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五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第五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第五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深圳
  • 出版时间: 2015-11-20

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

会议文集:第五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每天上学与放学的时候,中小学校门口总是人流如织,热闹非凡.学生、老师、保安与接送学生的家长、托管班的兼职人员等,在校门口活动,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务.为了保证人流有序地进出与疏离,教育行政部门与交通警务部门等共同参与到校门口人员流动的规划中去.这种微观的区域人员流动的规划,是当前我国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关系的缩影.在校门口局促的空间内,学校的教育管理规定与城镇的道路交通法规发生了隐秘的联系,它们与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群,含蕴了校门口独特的教育人文生态.校门是学校诞生的地理标志,具有城镇地理空间的临界意义。校门的确定,意味着学校的教育空间的形成。校门,同时具有几何学的隐喻特征,它是学校与社会的边界线。校门以内,是师生活动的内部空间,这个空间跟知识传授与学生成长有关,涉及学校教育目标的具体实施,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校门以外,则是茫茫然的社会,它具有混沌性的特点。学校与社会的各个层面的关系,一切都在校门口汇聚。校门口作为一个具有多重行政属性的特殊空间,体现了诸如教育、交通、公安、工商等各个层面的社会关系,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些关系,成为多元社会关系中的博弈力量征用与发挥作用的场域。如果你想了解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真实状况,不妨到中小学校门口去走一走,最好多逗留一段时间,近距离地审视那里的教育人文生态,说不定会洞察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真相。
  • 摘要: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它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因而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了因此,课程,甚至被称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大法.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如何建设,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生态和教育价值.纵观传统的校本课程建设,不难发现,是存在两大误区的。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多数处于“用昨天的资源教育今天的孩子以适应明天的社会”的被动局面,二是在操作策略上,多数蔑视“拿来主义”,而冠之以“开发”头衔,实际上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最大改变,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让学校教育打破了“围墙”,有了更开放的天地,有了更鲜活的“人的维度”,有了更和谐优质的教育格局,最终必将促成“教育机会公平向教育结果公平转变”这一质的飞跃!课程主体“用户化”的发展方向就应是今后学校课程改革的最根本趋势,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是大家公认的保障教育和谐发展的完备体系。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更多的理解与实践,仅限于育人方面。无疑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事实上,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方面,“三位一体”可以作为的能量更为巨大,能够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能够产生的效益更为深远。课程平台多元化,让家长的教育需求多元化,让学生的学习途径多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和选择,在游戏化课程中,学校利用RPG(角色扮演游戏)的形式建立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让学生以玩家的身份,同时进人一个主题两条主线。一个主题,即课程目标;两条主线,一条是学习过程之线,一条是游戏成长之线。“玩家”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奖励和成就、升级过关、提升能量,并且在社区中得到表扬。游戏化课程最大的功效在于,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规则感、奋斗感和成就感,能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始终保持一种亢奋的心态投入于学习之中。总之,让课程融入时代的脉动中,让孩子成长在自己的课程跑道路上,才能更有底气让教育机会公平,教育结果更公平。
  • 摘要:教育的终极旨趣在于育人,而课程是这一旨趣实现的最重要载体.课程所承载的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使命的实现,实质就是要探寻课程与学生的深度交互关系,而学生核心素养是嫁接这一关系的重要纽带。一方面,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课程育人价值的实现指明了方向,课程就是要在这一终极旨趣的确证中实现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课程为载体,课程就是要在这一本体功能的发挥中进行自我创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顺应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符合我国课程实践的需要、内含课程思维转动的诉求,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吁求,也是一种内在的理念自觉。课程研究的不懈追求在于“建立起自己的话语系统和解释系统,并最终形成独特的学术理论体系,以更加切合本土经验实际的态势形成其自身学术的自主性和神圣性”。这一追求是进行课程创新探索的始终坚守,于核心素养而言,有助于以核心素养为轴心重构课程话语体系,也有助于增强课程文化自觉,最终凝聚成更富自信的课程本身。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之源的探讨回答了为什么在当前阶段要把课程创新的视角拉回到核心素养的视域中,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之思着重分析了如何理解课程创新实践与核心素养培育的交互关系,认识的厘清和思考的深人是有效实践的前提。课程一切理念都将在课程实践中得以显现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这说明,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作为一种课程创新的新思考,不仅需要理念层面的澄清,而且需要实践层面的推进。简言之,需要明确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的行动逻辑。
