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15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
2015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

2015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合肥
  • 出版时间: 2015-12-11

主办单位:中国空间经济学会

会议文集:2015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利用200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产业结构与文化因素对风险投资阶段选择的影响.静态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工业企业获利能力越强,第二产业越发达或地位越重要,越不利于风险投资选择早期阶段项目;人口流动性越强,风险规避程度越低,越有利于风险投资选择早期阶段项目;各地之前的IPO数量越多,越是吸引了风险投资机构选择后期阶段项目;高税率会降低投资早期阶段项目的意愿.动态模型检验结果显示,风险投资阶段选择行为受到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在控制了自身周期性的发展规律影响后,作为外生影响因素的产业结构与文化因素,依然表现出对风险投资阶段选择行为的影响.
  • 摘要:产业采取链式化转移与承接,取代掏空式转移,是实现空间视角下区域合作的一种可行模式.其具体表现是:以价值链为基础,按照纵向、横向价值链或不同地点,拆分产品各个价值段,实现产业转移与承接.以供应链为基础,先进企业加强控制技术要求高、获利能力强的关键供应环节,同时把不合核心技术的其他供应环节转移出去,让相对落后的企业承接.以生产链为基础,按照生产链纵向环节、横向联系和指向性要求,实现产业的转移与承接,由于它不是通过拆分而是通过集合链条各环节来进行,可以在承接地点很快形成产业集群.
  • 摘要:皖江城市处于中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的路桥通道的东段,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过渡和开发的区域,是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首先阐述了皖江城市带城市群空间层级,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城市群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接着阐述了皖江城市带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差异.
  • 摘要: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了中国217个城市在2002~2011年城市生产率时空特征及动态变化,并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改善趋势,技术变化的改善是主要原因,但改善不平等问题仍旧凸显;(2)从区域发展来看,东部地区始终保持着生产率改善的领先,中西部紧随其后;(3)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政府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研发支出对生产率也存在负向影响,但结果并不显著.
  • 摘要:本文应用2004~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数据,从空间相关的视角对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效应进行评价.在测度区域知识溢出效应指数基础上,将知识溢出效应纳入空间计量模型,从地理特征出发,构建空间权重矩阵,评价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大陆各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呈现"东高西低"的非均衡分布;R&D投入对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流动、国外技术引进水平、技术市场成交水平以及受教育水平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均对知识溢出效应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受教育水平对知识溢出影响更大.
  • 摘要:本文研究了企业合作创新网络关系对集群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机理.不同强度的网络关系和不同的网络结构在信息传递与合作交流中起到不完全一样的作用,对集群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因此本文结合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网络的关系强度和几种典型的复杂网络结构,研究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不同类型创新知识扩散效应的影响,并构建由知识转化的集群企业价值创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企业合作网络关系是以强关系还是以弱关系组合占据主导,企业合作创新网络为无标度结构时能够使产业集群企业整体价值创造达到最大,但此时集群企业价值创造水平标准差系数偏高.
  • 摘要: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2005~2011年中国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与金融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构建经济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当期跨期我国省域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水平和文化产业增加值省域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某一省域金融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本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会对其邻近省域的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正的空间外溢效应;当期跨期模型中银行业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效果最大,人员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效果高于其本身资本投入;当期模型证券业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跨期模型中证券业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的作用不确定.因此各省域要大力发展金融体系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应注重与邻近周边省域的银行业金融合作,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的正向溢出效应;证券业金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还应充分发挥人员投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显著作用,不忽略其资本投入的支持作用.
  • 摘要:我国持续推进的产业跨区域转移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深刻影响了环境规制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效果.基于2003~2013年跨省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产业空间布局调整基础上,研究探讨了环境规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证实:在跨越多重门槛约束后,投资型环境规制要显著优于费用型环境规制,最终表现出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主要推动了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的域内集聚,并由此削弱产业发展多样性.上述产业构成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环境规制、尤其是过度费用型环境规制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 摘要:本文利用UN Comtrade、EFW、CEPII等数据库的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拟合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出口贸易流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带一路"各国贸易:进出口双方的GDP、双边距离、进出口双方的贸易自由度、使用共同语言和共同的宗主国等因素对各国出口产生显著的影响;而相对距离、边界相邻、区域贸易协定、内陆国、殖民联系等因素也对双边贸易有一定的影响.
  •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空间统计和空间分析逐渐成为各学科领域,如矿业、农林业、地理学、经济学、医学和社会学等的重要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引文空间软件CiteSpace对1990~2015年CNKI中以"空间统计"为主题的中文期刊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分析,以期梳理国内与空间统计相关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虽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空间统计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经历了摸索起步、飞速发展以及沉潜探索3个阶段.当前,国内已将空间统计逐步广泛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地理学、遥感技术及空间计量经济等不同学科领域.不过,我国在空间统计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仍不够系统,尚未形成较为集中的主题,共同的知识基础也不够明确,学科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内空间统计的研究将趋向于对研究对象的空间布局、空间集聚和空间相关等方面的分析.
