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苏州
  • 出版时间: 2015-11

主办单位: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

会议文集: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园创办于1949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级示范园,前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先生曾经在这里居住过.幼儿园一直致力于幼儿健康教育的研究,"十五"、"十一五"期间开始摸索架构综合主题式的"健康成长"园本课程,在"健康教育"特色引领下,相继形成了"幼儿戏剧"、"数字美术"、"信息技术"等个性鲜明的特色.随着省市规划课题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感到,要从幼儿被动接受健康教育到激发幼儿生命个体主动探寻、实现自己内在成长的动力.幼儿戏剧,通俗的说,就是孩子们在舞台上演戏。而如何让孩子们在舞台上演戏的过程就是课程。幼儿戏剧中,综合运用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让孩子们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孩子们在戏剧活动中通过扮演角色、言语对话、故事旁边、音乐律动等各种形式演绎故事情节,不仅了解戏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感受角色扮演的乐趣,游戏的乐趣,还能在戏剧活动中获得认知、社会和艺术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 摘要:"逸乐童心"是本园的课程,也是园所文化的灵魂,更是立园的基础、育人的根本和对事业的理想.逸乐童心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让幼儿心灵自由而快乐飞翔".它的确立,使本园展现出更加鲜明园本个性,塑造出独具魅力的品牌形象.几年来,以课程文化的建设来引领幼儿园的优质发展,特色形成.准确定位课程目标,通过逸乐童心课程文化的建设,让幼儿成为"乐观勇敢、悦纳分享、自信善言、睿智创造"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课程目标的实施是通过3-6岁分阶段的目标来实现的.“逸乐童心”课程是以“发展儿童自我与精神”课程文化为信念,继承逸仙文化精髓,以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幼儿教育规律为中心来确定课程目标、内容、构建框架、设置实施途径与方法及评价体系,积极营造浸润式宽松、自主、平等的教育氛围,综合利用多方有效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系列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 摘要:课程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草根式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关注各种各样具体的、独特的课程事件,以及人们在事件中独特的命运、处境、关系和选择,为提供了一个极具现实性、富有人文关怀和充满情感魅力的崭新领域.本文从幼儿园课程研究方式的缺失、幼儿园课程叙事的价值以及本园课程叙事的呈现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课程叙事在本园的实施与价值.通过转变课程研究范式,使课程研究从晦涩的理论回归到生动的实践、从传统的建构抽象回归到生动的具体情境,从执着课程理论专家的研究回归到倾听教师真实的声音,重构课程的意义,反思提高教育实践,丰盈园本课程人格特色,给当今的课程研究开拓新的、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方式。
  • 摘要:本园对于发展园所文化、研究幼教课程、改善办园环境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多次探讨,力求明确发展之路,定位园所文化。根据本园的具体情况确立课程改革先从区域游戏着手,启动课程改革之门。自然的环境是幼儿创造探索的天地,多种丰富的材料与幼儿互动,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乐在其中。幼儿园打造多样化的游戏环境,合理改造和利用草地、缓坡、沙坑、水池,体育器材等,使游戏活动更有趣味性和创造性。幼儿在体验沙水的奇妙与有趣;观察生命的生长变化;构建千姿百态的造型,积累数形及空间的核心经验;进行各种材料的艺术创作,提升想象与审美能力。
  • 摘要:区域活动,又称为活动区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教育目标,在地理位置和空间位置上相对划分为几个区域,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由幼儿自由、自主进行个别或小组游戏,并通过自我探究、人际互动建构自己的经验,获得发展的游戏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游戏的重要形式,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得以体现.教师应该摒弃以单纯的预设来指导幼儿活动的做法,应以观察到的实际情况作为调整指导的依据。这就需要教师恰当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活动中要及时捕捉来自孩子的信息,让幼儿在活动中提升自主性,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活动,并将孩子们共同关注、自发生成有价值的东西纳入教师预设活动的内容中,生成新的内容,支持孩子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 摘要:本园倡导的“以武术为特色的幼儿园运动课程”是创设一个以“尊重幼儿天性”为基调的环境,让幼儿主动学习,健康成长,为其今后追求健康生活奠基;让教师在尊重幼儿生命本原的探索中领略武术教育内在的魅力、积极探寻武术教育如何在幼儿园运动课程中发挥特有的价值。
  • 摘要:幼儿园自由活动是指在教师提供开展活动的条件下,活动形式、时间、地点、玩伴的选择上完全由幼儿自由控制,自由安排.其特点虽然是自由,但仍离不开教师的组织与指导.对于刚刚跨出校门的年轻教师来说,面对出现的种种状况,要多加分析,可以通过"提供简便材料、表扬个别,榜样示范、运用肢体语言、明确活动要求、建立有效规则"等策略改变现状,让自由活动发挥更积极的教育价值。
  • 摘要:本文借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词,意在说明幼儿园要在课程改革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根据本园幼儿发展需求、教师专业化水平、幼儿园自身条件等一系列现实状况思考问题.本文也深受许卓娅老师"模仿—创造"学习观的影响,通过分析本园戏剧活动的开展过程,来阐明"学习模仿—内化感悟—实践创新"是有效的课程改革之路.
