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第三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年会
第三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年会

第三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07-16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耶鲁大学

会议文集:第三届量化历史研究国际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明末清初,即有一定数量的外国银元进入厦门.清前期,厦门的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外国银元的输入数量亦与日俱增.五口通商以后,随着贸易格局的扩大,输入厦门市场上的洋银数量大幅增长.除了商业贸易运入的方式以外,侨汇亦是外国银元进入厦门的重要途径.此外,国内港口与厦门之间的埠际贸易,造成外国银元在各地之间来回流动.总体来看,无论是从国外,还是从国内港口流入厦门的洋银数量,总量都大于运往国外和国内港口洋银数量.与此同时,外国银元又从厦门港口渗透至农村地区,并逐渐成为货币结构中的主币,这都说明外国银元在近代厦门市场上深受欢迎.市场上的外国银元一方面作为贸易结算和赋税缴纳的货币单位,另一方面又因对银锭和制钱的"升水"而具备"套利资金"的性质.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银元作为财富进入窖藏.外国银元的进入,不但对中国原有的货币体系形成了冲击,也对经济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摘要:民族国家如何对边疆文化异质性地区进行有效控制与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就中国清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统治方式政策演变,考察了"改土归流"(革除土司,建立流官制度)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短期与长期影响.研究发现:清政府通过"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改流地区相比未改流地区拥有更高的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本(以进士度量);而且直到现在,这一影响依然显著延续存在.而且在对"改土归流"政策对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机制研究中进一步发现,这一过程主要通过移民实边、公共物品提供(学校、水利等)以及文化教育三个途径得以实现.本文不仅为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有关文化异质性国家治理提供了相应实证证据,也为理解中国民族多样性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提出了新的方向.
  • 摘要:中西方"大分流"前夕的中国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问题,本文采用定量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国内长途贸易的学者倾向于认为清代中期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施坚雅则认为中国的各大区市场是相互独立的.产生分歧的原因在于研究者们对于判定统一的国内市场的标准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同时缺乏建立在经验数据基础上的定量检验.清代留下了时空覆盖范围系统完整的粮价数据,本文即利用清代粮价数据构建一套对区域市场整合程度进行度量的评价指标,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以上争论进行检验.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大区市场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和不同步性模式与施坚雅的研究结果相仿,本文的结论支持施坚雅的大区理论.本文首次对施坚雅大区理论进行经验研究的检验.
  • 摘要:对近代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中,学者们有很大分歧:一方面,有学者认为近代上海入帮的职工达到一个新高潮,此时的劳动力更具有依附性;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近代劳动力流动自由,劳动力的市场化己基本形成.本文借助于1928-1936年的上海劳资纠纷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回归结果表明,近代上海劳资纠纷处理的结果支持近代上海劳动力市场化流动.即,近代上海的劳动力市场化是主流,这也为解释近代上海经济的迅速崛起提供了一个视角,对今天的经济发展依然有借鉴意义.
  • 摘要:灾害恢复周期是指从灾害发生到灾区恢复生产能力的时间,这一时间的长短能够反映出灾害的程度及人类救灾活动的绩效问题.因此,研究灾害恢复周期能够使人们从另一个视角探讨政府、市场以及粮食替代品在整个灾害救助过程中各自所起到的作用.目前学术界运用粮食价格研究自然灾害问题的成果多集中在较大区域、较长时段的宏观层面,针对某次灾害的微观研究尚属空白.文章以1834年泽州府的一次烈度一般的旱灾为研究起点,通过粮价波动情况考察灾害恢复周期,并以此为基础,运用时间序列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方法,分别探讨政府、市场和粮食替代品在灾害恢复周期中所起的作用.并通过相关史料构建具备完全交换权利、不完全交换权利和不具备交换权利这三类人转化的数理模型,进一步分析粮食供给时机的有效性问题.
  • 摘要:对于中央政府而言,科举制实施的重要作用在于实现对人才的管理与引导.围绕这一点,学界在对科举制度的录取人数、社会流动、区域分配等方面已展开详实的讨论.本文则注意到,在明代科举录取过程中,存在一较为明显的制度设计,即分经试士制度.在此制度设计下,习《诗》、《易》、《尚书》的录取率明显高于《春秋》、《礼记》.这样一种设计,最早可以追溯至宋代,历经元明,并一直持续至清.而通过对现存科举史料的量化分析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中,这样一种设计对当时读书人的学习倾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地方社会与中央王朝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互动.
  • 摘要:政府担保在金融危机期间如何影响储户的挤兑行为,对该问题的回答有助于从储户行为的视角认识政府担保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金融危机—-1935年"白银风潮",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绝佳的自然实验.本文利用总行设在上海的银行1932-1935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实证检验了"白银风潮"期间政府担保对储户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政府担保显著降低了银行遭遇储户挤兑的概率,并且促使银行吸引更多存款的流入;储户从非政府担保银行提取存款转而存入政府担保银行,由此引起的存款再分配效应避免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本文还发现政府担保银行在危机期间投放了更多信贷,这对经济的复苏起到了推动作用.尽管政府担保的存在弱化了储户市场约束功能的独立作用,但是研究发现市场约束与政府担保存在互补性,储户在危机期间更愿意存款到经营更加稳健的政府担保银行.本文的研究补充了政府担保与市场约束的相关文献,对于我国金融安全网从隐性政府担保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转型也具有启示意义.
