眼,当即昏迷约20分钟,伤口出血较多,右眼失明.针对患者病情采用先取右侧额颞部骨瓣开颅,暴露异物颅内部分后再直视下将砂轮拔出,此时有活动性出血可以在直视下立即止血,可避免大出血及继发性脑组织损伤,也方便彻底清除异物碎屑,避免异物存留于颅内引起颅内感染、继发性癫痫等并发症。修复硬膜,变开放性颅脑损伤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摘除眼球,彻底清创眼眶内异物,修复好眶周皮肤挫裂伤后,再次彻底将经过眼眶上壁流入颅内硬膜外的组织碎屑、异物碎屑清除,最后再分成缝合头皮各层。这样就做到了完全、彻底、不留死角的清创术,有效预防了颅内及眶内感染的发生,给患者的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颅眶沟通性开放性颅脑损伤是非常严重的头部外伤,易出现颅内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漏、颅骨缺损、外伤性癫痫、眼球破裂及缺失、泪小管断裂、交感性眼炎、颅面部畸形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及重要器官的缺失,往往造成终生残疾。因为涉及神经外科及眼科,需要这两个科医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该患者经我院眼科及神经外科通力合作,共同救治,恢复非常顺利,除眼球破裂不能保存外,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将并发症降到最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摘要:男,60岁.主诉:发作性意识丧失、肢体不自主乱动、胡言乱语32年,突发头痛、四肢抽搐1月,意识障碍半月,加重1天.于2015年10月5日入院.病史:患者于32年前开始出现发作性意识清晰度下降、喃喃自语,伴肢体不自主乱动,持续约10分钟后缓解,过后反应迟钝,不能回忆当时的情景,无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分析了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与转归。患者第一次入院时因脑脊液细胞数略高,糖含量降低,易首先考虑为颅内感染,一直按“脑囊虫病”治疗,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也确实好转,但癫痫发作未好转,未考虑到患者可能为葡萄糖转运体缺乏;未联想到癫痫发作与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低之间的关系;患者第二次入院时有颅内高压的表现,腰穿提示颅内压确实也高于正常值(180mmH2O),细胞数也略高于正常值或在正常值范围内,蛋白含量略高,也没有完全排除感染,但氯化物含量正常、墨汁染色、抗酸染色正常,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可基本排除,也排除了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可能,脑脊液及血液脑囊虫补体结合实验均阴性。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室系统明显缩小,脑积水缓解,但患者的癫痫症状仍存在,意识清晰度仍未完全恢复正常。此时才考虑到患者可能为成人葡萄糖转运子缺乏综合征。给予高糖饮食、静滴葡萄糖液体及生酮饮食治疗后意识清晰度好转,癫痫发作消失。也印证了这个判断。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检测证实该诊断。患者也确实存在脑积水。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CNPH)的治疗.方法:在8例CNPH患者中,经过术前较长期评估,3例患者行定期腰椎穿刺术放出脑脊液,5例患者行欧玛亚囊置入术后定期脑脊液抽吸,进行临床治疗.并对8例患者跟踪随访2年,评估疗效.结果:8例患者中,术后症状均得到好转或改善,2例患者在1年、1.5年后再次持续出现脑积水症状,其余疗效显著.结论:对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通过定期腰椎穿刺术或欧玛亚囊置入术后定期行脑脊液抽吸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在CNPH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摘要:大脑切除术是治疗一侧半球病变性难治性癫痫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但因解剖性半球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而功能性半球切除术因并发症较少,已取代解剖性手术.环岛沟半球离断术是功能性半球切除术中操作最为简便,并发症最少的术式之一.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本科癫痫中心经环岛沟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一侧半球性病变所致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经岛周大脑半球离断术是治疗半球病变性癫痫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确切。颞顶部小骨窗开颅能够降低手术创伤,操作更简便,是功能性半球离断术可选入路。
  • 摘要: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护士进行岗位设置与分级管理后的效果. 方法:首先成立领导小组,并展开认真调研、数据分析,然后对各护理单元进行岗位分类及人员配置;再以护士分层管理为切入点,科学合理设置临床护理岗位,制订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进行全科护士统一管理与动态调配;并制定了绩效考评标准及岗位目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措施. 结果:一年来,护理不良事件明显下降,无差错事故及纠纷;患者及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均有较大提升,离职率明显下降;护士专业素质及专科护理内涵也显著提高. 结论:对护士岗位进行科学设置与管理既满足了分级诊疗的要求,也调动了护士积极性,保证了患者安全,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护理模式已被新的护理模式取代.优质护理,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下,包括身体及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护理的有效执行者是临床护理工作者,那么,现如今临床护理人员现状如何、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对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护士职业倦怠内在影响因素有职业心态、职业认知、人际适应,优化职业心态,维护职业自尊,积极认知评价能有效减轻职业倦怠。护士职业倦怠外在影响因素有薪酬、工作环境两方面。维护护士权益,提升护士利益和社会地位成为当务之急,即是稳定护理队伍,也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必要前提,保证护士合理待遇不仅能满足其生活和工作基本需求,并且也是体现对其所做贡献的尊重。改善护理工作单一和工作超负荷局面,缓解护士高度心理和精神紧张的职业环境,并训练其自我调适能力,关注护理心理方面包括精神和物质需求,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及时肯定工作成绩,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激发护士工作动机,科学合理的护士编制和工作量,创造和谐平静愉悦的人性化工作环境将对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工作热情有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生长性骨折患儿伤后至手术不同时间分期,对手术预后及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23例生长性骨折患儿,按伤后至手术时间分为4期.Ⅰ期(1周以内)为早期,Ⅱ期(1周~1个月)为发展期,Ⅲa期(1~3个月)为恶化期,Ⅲb期(1个月以上)为稳定期.分析不同分期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预后. 结果:Ⅰ期5例患儿均表现为颅骨线性骨折伴局部脑挫裂伤,术后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及并发症;Ⅱ期7例患儿表现为颅骨线性或粉碎性骨折,头皮下脑脊液蓄积,局部硬膜下积液,术后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1例出现双侧硬膜下积液,2例出现脑积水,经后期治疗后好转;Ⅲa期8例患儿表现为意识障碍、运动及语言等功能障碍,颅骨骨折线增宽,脑组织疝出,局部硬膜下积液或脑积水,甚至中线结构移位;术后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障碍部分改善;Ⅲb期患儿3例存在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可见局部颅骨缺损,边缘呈"火山口"样改变,仅行颅骨修补术,术后神经功能无改善. 结论:根据病史及影像学特征,可以做到儿童生长性骨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 摘要: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在桥小脑角肿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9月入住我科的89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通过洼田饮水试验来判断患者的吞咽功能.