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
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

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09-19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

会议文集: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136条结果
  •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超过肿瘤,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位杀手.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 报道,全国心血管病人群已达到2.3亿,每年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总死亡人数的41%.冠心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努力提高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耐量低减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变化规律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rn 方法:运用证素辨证方法,收集100例冠心病合并糖耐量低减患者的四诊信息,应用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咨询系统分析证素,进行证素之间相关性分析,同时对CRP、 cTnT、血脂、NT-proBNP与证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rn 结果:1.本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活动或劳累后加重胸闷、胸痛、闷痛、头晕、心悸、心慌、倦怠乏力、舌黯、舌苔黄、舌苔腻、唇紫、脉弦.2.涉及的病位证素,由多到少按顺序为心、肝、肾、肺、脾、胆、胃、筋骨、肌肤,其中心的证素积分大于100为79例;涉及的病性证素为15个,由多到少按顺序为痰、气滞、血瘀、湿、气虚、阴虚、阳虚、热、血虚、寒、阳亢、饮邪、水停、动血、动风.3.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平和型0例,阳虚型10例,阴虚型9例,气虚型11例,痰湿型25例,湿热型8例,血瘀型20例,气郁型16例,特禀型1例.4.分析结果显示:心与肝、肾、气滞、血瘀、痰、湿、气虚、阴虚、阳虚相关(P均<0.05),根据《证素辨证学》中的"证素组成的规范证名"表,本病患者的基本证型:气滞血瘀证、痰湿内阻证、心肾阴虚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阳虚证.5.分析结果显示,hs-CRP与痰、湿、血瘀相关;总胆固醇与痰、湿、血瘀、饮邪相关;甘油三酯与痰、湿相关;餐后2小时血糖与阴虚、热、湿相关;cTnT与痰、湿、血瘀相关;NGproBNP与气虚、气滞、痰、湿相关(以上结果P均<0.05).rn 结论:1.冠心病合并糖耐量低减四诊最常见的症状为活动或劳累后加重,胸闷头晕、胸痛、心悸、心慌、倦怠乏力、唇紫、舌苔腻.2.冠心病合并糖耐量低减病位在心,与肝、肾、气滞、血瘀、痰、湿、阴虚、阳虚、气虚证素有紧密相关性,可组成气滞血瘀证、痰湿内阻证、痰阻心脉证、心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心阳虚证.3.冠心病合并糖耐量低减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为痰湿型体质、血瘀型体质、气郁型体质.4.冠心病合并糖耐量低减患者hs-CRP、cTnT、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餐后2小时血糖、NT-proBNP等指标与痰、湿、血瘀、饮邪、气滞、气虚等证素关系密切.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rn 方法: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2012年2月第二期)、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时间均为建库至2013年12月,纳入符合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以及心血管相关杂志及会议报告的人工检索.经过文献筛选,对符合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rn 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包括577冠心病患者.9项研究都对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进行了临床疗效分析,其总OR值为4.69,95%CI为(3.27,6.72),P<0.00001;3项对心电图有效改变进行了分析,其总OR值为1.83,95%CI为(1.15,2.92),P=0.01.rn 结论:脉血康胶囊对冠心病能产生有效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有效改善心电图.
  • 摘要:目的;探讨纳葛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rn 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分别给予扩张血管、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葛胶囊治疗,疗程4周.rn 结果: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ST段总压低数和T波总倒置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rn 结论:应用纳葛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效、安全.
  • 摘要: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心身疾病,近些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对本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成为我科的优势病种之一.该病的人群当今呈逐渐上升趋势,临床特点以心血管症状及自主神经症状为主,相关心血管检查均未显示器质性病变,诊断时需与冠心病、心肌炎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相鉴别,治疗原则结合患者禀赋体质采用中医刚柔辨证论治,主分刚柔,刚证、柔证又分虚实,刚证的证型主要有心肝火旺证、心肝阴虚证,治则分别为泻肝清心法、柔肝养心法;柔证的证型主要有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治则分别为疏肝解郁理气法、疏肝健脾理气法.与此同时,该病患者需注重心身并调,刚柔相济,以达心身脑体平衡.
  • 摘要:目的:评价相同处方的配方颗粒与饮片治疗1-2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rn 资料与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入组患者225例,符合FAS集225例,其中试验组115例,对照组110例;PPS集201例,其中试验组99例,对照组102例.脱落、剔除病例共24例.rn 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压、心率、呼吸、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接力棒疗效方面,FAS集:配方颗粒组与饮片组治疗后收缩压分别下降14.06 12.52及13.1413.04mmHg,舒张压分别下降7.28 8.55及8.24 7.63mmHg;PPS集:配方颗粒组与饮片组治疗后分别下降14.10 12.58及13.14 13.04mmHg,舒张压7.25 8.58及8.24 7.63mmHg.血压达标率,FAS集,配方颗粒组与饮片组分别为85例(80.19%)及75例(75.00%),PPS集,配方颗粒组与饮片组分别为70例(76.92%) 67例(72.83%);症状疗效方面,配方颗粒组症状积分下降11.38±8.65,饮片组症状积分下降10.12±8.08,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29).两组共8例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轻微反应,均与试验药物无关.其中饮片组6例.配方颗粒组2例.rn 结论:在本组涉及的14种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 摘要:有效性是药物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目前的冠心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症状体征改善为内容的疗效评价、以理化指标为内容的疗效评价、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疗效评价、重要临床事件发生率疗效评价、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疗效评价、基于照顾者报告的结局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和卫生经济学评价等8个方面.但要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全面、综合的冠心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就要重视证候疗效评价,加强循证医学评价,并且采用综合多维疗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 摘要:按照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部署要求,项城市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于2006年9月启动,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与中药制剂相结合的方法,为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中医药治疗,经过近8年治疗,取得明显成效,本文根据8年经验,对艾滋病"胸痹"治疗探讨.论述了病证结合证治规律和中成药治疗、中医辩证施治治疗方案。总结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优势。中药的成分复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多层次的特点,甚至通过整体调节作用发挥抗病毒作用,因此不易产生耐药性,正好可以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在于:①有效降低病毒载量(主要指标HW一RNA定量)以及随后的免疫功能继发性升高;②作为艾滋病的辅助用药,重建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③抗艾滋病药的增效减毒效用,可增强抗病毒药物有效浓度或降低不良反应;④缓解艾滋病胸痹相关症状,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去卵巢大鼠心脏功能及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rn 方法:3月龄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共计48只: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模型组),去卵巢+补肾活血汤高、低剂量组(中药高、低剂量组),去卵巢+17β-雌二醇组(雌激素组),去卵巢+补肾活血汤高、低剂量组+ICI182780组(雌激素受体抑制剂组).观察补肾活血汤干预前、后,实验大鼠一般情况变化,体质量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2、 ET-1、PGI2、TXA2的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测血清NO的含量,用透射电镜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心肌组织变化.rn 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术后切除卵巢各组大鼠体态臃肿,体质量不同程度增加,有毛色变黄和脱落现象. 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中E2含量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E2含量明显上升,有显著性差异,与雌激素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血浆ET-1值显著降低,其中以高剂量组最明显,中药组组大鼠的NO值有所升高,但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组大鼠的TXA2值显著降低,其中以高剂量组最明显,中药组PGI2值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3.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雌激素抑制剂组心肌及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线粒体、内质网破坏严重,中药组及雌激素组有所改善,与剂量有相关性.rn 结论:补肾活血汤不仅降低去卵巢大鼠体质量,而且预防去卵巢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及心肌的破坏,其作用机制与其增加血清中E2含量并发挥了植物雌激素作用有关.
