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第九届中日经济国际研讨会
第九届中日经济国际研讨会

第九届中日经济国际研讨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济南
  • 出版时间: 2010-10-30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会议文集:第九届中日经济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农业问题一直是多边贸易谈判当中最敏感、最复杂的议题,多哈回合也因为农业问题而多次陷入僵局。本文利用双层次互动进化博弈模型对GATT/WTO体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进行政治经济分析,认为农业谈判之所以如此艰难复杂,是因为谈判中要面临国际与国内双层博弈,每一次谈判都达到一个稳定策略均衡,但这种均衡并不是绝对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双方的各自让步将是多哈回合在未来短期内的均衡结果。文章最后建议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的谈判中应该团结一致,集中解决旧议题、减少新议题的提出,发挥国家利益集团中主要成员的力量等。
  •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成为推动国际经贸往来的重要力量,但是鉴于政治、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中日韩FTA进程缓慢,而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模式成为中日韩经贸合作的现实选择。本文在次区域合作理论的基础上,试探性的论述了建立鲁日韩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可行性,也指出这一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鲁日韩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建立提出可行性建议。
  • 摘要:随着高技术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高技术产品生产的国际分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中日高技术产品贸易发展总体状况、产业内贸易类型及水平的分析,确定了中国在中日高技术产品生产中的分工地位主要处于低端的劳密型环节,但长期看我国的这一分工地位是逐步提高的,但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内分工水平及分工地位出现了大幅下降。根据我国高技术产品生产的分工特点,我们应采取措施提高产品生产的技术含量,改善产业结构,提高高技术产品生产的抗风险能力,改善我国在高技术产品生产的国际分工。
  • 摘要: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出于在国外市场上充分利用其自身所具备的所有权优势之目的,称为技术利用型对外直接投资(technology exploitingFDI)。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仅受到跨国公司利用所有权优势的驱动,获取东道国更先进技术的意愿也是促进对外直接投资重要决定因素。与技术利用型对外直接投资相对应,这种FDI被称为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technologysourcing FDI)。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技术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而熟练劳动力或科技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集中了大部分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也完全有可能通过对那些熟练劳动丰富或研发集中的国家进行海外直接投资(ODI)实现技术获取和技术进步。rn 本文为了探讨影响我国技术获取型ODI活动的区位因素,选取研发机构集中的13个东道国的反映科技发展状况的变量、影响科技发展的宏观经济变量以及制度性变量,构造混合面板数据,分别采用OLS和分量同归方法对影响我国技术获取型ODI的区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东道国已有科研成果对我国技术获取型ODI影响显著,而东道国研发投入和科研潜力具有一定影响;宏观经济变量中,东道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双方总经济规模、东道国通讯设施状况无显著影响;制度因素中,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总体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双边文化距离影响不显著。
  • 摘要:在中日经贸关系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超越两国范围影响的大环境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日经贸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目前欧美经济依然没有完全走出危机造成的阴影,日本经济国内市场依然紧缩,中国经济也依然在努力通过内需拉动消除经济下行的局面。因此,着眼于发展区域内多边及双边经贸关系不失为后危机时代中日之间的重要考量。东亚经济增长的生产网络已基本形成,作为主导国家的中国和日本在其中已经形成了自主性、功能性的相互供给机制,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外部冲击,增强了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此次金融危机前后中日经贸结构及发展的新动态证明了这一点。
  • 摘要:2005年以来日本对印度FDI快速增加,不仅在总体规模、相对低位、行业结构等方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而且与日本对中国FDI徘徊不前的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验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消失、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人民币升值和印度政府的政策转变是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变化需要客观理性地予以看待,并且再次昭示,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和执法力度是中国进一步吸引发达国家FDI、顺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 摘要:本文将知识产权保护因素纳入Coe和Helpman(1995)设立的CH模型,并采用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联关系的联合交互指标,采用1985-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回归检验了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人均GDP对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人力资本存量对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技术创新能力、人均GDP和人力资本存量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摘要:本文利用Orr提出的企业进入的经典模型,选取了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第三产业中73个四位数产业的截面数据,构造了中国服务业企业进入与退出的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利润率、产业增长率等激励企业进入的因素和企业平均规模、资本密度、人力资本等结构性壁垒因素对企业进入与退出的影响,且着重对国有经济比重和外资经济比重等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对企业进入与退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表明外资经济比重对企业进入存在正向影响,国有经济比重对企业退出存在正向影响,在国有经济比重高的行业,国有经济比重对企业进入存在阻碍作用。