对照组在患者术后初次进食水时进行吞咽功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患者进行每日1次吞咽功能测试,并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的分级来制定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患者进食前的体位;进食时的用具、一次量、饮食的种类、喂食的人员、吞咽技巧;进食后的口腔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10天内吞咽可疑、障碍检出率、误吸发生率、胃管留置率上的差异. 结果:干预组在吞咽异常和障碍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误吸发生率和胃管留置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增加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吞咽功能的筛查次数,可增加吞咽功能障碍的检出率.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的动态变化,实施分级护理干预措施,规范护士护理行为,避免经验式护理,可保证患者的饮食安全,减少胃管置入,同时预防误吸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及检验延续性护理管理工作在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实施介入治疗中的实用价值. 方法:2011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对418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现场救护;患者转运;急诊影像学诊断;急救处置和手术治疗等一体化专科急性救治的应用及实行相应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后延续性护理. 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9%,12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16例出现脑血管痉挛严重脑水肿,行去骨骨瓣减压术、13例栓塞后脑出血、5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积极治疗后给予抗炎、抗血管痉挛、控制血压、脱水治疗等对症处理好转,其余患者均能康复出院.脑卒中后恢复评分(Rankin),1分者216例,2分者127例,3分者45例,4分者18例,6分者12例. 结论:积极有效、合理化、专科性、针对性的延续护理管理在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介入治疗中,能够缩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时间,降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风险,降低死、残率,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诊断、手术方式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的30例大脑镰旁脑膜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和疗效.结果:术后按Simpson切除标准,G13例,G225例,G31例,G41例;无手术后死亡;4例患者术后曾出现对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经治疗后恢复.结论:术前详细评估病情、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显示的纵裂处静脉血管的走行、MRI显示的肿瘤与周围脑组织和血管的关系,术中充分暴露术野并避免过度牵拉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摘要:患者,女,57岁,因"言语障碍、反应迟钝1月余,幻嗅、头痛、头晕20天"入院.自觉说话滞后于思维,对答极不流利,且伴有嗅觉过敏,常莫名闻到刺鼻、恶心的气味.家属诉数月来患者记忆力明显下降.患者无意识障碍、癫痫、认知障碍和肢体抽搐。经诊断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的危险因素至今尚不甚清楚,一般认为包括基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AA病理组织主要见于大脑内,瘤体往往较大,有时侵犯几个脑叶或跨中线侵袭对侧半球,多发者极为罕见。在MRI上,AA多呈混杂的T1信号,以低信号为主,间以更低信号或高信号,体现了肿瘤内坏死或出血。T2加权相呈高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可见肿瘤血管造成的曲线状或圆点状低信号区。多发性AA包括一般症状和局部症状,前者主要取决于颅内压增高,后者则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本例病人则出现明显记忆力下降和反应迟钝症状,但尚未发生癫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AA不太可能做到真正的完全切除,应该尽量做到多切除肿瘤并同时做内外减压术。本例患者的主要切除范围为额上回前、中部及中后部,切除外界距中线3-4cm,深度约4-5.5cm,接近完全切除。
  • 摘要: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死亡的神经科急症,颅内动脉瘤破裂(先天性/感创伤性)大出血或动静脉畸形破裂是常见病因SAH临床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而且经常伴ECG波形异常或心律失常,这些继发性ECG改变原发性心脏疾病相混淆,导致误诊误治.本文SAH伴ECG异常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指导.研究发现,SAH继发心律失常者心血管合并症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预后不良。虽然目前尚未证实ECG改变与神经系统状态、经CT评估的颅内出血程度和范围以及出血位置等的确切关联,但在SAH后,特别是缺乏临床或影像学预测因素时,对SAH患者及早进行系统的ECG检查和心电监测,及时掌握患者的心血管变化,防止患者的病情恶化是必要的。
  •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合并脑积水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30例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合并脑积水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30例患儿中,术后脑积水等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且围手术期间均未发生意识障碍、硬膜外血肿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细微的术后护理可减少小儿松果体区肿瘤合并脑积水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并最大限度的提高患儿的术后远期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方法:8例患者行头颅CT证实有颅内出血,1例行CTA其余7例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动脉瘤位于大脑后动脉P3段1例,大脑后动脉P4段4例,大脑中动脉M5段2例,大脑前动脉A4段1例.3例患者行开颅手术;4例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1例因血管内栓塞治疗失败未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无手术相关的死亡,1例遗留肢体瘫痪,其余7例出院时均无神经功能缺失.术后3-6月后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动脉瘤,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颅内动脉瘤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入路切除术后嗅觉功能障碍原因.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79例显微镜下经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从手术过程及术后护理各个环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出现嗅觉功能障碍,约占本组病例的19%.结论:经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嗅觉功能障碍原因可能与鼻粘膜损伤、鼻腔鼻窦炎症及鼻中隔偏曲、穿孔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成人出血型烟雾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67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行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患者,其中32例采用传统医护模式(对照组),35例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实验组).对比两组医护工作能力、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评分. 结果:实验组医护水平总评分和其中医护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护理工作能力、护患关系4个子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整体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43.8%(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总评分和其中术前宣教、康复指导、护理水平3个子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有助于提高成人出血型烟雾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 摘要:目的:探讨血气分析在小儿颅底占位术后救治过程的作用.方法:小儿颅底占位术后容易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本研究回顾26例儿童颅底占位术后重症治疗过程,分析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气分析的时机,以及依据血气分析指导临床治疗过程.结果:经鼻鞍区占位18例开颅手术8例。18例痊愈出院,3例轻度后遗症(颅内感染2例),1例严重后遗症,1例死亡。合理应用血气分析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结论:血气分析在儿童颅底占位术后重症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及时复查血气分析并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治疗,可明显降低小儿颅底占位术后的致死和致残率。