  • 摘要:课程内容是课程研究的核心.近年来,课程内容研究的视角不断推陈出新,如美国施密特等运用TIMSS"主题追踪图"研究课程内容,张恩德以"难、繁、偏、旧"视角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理论思辨,卢群等运用波特的SEC一致性分析范式对生命课程内容展开研究,张维忠等从内容广度视角重新审视课程标准,这些研究无不以课程内容为核心并对其不断夯实与深化.当前,课程内容“偏”的问题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但缺乏核心概念对该类研究予以深化与引领。课程内容偏度有偏重、偏离、偏激和偏误之分。由于课程在层次、结构、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复杂性,内容偏度在不同课程层次、时间、空间与学科上表现不一。内容偏度研究为保证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提供理论依据,是保障基拙教育内容准确性的重要抓手,是课程内容难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供有效方法,内容偏度产生的归因概括为教材编者过分追求“特色与个性”、教师课程创生的冲动与能力的缺失、考试的放大效应与异化的应试教学。
  • 摘要:值此课改深化之际,关于课改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改革成效等一直争论不休,唯有在课改深化的路径选择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无论课改的倡导者还是批评者,无论课改专家还是一线教师都不约而同地反对"自上而下",赞成"自下而上".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试辨之.有论者认为,“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剥夺”了一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制约了教师参与课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了教师的抵触和反对,有论者认为,“自上而下”的行政推进,脱离教学实际,导致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的脱节,最终影响改革的深化和成效,有论者从“回归教育的本质与原点”出发,认为教学改革才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主张“顶层设计完成以后,重点应是基层探索”,“深化课改重在推进教改”。上述这些观点似乎无可辩驳。但无论从理论的视角还是实践的视角,它们都需要理性的审视,“主体剥夺论”新审视,对“脱节论”冷思考,“重心转移论”忧思,“自上而下”的课改深化之路,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也是我国的现实选择,更是我们的制度优势,舍此无他。“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既未剥夺学校和教师在改革实施中的主体地位,更非导致上下“两张皮”的必然原因,不能由于教学改革的重要而冲淡或改变课程改革的主题与路径;“自上而下”地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化,既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又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更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和现实选择。
  • 摘要:自2006年秋季起,四川省初中全部启动新课程改革.从2010年始,四川省普通高中也全部启动进入了新课改.在通读初、高中新课改革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科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了探究学习.本文便从经典阅读和理论提升的角度对探究学习教学策略的史源及模型构建进行了一定的综合与汇总。中学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认识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讨、群策研究、解决问题。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探究学习教学策略就是把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有效的指导和学生之间有效启发下,凭借教材素材和教师提供的信息,积极参与教学,主动介入问题讨论,感知与理解教学内容,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教学计策与谋略。教师导教策略为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帮助学生学习教材和相关资料,解释问题,合作探究,总结评价,深入探究,学生学的策略主要是主题探究策略,包括确定主题、任务驱动、拓展探究、知识建构、制作、展示探究成果和学习评价。
  • 摘要:诞生于美国的"慕课"是英文缩写MOOC的中文音译,也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意思.基于政治权力的扩展与社会难题的解决、大学的经济压力与商业资本的趋利本性、世界的扁平化与公众的学习需求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四大行动逻辑,慕课一经兴起,就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席卷全球,但慕课并非十全十美。随着慕课的发展,慕课自身存在的不足也致使其面临着关于教育本质、学习方式、课程完成度、可持续性发展一系列的挑战。由于慕课具有大规模、在线、开放性的特征,突破了以校园为基础的实体学校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缺陷与不足。可以预见的是,慕课的未来发展将呈现出规模将会继续扩大、新型慕课不断涌现、混合式教学将出现的发展趋势。