  • 摘要:本园于2009年开始深入研究主题活动中的区域游戏,构建了主题课程框架下的游戏网络图,并充分地体现其四大价值:1.保持区域设置的适宜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2.保证游戏内容与主题课程的契合性,促进经验的相互融合.3.保全预设与生成的兼顾性,促进游戏多元价值的体现.4.保障观察与指导的针对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文总结了构建区域游戏网络图的途径:1.深入解读课程主题目标.2.统一活动区划分类别.3.确定区域游戏内容,构建区域游戏网络图.在游戏推进过程中发现:社会性强的内容、表演性强的内容、探索性强的内容以及延续性强的内容适宜区域化.主题游戏脉络图的使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和谐发展.
  • 摘要: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不仅是其现有学习、生活得以有序开展的保证,更是将来成为社会人的必备基础.幼儿园区域游戏规则的建立与遵守,是保证区域游戏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更是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立规则的过程中一般需要经历制订规则、试行规则、完善规则和内化规则几个阶段.让规则发挥功能的关键在于幼儿对规则的遵守,根据不同规则的性质,依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借助多种手段帮助幼儿遵守规则,将规则显性为幼儿容易理解的标牌、标志、符号、语言,并将之融于环境中,成为有形、有声的信息,促进幼儿将规则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 摘要:区域游戏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它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户外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宽阔的活动空间,通过多感官的感知,去思考解决问题,它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在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以“幼儿发展为根本,以“以人为本”为活动指导宗旨。在指导的过程中,即要考虑幼儿本身的活动需要,又要充分挖掘出活动环境、材料、活动方式、内容等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的积极因素,还要考虑培养目标的整体性、考虑是否体现了幼儿的发展性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摆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形成适宜的指导策略。
  • 摘要:教师学习共同体,也属"专业学习共同体".以大家志愿为前提,以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为目的,以学生全面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分享""合作"为核心,由有着较强的学习愿望与研究精神的教师和相关人员组成的团体.近年来,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提升,使得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提高教育教学素养成为每位教师的迫切需要.数字化校园环境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极好的平台.但由于信息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和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全面性和复杂性,单靠个教师个人的力量来学习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近年来E学习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成为新的教育热点,并出现许多成功的实践范例.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实现数字化学习,进行网络资源共享,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有效学习的发展模式。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师不仅生活在一个现实的学园环境中,还生活在一个虚拟的“泛在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环境的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更加高效、环保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支持教师进行共同学习、资源分享,建设“E”环境背景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将成为幼儿教师共同成长、快速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 摘要:近年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成为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本园普遍存在的教师观察能力不足、培训方式单一等实际问题,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分析法,从旁观者和管理者视角出发,分析研究了教师观察能力现状,培训内容、实施路径等方面的问题,并依据观察记录内容、教师指导策略与培养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四种教师培训模式.本文给出的培训方法对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
  • 摘要:《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本学期将研究重点确立为——主题背景下的班级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尝试.实施研究,理念先行,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是首要任务.优化空间布局,合理规划班级环境.围绕阶段重点,通过对材料投放、教师指导、观察反思等方面的调整,紧随主题,开展孩子自己的区域游戏.