  • 摘要:目的:研究脑外科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1例脑肿瘤并实施脑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头痛、呕吐、四肢乏力等症状消失,患者未出现呼吸障碍、胃肠道反应以及脑膜炎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为8天,各项身体指标均恢复正常,现已出院.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摘要: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指由遗传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血管壁异常所致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的异常扩张、延长和迂曲,进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一种少见的后循环血管变异性疾病.位置异常的椎-基底动脉因不同程度血管变异在空间有限的后颅窝可能对毗邻的脑神经造成压迫,从而导致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或者舌咽神经痛,该类疾病称为VBD相关脑神经疾病.本文旨在探讨其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VBD相关脑神经疾病有其独特的发病特点,需进一步完善临床资料总结发病规律。VBD相关脑神经疾病手术难度以及风险较常规脑神经疾病更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远期有效率尚未明确。本研究证实多点垫离技术操作相对简易,创伤相对较小,对于VBD相关脑神经疾病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全面认识VBD相关脑神经疾病,对于提高手术效果、规避临床风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临床意义。
  • 摘要:神经外科昏迷、瘫痪、一侧肢体活动不利者较多,而卧床病人预防褥疮是护理工作的难点.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感觉障碍,局部皮肤及全身营养状况差,血液循环不良,病情危重等原因,褥疮的发生率不易控制,通过减少摩擦,预防腹泻,注意干燥,增加翻身次数等措施,取得了较明显效果,护理人员只要从思想上重视并对患者实施主动的有预见性的护理,便会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褥疮的发生.
  • 摘要:急性硬膜下血肿是脑损伤中常见的继发损害,由脑挫裂伤皮质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常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病情发展复杂多变,不易掌握.其发生率为5%,占颅内血肿的40%左右.其病情发展快,伤情重,尤其是特急重症病例,死亡率高达50%-80%.收集入院2010年2月份至2014年3月手术治疗的迟发性急性硬膜下血肿47例。笔者认为在颅脑损伤中,急性硬膜下血肿最易在伤后一段时间内,因血肿量增加或脑挫裂伤面积增大需行开颅手术治疗。特别是受伤距入院时间短者,CT发现硬膜下血肿或脑挫裂伤,在入院后短期动态复查CT十分必要。入院后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与家属做好充分沟通,以便因病情变化需手术时,节约时间。若未能及时处理,待病人出现瞳孔散大甚至固定,再行开颅,愈后极差,大多危急生命。Sakas等利用一年跟踪调查了创伤性血肿伴瞳孔散大固定患者开颅后的恢复情况发现,硬膜下血肿患者死亡率约为64%。术前GCS评分是评价近期愈后因素的一个重要指标。应灵活掌握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及时处理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以挽救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探讨脑干出血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气管切开术和呼吸机辅助呼吸在脑干出血的时机和利弊.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3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治疗措施的疗效.根据脑干出血部位、出血量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措施,有利于降低病人死亡率、改善预后。出血量小于5ml以下的可采用保守治疗;出血量在5到10ml间的可采用立体定向抽吸血肿;出血量大于10ml的可手术清除血肿,但死亡率仍很高。早期气管切开、及时机械通气为脑干出血的重要手段。
  • 摘要:对前交通动脉瘤的分型及手术技巧进行研究,旨在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5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分型、术中显微解剖及术后并发症.根据动脉瘤体的指向,将其分为五型,即前上型、前下型、后上型、后下型和复杂指向型.应用翼点入路可以处理各种类型前交通动脉瘤,熟悉局部解剖和掌握动脉瘤处理的各种技巧有助于提高疗效,术前病情分级是影响前交通动脉瘤预后的重要因素。
  • 摘要: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脑血管病首次超越恶性肿瘤成为中国疾病第一大死因.特别在农村地区,脑血管病致死率、致残率高居所有疾病之首.外科手术清除脑内血肿是目前重症脑出血救治的主要方法,其中采用微创手术方式并联合纤溶药物液化清除血肿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本科脑血管病课题组在国际上首先采用脑出血动物实验模型比较了纤溶药物尿激酶(urokinase-type plasmogen activator, u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ogen activator, tPA)的疗效及副作用。该研究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中进行了两种纤溶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uPA在脑水肿及神经保护方面可能更具优势,提示uPA有望替代tPA,成为将来脑出血患者纤溶治疗的理想药物之一。需要大动物模型和开展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uPA在脑出血救治中的纤溶效果和安全性,尤其是与目前最为常用的tPA进行对比。
  • 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水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假手术组8只;(2)SAH组8只;(3)SAH+阿托伐他汀组8只;后两组采用枕大池注血法建立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三组分别于注血后72h处死动物,采用神经功能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取新鲜脑组织用湿比重法测含水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测定AQP4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通过TUNEL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 结果:神经功能评分发现,SAH组及SAH+阿托伐他汀组兔出现饮食减少、精神萎靡等神经功能障碍,阿托伐他汀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较SAH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湿重法结果显示与SAH组相比较,SAH+阿托伐他汀组脑水肿明显减轻(P<0.01),TUNEL染色结果发现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较SAH组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及原位杂交技术均发现发现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较SAH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水肿明显,给予一定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具有显著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QP4蛋白的表达有关.