  • 摘要:心力衰竭是多种病因引起心肌损害的最终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血液动力负担过重是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自噬是一个高度保守的由溶酶体介导的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器再循环的细胞机制。在自噬的过程中,要被降解的蛋白或细胞器将被转运进双层囊泡—自噬体中。通过这些过程,自噬能通过提供酶解物维持细胞中间代谢以及清除细胞内有毒或者受损的细胞或者细胞器来提高细胞在营养缺乏下的生存能力。自噬能被细胞内缺氧、饥饿、细胞内压力、应激等诱导。但近年来,不受控制的自噬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本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大鼠在心功能下降的同时心肌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Cathepsin D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但在使用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MA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Cathepsin D显著降低,这结果提示自噬在心力衰竭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自噬抑制剂可减轻心力衰竭心肌细胞自噬并改善心功能。因此,自噬可能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潜在靶点,调节心力衰竭心肌细胞自噬是心力衰竭治疗的新策略。调节心力衰竭时失控的心肌细胞自噬,可减轻心肌细胞因自噬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这将有助于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对于心肌压力负荷过重导致心肌细胞自噬的相关机制尚未阐明,有待进一步研究。寻找一种能应用于临床具有调节心肌细胞自噬的药物将可能有助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 摘要:目的:观察加参方对早期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及对粘附因子ICAM-1、VCAM-1的影响.rn 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心梗模型,将术后24小时存活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加参方3g组(3g生药/kg/d)、加参方6g组(6g生药/kg/d)和氯沙坦组(10mg/kg/d),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心梗后4周末利用心脏超声观察各组大鼠的心脏形态(LVEDD、LVEDS)及功能(EF、FS)指标,随后采用western blot法确定缺血危险区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量.rn 结果:心梗后4周模型组大鼠LVEDD和LVEDS不断扩大,EF、FS值逐渐下降,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区心肌中粘附因子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加参方6g组左室明显缩小、心脏功能改善,伴随缺血危险区心肌组织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降低(P<0.05),该作用与氯沙坦组相似.rn 结论:加参方能够明显改善心梗后的心室重构,粘附因子ICAM-1和VCAM-1在该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当归挥发油(Angelicanaphtha,AN)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CaN蛋白及T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探讨当归挥发油抑制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其机制.rn 方法:选择H9c2心肌细胞株,建立实验分组,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的改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用western blot检测CaN蛋白、T型钙离子通道相关基因蛋白Cav3.1(CACNA1 G)、Cav3.2(CACNA1 H)的表达情况.rn 结果:血管紧张素Ⅱ造模后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血管紧张素Ⅱ组相比,当归挥发油干预组心肌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均有所下降(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a2+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挥发油干预组Ca2+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5). Western Blot检测CaN蛋白、Cav3.1(CACNA1 G)、Cav3.2(CACNA1 H)蛋白的表达情况:AngⅡ组与空白组比较,CaN、Cav3.1、Cav3.2表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挥发油干预组CaN、Cav3.1、Cav3.2表达水平降低(P<0.05).rn 结论:当归挥发油可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钙离子超载;使CaN、Cav3.1、Cav3.2蛋白表达减少,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
  • 摘要:目的:比较温阳、益气两类药物不同用药时间点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的影响,明确其长期应用不同用药时间点时各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选择用药周期提供部分实验依据.rn 方法:共3个批次动物,均采用冠脉结扎法造成心梗后心衰动物模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分为模型组、温阳(附子、肉桂干浸膏)组、益气(人参、黄芪干浸膏)组、温阳+益气(附子、肉桂干浸膏:人参、黄芪干浸膏=1:1)组、卡托普利组、地高辛组,每组6只,另设一假手术组.心梗手术后第二天开始给予药物干预治疗,每日灌胃1次,3个批次实验大鼠分别药物干预1、2、4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放免法检测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rn 结果:药物干预1周及2周大鼠血液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益气组、温阳+益气组、卡托普利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温阳组与模型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肾素、醛固酮测定绝对值虽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地高辛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药物干预4周大鼠血液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温阳组、益气组、温阳+益气组、卡托普利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地高辛组与模型组无差异.rn 结论:温阳药物抑制血液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过度激活的作用较益气药物弱,并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益气及温阳药物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过度激活的作用逐渐增强.
  • 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AF)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因其随访观察AF再发率较高,限制了此项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如何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是否复发进行无创评估及预测是目前亟待解决和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对影响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无创评估手段进行综述,指出中医中药作为祖国医学的瑰宝,在房颤的治疗和预防术后复发方面疗效显著,成功解决了抗心律失常西药所带来的一系列安全性问题,为房颤治疗尤其是预防术后复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并指出几种临床常用且具有较好疗效的代表中成药。目前看来,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疗效稳定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是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新方向、新趋势,将成为未来心血管药物治疗学的新热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上高血压病人需长期服用药物控制血压,但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存在着个体差异,如何有效选择抗高血压药物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有许多相通之处,在高血压个体化治疗中采用中医辩证方法选用降压药物,或许是临床选用降压药物的一种新的方法.本文就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降压药物选择,中医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优势,中医辨证选择降压药物的研究,和高血压个体化治疗中辨证选用降压药物的思考进行总结并进行展望。中医的辨证论治是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具体体现,并通过中医的辩证选择降压药物,更好的实现高血压的个体化是可行的,但仍需加大中医理论的相关研究,使降压西药有中医理论基础,增加临床研究样本量,拓展降压药物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并发症等证型关系的研究,加大降压药物对中医证性型疗效的基础研究。相信随着降压药物与中医证性型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丰富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内容,从“整体观”寻找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方法。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阐明中医药在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方面的优势.rn 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门诊及住院的行PCI术成功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如抗凝,调脂,抗血小板等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中药(主要组成为黄芪、丹参、川芎、瓜蒌、薤白、炙甘草等),观察时间为三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及血脂指标的变化.rn 结果:中医症状的总体疗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症状的总体疗效改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相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n 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能够明显改善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理化指标,改善心肌缺血,治疗PCI术后患者,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调查病例,分析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与中医证型相关性.rn 方法:测定89例高血压患者、48例HT合并DM患者及20例对照组的血流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生理生化指标及中医分型,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较,高血压组及HT合并DM组FMD测量值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两对比差异显著(P<0.01);FMD在高血压2级、3级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FMD测量值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脉压差增大差异显著(P<0.01);FMD在有心血管临床并发症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FMD与SOD、HDL-C呈正相关,与年龄、BMI、尿酸、糖化血红蛋白均呈负相关;在高血压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是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肝火旺盛证<血瘀证<痰湿壅盛证;其中痰湿壅盛证与其他证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rn 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程度最严重,高血压组其次;高血压2级、3级水平血管内皮损伤程度较轻度高血压严重;合并脉压差增大时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损伤;其能很好的预测出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血管系统靶器官损害的倾向,并在中医证型比较中与血瘀型关系最为密切.
  • 摘要:目的:分析冠脉宁通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逆转冠脉斑块的影响.rn 方法:对近3年由李庆海教授诊治的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显示管腔明显狭窄(>50%),或PCI术后出现再狭窄,中医证型属气虚痰瘀互结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例,治疗上均在患者服西药的基础上加服冠脉宁通方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平均1年,统计分析了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及对逆转冠脉斑块的影响.rn 结果: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主要伴随症状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6.67%.气虚痰瘀互结症候疗效有效率:73.33%.而在复查冠脉CTA的患者中发现其在逆转冠脉斑块改善管腔狭窄方面也有显著的疗效.rn 结论:冠脉宁通方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痰瘀互结证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并具有逆转冠脉斑块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
  • 摘要:目的:应用蛋白芯片技术筛选并分析参苈加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TSP-1表达的影响.rn 方法:将7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空白组15只,其余大鼠注射阿霉素(ADR)造模,复制慢性心衰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参苈加颗粒和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给予4周治疗后取大鼠左心室组织,用于HE染色和蛋白芯片分析.从细胞分子及蛋白水平探讨心衰大鼠心肌肥大、细胞凋亡,纤维化和心室重塑的机制,以澄清参苈加颗粒治疗慢性心脏衰竭的机制.rn 结果:HE染色显示空白组心肌正常;模型组心肌纤维增粗、紊乱,间质增生,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治疗组心肌排列较整齐,间质无明显增生,未见炎症细胞浸润.蛋白芯片可见TSP-1存在差异性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表达下调;治疗组与空白组相比无表达差异.rn 结论:参苈加颗粒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对慢性心力衰竭起到治疗作用,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对心衰大鼠心肌损伤组织形态学的修复作用明显,通过调节TSP-1的表达,改善心肌纤维化程度,对心衰大鼠心脏起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了解降压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其安全问题.rn 方法:1.搜索、整理、汇总分析国内所有上市降压中成药(国药准字号)的基本信息(组分、功用主治、不良反应、辨证分型等);2.检阅汇总近十年有关降压中成药临床使用情况及其安全问题的文献报道;3.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降压中成药的临床使用现状.rn 结果与结论:降压中成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存在辨证不足,联用不当,不良反应、禁忌症不明,含西药成分降压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等问题,本文针对此提出部分建议,以期使降压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更加合理有效.
  • 摘要:笔者结合对中医经典理论的探讨及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是"瘀热虚",提出从"瘀热虚"论治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通、清、补"法(活血、清热、补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叙述了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心得.
  • 摘要:过早搏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临床多采用辨证施治方法,本病虽可单独出现,但常常由原发病引起,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笔者体会,在治疗本病时,除了辨证论治外,亦应注意辨病治疗,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更好的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田降脂丸治疗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rn 方法:将100例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高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低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20mg/d;联合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和丹田降脂丸2g/次,每天2次.检测3组颈动脉硬化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情况.rn 结果:治疗前,3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IMT值优于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P<0.05).rn 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田降脂丸的疗效优于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通阳活血方含药血清对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兔窦房结细胞凋亡和细胞骨架蛋白Vinculin的影响.rn 方法:取新生乳兔窦房结细胞,以缺氧缺糖模拟缺血,以恢复氧和糖的供应模拟再灌注造成窦房结细胞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运用酶标仪、流式细胞分析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窦房结细胞活性、凋亡及细胞骨架蛋白Vinculin形态的变化.rn 结果:模型组活细胞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凋亡明显增多(p<0.01);空白血清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细胞骨架蛋白Vinculin裂解明显.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活细胞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凋亡明显减少(p<0.01),Vinculin结构较模型组完整,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模型组.rn 结论:通阳活血方含药血清能抑制模拟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窦房结细胞损伤;通阳活血方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机制可能与保护窦房结细胞活性、对抗细胞凋亡、保护细胞骨架蛋白Vinculin形态结构有关.