  • 摘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各行各业都存在十分激烈的竞争.而且现在的竞争不再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竞争,而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的竞争.作为非义务教育的幼儿园来说,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除了需要社会给予幼儿园发展的政策与支持外,最主要的还是幼儿园自身要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性开展工作,强化内部管理.近年来,本园围绕"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团队品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力争做到让教师幸福工作,让孩子快乐成长,全面提升办园品位.在实施精细化策略管理的过程中,本园提出“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的服务标准,要求每位教职员工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园里不论是领导还是教师都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服务者”,领导为教师的保教工作服好务,教师对幼儿及家长的需求服好务。在细化服务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了“耐心、细心、亲和、规范”的服务特色。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转化为精细化管理模式,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来把握幼儿园的发展秩序和发展方向。
  • 摘要:本园地处市中心,有限的空间如何满足孩子们活动的需要,本着室内不忽视孩子的每个需要,户外不错过每个角落的原则,积极挖掘空间潜在价值和优势,努力为幼儿营造嬉戏、运动、交往、操作、探究、实践的多元体验环境,当课程游戏化成为常态,当教师能不断发现并支持、激励幼儿的学习与创造,幼儿园才能真正为幼儿提供人性化的教育情境,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
  • 摘要:幼儿教师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理论基础相对狭隘,低起点的素质决定其对理论学习有较强的抵触与排斥,在多元化教育思想面前难以把握,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能自主应对,要帮助教师明晰学习目的性,帮助合理确立发展目标,并及时调整的发展规划,要指导老师根据目标而制定学习计划,给自己定下看书学习的规矩,不断坚持,养成习惯,与此同时为她们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开阔他们的视野。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的针对性,具体说,培训的内容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越相符,就越有益于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 摘要:幼儿园全语言教育:从目标上,以幼儿口语教育为中心,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画、演)等全面的语言能力。从类型上,注重语言类型的多元化、全面性、综合性,涵盖所有的语言活动形式,如:谈话、看图讲述、经典绘本阅读、语言游戏、文学活动等。从途径上,关注正规的、非正规的语言学习活动有机结合;强调幼儿语言教育在幼儿园全部课程中的渗透,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相辅相成,使语言渗透实现“六随”,即随人、随物、随事、随地、随时、随境,幼儿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能学习语言,享受语言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 摘要:太仓市双凤镇幼教中心双凤幼儿园成为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园以来,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共建单位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的帮助下,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和内涵,立足于幼儿园实际,进行课程游戏化的探索,无论是幼儿园的外部环境,还是教师的行为、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都有了一些改变.通过课程审议梳理现有的主题活动,审视其是否贴近幼儿生活,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是否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价值,是否有助于幼儿经验的自主建构,去除不适宜、不合理的内容,从幼儿生活中挖掘园本课程资源,体现生活化、经验化、游戏化的特点。
  • 摘要: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为全面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本市以《指南》苏州市级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为抓手,建立行政和教研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专家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实验区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对管理制度的研究,切实体现制度的园本化,让教职员工充分认同制度,内化要求;重视对管理细节的研究,进一步优化计划、检查、反馈、总结等环节,提高幼儿园常规管理实效。教育局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等功能,努力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自主发展。
  • 摘要:区域游戏中,教师如何对班级多个区域进行有效观察与指导?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方法与策略.在区域游戏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教师不能作为“救火”队员,到处“扑火”、“救火”,而应有选择地指导。孩子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让以区域为单位的负责人,协商自主解决。对出现的幼儿自主无法解决的,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进行间接指导。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违规、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可以以教育者的身份直接对幼儿进行干预。总之,在幼儿区域游戏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区域活动中孩子的主体地位,把自主权、主动权、独立权还给孩子,并给予幼儿正确的帮助,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自由发展。
  • 摘要:自"九五"以来本园一直致力于幼儿美术教学的研究,在《纲要》引领下,以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作为核心理念,重新审视美术特色课程内容,在主题构建、内容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整体性,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努力使美术特色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幼儿整合化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小中大班系列主题式美术活动.在此基础上,《指南》的颁布和指引,让开始更加关注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更加关注区域和主题的融合,展开了主题情境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相关研究.