  • 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同时进行预防宣教,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脑脊液漏患者术后行腰穿置管外引流并采取对应性护理.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科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93例,术后采用腰穿置管外引流治疗22例.结果:全部患者引流后5‐7天未见脑脊液鼻漏,提示正确有效的腰穿置管外引流护理,对经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漏口愈合和康复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总结了近两年经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的38例视神经损伤病人,以探讨其治疗效果、并发症.颅脑损伤后视神经损伤及视神经管骨折较为常见,开颅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而内镜下经鼻视神经减压手术,具有入路短,微创,康复快的特点。而且,由于重力作用,视神经减压后会自然下垂,减压效果远远大于其他手术入路。术中还可以发现影像及其他检查未明确的骨折。所以,内窥镜手术视神经管减压有其独特的优点。手术最常见并发症为脑脊液鼻漏及脑膜炎,尤其合并颅底骨折者,或者打开视神经管颅口即存在这种风险,减压后如果见有脑脊液流出,此时可将中鼻甲黏膜外敷于漏口处,固定黏膜。
  • 摘要:Although most neurovascular diseases can be treated either by microsurgical or endovascular means,a subset of patients may require a combined approach.Patient transfer from the operating room(OR) to the angiosuite has been a fundamental drawback of this type of approach.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port our clinical experience performing combined surgical and endovascular procedures for neur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hybrid OR.A combined endovascular and surgical approach conducted in a hybrid OR provides a new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neurovascular diseases.
  • 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危害严重,且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升高,然而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以往普遍应用,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并不能使患者受益,原因可能在于开颅手术自身较大的创伤抵消了血肿清除给患者带来的受益.以血肿穿刺引流(MIPD)及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ES)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研究拟回顾两种方式治疗的患者资料,比较其治疗效果,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从而为HICH的治疗提供选择依据。研究得出ES治疗的血肿清除效率高于MIPD,MIPD手术自身创伤较ES更小,更加微创。对于GCS评分9-14分或术前血肿量30-60ml的患者,MIPD治疗的效果优于ES。
  • 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在开颅术后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我科开颅术后选用头孢曲松钠和非头孢曲松钠抗生素应用的患者55例病例资料,提取术后体温、血白细胞、脑脊液蛋白质及白细胞计数进行分析.结果:头孢曲松钠组和非头孢曲松钠组感染监测指标及体温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头孢曲松钠组抗生素用药天数和费用明显低于非头曲头孢曲松钠组(P<0.05).结论:临床医师将卫生部推荐的头孢曲松钠作为颅脑手术预防性用药,既达到了临床规范用药的目的,又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值得推广与借鉴.
  • 摘要:目的:总结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本组7例患者均为颈内动脉狭窄,全部有头痛、头晕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完善入院护理评估、加强心理护理、严格控制血压、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用药管理、切口管理、健康宣教、康复训练,制定合理、周密的护理计划,特别是要做好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7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l例患者术后切口出血.结论:对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躁动在神经外科监护室患者中发生率较高.躁动这一常见而又容易被人忽视临床现象对神经外科监护室(尤其是开颅术后)患者病情的观察和及时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躁动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护理安全隐患.神经外科患者躁动原因居多,出现躁动后应及时分析出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耐心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得到家属的配合,有效减少各种危险,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摘要: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分别采用由下向上和由上向下不同吸痰方式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由上向下吸痰方式对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影响、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明显优于由下向上吸痰方法,且吸痰间隔时间长,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将吸痰管以负压插入气管套管由上向下边吸引边顺时针旋转吸痰方法,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的血压影响小,对呼吸道的刺激小,吸痰效果好,间隔时间长.
  • 摘要:目的:总结30年来开展脊髓血管造影对诊治脊髓血管疾病的进展情况. 方法:30年前笔者发表了《经皮穿刺股动脉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现总结通过30多年诊治的300多例病人,应用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对脊髓血管疾病诊治的价值及对少见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病人开创从静脉入路造影的诊断价值. 结果:将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应用于脊髓血管疾病的诊治,提高了对脊髓血管疾病的诊断认识水平并指导手术治疗,提高了对病变部位定位的精准性,提高了疗效;通过经静脉造影找到了一些少见的椎旁静脉病变引起的脊髓静脉高压所致的脊髓病变,明确了诊断,避免了漏诊、误诊. 结论:三维影像融合对脊髓血管疾病的诊治有较大实用价值,可以提高诊治效果;经静脉入路造影的应用可以避免因脊椎周围静脉病变所致脊髓静脉高压引起脊髓病变的漏诊与误诊.
  • 摘要:目的:探究逆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在神经外科中的作用效果,为患者减轻痛苦,节约护士操作时间.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3月至12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共15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79例.对照组采用顺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而观察组采用逆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疼痛程度、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时间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疼痛程度、静脉炎及留置时间的发生率情况均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于顺行静脉留置针,逆行静脉留置针能够明显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留置时间延长,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在静脉穿刺中效果显著.
  • 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置入的深部电极构成的立体定位脑电图对药物难治性癫痫致痫灶的定位阳性率和近期手术效果. 方法:对于头皮脑电、CT、MRI难以确定致痫灶位置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的10例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方法置入深部电极2根6例、3根4例,每根8触点,长程记录发作3次以上,结合发作间期和发作期深部电极脑电确定致痫灶,外科治疗后随访术后发作改善情况. 结果:外科术前监侧106例,实行手术33例,其中10例患者需要置入深部电极辅助定位.10例中无置入电极并发症,均有发作间期局灶痫样放电和发作期局灶性起源位置,其中局灶性起源7例、区域性起源3例.参照深部电极脑电图结果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术后9~20月,癫痫缓解4例,2例好转90%以上,4例好转50%以上,无手术并发症. 结论:立体定位脑电图可对头皮脑电难以确定致痫灶的患者进行定位,为外科提供定位性诊断信息,提高外科手术率.