  • 摘要:新课改以来,中小学教科书中的插图数量显著地增多.大量精美的插图曾引来人们的由衷赞美,关于插图的研究也从未停止.应该说,近年来关于教科书插图的研究是丰富、深入的,取得了不少成果,对教科书的改进也大有帮助.然而,关于插图有违"社会公平"的问题,却很有必要提出讨论.批判者的观点认为,如果教科书插图中存在着男女之分,城乡之别,且都是男强女弱,城市先进而农村落后,那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会产生无形的影响“,这说明“插图的设计存在不稳妥之处”,是值得批评和改进的,在一线教学实践当中,片面强调“社会公平”的做法已经导致了一些不良的后果。有学者在研究当中发现,有的农村学校片面地强调“教育内容要符合农村特色”,因而刻意地“回避大海和繁华的城市,教材中那些有关大海和城市的美丽词汇和精美插图本可以唤起学生对外面世界和未来的好奇与向往,但却被教师狭隘的‘生活教育观’所限制,学生失去了一次感受和认识世界的机会”,这显然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样一种情况和那些主张教科书插图要以“社会公平”为唯一准绳的观点是何其相似!可以想见:如果真的如批判者主张的那样,将教科书插图设置得彻底讲究“公平”,那就必然无法让学生对城市和农村的特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难以让学生对男女性别上的天然差异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如果以“社会公平”作为衡量教科书以及教科书插图的最高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那就必然导致教科书的质量滑坡,难以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讨论教科书插图的时候应该记住,除了维护和推进社会公平,教材更是学生了解多彩而真实世界的窗口。看待教科书插图中存在的“差异”问题的时候,不能被无原则的“公平”遮蔽了双眼,首先要判断这些“差异”和“公平”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即便是存在关联,也还需要判断这究竟是在“制造”新的不公平、“放大”已有的不公平,抑或仅仅是“呈现”差异?如果对此不加区分,将差异的“呈现”等同于不公平的“制造”或“放大”,就很难说是一种科学合理地分析问题的态度。当然,需要明确的是,教科书插图的这种对“弱势群体”的照顾,不能以损害其他群体的利益为代价。教科书插图的“社会公平”,绝对不是“平等”,而是通过插图的合理设置,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出插图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插图的设置更多的能够符合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的需求,能够为他们提供较多的帮助。如果插图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说是“公平”的。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现有的各个版本的教科书插图,虽然在社会公平问题上仍有可提高的空间,但并不像某些研究者批评的那样存在着严重的“城市中心主义”或“性别偏见”。因此,厘清“社会公平”的含义,找准发展的方向,是很有必要的。只要方向对了,教科书插图的质量必然能够在今后更上一个台阶。
  • 摘要:课堂是学生不断产生"奇思妙想"的地方,是学生生命活动、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场所.当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有了一定的民主和开放,但有很多时候还是局限在教师预设的方案中进行.漠视生成导致课堂是枯燥乏味之后的兴趣寡然,是唯书至上之后的学用脱节,是个别互动之后的更多沉寂,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解决标准化、同质化问题,成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宁波市江东区实验小学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开展“依托生成资源打造和乐课堂”的行动研究,旨在改善教师的课堂行走方式,让教学能和学生的脉搏一起律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和谐发展,通过捕捉生成资源,尊重学生的起点、解读生成资源,倾听学生的声音等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以生为本让学生更乐学,积水成渊让共享更便捷,顺学而导让教师更善教,和乐课堂让学校更出彩,“依托生成资源打造和乐课堂的行动研究”体现了基于个性差异的和乐课堂的魅力,在对具有个性差异的生成资源予以关注与利用的过程中,不但转变了教育观念,而且找到了可操作的办法,有效提高了国家课程的实施质量,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 摘要:教育就是用知识来教学生,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知识以适应社会化生活或创造自己的独特生活,为了生活就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教育及涉及知识本身的许多特点,也涉及学生接受知识的不同特点,教师要把两者联系起来,把知识转化为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化形式,转化为智慧、能力和操作行为,既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基础,还要认真研究知识本身的不同形式及其与不同学生的关系,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知识、不同结构形式的知识、不同认知水平的知识.这样才可能真正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教育效率.应该研究知识的不同形式,开发既能够反映科学最新发展成果又能适合不同阶段儿童理解学习的知识形式的课程。同时还要研究不同个体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形式。 教育形式的知识比较特殊,它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形式不同,既有学科结构形式的,也有常识性知识形式的,还有职业性(或实践性)知识形式的,从生活的角度来划分为科学结构形式的知识、日常生活结构形式的知识和 职业职业(或生产、工程技术)结构形式,在表现形态上,人类文明发展表现为客观世界的结构、社会的结构以及人类心智结构的不断进化和完善上,三种结构的演化统一表现为人类知识结构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上。知识结构是主体与客观对象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果关系之固有机制内化在主体心灵中的反映,它在主体身上表现为心智结构以及相联系的其他结构形式,外显为语言或其他符号形式。所谓教育,就是遵循这一结构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引导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自己塑造成具有智慧的实践者。知识的教育形式问题,更多体现在既定的知识的形式转化,它是知识教育的微观层面的问题,一般在具体的学科知识教学研究中有所体现。教育形式的知识是经过分化、重组、整合、改造和转换,从而形成的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知识形式(包含表达形式、组合形式)。根据知识的主体化形式原理、知识的使用规律以及教育改过程中的知识教育化加工思想,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共同探讨创建具体的教学操作技术路线,合理组合知识结构类型,提高学习的效率,动手操作、问题解决形成知识的机体结构建构,教育叙事、教育情节的创建激发知识意义的建构,引导反思与发现,引导知识的逻样结构建构。