  • 摘要:在“互动型课程”实施过程中,儿童、教师、家长等共同成为课程内容的建构者;而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等诸要素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着不断的对话与调适,呈现的是课程的动态生长,从而为幼儿成长的多样化以及多样化地成长提供最大可能。情景评价策略,不仅帮助教师审视儿童的学习,而且观察的过程就是教师课程反思能力提升的过程。它帮助教师深度反思幼儿经验、兴趣及“最近发展区”,帮助教师反思课程内容选择的合理性以及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帮助教师反思活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帮助教师拥有了反思课程结构的能力,以幼儿当下及长远发展为导向来进行适应教学需要的课程开发和选择课程资源。情景评价,教师成为课程实践和课程反思的主体,课程成为特殊教学情境中的事件,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
  • 摘要: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划分一些区域,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一种幼儿活动形式。活动区中的幼儿是通过操作材料来进行探究、建构经验的。要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区域内容的质量,而影响区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活动材料。教师将教育意图通过材料这个媒介自然地传给幼儿,不同的材料蕴含了教师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材料能萌发出幼儿不同的活动兴趣和学习行为。因此,丰富而适宜的材料投放是活动区创设成败的重要条件。
  • 摘要:目前,全省幼儿园课程正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关系密切.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没有教师这一实施者课程改革难以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离不开课程改革,没有课程改革这一实践平台,教师专业化成长难以推进.为推动全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积极促进全区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开发区教育局努力构建三大机制、落实三项政策,夯实四项举措.
  • 摘要:溧阳市书院巷幼儿园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园历史的老牌幼儿园,从2008年起确立了以"绿色生态,健康生活"为特色的教学研究,2011年成功创建"常州市特色幼儿园",2014年,本园"绿色生态背景下的幼儿园游戏项目"在常州市学校主动发展项目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成功创建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在这里,一批专业、好学、善思的幼教人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满足并引导幼儿发展需要为课程的理论基础,以"绿色生态健康生活"为办园特色,形成具有"整合、开放"特点的,符合本园实际的课程体系.以儿童生活为中心,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有效落实自然、和谐、快乐的教育理念和游戏化、生活化的课程模式,启动以幼儿发展为本,关注情感态度及学习品质培养、重能力发展的课程建设。
  • 摘要:本园作为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肩负示范、辐射、引领乡镇幼儿园发展的责任,同时在与乡镇幼儿园帮扶结对实践中积累了促进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经验。通过文献学习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开展研究,在了解农村幼儿园教师群体优化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基础上,探究县城优质园教师团队优化的途径、农村幼儿园园长及教师素质优化的策略,并揭示县城优质园对于农村幼儿园教师群体优化的引领作用。
  • 摘要:区域活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性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身体、情感、认识及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本园还地制宜设置自选运动区域,所有小型锻炼器械从活动室转移出来,投放到户外场地,幼儿自主选择、收放多样的锻炼器械;做操器械也改变以往教师选择、发放,幼儿被动接受,幼儿伴随音乐有序取放,活动由高控走向自主,玩法由单一走向多元。让幼儿参与制定、完善游戏规则,可以满足他们内在发展的需要,还可以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更显自主、能动。
  • 摘要:当前学前教育在中国基础教育体系中仍处于薄弱环节,幼儿园教师的整体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还不高,距离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还相差很远.而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教育形式单一、教育资源贫乏、幼儿游戏与探索不足、"小学化"倾向等问题仍然较为普遍.活动区课程作为其主要课程实施方式,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的幼儿园课程与教育理念为指引,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幼儿园教育更加具有幼儿教育的特点,并真正开启早期多元潜能的开发,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摘要:近年来,本园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目标,开展了班级环境创设的探索.以主题为依托进行班级环境创设,首先要体现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努力将主题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望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含在物质环境之中,使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最基本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在布置环境和准备投放材料时,应了解每一种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充分考虑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实现什么教育目标,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发展。
  •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可以说,高质量幼儿教育的追求最终会转化为对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因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帮助教师有效实现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 摘要:本园首先加强学习与宣传,引领教师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以“课程游戏化”教育新理念来改善日常教学行为,大胆采用新方法,在课改过程中逐步提高整体素质。为了使全体教师更深刻地了解、把握课改的内涵和精髓,一方面有意识地将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课程游戏化精神的宣传与本园的审美教育进行整合,合理交叉安排,做到各有侧重、交互进行;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观看专家的课改讲座,定期举办教师论坛,开展“我与课改同成长”、“课改与审美教育之我见”等大讨论,鼓励教师畅所欲言;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让教师通过网络、理论专著和外出听课学习,加深对课改理念的认识,提高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特点,善于从幼儿的自主活动中挖掘教育题材。重视因材施教,根据选材恰当设计活动环节,注重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多功能性,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发展层次、适时地提供相应的支持性策略,具有灵活性、多变性。