  • 摘要:三维影像融合是未来医学影像的发展方向,对临床医教研均有很大帮助和广阔应用前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教学和科研中常用的医学影像融合技术有最大密度投影技(Maximum Inte,sity Projection Image,MIP)、 双客积重建成像技术(Voulume Double Image, DB)、三维影像融合技术(Three Dimesional Fusion Image)、 多平面成像技术(Multi Planar Image ) 四种。详细分析了三维影像融合技术的适用范围以及临床应用状况。不同的疾病需要借助不同数字医学影像设备进行检查,帮助临床诊断。这些设备提供的影像却是单一的解剖或病变结构,三维影像融合可以将两种以上影像通过工作站后处理实现数字影像融合,而在一张影像上获得两种以上的解剖结构或解剖与功能融合图像。但给的这种三维影像是静态的冠状位、矢状位与轴位影像,对诊断仍有不足,为此创造性地研究出动态三维融合影像,从而获得:在冠状位上从前向后、再从后向前,在矢状位上从左向右、再从右向左,在轴位上从上向下、再从下向上,全方位多角度动动态观察的立体解剖影像。大大提高了对疾病诊治的应用价值。
  • 摘要:对胰岛细胞瘤误诊为癫痫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0岁.因发作性意识不清4年余于2015-12-04收入院.患者于2011-10无诱因间断出现意识不清,随后漫无目的四处走动,轻时持续20-40分钟,重时持续1-2小时.症状缓解后表现为四肢不自主动作,搓手.按癫痫给予多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差,仍频繁出现临床发作,平均1次/天.既往史:25年前患有精神分裂症,未正规治疗.胰岛β细胞瘤,又称胰岛素瘤,因胰岛β细胞瘤造成胰岛分泌过多,进而引起低血糖症,可出现继发性癫痫。国内时有报道,但多以饥饿、或精神刺激、或在凌晨而诱发。本例中年女性,病状呈发作性,并且有“每次发作给她进食,很快缓解清醒”的特点。入院后查空腹血糖明显下降,空腹胰岛素增高,胰腺CT扫描发现病灶,得以确诊。遇到成年人发生癫痫样发作,如果原因不明,治疗无效时,须进行全面的检查应首先排除其他躯体、脑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癫痫,以免贻误治疗。如果该患者继续给予抗癫痫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能陷入低血糖昏迷状态,值得在临床工作中重视。
  • 摘要:目的:观察经鼻蝶入路鞍区Rathke囊肿切除术患者在MRI上囊肿的位置、大小、囊肿信号、囊内结节、垂体后叶亮点(PPBS)出现率、PPBS方位,结合术后病理结果、手术疗效及激素水平,分析其影像特点与病理、手术效果及激素水平之间的联系,探讨Rathke囊肿的发展机制,为促进Rathke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1-1至2016-1-1就诊我科的Rathke囊肿患者资料: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手术的Rathke囊肿病变患者58例,排除不符合标准者12例,共计46例纳入研究.对符合标准的病例,收集其完整的临床资料,凭借MRI对囊肿大小、囊肿位置、囊内结节影、囊内信号特点进行观察.在T1WI冠状位及矢状位对PPBS显示及方位进行观察,将垂体后叶亮点的方位分为鞍内、鞍上及鞍内-鞍上.术前一周内、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七天晨7:00-9:00安静卧床状态下抽血行垂体激素全套检测.术后1周内复查MRI,并结合病理结果、手术疗效及术前、术后激素水平,分析其影像特点上述三者之间的联系.采用SPSS17.0软件,P<0.05有统计学意义,α=0.05作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结果:①46例Rathke囊肿病例中,14例在鞍内,31例在鞍内及鞍上,其中一例出现多个囊肿.T1WI信号:18例等信号,17例高信号,9例低信号,2例出现分层现象(1例为上部低信号、下部等信号,1例上部等信号、下部高信号);T2WI信号:5例等信号,28例高信号,11例低信号,2例出现分层现象(1例为上部高信号、下部低信号,1例上部高信号、下部低信号).②46例中,PPBS(+)10例,低于正常人与垂体瘤患者的显示率,与年龄、性别、囊肿位置、大小无统计学差异.③在重新阅片的32例病例中,PPBS(+)10例,2例出现炎症细胞浸润;PPBS(-)22例,13例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④46例病例中,囊肿大小、囊肿位置与术后囊肿残留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与术后脑脊液漏、术后垂体后叶亮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⑤术前、术后激素变化:纳入的17例完整病例中,各单项激素术前、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七天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总体激素:为某项激素水平的干扰,本研究采取了"总体激素"的概念来体现垂体的总体内分泌水平.将术前各个激素的水平均看作单位"1",各个激素术后/术前的比值相加所得总和称为"总体激素".统计结果中,总体激素术前、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七天也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①Rathke囊肿患者PPBS的阳性显示率明显低于垂体腺瘤患者和正常人,其低显示率可能与Rathke囊肿对垂体柄的破坏有一定关系,炎症细胞浸润是独立影响因素.与年龄、性别、囊肿的大小及位置可能无显著关系.②Rathke囊肿的大小、位置与术后囊肿残留有一定关系,囊肿越大、越往上生长,可能会造成囊肿残留率的增多.③Rathke囊肿手术前后,垂体激素水平可能没有发生太大改变,不能说明经鼻蝶入路鞍区Rathke囊肿切除术会对垂体激素造成影响.
  • 摘要: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立体定向移植治疗对海水浸泡颅脑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将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细胞.利用自由落体致伤模型加海水浸泡建立动物模型.研究得出神经干细胞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联合移植治疗对于海水浸泡脑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有较好疗效,但对于其记忆功能恢复效果仍有待探究。
  • 摘要: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非医疗计划指导下,因气管插管患者或其他因素导致气管插管自患者身上完全脱出的现象,包括自拔和滑脱两种情况.一旦发生气管插管滑脱或自拔,会造成患者的再次伤害及延长住院日.介绍了2012年8月-2015年8月,神经外科10例非计划性拔管病例,指出了患者舒适度、插管不牢、操作不当等拔管原因,并提出插管前后心理疏导、肢体约束、使用镇定剂、气道湿化等护理对策.