  • 摘要:中医药对冠心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冠心病中医药治疗的辨证分类缺乏较好的方法,因此也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方案,疗效无法得到认可,优势无法得以体现,在西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结合的诊病模式下,将冠心病分为实证类和虚证类两类,建立将实证类以标实证分类,寒热分治;虚证类以本虚证分类,阴阳、气血、脏腑(三焦辨证)分治的冠心病分类辨证论治方案.本方案理论依据脱胎于中医气化理论,气化是中医对人体新陈代谢的高度概括,气化失司,机体则会产生痰饮、水湿、浊毒、瘀等病理产物,并进一步影响气化.冠心病之本虚在于脏腑气化功能失常,重点在心,旁及四脏,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是发病重点.由于人体精微不得正化,形成病理产物,痹阻心脉,构成冠心病之标实,因此对冠心病治疗分为实证期于虚证期,治疗的目标是依靠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利用中药纠正机体的失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并在这原则的指导下,开展本方案的临床优化设计与验证工作,对"中医药有效性"这一命题的科学回答,也暴露了现代评价体系与中医辨证论治的不适应性,而以什么评价,如何评价,评价方法是什么,一直是困扰中医药发展的主要问题.开展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建立科学、规范且能保持辨证论治特点的中医临床评价标准,是提高中医药防治冠心病整体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慢性病治疗"效应拐点"和"效应拐点"的新概念,用于指导冠心病的治疗和临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摘要:目的:通过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复制,建立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评价方法和体系.rn 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灌服附子汤的方法建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并通过模型建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评价方法和体系.实验过程中记录大鼠外观、饮水、易激惹程度、体重、血压、痛阈及脏器系数变化,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脑组织5-HTmRNA的相对表达量.rn 结果: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造模,评价准量表总分≥9分即模型成功;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5-HT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rn 结论:成功复制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模型并初步建立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评价方法和体系.
  • 摘要:目的:观察桑蒺合剂对高血压病(肝火亢盛夹痰证)患者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er4 TLR4)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影响.rn 方法:60例高血压肝火亢盛夹痰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予贝那普利和(或)非洛地平治疗28天,治疗组加用桑蒺合剂,检测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及血清IL-6、TNF-α等指标.rn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中医证候积分、TLR4、IL-6、TNF-α较治疗前降低,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rn 结论:桑蒺合剂可改善肝火亢盛夹痰证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及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免疫与炎性反应.
  • 摘要:目的:探讨当归超滤膜提取物对阿霉素致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rn 方法:用阿霉素诱导Wistar乳鼠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损伤模型,不同浓度的当归超滤膜提取物进行干预,实验分正常对照组、阿霉素损伤模型组、当归超滤膜提取物不同浓度(3.75、7.5、15g/L)干预组.MT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生化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Ca2+-ATP酶活性,蛋白印迹半定量测定各组细胞内Casepase-3、Casepase-12蛋白的表达.rn 结果:与阿霉素损伤模型组比较,当归超滤膜提取物各干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LDH含量显著降低(p<0.05),Ca2+-ATP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Casepase-3、Casepase-12表达显著降低(p<0.05).rn 结论:当归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LDH含量、增强细胞ATP酶活性、抑制细胞凋亡因子的释放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大株红景天的抗MIRI的作用.rn 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6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ham)、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红景天苷预防组(红景天苷+缺血再灌注,S+I/R)、红景天苷治疗组(缺血再灌注+红景天苷,I/R+S)、红景天苷预防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组(S+I/R+ LY组)、红景天苷治疗组+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组(I/R+ S+LY组).红景天苷预防组和预防组+LY组在造模前连续给药3天;红景天苷治疗组和治疗组+LY组在再灌注即刻加予红景天苷,Sham组和I/R组均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预防+LY纽和治疗+LY纽于冠脉左前降支(LAD)结扎前35min腹腔注射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rn 结果:与I/R组相比,红景天苷预防组和治疗组能显著缩小MIRI大鼠的梗死面积(P<0.05),TUNEL法检测阳性细胞核显著减少(P<0.05);与预防组和治疗组相比,预防+LY组,治疗+LY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扩大、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5).rn 结论:大株红景天能有效减少大鼠MIRI的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 摘要:目的:观察鹿红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D期(阳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rn 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医医院心内科门诊、住院病人,诊断(包括冠脉造影、冠脉CTA或者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的男性患者)为冠心病,伴有终末期心力衰竭,符合中医辨证为阳虚血瘀证患者5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对照组2 5例,给予西药标准治疗3个月;治疗组26例,给予西药标准治疗基础上加鹿红颗粒温阳活血治疗3个月.rn 结果:两纽中医症候疗效比较中治疗组显效率为8.00%,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显效率为3.85%,有效率为53.85%,P<0.05;两组心衰Lee氏积分、脑钠肽前体(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DD)和室间隔厚度数值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以上指标的治疗效果均无差别,P>0.05.rn 结论:运用"温阳活血"法指导下的鹿红颗粒复方制剂治疗,能显著改善处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终末阶段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的发生,具有较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在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心脏形态学方面的指标改善无统计学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以复方交泰汤为代表方,观察交通心肾法治疗CRS的临床疗效.rn 方法:60例C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交泰汤煎剂,疗程14±3天.观察患者症状、舌脉、心肾功能变化,评价疗效.rn 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气喘、水肿、尿少三项主要症状积分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与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后NT-proBNP明显下降,与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与对照组比较p=0.06;两组治疗前后EF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疗后CR、BUN升高,与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后BUN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后HB较疗前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疗后Cys-C均有下降,与疗前比较治疗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Cys-C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mALB、Kim-1呈现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p分别为0.06和0.07;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rn 结论:交通心肾法代表方复方交泰汤能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证候疗效,延缓心、肾功能恶化.
  • 摘要:"湿"在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目前湿邪亦为心律失常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湿邪致病亦有其独特的特点,心律失常从湿论治强调其病程发展的缠绵性,反复性.治病必求于本。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但不论祛湿还是扶正,湿病的治疗同样以通达阳气作为处方用药的关键。无论外湿、内湿,但因共同的致病因素湿邪具有重浊阻滞的特点,治疗之目的就是阳气在体内的通达。宜开宣上焦,畅通中焦,渗利下焦,佐以活血理气,使邪有出路。临床上往往三焦并治。分别采取芳香化湿、祛湿泄浊、清化湿热的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搜风祛痰中药复方对Aop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不稳定斑块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和TLR4(toll-like receptor4,TLR4)mRNA表达的影响.rn 方法:制备ApoE基因敲除小鼠AS模型60只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稳斑汤低剂量组、稳斑汤中剂量组、稳斑汤高剂量组及西药组,每组12只;正常C57BL/6J小鼠12只设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小鼠不给药,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稳斑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计量的稳斑汤,西药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灌胃给药,给药13周后,取腹主动脉,进行病理观察.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和HE染色方法进行检测各组PPAR-γ和TLR4mRNA的表达水平.rn 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腹主动脉组织中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稳斑汤低剂量组、稳斑汤中剂量组、稳斑汤高剂量组及西药组小鼠腹主动脉组织中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稳斑汤高剂量组与西药组小鼠腹主动脉组织中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小鼠腹主动脉组织中TLR4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稳斑汤低剂量组、稳斑汤中剂量组、稳斑汤高剂量组及西药组小鼠腹主动脉组织中TLR4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纽(P<0.01);稳斑汤高剂量组与西药组小鼠腹主动脉组织中TLR4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搜风祛痰中药复方能够缩小斑决面积,降低TLR4mRNA的表达并提高PPAR-γmRNA的表达从而防治AS稳定斑块的作用.
  • 摘要:血脂异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与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危害甚大.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学术界越来越强调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血脂管理的重要性.在血脂异常治疗中,最常应用的他汀类药物存在肝肾功能损害、肌病等一系列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特定人群中的广泛应用.而中医学以整体调理、辨证论治为原则,在血脂异常诊疗中显示出个体化、疗效持久的特点,而且相对安全.血脂异常在中医学属"痰浊"、"血瘀"范畴,痰、瘀贯穿于血脂异常的始终.因此,本文基于痰、瘀角度,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血脂异常中医辨证分型和辨证施治方面展开论述.文中指出湿浊为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早期病理产物,痰凝为其中期病理产物,瘀血为其后期病理产物,痰浊阻滞血脉,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血瘀,日久痰瘀互结,积聚血中,形成血脂异常.基于痰瘀论治,应分清主次,或治痰为主辅以化瘀,或化瘀为主辅以治痰.此外,在强调痰、瘀对血脂异常影响的同时不能弱化脏腑亏损的病理意义,通过整体调理五脏功能而达到痰化瘀消,脂浊自降.