  • 摘要:产业协同集聚已经成为未来促进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走向,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修正的E-G指数,利用中国2004~2012年240个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了产业协同集聚的效率增进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协同集聚对于城市生产效率具有增进作用,周边城市效率提升也能带动本地效率增进;(2)产业协同集聚的效率增进效应不仅存在地区差异,还具有行业异质性特征;(3)受交易成本和"面对面"接触需求的影响,产业协同集聚的空间外溢效应随距离增加而衰减,在300公里范围内的空间外溢效应最强,超过750公里后空间外溢效应明显下降.本文政策含义在于,以产业协同集聚进行空间布局调整是实现城市生产效率增进的现实选择,但这不仅需要差别化和精细化指导,还需要突破行政区划限制进行协调.
  • 摘要: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建立模型,对"10+3"自由贸易区成立后的产业份额和福利水平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参与国的福利水平都有所提升,而没有参与自由贸易区的国家,福利水平都在下降.同时,市场规模、比较优势和区内贸易自由度都会影响各国的产业份额和福利水平.一般情况下,在贸易自由度较低时,市场规模是主要影响因素;而贸易自由度较高时,比较优势是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区内具有较大市场规模或较高比较优势的国家,集聚力较强,在达到一定贸易自由度时会吸引其他国家产业向该国家转移.
  • 摘要: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认识到当下中国经济的地理特征,非常符合空间经济学分析框架,为空间经济学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研究素材,空间经济学研究热在中国持续发酵.韩国与中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面对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这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两国都在加快脚步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韩国学者研究经济问题的先进成果对于中国有着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学术期刊刊发的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成果进行分析,就中韩两国空间经济学研究的总体情况、重点领域以及研究团队等情况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空间经济学理论建设及研究方向的几点建议:完善空间经济学学科体系建设,推动理论创新;重视空间经济学研究与本国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提升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重视加强学术理论期刊的传播功能,争取创建空间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加大学科研究的国际比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空间经济学研究发展.
  • 摘要:产业扩散和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区域人均收入差距的手段.本文建立一个包含地区效率差异和劳动力流动成本的两部门两地区模型,研究城镇化和工业化背景下,产业转移、劳动力流动的福利效应以及对城乡区域协调的影响.结论如下:(1)劳动力流动可以缩小城乡间和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但无助于缩小区域经济总量差距;产业扩散既可以缩小城乡间和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也可以缩小区域经济总量差距.在一定条件下,产业扩散和劳动力流动都可以实现居民福利的帕累托改进.(2)由于存在人口转移成本,即使欠发达地区产业生产率低,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散仍能提高社会总体整体福利.(3)当劳动力转移成本在个体间存在差异时,经济系统中会同时存在劳动力转移和产业扩散的情形,劳动力区际转移成本越低,转移到异地就业的劳动力数量越多.(4)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应选择就地城镇化还是异地城镇化道路,要综合考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转移的成本,依据人口和产业的空间布局的趋势进行调整;在区域平衡政策中,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类政策并不存在内在逻辑冲突,不应将二者对立,而应同时推进.不同于传统的采用补贴等财政手段为基础的产业转移政策,本文提出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和产业转移成本,通过构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消除市场分割等措施,让市场力量决定产业和劳动力的流向,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同时,避免造成资源空间配置的扭曲.
  • 摘要: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存在显著的文化产业集聚现象.本文借助空间经济学的TP模型,改变假设条件后应用于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动力机制问题的分析.TP模型在空间经济学模型的垄断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引入知识创新与传递因素,这样经济活动的集聚力不仅包括经济关联还包括知识关联,模型分析认为知识创新和知识扩散可以促进经济的集聚.TP模型是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均衡条件下进行分析,认为初始对称的两个地区,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更高的实际工资可以跨区域自由流动.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当区域之间知识传递强度一定时,知识分子区域对称分布状态下,知识创新效率最低;核心边缘分布状态下,知识创新效率最高.北部(或南部)文化产品生产企业的份额与北部(或南部)地区支出份额呈正相关关系,系数大于1,支出份额增加,则企业份额增加更多,即存在本地市场放大效应.贸易自由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消费者多样化偏好程度的增强,也有利于文化产业的空间聚集.