  • 摘要:探讨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感染对生存期的影响.回顾分析海军总医院2012年-2014年手术的178例胶质母细胞患者临床资料,其实27例发生术后感染,使用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Breslow检验等进行分析,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多变量的影响.在本单中心的研究中,术后感染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期未见明显影响。
  • 摘要:分析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的传统病理、假说与现代理念。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和研究技术发展,PCI的临床和病因有了重要认识:PCI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所谓的颈椎骨质增生压迫血管是罕见的情况;PCI的最主要机制是椎基底动脉动脉自身狭窄与栓塞。临床和影像学无法界定非正常又非缺血的所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国际上已用后循环缺血(PCI)概念取代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概念。详细介绍了后循环缺血(PCI)-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型颈椎病,具体分析了后循环缺血的影像诊断与将介入治疗。
  • 摘要:探讨各种栓塞技术在颅内特殊类型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适应症和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共67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特殊类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相对安全有效的措施,与具体病人病变特点相适应的个体化技术方案,是特殊类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成功的关键。随着各种新型栓塞技术、栓塞材料的出现和临床经验的逐步积累,血管内栓塞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的应用方面将更加宽泛、安全、高效。
  • 摘要:探讨基于3D-TOF和3D-FIESTA序列的3D建模在术前评估三叉神经痛患者中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关系的准确性,以及其指导手术的运用价值.分析40例拟行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例资料,利用开源软件3D-Slicer将3D-TOF和3D-FIESTA序列融合,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像分割,构建脑干、三叉神经的3D模型,随后观察责任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并与术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证明基于3D-TOF和3D-FIESTA序列融合图像的3D建模能够清晰、准确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为手术医师提供全面的三维解剖认知,是三叉神经MVD术前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VN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16年3月至今,进行VNS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患者2例,以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发作频率,治疗持续时间为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随访2例,总体有效率100%(2/2).主要副反应为声音嘶哑以及咳嗽.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是安全有效的.目前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仍然不能明确.
  • 摘要:目的:探讨C型臂辅助下后正中入路胸腰椎体爆裂性骨折复位神经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后正中入路胸腰椎体爆裂性骨折复位神经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经术手术患者.术前与医生一起参加病例讨论,准备所用仪器设备和专科器械并熟悉手术步骤;与患者充分沟通,做好心理.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对患者及时随访,做好健康指导.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手术室的护理至关主要,术前访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术中熟练、灵活主动的手术配合、手术体位的摆放以及器械的清洗、灭菌及特殊仪器设备的管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摘要:总结磁共振电影在颅颈交界区病变术前术后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16例颅颈交界区病变术前术后应用磁共振电影。磁共振电影在颅颈交界区病变术前术后可以提供脑脊液动力学的信息,为术前手术适应症的把握及术前术后影像学改善提供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后及时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50里脑出血患者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结果:6例死亡,无并发症.结果: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有显著疗效.
  • 摘要:患者,男,50岁,因"高处坠落摔伤头部及胸部,意识模糊2小时,头痛、胸痛12小时"入院治疗.入院体检显示左枕部见10cm长的头皮伤口,胸廓胸带固定,胸廓挤压征阳性,头颅无畸形,意识模糊,昏睡状,GCS9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双眼直、间接光反射灵敏,双侧Barbinski征阳性.颈抵抗,Kernig征、Brudzinski征阳性.头颅CT平扫: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外侧裂血肿.颅脑创伤后,约30-80%的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诸如失眠、睡眠增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颅脑创伤后睡眠障碍的发生可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多巴胺系统功能障碍有关。本研究首次运用PET-CT成像技术证明,颅脑创伤可以导致壳核前部及后部多巴胺转运体分布的改变。
  •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特别是地区级的三级医院较多.但如何提高患者疗效、减少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是广大新开展微血管减压术医生面临的紧要问题.我院近年来开展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126例,2014年来76例采用了面神经出脑干处四区血管减压法,与往年50例单纯神经根出脑干处(REZ)血管减压法相比,提高了疗效.
  • 摘要:目的:通过护理一例颅骨修补术后期头皮缺损且伤口被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护理措施包括局部创面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严格消毒隔离措施,严格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抗感染治疗,医疗废物的处理,营养支持等.结论:虽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伤口难以愈合且并发症多,通过精心的护理病人头皮缺损部头皮色泽红润,头皮破溃愈合好.