  • 摘要:本研究基于中国1971-1977年农村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档案资料,考察了生产活动中的性别不平等.研究发现,即使在一个重视女性、主张平等的制度安排下,通过底分评定和农活的倾向性分配,女性在劳动过程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在底分评定中,女性明显低于男性,在农活分配中女性很少能得到高工分的农活,结果导致女性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远远低于男性.研究证实,在一个没有劳动力市场且制度设计给予女性较完全的权益保障的情况下,社会习俗可能导致了女性劳动收入的不平等.
  •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了现代合约理论针对十九世纪汉口茶叶贸易中的英商与俄商的茶叶贸易方式与贸易行为进行了分析.试图针对史料的挖掘,结合近代"斯密交易"和单一货币的条件下,对近代中国贸易史的研究有新的诠释.同时本文的研究也是合约理论的一种扩展.合理行为对国际贸易微观层面影响的研究则具有一定新意.当国际贸易发生在单一货币结算区内的进出口双方之间时,因使用单一货币且运杂费较低,合约行为和国内交易行为没有显著差异.如果考虑运费其它杂和费汇率因素后,会因为向第三方分配剩余以及汇率波动引起出口方对进口方类型评价的变化导致合约的最优质量水平产生变化.运杂费恶化了合约条款而汇率波动的影响则不确定.这充分的解释了十九世纪汉口英商与俄商的茶叶贸易开展状况.
  • 摘要: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由于自然状况的不可预测性、书写费用和不可证实性,使得最优契约必定是不完全契约,其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也不可能达到最优。中国古代地权交易形式多样,其中的典权交易备受学界关注,多数看法是典权交易不是买卖契约,其产权的保障不足,期限较短和不确定,使得典契的投资效率低下,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近代经济落后。从这方面看,典契的特征非常符合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描述。中国大量的典契文书,对典契的批评和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经验分析提供了良好素材。本文利用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收集的314份有效的典契合约,分析了典契条款,并利用典契定价的因素分析,建立计量模型验证了契约的不完全程度,以及习俗包括地域习俗和年份的共识对典价的解释大小,发现诸如土地质量和土地面积这两类不可或缺的条款,能够解释典价的25%左右,其他的信息大致能够解释2.5%左右,整体的典契条款只能解释不到30%.大量的解释因素要归于典契之外的习俗,如地域因素大致10%、年份因素40%左右。这说明,契约不完全是显然的,而且不完全程度非常大,但是这并不表示契约治理是不足够的,契约除了字面上的条款外,还收外部因素的资料,如习俗,当然还有法律或非成文法等治理。如果所有这些因素都能考虑到的化,契约的不完全性远比想象的为小。也用对数回归,估计了典价的变化趋势,发现清代山西典价变化从乾隆到嘉庆是上升,嘉庆开始下降、知道同治开始典价甚至低于乾隆时期了,这表明清末山西经济也到了非常衰弱的状态了。
  •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寡妇守节行为源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本文则从经济理性角度考察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制度根源与经济动机.采用了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了明清时期寡妇守节人数的大幅上升,发现与明末棉纺业技术进步与专业化分工密切相关,正是由于该行业的快速发展才使寡妇能够独立支撑家庭重担,从而为守节创造经济条件.在稳健性检验部分,本文利用清代之前各朝代的数据进行了共同趋势检验,并利用工具变量法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验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此外,本文还利用麻布、丝布与茶叶数据替代棉布进行了安慰剂检验,并利用列女和烈妇数据替代节妇进行了证伪检验,发现除棉布外的其他产品对守节行为以及棉布对殉节行为的影响都不显著.最后,本文在控制经济因素的前提下,对比了文化因素与流风效应的作用,发现前者的作用并不符合传统观点的描述,而后者则在控制经济变量的条件下仍有显著影响.
  • 摘要:通过考察国内经济史研究中运用经济学范式的现状,发现经济学和史学界运用经济理论与定量方法已经十分广泛,并未影响史学家延续考据的传统.两个学科间运用经济学范式也存在结构性差异.经济学范式在经济学家的经济史研究中占据了主导,但在史学界的运用相对滞后.这源于史学范式下对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家工作和史学家学习使用经济学分析工具上的困惑.通过分析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优劣,回应上述困惑.提倡两种范式相互尊重,史学界可以从基本概念、经济学理论、分析方法等具体层面,借鉴经济学范式.并注意处理好史与论、史与法、新旧知识、思想和工具的关系.经济学界和史学界通力合作,建设中国经济史数据库,共同推进国内经济史发展.
  • 摘要:明朝与朝鲜之间的贡赐往来是一种用物品表现的、以政治利益为导向的外交情怀,其经济意义并非该项制度设置的初衷.作为典型的朝贡国家,朝鲜认为"皇朝进献,事系至重",需谨慎对待,将进献事项,如进贡对象、贡物品种、数量等方面都做了细致且严格的规定,其中贡献价值量的变化体现着朝鲜遣使的政治心态.而明朝对朝鲜有针对性的赏赐更是基于政治立场的现实考虑.鉴于此,对贡赐物品价值进行分析是有助于理解明朝与朝鲜外交内涵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