  • 摘要:城市群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城市经济增长的极化与扩散作用发挥是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机制.在要素集聚与扩散基础上形成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推动空间相互作用形成,引致城市间实现增长传递,并形成系统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经济规模基尼系数呈现出下降趋势,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创新分工过程中创新要素集聚与创新溢出、空间相互作用都对城市群协同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政策导向应从强化城市间创新分工、充分利用创新过程的空间外部性、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等方面着手.
  • 摘要:用演化经济学"遗传—变异一选择"的过程分析范式,构建一个简单的新型城镇化研究框架;揭示城镇化的时间、空间和质态"三个维度"的动态演化规律;用内生发展理论作为补充,进一步阐释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结构转型与内生发展的质量提升路径.
  • 摘要:本文以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面板数据为基础,在价值链视角下,将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研发创新阶段和经济转化阶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研发效率和经济转化效率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各地区在创新过程各个阶段的创新效率是否具有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研发创新效率较高,经济转化效率相对较低;各地区在2001~2006年的研发创新效率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较弱,2007~2012年的研发创新阶段和2001~2012年的经济转化阶段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各个阶段的创新效率都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性,其中研发阶段创新效率的收敛速度明显比经济转化阶段高.
  •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功效及推动效果日益增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及城市发展战略转型不竭的推动力,生产性服务业逐步演变为产业发展的支柱及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重构区域空间的驱动力及作用机制分析基于空间经济学研究集聚效应对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融合、空间重构演化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驱动力及作用机制为切入点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重构区域空间可以深入探讨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空间地理的影响力及辐射度.
  • 摘要:中国城市发展的主体形态是城市群,中国城市群的层级优化的愿景模式是高首位度还是扁平化更有利于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一直以来存在争议.本文以地方政府的土地经营策略为切入点,考察了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促进城市发展的机制及其空间效应,进而对中国的城市群层级结构为何趋向扁平化这一现象作出解释.基于全国五大城市群的城市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分布图形分析和空间计量估计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分割的财政体制导致的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差异化的土地经营策略催生了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而激发了空间竞争效应;其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东部地区的城市群的空间竞争效应更多基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增加驱动,其中竞争程度的激烈程度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而西部地区城市群空间竞争效应主要来自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驱动,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竞争程度大于成渝城市群.其次,由于中心与外围城市的地方政府在土地经营上的差异化策略产生的空间竞争效应,促使城市群层级结构趋向扁平化,因此在中国制度背景及路径依赖下出现的城市群层级结构扁平化趋势特征有其合理性且符合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与基本国情,同时城市群层级结构的扁平化趋势也可能是城市群竞争力提升的体现.
  • 摘要:跨境民族与人口较少民族的重合部分,是我国目前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攻坚最困难的群体.在世界性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下,跨境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问题成为一个新生态的民族问题.随着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的进一步开展,以及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引起的政府关注,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更应将扶贫目光聚焦在这群人口极少、亟须扶贫政策指引和帮扶的群体上.在"一带一路"新的平台下,提升跨境人口较少民族扶贫效率,提高其发展水平,对于我国完成脱贫任务,全面迈入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选取2004~2013年我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产业集聚对地区工资差距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的地区工资水平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虽然相关性逐年减弱但仍非常显著;制造业集聚对本地区工资水平有显著负影响,服务业集聚和共同集聚显著促进本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产业集聚过程中相邻地区间经济差距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整体上大于单纯的地理空间上相邻对其的影响,制造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不显著,服务业集聚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共同集聚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因此共同集聚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增大城市地区工资水平差距.
  • 摘要:空间经济生成动力机制是集聚力与扩散力的相互作用,然而,促成集聚力的重要因素是交通运输的改进,形成分散力的原因是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分散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揭示了地租生成机制、交通运输对于空间经济改变,运费的降低有助于改变级差地租Ⅱ,形成租费替代关系.马克思揭示的地租与运费之间的内在机制,可以为中国城市规模建设、交通运输的改进提供有益启示.
  • 摘要: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地抓住战略调整、结构布局契机,积极适应新常态,谋划新思路,破解新"瓶颈",促进新发展,进入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轨道.然而,一些城市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战略不落地、体制不协调、政策不到位、园区无支撑、产业无链接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进入新常态阶段,要深谋远虑,登高远望.从国内外科技经济转型发展的视角,系统总结"新常态"的来龙去脉,深入解析新常态下的发展"瓶颈",梳理新常态下转型发展误区,规避转型发展各类风险,明确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的方略与路径,进一步提供新空间,拓展新思维,激发新动力.期间,尤其要以结构性、跨越式推进战略,加大区域创新及科技产业化、市场化驱动,实现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实体经济战略重组与转型升级;以区域战略要素和区位优势为基础,以产业替代和资产重组为支柱,通过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家或地区之间在产业、技术、资金、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加快产业布局、资源重组和优化升级,实现系统性、差异化、链接性和协调性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