  • 摘要:本案患者属气虚血癖兼水饮凌心属风心病重症,当以温阳益气,健脾利水兼活血为主。二诊,患者四肢畏冷,心肾阳虚表现故,加仙茅,仙灵脾以温肾助阳,三诊,食纳欠佳,双下肢水肿减轻,夜间可以平卧故减泽泻、猪荃,加砂仁、瓦楞子、鸡内金、焦三仙化湿开胃,消食。四诊;患者自述心悸,胸闷,气短减轻,夜间无憋气,夜寐欠佳,苔薄白,脉细。前方加远志15g、夜交藤15g、炒枣仁30g以镇静宁心。五诊:改红参为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防止久用红参燥热伤阴。六诊时病人所有症状明显减轻,病情稳定,故改用膏方随症加减巩固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症状,且毒副作用小,故取得了很好疗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黄茂中黄茂贰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能明显增加心肌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室重构及射血功能,改善心肌营养,降低心肌耗氧量,并可稳定心肌细胞膜,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具有扩张血管和利尿作用,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消除心衰患者的水肿;红参可以扩张冠脉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从而起到强心和调节心律作用,因此参茂合剂能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蔡苗昔为草苗子强心利尿的有效成分之一,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摄氧量增加,并有显著利尿作用,可降低肺静脉压,明显改善心肺功能;当归具有耐缺氧,保护心肌细胞,补血,增加免疫力作用。川芎嗪是川芎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扩张,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等等。本例患者属于风心病重症,患者依从性好,坚持服用中药汤剂大约一年时,患者无不适症状,病情稳定,左房内径明显回缩,射血分数由33%提高到55%,心功明显改善。从本例患者可以看出中医治疗风心病的优势所在,体现了中医治疗的两大特色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切入点,体现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风心病重症患者的治疗和远期疗效找到新的个体化治疗的新思路。
  • 摘要:目的:研究诊前及诊后诊室血压测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rn 方法:采用标准水银血压计及《中国高血压指南2010年版》规定的测量方法,对门诊就诊的患者在进入诊室候诊及完成就诊后进行血压重复测量,每次测量3遍,取其后2次均值作为测量结果.rn 结果:所有病例复测:收缩压升高131例次,降低275例次,舒张压升高122例次,降低201例次;诊前血压正常的272例次中,诊后复测有27例达到高血压标准,诊前血压达高血压水平的230例次中,有70例诊后复测血压为正常;在不同性别患者中,女性患者降低比例较男性高,占56%,两性患者复测血压表现为持平、升高与降低的比例均接近(P>0.05);在不同年龄患者中,60~69岁年龄段收缩压降低比例较大为65%,20-29岁岁年龄段,升高比例与持平比例相同均为42%,均比其他年龄段所占比例大(P>0.05);在不同时段就诊患者中,收缩压升高比例为午时以前为17%,午时至酉时为26%,酉时以后升高比例较大占41%,酉时后血压重测者中,血压升高比例增多(P<0.05);收缩压各时段降低比例均较高分别为56%,56%,45%(P>0.05).在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中,肝阳上亢型收缩压升高比例为最高占24%,且阳亢型波动比例(升高比例与降低比例之和)较大,约为64%,瘀血阻络型持平比例较大为30%(P>0.05);在不同血压水平患者中,非高血压人群复测后升高比例较高(P>0.05).rn 结论:对于高血压门诊,虽然在诊前、诊中、诊后测量血压的情况都存在,但是对于诊前血压高的患者,应在就诊结束后重测,诊后血压高血压者,应进行多次测量,必要时对此两类患者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及家庭与诊室血压对比.以减少对高血压的误判,并对降压疗效进行准确判定.
  • 摘要: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本文就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以仲景甘麦大枣汤进行治疗,介绍了仲景甘麦大枣汤的具体配方,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
  • 摘要:核转录因子NF-κB是"Rel"家族中一个重要转录因子,NF-κB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可通过对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行调控,参与某些炎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抑制这些途径可以降低炎症的负担,从而减少炎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观察参麦宁心合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TNF-α、IL-6的影响.rn 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选出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52只大鼠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动物模型,4周后做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EF≤50%为合格.按EF≤50%入选标准分为3组,即西药治疗组(培哚普利0.1mg/kg·d;美托洛尔0.5mg/kg·d)、中药治疗组(参麦宁心合剂3mg/kg·d)、模型照组(生理盐水1ml/kg·d),给予灌胃2周.于最后一次灌胃后处死动物取血,测定大鼠血清中TNF-a、 IL-6的水平.rn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增高(p<0.05),LVEF、SV均显著降低(p<0.05).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血清TNF-α、 IL-6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LVEF、SV明显提高(p<0.05).rn 结论:参麦宁心合剂可明显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可明显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TNF-a、IL-6的水平.
  • 摘要:本文对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及介入治疗术的病机演化及中医治疗进行探讨,认为气阴两虚,痰瘀蕴毒是介入治疗术后的主要病机,与跌扑损伤的病机转化具有相似性.当采取分阶段康复治疗的策略,其中早期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主,中期当活血化痰、和血通络,后期则宜扶正补虚,活血通络.膏方匡扶正气之力宏,适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期康复.
  • 摘要:在细胞水平上,膜外肥大刺激,胞内信号转导,核内基因转录是致心肌肥厚的重要环节.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膜外AngⅡ刺激,调节胞内Ca2+/CaM、MAPK、NO/NOS、TGF-β1/Smads、JAK/STAT信号转导,阻断核内NF-κB、c-jun、c-fos、Egr-1转录三个方面,发挥其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然而,丹参酮ⅡA干预心肌肥厚作用机制还存在诸多不足,故今后对丹参酮ⅡA治疗心肌肥厚的研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①探讨丹参酮ⅡA对机械应激、代谢信号及某些神经体液因子等刺激导致的心肌肥大的作用及机制.②从DNAmRNA蛋白质,存在三个层次的调控,即转录水平调控,翻译水平调控,翻译后水平调控.丹参酮ⅡA抑制核内基因转录后如何调控mRNA及蛋白质表达,也是以后的研究内容之一.③丹参酮ⅡA治疗心肌肥厚可能不仅对一条信号通路进行调节,而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网络调控方式,开展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研究,探讨丹参酮ⅡA对肥厚心肌的综合作用.④进行治疗心肌肥厚多种中药配伍使用的研究,思考中药组方配伍干预心肌肥厚的可能性.⑤开展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丹参酮ⅡA逆转心肌肥厚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 摘要:本文就PAF昼夜节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心房纤颤是成年人中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我国房颤总体患病率约0.8%,与年龄增加呈正相关,75岁以上约为0.7%,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可高达7.5%.房颤按发作情况,可分为急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慢性房颤又可分为阵发性房颤(可自行终止)、持续性房颤(需干预治疗后才能终止)和永久性房颤.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为持续性房颤的先兆,常突然发作,大多可自行转复.虽然此类房颤不是致命的心律失常,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会上升,且会引起各种栓塞性事件的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昼夜节律已被证实,但是对于PAF是否存在昼夜节律的报道较少.
  • 摘要:目的:探讨冠脉弥漫性病变心绞痛的新的病机特点,评估益气活血解毒合剂的疗效.rn 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或CT血管造影显示冠脉弥漫性狭窄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为常规治疗加益气活血解毒合剂,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加通心络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心电图及LVEF及不良反应.rn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93.33%;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为40.00%;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综合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100%.以上经Ridit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LVEF均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n 结论:益气活血解毒合剂配合常规西药可以改善冠脉弥漫性病变患者心肌缺血状态,提高其心功能.
  • 摘要:目的:观察二陈汤对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体重指数(BMI)、血压(BP)、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水平的改善程度.rn 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经中医体质辨识确定为痰湿体质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饮食和运动指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二陈汤.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的BMI、BP、空腹血糖(FPG)、血脂等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水平进行测定,观察治疗前后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rn 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MI的变化程度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二陈汤可以降低痰湿体质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水平,对代谢异常具有一定的疗效.
  • 摘要:炎症反应主导了PCI术后再狭窄的病理过程,而目前并没有针对炎症反应的推荐用药.中医药在这方面有潜在优势,通过对PCI术后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发现瘀热互结证与PCI术后炎症反应存在有机对应关系.本文分析PCI术后病因病机特点,结合临床经验,介绍从瘀热互结入手,针对炎症反应的PCI术后再狭窄防治.
