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6-03

主办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会议文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对中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背景,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发展状况,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改革的趋势和政策建议进行了分析和阐述。1.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五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经济平均增长8%以上,就业增长平均只有1%,未来十几年城镇就业岗位缺口有1000万以上;二是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导致的资本强势和劳工弱势以及由此对政府形成的社会公共事务的压力;三是人口老龄化,特别是中国“未富先老”对社会保险基金形成的支付危机;四是工业化、城镇化形成城市群中一个不断增长的农村移民对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的挑战;五是就业形式多样化以及未正规就业成为主要就业渠道给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带来的新问题等。2.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总人口13亿,劳动年龄人口9.2亿,有经济活动的人口为7.68亿,劳动参与率高达83.3%。未来几十年,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农村每年向城市转移1000万人,而每年的新增就业岗位仅有900万个左右。就业总量矛盾突出,中国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国的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低于世界平均11年的水平。劳动者中技师以高级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仅占4%。就业结构和状态近20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二、三产业人数分布趋于合理,非公有制部分和灵活就业人员比重不断加大,特别是农村流动就业人员高达1.2亿。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弱势群体的经济流动性,从而改变了导致他们陷入贫困的因素,但对政府的公共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流动就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就业援助力度加强。3.以“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为重点的中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在经济转轨和国企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6年全国累计下岗职工2825万人,其中有1938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主要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各项目的待遇水平有所改善,基金收支管理和运行总体上是平衡的,但长期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从2000年开始在辽宁省,继而在吉林、黑龙江进行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正在进行,并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调整养老金计发办法,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制度转轨费用等制度创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为探索中国的社会保障健康发展积累了经验。4.在发展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运行中,同时也存在5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就业服务体系滞后,再就业资金缺失,居民过高的就业心理预期未得到合理的引导,调查失业率不断上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城市弱势群体保障不足;制度缺失导致社会保险基金的潜在危机以及城市群中农村移民的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的迫切需求等问题需要对现行政策制度进一步改进、完善。为此提出七项建议:第一,积极促进就业,不断健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形成通过就业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有效拉动就业需求的良性运行机制,从制度建设、政策导向、改善就业环境等方面有效促进就业。第二,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第三,统筹安排城乡就业,改善城乡就业环境。第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让更多的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有效的保障。第五,在总结东三省试点的基础上,实现制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第六,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和管理。第七,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 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教育取得很大成就,教育数量供给能力的国际排序略高于人均经济总量的排序,为现代化奠定了较好基础。本背景报告试图给出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图景,并对政策趋势做一初步判断。本文阐述了世纪之交教育发展与改革形势,包括教育的基本体系与发展现状、宏观教育体制改革主要进展和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需求的深刻变化,强调教育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未来挑战,还存在许多显著问题和困难,诸如教育体制和制度不适应发展需要,学校和社会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的价值偏向,财政投入不足,教育系统内外之间资源缺乏共享等等。最后,我们试图勾画一下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方向,重点放在四个方面:一是重新确认正规教育、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功能;二是强化政府统筹公共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三是加强非义务教育投入效益监管与教育质量评估;四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国有着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3000年前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学校教育,1400年前开始科举考试制度。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即使很穷的时候也是如此。当达到温饱乃至小康水平以后,人民群众对教育有着更加强烈的需求。现在,当世界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经济的分量时,很少人会将目光投向中国教育,然而,外来投资者不会不深切地体会到中国劳动力和专业人才的整体质量。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激发了亿万人空前的学习热情,人力资源开发已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文试图给出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图景,并对政策趋势做一初步判断。
  • 摘要: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在全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不均衡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社会问题。对于卫生事业来说,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1949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其中人均期望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目前的71.8岁;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到目前的21.5‰;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O万下降到48.3/10万。2004年底,中国拥有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近29.6万个(其中,医疗机构28.8万个),专业医疗技术人员439.0万人(其中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8万人),病床数325.1万张,与改革初期的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69.41%、78.38%和59.23%。中国每千人口医生数由1978年的1.07人上升到2004年的1.5人。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的床位数由1978年的1.93张上升到2004年的3.1张。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血液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传染病防治条例,并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加强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奠定了法制基础。