  • 摘要:分析Chiari畸形病人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16年4月重庆西南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16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Chiari畸形病人临床资料;手术围绕重塑脑脊液循环进行,包括枕大孔区小骨窗减压、软膜下小脑扁桃体切除、分离蛛网膜粘连疏通脑脊液循环路径、硬脑膜扩大严密缝合、枕骨瓣扩大回置增加后颅窝容积.Chiari畸形手术的关键是解除颅颈交界区的梗阻、重塑脑脊液循环,通过枕大孔区小骨窗减压、小脑扁桃体切除、分离蛛网膜粘连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硬膜及枕骨扩大成形有效重塑Chiari畸形病人的脑脊液流体动力学,近期及远期效果均优异。
  • 摘要:颅脑病人术后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热量消耗增加,体内肌肉和脂肪分解增加,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时会出现一些困难,如处理不当,会影响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其中,腹泻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显示,腹泻的发生率达62%以上.本文就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腹泻的原因及预防护理问题进行综述.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腹泻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合理使用抗生素、联合应用益生菌、谷氨酰胺、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营养液的正确输注,积极寻找病因及时处理腹泻,随着对EN合并腹泻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预防措施的不断发展,EN以其经济、安全、有效、符合生理模式、操作相对简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普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腹泻的发生,加快病人的康复。
  •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创伤性脑损伤急救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颅脑损伤患者300例,所有病例入院时即按GCS记分法记分,GCS评分3~12分.采用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先均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基本方为养血清脑汤(主要药物组成:人参9g,黄芪12g,沙苑子10g,枸杞子10g,栀子12g,冰片3g,天麻9g,当归12g,川芎12g),煎至300ml水剂后冷至25℃,病人有吞咽反射的可直接口服,不能口服的,从鼻饲管内注入,每次100ml,每日3次. 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9.33%,总有效率为95.33%,均非常显著的好于对照组(显效率为44.00%,总有效率为67.33%,▲▲P<0.01). 结论:加强康复护理对创伤性脑损伤急救治疗中,可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 摘要:分析289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生特点,总结监测与护理经验.重度颅内高压发生率44.29%、低氧血症38.06%、消化道出血20.07%、肺部感染18.34%、泌尿系统感染14.53%;痊愈45.67%、死亡14.53%,其中直接与颅外并发症有关占31.51%.颅脑损伤合并高血压患者并发、死亡风险与血压呈正相关,应做好风险等级管理;颅脑损伤合并高血压颅内并发症是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培训在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护理质量,攻克压疮零发生课题. 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31日我院12科室在职临床护士462人参与本研究,采用集中培训、现场考核等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采用问卷调查法、答题法等对护士压疮知识进行考核评分;收集、统计同期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医院内获得性压疮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推断护理培训对压疮预防的临床效果. 结果:2年12个病区共收治患者30945人,通过护理培训,住院患者压疮的现患率从2012年1月的9.87%降到2013年12月的5.1%(P<0.001),医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从2012年1月的4.31%降到2013年12月的2.43%(P<0.001). 结论:加强标准化、规范化护理培训,提高临床护士压疮护理综合素质,有利于降低压疮现患率,特别是在降低院内获得性压疮现患率中作用确实有效.
  • 摘要:目的:总结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1例微血管减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护理及术后加强对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121例三叉痛患者中,116例术后即刻治愈、症状好转者4例,1例效果差,无一例死亡.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病情观察,采取有效地治疗和护理干预,可减少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 摘要:目的:保证急救车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提高抢救工作效率. 方法:针对实际规范管理,实施分层管理、效期档案、封条管理等方法,做到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期消毒、定人管理. 结果:在实施综合管理模式对急救车进行管理后的1年时间里,神经外科急救车的完好率达到了100%. 结论:随着医学技术及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现代医疗及护理管理模式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通过对病区急救车实施综合管理模式,将急救车的查对、使用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整改,填补了旧的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杜绝了过期、短缺药品,检查流于形式及急救车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医疗纠纷等问题,实现了急救车的科学查对与应用,使急救车内药品、物品完好率始终保持100%,实现了急救车内的药品、物品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与安全性,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取了先机,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 摘要:研究NMDA受体在高频电刺激吗啡成瘾位置偏爱复吸行为中的作用.成年SD大鼠30只,280g-300g,电极外套管通过立体定向手术植入大鼠双侧伏隔核,术后休息5d,应用腹腔注射吗啡(10mg/kg)诱导建立吗啡成瘾大鼠位置偏爱模型,建模成功后采用配对消退方式进行熄灭训练。大鼠成瘾行为消退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成DBS+生理盐水组、DBS+AP-5组和假刺激对照组,每组各10只。通过DBS电路给予电刺激,实验组给予高频电刺激(刺激参数:频率120Hz,波宽60ms,刺激强度为0.3mA,刺激时间30min/d),三组分别于刺激前15min核团微注射给药。连续刺激7日。最后一次高频电刺激和假刺激后24h内给予小剂量吗啡点燃复吸并测试位置偏爱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伏隔核给予连续高频DBS刺激可抑制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复吸,而伏隔核团注射NMDA受体阻滞剂AP-5可逆转高频DBS刺激抑制的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复吸。
  • 摘要:目的:探讨术后随访对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3例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启用术后随访模式.出院6个月后即对两组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及术后复查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到医院定期复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随访对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保证支架成形治疗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摘要:探讨经侧裂后份一岛叶长回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选择2014年至2015年在科室治疗的56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出血量在60~90ml之间,平均75m1.其中32例发病后7小时内手术,19例7-24小时之间进行手术,5例手术时已超过24小时.术前体表定位中央沟及外侧裂走行,以两者的交点作为中心点,以外侧裂为长轴形成一约7cm×5cm大小的椭圆形骨瓣。自中央沟动脉和颞中动脉,以及中央后沟动脉和颞后动脉之间的侧裂进入后即可避开AIC,直接自岛叶长回皮质进入血肿腔。对于适当的病例选择微骨窗经侧裂后份一岛叶长回入路治疗,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可有利于追求更好的功能恢复。
  • 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的实践,提高医院各科护士对自我的认知,降低负面情绪,用积极的方式来处理护患关系. 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开展的30次巴林特小组活动,对65名护理人员采用SCL-90、CSQ测评量表进行培训前后的比较. 结果:经过培训,护理人员的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等因子分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人员的应对方式也趋于积极的成熟的方式,更多的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而"退避"等应对方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情绪管理时,采用巴林特小组形式的培训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处理护患关系中的负面情绪,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达到和谐的护患关系,对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有很大帮助.
  •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婴幼儿三脑室造瘘手术配合和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行三脑室造瘘手术的患儿,术前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减轻患儿家属恐惧焦虑的心理,了解患儿营养状况,检查患儿血管情况,熟悉专科器械和手术步骤,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对患儿家属做好健康指导,确保患儿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患儿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脑积水症状明显减轻,头围缩小.结论:手术是否顺利是和护士密切配合息息相关,因此,护士应该熟悉手术步骤,手术解剖结构,并掌握手术专用器械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充分与术者沟通手术进程,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摘要:近年来,以芬兰Juha Hernesniemi教授为代表的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HUCH)神经外科在脑血管病、脑肿瘤方面已成为国际一流中心.笔者自2015下半起赴HUCH,跟随Juha Hernesniemi及其继任Mika Niemela教授学习.本文结合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既往单中心手术经验,分析与HUCH神经外科不同的手术方式,以点带面,体会其所提倡的"Simple Fast Clean while Preserving Normal Anatomy"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理念.