  • 摘要: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导致死亡的首要疾病,在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中,血瘀证作为研究活跃、多见的病证之一,贯穿了冠心病发病的始终,研究冠心病血瘀证对于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液如何形成瘀血以及血瘀证的形成机理进行阐述,同时对冠心病血瘀证的病因病机作了详尽的论述,以期更好的对冠心病血瘀证的辨证论治以及合理准确的选择活血化瘀法和活血化瘀中药,作为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的苏木,对冠心病血瘀证的防治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对冠心病血瘀证作用机理有待完善,本研究团队对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进行了部分研究,同时也将陆续报道进一步的作用机理.
  • 摘要:目的:探讨甘肃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病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rn 方法:采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胰岛素水平及相关病史,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1.筛选出胰岛素抵抗患者1036例,胰岛素抵抗率51.8%;2.吸烟与否、运动量不同与IR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常喝酒的患者IR阳性率高于不喝酒患者(P<0.05),肥胖患者IR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肥胖患者(P<0.01).rn 结论:甘肃地区高血压患者超过50%均存在胰岛素抵抗,饮酒及肥胖患者IR更显著.
  •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血管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继发多种并发症,其有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治疗高血压方面:西医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集中在降低高血压的数值以及针对减少心血管风险事件和保护靶器官等方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然而,西医治疗高血压存在着诸多不足:副作用较大、血压波动较大、症状改善不明显.因而如何降压怎样降压值得思考问题,关于中医中药对降压药的辩证应用方面,尤其对于难治性高血压,西医多种降压药的联合应用也达不到降压疗效的话,中医能够在此给予新的思路,新的疗效,中药通过多方面从整体上调节机体.故,从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出发,分别从中、西医理论对高血压病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除借助现代诊察手段外,融合中医的四诊、辨证,通过中西药理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贯穿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在中医个体化的辨证用药指导下应用降压药,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可以提高降压药的疗效,减少药物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在迅速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同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并将副作用降到最小.
  • 摘要:目的:研究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及一般状态的影响.方法:检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外观、饮水量、易激惹程度、体重、痛阈变化.结果:天麻钧藤饮可降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提高痛阈值,改善其症状.结论:天麻钩藤饮能降低肝阳上亢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而且可改善肝阳上亢症状,使肝阳上亢动物模型逐渐恢复正常.
  • 摘要:中医学依据辨证论治为法则,或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已形成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高血压病特定类型甚至有独特的疗效.选用沈绍功教授自拟二仙汤加减组成调肾方治疗辨证为阴阳两虚型的高血压病临床取得稳定的疗效,临床资料:69例均符合《内科学》中的Ⅰ-Ⅱ期高血压病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高血压病阴阳两虚证的诊断标准.治疗组选用调肾方,对照组选用氯沙坦钾片.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用x2检验.高血压病患者多病程绵长,采用中药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病能获得更优的临床效果,减少其副作用,降压的效果也很明显,并且能稳定地控制患者血压的变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地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不适症状,还可以使血压更加平稳,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一条有效途径.体现了中医药对人体有较理想的双向调控作用,中医药在控制血压、减轻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有较好的效果,说明调肾方治疗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心衰康及其拆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肾脏皮髓质中精氨酸加压素受体1A(AVPR1a)、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A(AVPR2)的影响,评价心衰康及其拆方对心衰大鼠水液代谢的可能作用机制.rn 方法:大鼠行冠状动脉结扎术造成心梗后心衰模型,超声评价左室射血分值符合心衰标准大鼠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组、心衰康全方组、益气组、温阳组、活血组、利水组.造模组、手术组连续灌药4周后观察动物行为学及其尿量,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心衰康及其拆方对心衰大鼠AQP2、肾脏皮髓质中AVPR1a、AVPR2的影响.rn 结果:心衰康全方及其拆方中的益气、活血、利水药物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但心衰康拆方中的温阳药物无明显的利尿作用.心衰康全方和心衰康拆方中的活血、利水药物能明显降低心衰大鼠肾脏皮质、髓质AVPR1amRNA、AVPR2mRNA的表达,降低心衰大鼠肾脏AQP2mRNA的表达,从而产生明显的利尿作用,达到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的作用.rn 结论:心衰康及其拆方中的益气、利水、活血组能够通过改善心衰大鼠的水液代谢途径从而产生明显的利尿作用,达到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参草通脉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rn 方法:选取慢性心衰患者60例,将其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都给予基础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草通脉颗粒,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rn 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E、E/A、Ei、Ai、DC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i/Ai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LVDD及LVE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参草通脉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
  • 摘要:对17例左室功能正常、28例舒张性心衰及28例舒张性并收缩性心衰患者进行血浆B型钠利尿肽(BNP)及心功能检测,结果显示,左室功能正常组血浆BNP(17.1±9.9)pg/ml,舒张性心衰组(99.5±66.7)pg/ml,舒张性并收缩性心衰组(511.4±422.5)pg/ml,三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血浆BNP31pg/ml作为诊断舒张性心衰的分界值,其特异性为96%.认为根据血浆BNP变化诊断舒张性左室功能不全简单快速,其准确性与心脏超声心动图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 摘要:目的:观察坎离颗粒对腹主动脉缩窄诱导的压力过载性DHF大鼠心肌肌浆网钙转运及其调控机制的影响.rn 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56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缬沙坦组,每组14只.术后1周开始干预,中药组和缬沙坦组分别给予坎离颗粒(6.75g生药/kg)和缬沙坦(7.2μ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干预32周后观察各纽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肌浆网(SR)形态学变化、心肌SR钙摄取功能、心肌SRSERCA2a活性及其蛋白表达.rn 结果:①腹主动脉缩窄32周时,血流动力学检测提示模型大鼠LVEDP增高(P<0.05),提示存在心肌舒张功能减退;心肌细胞SR钙转运受损,表现为SR钙摄取速率显著降低(P<0.05),心肌组织SERCA2a活性降低(P<0.05),SERCA2a蛋白表达增加(P<0.01);组织形态学检测显示SR明显减少,线粒体空化严重.②坎离颗粒干预32周时,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缬沙坦组大鼠LVEDP降低(P<0.05),提示左室舒张改善,两药物干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NS).③坎离颗粒干预32周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心肌细胞SR钙转运明显改善,表现为心肌SR钙摄取速率提高(P<0.05),SERCA2a活性增加(P<0.05),SERCA2a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缬沙坦组心肌SR钙摄取速率和SERCA2a活性均无明显改变(P=NS),SERCA2a的蛋白表达反而减少(P<0.01)④药物干预32周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心肌SR、线粒体结构完好;但缬沙坦组线粒体仍存在空化现象。rn 结论:坎离颗粒能显著减轻压力负荷超载诱发的舒张性心力衰竭,这可能和它通过增加心肌SERCA2a活性,促进SR钙摄取有关;其对心肌SR及线粒体结构的保护和使之数量增多亦有助心室舒张改善。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rn 方法:129例CHF患者按NYHA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组(54例)、Ⅲ组(47例)和Ⅳ级组(28例),并选取心功能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患者血清CA125、CEA、CA199、CA153及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有无统计学差异;血清CA 125与BNP、 LVEF进行相关回归分析.rn 结果:4组患者的血清CA125及血浆BNP、LVE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组患者的血清CEA、CA199及CA15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血清CA125与BNP呈正相关.rn 结论: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可以反映CHF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摘要: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或并发症.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致命性心律失常则是导致猝死的原因,是心血管疾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 摘要:目的:总结张素清主任医师治疗心病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方法:跟师学习,论述张素清主任医师对心病病机的认识,简要介绍其用药特点.结论:虚实夹杂,痰瘀交阻是诸多心病的发病机理,临床上应采用虚实兼顾、补通结合之法精当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赤红补肺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肺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胺碘酮组)和治疗组(赤红补肺胶囊胺碘酮组),每组40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监测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赤红补肺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肺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优于胺碘酮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
  • 摘要: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心律平治疗肝郁气滞型心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rn 方法:严格按照标准入选60例肝郁气滞型心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心律平,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疗程均为四周,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检测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医症候量表、血常规、肝肾功能,对比所有患者服药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rn 结果:治疗后,两组早搏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症侯总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心律平治疗肝郁气滞型心悸患者早搏疗效优于单一使用心律平.2运用心悸从肝论治这一理论,临床治疗肝郁气滞型心悸患者在中医症候改善方面有明显疗效.3.临床单独使用心律平以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心律平治疗均未出现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的异常,安全性较好.
  • 摘要:林谦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30年,善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擅长房颤的治疗,对阵发房颤的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林谦教授认为气血阴阳相对不足,脏腑虚损是阵发房颤发生的主要病因,痰浊和瘀血是主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痰浊瘀血郁久化热,痰热扰心是发病的关键.在辨证过程中应以心气不足、痰浊血瘀为基础,重点辨有无痰热扰心.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强调扶正固本,以益气活血、清热化痰、安神复脉为法,每取得良效.