  • 摘要:我国东部地区的地方经济需要适度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并将其与纠正劳动歧视、改革户籍制度等社会制度和环境建设等不同层面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调整,实现和谐社会指向下的内源型发展。这就需要基于数量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为地方决策提供分析依据,做到对不同层面的政策单独以及配套实施对地方经济的综合影响“心中有数”。rn 本文以浙江为例,构建了地方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并模拟分析了多层面政策的综合经济效果,进而讨论实现上述调整转型的政策组合。重点关注了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劳动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政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实现社会公平的户籍制度改革,以及作为经济刺激政策的税收减免措施和作为结构调整政策的产业竞争政策。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生活的改善,畜产品供给压力不断增强。2008年各种畜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凸显,畜产品价格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纪录。另一方面,我国居民人均畜产品消费水平仍然很低,相当于日本上个世纪60、70年代水平(姚万军,2006),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今后,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畜产品的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激化。如何增进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畜产品生产能力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畜牧业生产多种多样,区域产业显著。我国畜牧业生产进行有效地区位划分及其比较分析,必然会为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具有实效的对策提供坚强的支撑。本文首先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畜牧业生产进行合理区位划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畜牧业的随机生产函数,并测算了每个省和不同区域的生产效率。最后,分析了生产效率差距的形成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摘要:对宏观变量是由确定性趋势所主导还是由随机趋势所主导的区分涉及预测精度以及潜在数据生成过程的认知理念等问题。在不考虑结构变化条件下,大多宏观序列是单位根过程的观念被广为接受,但结构变化是数据的常见特征,并且相当一部分都是平滑转换的渐变过程。rn 本文重在强调将这种效应考虑在内时单位根观念的认知需要扭转。文章用傅立叶级数逼近的方法拟合含有结构变化的序列,与先前研究不同的是在处理突变方式上把对突变位置和突变方式的估计转化为恰当频率的选择问题。对中国15个代表性宏观时序的考察说明只有股票价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有充分的理由被认为是单位根过程的实现,而其他变量----包括实际GDP和进出口----被视为平滑转换的趋势平稳过程更为合适。这意味着排除掉平滑转变的结构变动后,中国的经济周期确实是围绕在确定性趋势上的波动,具有较长持续性效应的冲击不是整个噪声扰动,而仅是造成结构变化的历史事件。在政策内涵上,本文的结论支持了由政府主导的意在改善基本面的大型冲击是有可能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发挥积极作用的观点。
  • 摘要: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被认为是驱动产业发展的两个轮子。本文在总结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各种互动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互动模式的划分标准,并依据此标准,对第一、二、三产业及其所属的各子产业进行分类,由此认为不同产业应该有政府、企业等不同的技术创新主体,分别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互动来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 摘要:“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发达国家为了规避本国严格的环境标准,部分污染密集型产业会转而向环境管制较为宽松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对于存在生产负外部性的产品,或发达国家会扩大污染产品进口以替代国内生产。中国相对于美国更为宽松的环境规制使中国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rn 本文利用2000-2008年美国对华8个污染密集型产业FDI和贸易数据,引入系统性环境规制变量,替代传统的污染减排成本或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对“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的实际应用进行检验。研究表明,美国对华不同产业FDI及出口受环境规制变量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但整体来说,宽松的环境管制是中国吸引美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不是净出口规模扩大的决定因素。本文研究证实美国对华投资与贸易中存在污染产业迁移,“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以产业转移形式成立。
  • 摘要: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经济失衡,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强制平衡,单纯从金融衍生品、金融监管、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等金融视角是难以全面揭示其深刻本质的。本文通过国际国内两个“中心—外围”的分析范式,揭示出美国经济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首要前提;中国的经济下滑是自身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反映,而不利的外部冲击只是诱发性因素并加深了下滑走势。面对各国经济调整和新一轮全球化的新挑战,本文认为:中国在短期刺激和稳定经济的同时转变产业成长方式,是利在长远但决策却在当下的关键问题;对于处在失衡一端的中国而言,是以出口还是以国内消费来消化由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是产业成长路径转型的关键所在;作为大国经济,存在着区域多样性特征,因此应摒弃“一刀切”式的思路,针对不同区域推行差别化政策。
  • 摘要:本文分析和预测了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与社会体系变革。这些变革将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使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后具有八大发展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应对。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