  •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脑卒中患者实施出院计划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9例住院脑卒中患者(实验组)提供出院计划,使患者获得持续性照护,(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生自理能力和满意度提高,平均住院日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院计划可以提高住院脑卒中患者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患者康复效率,是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导致手术后感染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手术备皮方式的选择对于降低颅脑手术感染率有重要作用,目前缺乏神经外科术前头部备皮的临床指南.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备皮方式在不同时间细菌含量的研究,寻找有效的备皮方式,为神经外科术前头部皮肤准备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150例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住院拟行头部手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剃头+术前2小时肥皂清洁组、常规剃头+术前2小时氯已定清洁组、3M备皮刀剃头+术前2小时肥皂清洁组、3M备皮刀剃头+术前2小时氯已定清洁组.剃头后对头皮损伤程度进行分析,同时分别于剃头前、剃头后、清洁后、入室前4个时间段对皮肤表面采样,分析不同时间点菌落检出率和菌量差异. 结果:3M备皮刀剃头患者头皮损伤程度较常规剃头组小(P<0.05),各组剃头前菌落检出率与菌量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小时氯已定消毒其菌落检出率明显低于肥皂清洁组(P<0.05),常规剃头+术前2小时氯已定清洁组与3M备皮刀剃头+术前2小时氯已定清洁组菌落检出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剃头+术前2小时肥皂清洁组与3M备皮刀剃头+术前2小时肥皂清洁组菌落检出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小时氯已定消毒组菌量明显低于肥皂清洁组(P<0.05). 结论:3M备皮刀剃头头皮损伤程度小,术前2小时氯已定清洁组对手术部位皮肤清洁和细菌抑制作用较普通肥皂清洁更好.
  • 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创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在接受视神经减压术前后焦虑心理状态,观察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22例.在患者入院初、术前、术后进行SAS焦虑自测评价,观察患者焦虑程度.根据SAS量表指示的焦虑患者群体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结果:入院初有14例患者SAS分值高于常模提示存在明显焦虑,给予重点心理护理干预.8例低于常模,无显著焦虑,给予普通心理护理干预.术前,重点干预组(ΔSAS15.4±4.77P<0.05)和普通干预组患者整体焦虑表现有明显改善(ΔSAS3.33±1.43P<0.05).术后,根据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及手术效果分为临床显效组和无效组,给予相应心理护理干预后,各组术后10d与术后3d的SAS评分相比有改善.(ΔSAS重点组/显效组3.19±2.22,重点干预/无效组8.31±3.03,普通干预/显效组3.07±1.41,普通干预/无效组6.3±2.19).本组病例患者配合后续治疗依从度较高. 结论:颅脑创伤后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中存在明显的焦虑倾向.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状况.在颅脑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外科治疗过程中,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是必要的治疗环节.
  • 摘要:维持人类的意识清晰状态,依赖于大脑内不同系统之间的功能和相互作用,主要有大脑皮层、丘脑和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位于脑干中轴部分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与觉醒状态有关,大脑皮质则与意识内容有关,而丘脑则是中枢神经传导系统至关重要的中继站,三者之间存在许多功能各异且具有交互作用的神经环路,神经环路中任何一环节出现故障,皆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本实验以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为研究对象,联合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RS-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从大脑功能连接和白质结构连接两个方面,探索DAI意识障碍患者的神经环路异常,并了解意识障碍患者大脑结构连接与功能连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通过神经功能影像技术来了解意识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
  •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和体内干预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R1)的表达,探讨S1PR1对脑损伤后海马区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潜能的调节作用,揭示S1PR1在TBI后内源性神经再生中的作用,为促进TBI后神经再生与修复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方法:采用控制性皮层损伤法制备小鼠TBI模型,64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TBI组、TBI并腹腔注射S1PR1激动剂FTY-720组(TBI+FTY组),TBI并腹腔注射S1PR1抑制剂VPC23019组(TBI+VPC组).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海马区S1PR1蛋白的表达水平.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神经元核抗原(BrdU/NeuN)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标记小鼠海马区由NSCs分化的新生神经元,通过计数双标阳性细胞的数量,分析各组小鼠海马区神经再生水平.Morris水迷宫试验(MWM)检测各组小鼠的潜伏逃避期和平台穿越次数,评估其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BI组海马区S1PR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TBI+FTY组的S1PR1表达水平较TBI组进一步增加(P<0.05),但TBI+VPC组海马区S1PR1表达水平较TBI组则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TBI组海马区BrdU/NeuN双标阳性细胞数量增加,但潜伏逃避期延长,平台穿越次数减少(P<0.05).TBI+FTY组双标阳性细胞数量较TBI组进一步增多,潜伏逃避期缩短,平台穿越次数增加(P<0.05).TBI+FTY组BrdU/NeuN双标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潜伏逃避期延长,平台穿越次数减少(P<0.05). 结论:TBI可激活内源性NSCs参与神经再生,但NSCs分化的新生神经元数量不足,无法满足修复损伤的需要.激动S1PR1可进一步提升海马区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潜能,促进TBI后神经修复和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抑制S1PR1则导致NSCs分化的新生神经元数量显著下降,TBI后认知功能障碍加重.综上,S1PR1的表达水平与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潜能关系密切,激动S1PR1可促进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再生和认知功能改善,S1PR1可能是提高TBI后神经再生与修复水平的潜在分子靶点.
  • 摘要:To introduce and assess a surgical treatment of occipitocervical (OC) instability with atlas assimilation and Klippel-Feil syndrome (KFS) using C1-2 segmental fixation and reduction technique.In patients with OC instability and KFS of C2-3 fusion and atlas assimilation, posterior manipulative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C1 lateral mass-C2 pedicle screw fixation provides a reliab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