  • 摘要:目的:观察芪灵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rn 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予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芪灵方.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房颤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率变异指标的变化情况.rn 结果:芪灵方组改善房颤发作,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芪灵方组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灵方组治疗后时域指标SDNN、SDANN及频域指标LF/HF显著升高(P<0.05);时域指标SDANN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增加(P<0.05),rMMSD、PNN50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rn 结论:芪灵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阵发性房颤,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房颤发作,改善气阴两虚症状;升高心率变异指标SDNN、SDANN、LF/HF,使房颤患者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平衡性明显增强.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心肌梗死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心肌保护的可能机制.rn 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动脉结扎法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通心络组,每组大鼠10只.术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日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4天.分别于术后7天、14天检测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rn 结果:术后7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及通心络组eNOS、ET-1、vWF、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eNOS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及通心络组升高显著,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药物治疗组ET-1与vWF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及通心络组降低明显(P<0.01).低、中、高剂量组间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与通心络组间比较,eNOS、ET-1、vWF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4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及通心络组eNOS、 ET-1、 vWF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eNOS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及通心络组升高显著,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药物治疗组ET-1与vWF均下降,其中高剂量组及通心络组降低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低、中、高剂量组间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与通心络组间比较,eNOS、ET-1、vWF均无显著差异(P>0.05).rn 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促进eNOS激活,抑制ET-1及vWF的表达,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 摘要:抑郁症和焦虑症是临床较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养心汤在古代许多医学著作中都有出现,现代医家在古代医学家治疗惊惕的基础上拓展思路,用养心汤来治疗以心气虚心血虚为基本病机的各类疾病如失眠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而本院利用养心汤加柴胡白芍药对在治疗心脏疾患的同时在抗焦虑抑郁方面亦取得了良好效果.
  • 摘要:姜德友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每起沉疴,对心病诊治尤有心得.
  • 摘要:赵志付教授是中医心身医学创始人,研究心身疾病数十载,临床治疗心身疾病经验颇为丰富.心脏神经症在临床上发病率日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复杂性心脏神经症是疾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棘手的阶段,脏腑虚实相兼、病因病机寒热错杂,遣方用药容易出现偏颇,治疗疗效往往不佳.赵志付教授寻求本证,由证求因,临床应用寒热并治之法,治疗心身疾病寒热错杂证学验丰富,疗效显著.病机要点为寒热错杂或心肝阴虚兼脾肾亏虚,治疗当采用清上温下法柔肝清心温脾壮肾,药用酸枣仁、白芍、炮姜等,既育其阴、又补其阳,既培其不足、又损其有余.同时,赵教授提倡"心身并治",评估患者社会-心理因素对心身疾病影响,对患者的日常行为方式做出相应的指导等.
  • 摘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此处原意当指药食之气味而言,即"壮火"指气味纯阳辛热峻烈者,"少火"指气味温柔和缓者.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即将少火解释为生理之火,壮火解释为病理之火.笔者以为,在临床中应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质的性质,结合所用补益药物的药性缓峻、剂量大小、功效强弱不同而区别应用.
  • 摘要:目的:观察连夏配方颗粒对肾上腺素诱导的实验性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rn 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美托洛尔组、连夏配方颗粒210.00mg·kg-1组、连夏配方颗粒105.00mg·kg-1组、连夏配方颗粒52.50mg·kg-1组;连续预防性灌胃给药21天后,描记肢体标准Ⅱ导联心电图;待心电图稳定后,各组大鼠均由舌下静脉迅速推入肾上腺素(100μg·kg-1,3s内推注完)以建立心律失常模型;推注后立即计时,连续记录15min内大鼠心电图的变化,统计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室早出现时间、室速出现时间及室速持续时间.rn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连夏配方颗粒210.00mg·kg-1和52.50mg·kg-1组与美托洛尔组均可以降低肾上腺素诱导的心律失常大鼠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rn 结论:连夏配方颗粒可以显著降低肾上腺素诱导的实验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具有抗肾上腺素诱导的实验性大鼠心律失常作用.
  •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惊悸"、"怔忡"、"心悸"等范畴,心房颤动不仅可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存在脑血管栓塞的危险.刘如秀教授根据临床30余年的临证经验,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心肾脾关系密切,其病位在心,病本在肾,与脾相关,其病性多属本虚标实,虚为气阴两虚,实为气滞、瘀血、痰湿,病机关键在于阴不敛阳,阴阳不相顺接.治疗上善用炙甘草汤和生脉散加减以益气养阴,兼证则随证治之,重点在育阴潜阳,安神定悸.
  •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基本病理表现,炎症不仅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且也是稳定斑块向不稳定斑块转化的环节,从而影响冠心病的病程进展与转归.选择合适的生物标志物监测病情变化,以期有效干预防患于未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摘要:目的:观察白玉参景脉通汤治疗痰瘀互阻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影响.rn 方法:60例痰瘀互阻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白玉参景脉通汤,对照组为西药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心绞痛疗效,并比较中医证候积分,通过对血脂相关指标(TC、TG、HDL-C、LDL-C)水平变化的情况,评价心血管剩余风险.rn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心绞痛有效率分别为90.00%、 8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对胸痛、心悸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C水平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TG降低显著(P<0.05)、HDL-C升高明显(P<0.01).rn 结论:西药常规治疗上加用白玉参景脉通汤可改善痰瘀互阻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脂水平,可通过降低TG水平、升高HDL-C水平控制心血管剩余风险.
  • 摘要: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关于其基因研究不枚胜举.目前除了microRNAs(miRNAs)在关于冠心病的基因表达及转录后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被认为密切参与重要细胞的生物过程,在基因转录调控、转录后修饰和表观遗传学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等环节有密切关系.虽然关于lncRNAs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认为lncRNAs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参与心脏发育、缺血、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从而可能为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 摘要:本文就高血压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中药治疗做一综述.高血压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 state,PTS)是心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中医"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在"发而未传"之时就"料在机先,阻截传变",减少损害.另外PTS与高血压病痰瘀证有一定联系.而中药对于高血压血栓前状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均有一定进展.
  • 摘要:本文对《金医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方证分析和《金医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现代化方证空间定位研究进行研究讨论,并运用数学模型,根据方证在模型中的矢量变化,直观地展示作者的辨证思维在三维空间的变换轨迹,凸显出方证对应规律。金匮要略》中将胸痹心痛短气合为一篇,创九方根据不同证型辨证论治,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古代医家论述胸痹证治最完整的一篇文章,为后世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及临床价值.
  • 摘要:膏方又称煎膏、膏滋,是中药传统剂型膏剂的一种,由于其药性滋润,扶正补虚之功效彰著,近年来,常被应用于预防保健领域及多种慢性疾病的治疗中.本文对膏方特点及其在调治高血压病中的应用进行归纳分析,探讨膏方防治高血压病的理论依据.
  • 摘要:早期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辨证论治体系相对西方医学来说更为完备,临床疗效确切.然而随着西医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学的认识从宏观到微观,治疗策略由短期改善血流动力学转变为抑制神经内分泌,加之相关治疗药物及新兴器械层出不穷,开辟了心力衰竭诊治的新纪元.相对而言,中医学则发展迟缓,缺乏理论源头创新,与西医相比尤显后劲不足,中医药辨治体系需充分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更好更快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 摘要:病毒性心肌炎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诊断无统一标准,是由病毒感染和(或)免疫介导所引起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常见病,本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有胸闷气短、心慌,常被轻视,容易被漏诊误诊;较重者可有胸痛,发热,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极重者则可暴发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病情迁延者可发展至扩张性心肌病进而慢性心力衰竭.西医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
  •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祛风通络法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炎性反应的影响,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提供实验依据.rn 方法:采用双侧肾动脉狭窄联合免疫损伤复合高脂饲料法建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将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抽血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rn 结果:1.家兔血脂变化: 8周末各组家兔血脂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12周末中、高剂量、辛伐他汀组TC、TG、LDL-C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1),低剂量组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辛伐他汀组TC、TG、LDL-C降低显著,与中、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家兔Hcy、CRP含量比较:实验12周末模型组血清Hcy、CRP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高、中剂量组、辛伐他汀组血清Hcy、CR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益气祛风通络法能明显减轻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颈动脉AS病变,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家兔血清TG、TC、LDL-C及炎症因子CRP、Hcy含量,升高HDL-C,从而干预炎症反应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五运六气的关系.rn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6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出生时间与发病时间的五运六气(包括年运、司天之气、在泉之气)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rn 结果:(1)发病六十干支各年度高血压患者分布情况以辛卯年83例,最高其次为壬辰年82例;出生六十干支各年度高血压患者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天符(太一天符)年发病例数是常年的2倍(2)出生干支各年度高血压患者分布火运最多,占总数149例,其次为土运142例;出生五运太过与不及的高血压患者分布无明显差异;发病干支各年度高血压患者分布中以木运最多,占总数147例,其次为水运146例;发病五运太过与不及中,太过以金太过为最,占87例,不及以水不及为最,占109例.(3)出生年为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司天病例数居前二位发病睥为太阳寒水司天、厥阴风木司天的人数居前二位,但差异不大.rn 结论:五运六气可能通过影响人体体质及脏腑阴阳平衡,天符年民常的气候可能影响高血压发病.高血压发病可能与患者体质及年运气候有关.