  • 摘要:儿童戏剧作为一种游戏方式,因其是儿童最开心的游戏、最自主的游戏、最有价值的游戏,不仅受到儿童的喜爱,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幼专家和教师的重视,在不断研究儿童戏剧的对儿童发展的价值的同时,开发各种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的主题式儿童戏剧、渗透式儿童戏剧、区域式儿童戏剧,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戏剧这种孩子最受欢迎的教学形式,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假想世界里展现并表达自己,通过潜意识中的心理变化和冲突、根据戏剧故事情节的发展,儿童心中的情绪得到释放和宣泄,通过愉快的体验经历,明显增加孩子的幸福感。
  • 摘要:区域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实施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有效方式,跨班互动区域游戏创新了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开展模式,通过特色区域招标、唱好前戏、多手段实施,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 摘要: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是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省首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泰州市课程游戏化建设基地,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得不重新审视课程,反思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环境的主人。根据季节的变化对环境创设内容进行调整,不断挖掘和生成有利于环境建设的资源,不断更新环境的内容,营造“最美水乡”的自然美。落实课程游戏化,首先是纠正教师对于课程和游戏存在的认识上的偏差,改变以往“游戏归游戏”,“上课归上课”的现象。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大胆的实践,教师的课程观、儿童观、游戏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 摘要:游戏化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提出的重要论断.游戏精神、游戏理念要渗透到幼儿园各项活动中.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区域游戏占着一定比重.但是当前很多园所的区域活动却存在游戏性不强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让区域游戏有效性开展以推动幼儿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整理分析存在问题并"对症下药"总结解决方法,教育者要提高专业素质能力、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生活。把生活、游戏、教育结合起来,以游戏为精髓,为载体。并能深入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尊重他们游戏的权利。以此让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更加适合孩子,更生动,更丰富,更有趣,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获得长远性发展。
  • 摘要:以《指南》为指导,同时依托陶行知和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尝试从本地、本园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中符合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内容,盘活这些课程资源,并和区域活动有机融合,从而使本园的课程更加适合本地实际,更贴近幼儿生活,区域活动更适宜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课程和游戏是密不可分的,儿童通过游戏探究事物意义,习得知识经验,获得社会化养料。在个性化区域活动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地域特色,将家乡文化教育与幼儿喜欢的各类游戏活动相结合,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获得家乡文化经验,同时丰富了各类游戏活动的内涵,使各类游戏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家乡文化的教育功能。
  • 摘要:游戏取向的园本课程目标是依据《规程》的教学要求和《纲要》中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思想,把游戏精神贯穿课程的始终,借鉴课程的领域目标,形成了课程的三级目标结构,即总目标、领域目标、主题目标。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学习情境,适宜的拓展儿童的生活,充分利用生活现象和事件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在生活中、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游戏中成长。在突出课程“真实、自然、操作、体验”特点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再开发,通过课程审议使课程更适宜幼儿的发展,并逐渐使课程园本化、班本化。
  • 摘要:本园课程游戏化项目为"园园合圆"——即总园与分园、老园与新园、现代园与传统园、生态园与科技园的错位资源开发利用上,通过优化原有课程,改造课程环境,灵活活动形式,努力形成更灵活、开放的课程结构模式,让孩子获得更多体验,快乐成长.充分探究课程游戏化的内涵,丰富园本课程建设,构建教师自主、幼儿自由的生活化、情境化、过程化、经验化的幼儿园课程,提升教师对课程的驾驭能力,更有效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融入课程。
  • 摘要: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幼儿园的青年教师在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有鲜明的教学主张,对教学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想法。课堂教学构思比较独特,教材运用、教学流程、环节处理新颖别致。幼儿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幼儿在课堂上比较大胆、开放,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个性发挥充分,有大量的鲜活的课例,积淀素材,丰厚底蕴。
  • 摘要:基于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指南》的理解与实施尤其强调活动区游戏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独特价值,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呼吁学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重新审视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尝试从区域游戏活动的实践入手,对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时间安排、规则制定、游戏支持五个层面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期待把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的"真"游戏还给孩子,力求让区域活动成为幼儿游戏活动的场所,引导幼儿在生态化的区角中通过自由、自主、自发的游戏活动玩出智慧,自然而然地获得学习与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