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目前,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约有1.3亿人。从2003年开始,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县,开展了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自愿参加筹资、以大病补助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截至2005年9月底,中国已有67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覆盖人口2.33亿,共有1.77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75.8%,参合农民的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提高。温家宝总理在刚刚召开的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今年把试点的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中央财政为此将增加支出42亿元。到2008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从2006年起,中国各地还将陆续建立一批扶贫医院或扶贫病房,用以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救治需要。但是,以上成绩和卫生发展水平与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还相距甚远。医疗卫生关系到每个家庭和社会成员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时下,卫生问题已经与教育、住房一起,成为困扰民生的三大焦点问题。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和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看病难主要体现在居民对医疗机构的可及性和对适宜医疗技术服务的可及性差;而看病贵则主要表现在农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难以支付快速增长的医疗费用,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影响了大多数人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和配置不合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不均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缓慢、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同时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以医养医和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使医院的驱利行为日益严重,卫生行业监管乏力,这些都造成了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此外,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困难,多渠道办医格局没有形成等因素都从不同的角度加剧了看病贵的程度。此处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的卫生系统多部门共管的管理体制致使行政管理机构重叠,政出多门,协调困难,导致政府对医疗卫生的监管举步维艰。本文在分析了上述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后还专门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 摘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保持了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经济高增长,1979年至2004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6%。根据最新的经济普查数据,2004年中国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合19262亿美元),中国已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中国拥有世界21%的人口,世界10%的可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如此资源状况条件下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与其农村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密切相关。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始于1978年以后的农村改革。长达20年的人民公社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户实际拥有了从集体获得的土地经营权,生产自主性大为提高。经营上的自负盈亏,使得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劳动时间和劳动力的使用方向。在粮食等农产品连续六年实现大增产的基础上,1984年以后,地方各级政府被鼓励发展农村非农产业,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乡镇企业。实现了当时背景下的农村非农就业“离土不离乡”发展方式,乡镇企业成为吸收离农劳动力的主渠道。在20世纪80年代,上述两项体制改革政策,在当时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打开了两个缺口:原来严格的国家粮食统购统销,农民却有了自我处置余粮的权利;原来计划性极强的自上而下的国家工业化方针,却允许农民可以在就地自主发展与农无关的农村非农产业。农村地区的这两个领域的变革成为尔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也为中国城市化的新时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城镇人口总数为0.57亿,城镇化水平为10.6%,比1900年世界平均水平13.6%还要低3个百分点。建国后,中国进入了现代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时期,城镇数量与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可分为两大时期:(1)前29年(1949-1978年):城镇人口增加到1.7245亿,城镇化水平为17.92%,年平均增长0.25个百分点。也就是城镇人口在近30年里只净增1亿。而当时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却达到2.5亿。(2)后25年(1979-2004年):城镇人口增加到5.4283亿,城镇化水平也升至41.76%。年平均增长0.9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净增3.7038亿。较前29年年平均增长快0.66个百分点。25年城镇人口增长了3倍。也是世界同期城镇化平均速度的2.25倍。从此,我国城镇化过程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尽管中国农村和城市还被体制分割为两个部分,但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使两部分的体制壁垒正在逐步被打破。即农村的发展在获得生机的同时依然延续为城镇经济增长做出无偿贡献,城镇地区的体制改革步伐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农村地区充分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的进程。突出表现在20世纪进入90年代以后,农民收入的增长愈来愈依赖于非农就业机会提供的收入,农民通过提供农产品,靠城市消费刺激而增加收入的比重开始降低,到新世纪以来,新增收入的70%乃至100%来自外出劳务收入。农民流动就业人数20世纪80年代末大约有2000万-3000万人,到2004年,据专家估算农民工达到14000万。据估算其中有60%以上是近十年出来打工的农民。农民非农就业收入的增长一定程度弥补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的农产品需求增长疲软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进城流动就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源泉。但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依然在扩大,城乡在享受基本公共品待遇方面的改革显然滞后,例如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非常明显。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公平之间的矛盾,昭示着在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必须要注意城乡发展的协调。中国农村发展依然还要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做贡献,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依靠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可以不断缓解多年付出的各种成本压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最终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的落后面貌。但是,最终“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依然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实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根本改革。唯有如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可能积累起发展资金,国家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才有财力支撑,公共财政的阳光才有条件普照广大农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