  • 摘要:冠心病是当前国内外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心脏病.中医药在防治冠心病方面有辨证论治的优势.针对冠心病血瘀证进行了系列研究,在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证候要素诊断、生物学基础、方证相应临床观察及中药对冠心病血瘀证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冠心病血癖证是中医活血化疲临床应用与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现代医学不断将新技术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一些理化指标、相关基因及生物标志物等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冠心病患者的血疲程度,这为冠心病血癖证病证结合标准化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冠心病血疲证的领域取得了很多规范化、标准化成果,但对于冠心病血癖证如何深入研究仍值得思考,未来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重视病证结合标准化研究,建立疾病诊断、治疗、疗效评价规范,提高临床辩证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其次,广泛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提高循证医学证据等级,从而有效证明活血化癖药物单体及复方对于冠心病血癖证的疗效。第三,突出冠心病血癖证研究的中医特点,研究不同证候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阐明冠心病血癖证的生物学基础。
  • 摘要:目的:研究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昼夜节律与血清唾液酸之间的相关性.rn 方法:选取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3例,按照血压昼夜节律的不同,将患者分成3组,杓型组22例,非杓型组36例,反杓型组55例;比较三组间血清唾液酸指数.rn 结果:各组血清唾液酸比较,杓型组(49.23±18.44)<非杓型组(54.86±7.83)<反杓型组(57.18±11.43),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夜间血压下降率与血清唾液酸存在显著相关性(r=-0.306,p=0.001).rn 结论:血清唾液酸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应予以重视.
  • 摘要: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并从中医角度对H型高血压进行探究,分析H型高血压不同证型的动态血压特点,探索性的提供了H型高血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rn 方法:通过临床收集200例H型高血压患者,对所有入选病例逐一进行规范的中医辩证分型,从而分析出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并且对所有病例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出H型高血压各个证型组动态血压的特点.rn 结果:H型高血压在证型分布上以肾虚血瘀为最广,明显高于其他证候.肾虚血瘀证以及痰湿壅盛证Hcy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血浆Hcy水平在H型高血压患者中,随着血压分级的增高而增高.rn 结论:肾虚血瘀证型在总脉压差、总收缩压、血压负荷以及白天收缩压变异性方面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肾虚血瘀证型其危害最大.
  • 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干预氧糖剥夺(OGD)及SIRT1转染H9c2大鼠心肌细胞模型,通过调节SIRT1观察细胞活性的变化.rn 方法:将H9c2大鼠心肌细胞分为6组:正常组,OGD组,SIRT1转染模型组,OGD+SIRT1转染模型组,OGD+血府逐淤口服液给药给药组,OGD+SIRT1转染模型+给药组.采用CCK-8试剂盒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进行SIRT1细胞转染并对分组进行血府逐瘀口服液干预,通过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重荧光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荧光定量PCR检测SIRT1浓度与蛋白质表达情况,得出结论.rn 结果:RT-PCR测得SIRT1在OGD组、SIRT1转染组、OGD+SIRT1转染组、OGD+给药组与OGD+SIRT1转染模型+给药组中较正常组表达显著降低.SIRT1在OGD+给药组与正常组的表达差异是各组最小的,在OGD+SIRT1转染模型+给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最为显著.rn 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了SIRT1在体外氧糖剥夺心肌细胞中的抗凋亡作用,揭示SIRT1可能是血府逐瘀口服液抗心肌细胞凋亡功能的作用靶点之一.
  • 摘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危重类型,其死亡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开展,大大降低了STEMI的住院死亡率(小于5%).急诊PCI术后治疗策略关系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在西药规范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可起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等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开展冠脉介入治疗10余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STEMI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送入急诊科后的处理,紧急血运重建和PCI术后处理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STEMI的救治贵在时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开通血管的时间越早,坏死心肌的面积越小,预后也越好。患者出院后,需要严格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血脂、血压、血糖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低盐饮食、低脂饮食、糖尿病饮食,并科学运动,预防再次心梗的发生,或支架内再狭窄,预防心衰或心室重构,及严重心律失常。
  • 摘要:目的:研究连豆清脉方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预防作用,以及对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通路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环节和白介素6、白介素10水平的影响.rn 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10只、预防区间空白组(空预组)10只、预防区间高脂组(模型组)10只、辛伐他汀预防组(辛预组)10只、连豆清脉方预防组(连预组)10只;后4组大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早期AS模型,同步采用连豆清脉方、辛伐他汀(阳性对照),分别对大鼠AS模型的形成进行预防性干预.并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组织TLR-4mRNA表达、血清及左心室组织匀浆NF-κB水平、组织PARP-1阳性细胞表达率、血清及左心室组织匀浆白介素6、白介素10水平,以及大鼠体重、血脂和主动脉血管壁厚度、兔AS斑块面积比进行检测计算.rn 结果:(1)大鼠组织PARP-1阳性细胞表达率存在统计学差异,连预组和辛预组PARP-1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但是明显高于空预组(P<0.001),具有统计学差异.(2)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左心室组织TLR-4mRNA表达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连预组和辛预组TLR-4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且连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mRNA表达也低于空预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3)大鼠血清及左心室组织NF-κB水平各组间存在差异(P<0.001),连预组NF-κB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且左心室组织NF-κB水平连预组也低于辛预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是与空预组比较,连预组和辛预组NF-κ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大鼠血清及左心室组织匀浆白介素10、白介素6水平各组间存在差异(P<0.001),连预组和辛预组白介素10、白介素6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与空预组比较白介素10、白介素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大鼠体重及血脂水平存在差异(P<0.001),模型组大鼠体重及血脂水平明显高于空预组(P<0.001),但是连预组和辛预组大鼠体重及血脂水平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厚度存在差异(P<0.001),连预组和辛预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厚度明显薄于模型组(P<0.001),但是和空预组比较主动脉血管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n 结论:(1)连豆清脉方可预防高脂饮食导致的AS形成.(2)连豆清脉方预防A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炎症信号通路及下游炎症因子白介素6和白介素10的水平有关.
  • 摘要:目的:回顾340例冠心病PCI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分析其病机特点,为冠心病的辨病辨证提供依据.rn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全部冠心病PCI患者的出院病例进行检索,统计中医证型,研究冠心病PCI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和相关因素分析.rn 结果:冠心病PCI患者实证证候要素分布按百分比高低依次为血瘀(96.5%)、热毒(58.5%)、痰浊(35.0%)、气滞(12.6%)、寒凝(0.6%).虚证按百分比高低依次为气虚(16.5%)、阴虚(7.6%)、阳虚(3.2%).主要复合证候中,热毒血瘀160例(47.06%),热毒血瘀痰阻36例(10.59%),气虚痰瘀阻络22例(6.47%),气阴两虚,心血瘀阻17例(5.0%).rn 结论:冠心病PCI患者中医证型为本虚标实证,实证较多,虚证较少,实证按百分比高低依次为血瘀、热毒和痰浊,提示热毒血瘀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之一;虚证主要为气虚.
  • 摘要: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指南发布至今已有6年,大量临床证据不断出现,指南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评估.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指南应用要点、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释义,分析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指南的适用性,为更好的指导指南应用及今后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指南的修订提供建议.
  • 摘要:"冠心病"祖国医学称之为"胸痹",从脾胃论治胸痹,始于《内经》.湿、痰、水饮、瘀血均可为内伤脾胃致胸痹的病理产物.胸痹病虽有虚、实、寒、热之分,在气在血之异,然胸中阳气虚衰,邪气乘虚入侵阳位、痹阻气机则是共同的发病机理.脾胃功能失常即是新时代胸痹的主要病理机制.本文围绕湿、痰、水饮、瘀血等内伤脾胃致胸痹病理产物,以脾胃功能失常与胸痹的病理联系为核心,从纳化失常、升降失和、气血亏虚、心胃同病等方面探讨新时代内伤脾胃致胸痹的病理机制.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活心方加载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rn 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加载组(n=31)和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中药加载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活心方加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进行观测.rn 结果: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加载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进一步降低(P<0.05),中医证候和心绞痛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中药加载组患者治疗后LVEF及血清VEGF水平得以提高(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治疗后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rn 结论:活心方加载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活心方所具有的增加缺血心脏LVEF,提高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其可能带来的血管新生增加,可能正是其减少心绞痛发作的重要药效机制.
  • 摘要: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既往中医多从活血化瘀论治,本文结合国医大师周仲英教授系统论述的"瘀热"病机理论,从"瘀热"病机理论产生的历史渊源、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与"瘀热"的相关性及"瘀热"是导致不稳定斑块产生及破裂的核心等方面,探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医防治新策略.
  • 摘要:线粒体DNA突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基础之一,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现代研究罹患冠心病的患者体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但是,线粒体DNA与罹患冠心病患者体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之为少.本文以冠心病为例结合现代研究结果,从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地理区域以及环境因素等不同角度探析了线粒体DNA与冠心病患者体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mtDNA对罹患冠心病患者的体质有着一定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补肾潜阳法治疗老年房颤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房颤开拓新的思路.rn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心阴不足、肾阳虚衰型房颤的60例患者,根据年龄、性别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干预研究,对照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试验组口服中药(潜阳封髓丹加味).rn 结果: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分类疗效比较中,阵发性房颤,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持续性房颤,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对心悸、乏力、胸闷、盗汗、腰膝酸软5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rn 结论:潜阳封髓丹加味对心阴不足、肾阳虚衰的房颤具有较好疗效,尤其对症状改善较为突出,补肾潜阳法可作为房颤治疗的重要方法.
  • 摘要:目的:评估中药畅流方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rn 方法: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阿司匹林、ACEI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等),治疗组32例采用常规西药加中药畅流方,疗程为6个月.rn 结果:两者均能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rn 结论:畅流方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摘要:目的:目前大量研究证实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水平不仅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并且还能反映出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本研究基于现代研究文献,探讨冠心病痰、瘀证候要素与血浆Hcy的相关性.rn 方法:通过综合文献检索方法,对冠心病的各证候要素与血浆HCY的关系进行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Meta分析对主要证型"血瘀"、"痰浊"证的Hcy水平进行综合分析.rn 结果:所纳入的9篇文献共有1308个病例,涉及9个证候要素类型,其中实证以血瘀、痰浊为主(占总例数70.0%),虚证以气阴两虚为主.Meta分析显示瘀血与痰浊证候在血浆Hcy水平无明显差异.rn 结论:可将血浆Hcy水平作为冠心病中医痰瘀辨证的客观化辨证依据以及评估其严重程度的客观化依据,并支持痰瘀同治的必要性.但尚需更高质量的文献以增加证据强度.
  • 摘要:目的:对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rn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有关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系统综述/meta分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照资料提取表提取资料后,采用SPSS17.0对其发表年限、作者信息、期刊分布、疾病种类、干预措施等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AMSTAR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rn 结果:共纳入197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96篇,英文文献1篇,分别发表于77种期刊.1994-2014年有关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系统评价呈迅猛增长的趋势,以2010-2012年尤为显著.其研究作者数量1-12人不等,且第一作者不平衡分布于全国各省,干预措施以中成药最多,占59.4%,其次是某一中医治法或某类中药.AMSTAR量表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没有1篇文章完全符合11个条目,符合程度较好的是7"是否评价和报道了纳入研究的科学性"、8"是否恰当地运用纳入研究的科学性推导结论?"、3"是否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检索?",且其评分在3-9之间,其中以中等质量文献最多.rn 结论:随着中医药在心血管领域的广泛应用,相应的系统综述日益增多,但应注意把握系统评价的质量,提高证据的可信度,同时也应结合中医药自身辨证论治的特点,制定符合中医药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工具,真正实现中医药的循证医学之路.
  •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及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情况,同时对肝、胆、肾、脾、心五个脏腑主时时段血压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进一步为中医药择时给药,择脏腑治疗提供临床线索.rn 方法:对曙光医院2010-2013年间曾行ABPM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筛选,共入组病人128例,其中合并冠心病组30例,合并糖尿病组31例,合并脑梗塞组30例,无合并症组37例.rn 结果:不同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ABPM基本数值无明显差异;肝、脾、心、肾、胆五个脏腑主时时段均能影响血压水平,且不同脏腑主时时段血压水平随时间变化存在一定趋势,在心主时时段,冠心病组与糖尿病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舒张压低于无合并症组,有显著差异(P<0.05);在胆主时时段,两者舒张压水平亦存在差异(P<0.05).血压在脾、肾二脏主时处于较高趋势.四组患者的血压均存在整体节律(群体余弦拟合参数p<0.05),各组中值、振幅无明显差异.rn 结论:本研究证实,肝、脾、心、肾、胆五个脏腑所对应时辰均影响血压水平,且五个脏腑主时时段血压变化趋势与"杓型"血压模式基本吻合,不同合并症高血压患者整体存在昼夜节律,无合并症组患者血压水平偏高,但本研究所涉及的肝、脾、心、肾、胆五个脏腑主时时段与高血压各组无交互作用,各时辰中血压及其变化趋势与高血压不同合并症是否相关尚无定论.
  • 摘要:根据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中对重点专科要求,设施配置要按《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和中医行业对心血管专科建设要求,对于中医心血管专科的建设,笔者理解应该包含下面4个方面的层次:1、首先是专科的基础条件。谈专科,应该没有医院级别,地域的差别要求,通用的就是行业标准,具体的要求就是专科人员组成,设施配置。2、开展的体现现代医疗水平的专科医疗技术。3、具有中医特色的,能提高临床疗效药物及方法。4、先进的专科业务管理模式。中医院的治疗,应该是在西医的基础上,多一种方法,具备更优的治疗效果的可能。而且不增加多少医疗的费用。如果真能替代,也欢迎完全不采用所谓西医方式的纯中医治疗。笔者希望看到一种把中医融合于现代医学,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局面,这样才能让中医蓬勃发展,单靠政策扶持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做法。
  •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和心脏结构与扩张性心肌病合并房颤的相关性.rn 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75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将其分为合并房颤组44例、窦性心律组31例,入院后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等血小板参数,同时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这些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并进行比较.rn 结果:合并房颤组与窦律组比较,合并房颤组患者年龄大于窦律组(p<0.01);合并房颤组MPV、P-LCR高于窦律组(p<0.01及p<0.05);合并房颤组患者左房前后径(LA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大于窦律组(p<0.05、p<0.05及p<0.01);年龄、LAD、LVSDD、LVEDD、MPV及P-LCR分别与房颤呈正相关(r=0.398,p=0.000; r=0.286,p=0.026;r=0.350,p=0.007;r=0.355,p=0.003;r=0.305,p=0.009;r=0.321,p=0.006).rn 结论:扩张性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MPV及P-LCR较窦律组高,二者或许可以作为血栓前状态的预测指标,MPV、左房内径与左室内径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房颤的发生可能具有预测价值.
  •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rn 方法: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随机抽取4只作为对照组,喂以普通标准饲料,其余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配合高胆固醇饲料.4周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辛伐他汀)、复方组(益气活血复方),分别给药.于0周、4周、8周分别测定血浆中ET-1、NO的含量.并于8周末取各组颈总动脉组织,透射电镜观察,比较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rn 结果:ET-1水平:0周各组家兔ET-1水平也相当. 4周各组ET-1水平升高,并且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周模型组ET-1值仍升高,两给药组ET-1含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给药组及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NO水平: 0周,各组家兔NO水平相当.4周各组NO水平下降,并且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周模型组NO值仍在降低,两给药组NO含量上升,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给药组间的NO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用药组对颈总动脉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善比较明显.rn 结论:益气活血复方可促进NO合成和分泌,抑制ET-1表达,有利于恢复NO/ET-1平衡,有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参蛤散对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心肌肥厚的干预作用.rn 方法:缩窄大鼠腹主动脉建立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模型,造模8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蛤散组(1.89g/kg,灌胃)和法舒地尔组(5m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2ml灌胃,每日均一次.干预16周后检测心脏超声、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室心肌组织HE染色.rn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的左室射血分数(EF)有所下降(P<0.01),模型组和参蛤散组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IDs)有所增大(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EF值明显升高、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IDs)有所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LVMI均有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LVMI均有所下降(P<0.01),且参蛤散组优于法舒地尔组(P<0.01).rn 结论:参蛤散能够改善压力超负荷心衰大鼠心功能,并有一定的抑制心肌肥厚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连夏配方颗粒干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作用.rn 方法:将90只健康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连夏配方颗粒189.00mg·kg-1、 94.50mg·kg-1、 47.25mg·kg-1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余各组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以建立AMI大鼠模型;假手术与模型组大鼠予生理盐水灌胃,余各组均予相应实验药物;连续给药30天后,采用超声检测各组大鼠的EF、FS,LVEDV、LVESV、LVEDD、LVESD与LV Mass、LVPWd、LVPWs变化.rn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连夏配方颗粒189.00mg·kg-1组大鼠EF、 FS明显升高(P<0.05),LVEDV、LVESV、LVEDD、LVESD、LV Mass、LVPWd、 LVPWs明显降低(P<0.05);连夏配方颗粒47.25mg·kg-1组大鼠LV Mass、LVPWs明显降低(P<0.05,P< 0.01).与美托洛尔组比较,连夏配方颗粒189.00mg·kg-1组大鼠LV Mass明显降低(P< 0.05).rn 结论:连夏配方颗粒能够显著改善AMI大鼠左心室重构与左心功能.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