  • 摘要:"改革",和"创新"、"发展"等词汇一样,曾被赋予理所当然的价值预设:只要是改革,都和正向价值有关,都是值得期待的"发展"、"进步". 基础教育领域,“新课程”之前的教育改革,被认为是“没有明确理论指导”的。所以有意识寻找理论支撑,是新教改的一大“特色”或“创新”。这种追求,确实是一种理性认识的进步。目前,寻找“理论”,或者进行“理论的前提论证”,似乎已经成为不同层面教改的行为通则。教育改革的实践,让很多有关教育的理论,变形、变味、变质。缺少思想的自我,才会寻求外部的填充;没有精神的自我,才会着重于外部的包装。强调自我,承认自我,不是文饰现实,故步自一封,不思改变,而是重新认识自我,在尊重现实、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思考改革的方向和条件。改革没有按照理论的方向行进,有时不是理论无力,而是低估了现实的力量。一方面,教育在不停改革;另一方面,教育在面对问责。社会浮躁,不能成为教育喧嚣的借口;反过来一样。如果一定要找当下之果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历史,追溯到传统,追溯到文化基因。但这种溯源追问,不是寻找推卸责任的借口。历史成就了现实,但历史不为现实负责;就如对当下的文化问题,不能责问孔子。,确信并寻找那一个“最好教育”的存在,但那个“最好”,并不在那里“等待”,而在手中“形成”。
  • 摘要:教育部在2012年公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国家对教师教育的发展形势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基础教育外语教师的研究发现,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发展取决于语言学专业知识结构和外语教学理论水平.当代语言教育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结论已经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理所当然,从事该学科领域专业的语言教师工作,无疑属于一种专业化的职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是我国目前教师专业教育的最高指导,同时参照《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结合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审视我们过去的外语教材教法理念。注重在基础阶段外语教师大学本科阶段的理论学习和培养,将会帮助其为教学实践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依托,解答在实践中的疑难困惑。外语教学理论类课程体系是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提升外语教师的教育质量;教育语言学等理论方法是否对外语师范生职前技能训练有的重要指导作用;外语教师的语言观和学科知识的重新构建可以影响外语教学实践和教学策略。在师范生培养中加强教育语言学理论知识是对外语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语言学观点和理论都对外语教学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语言教师的培养发展问题上必须有选择地吸收理论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有所取舍,同时让教师明白这些知识,成功应用于教学实践。外语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大量专业理论的启发下,将这些优秀的思想方法移植到自己的外语教学实践中去。
  • 摘要:放眼现今中小学,应试教育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学科教学表面化现象突出,师生争分夺秒获取知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受阻。当今心理理论的研究已经充分证明:所谓应试教育、知识本位和技能训练,并不与培养能力毫无关系,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的,而是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知识、技能是学生形成创造力的必要基础。因此,在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今天,应该充分认识学校教学中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正确认识学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教师讲解、学生记忆和技能训练的现象,消除“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建立在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把握好能力培养的根基,使学校教学工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也是为中华民族明天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创新基础.
  •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它将单调的信息转换成色彩丰富和高度组织化的图式,使人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整齐但烦冗的文字中,更形象、具体地表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导图利用逻辑推理的形式由点到面地有步骤、有逻辑、动态地表现出知识的生成过程,并完整地呈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展示了思维的动态生成过程,与教学过程吻合,为优化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和路径.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或心智图,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可视化思维工具,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具有图解教材知识、教材知识结构形象化的特征,能够增强大脑对知识的‘渴望’,发挥学生左右大脑的功能,激活整个大脑的积极参与学习、增强记忆效果。"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正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工具,优化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思维导图可以运用X Mind,Mind Mapper,Inspiration, Free Mind等软件绘制。首先选择适合的模板或新建一张空白图,把关键词安放在中心主题上,选中中心主题,利用“Enter”快捷键创建分支主题,根据教学内容插入相应的子主题,然后把前期准备的知识点和素材文件按层级结构填人到思维导图中,加上一些与主题节点相关的图片,使思维导图的内容更加形象化。上述软件除了有形成知识点的网络结构的功能外,还可以对分支主题形成不同的颜色分块,选中分支主题并使用“排列”功能,可以改变分支主题的组织结构。选中思维导图中的关联线,输人文字,即可在中心主题和关联主题间的线条上填人剪短的词语,说明层级关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软件的各种功能,绘制出丰富和完善的思维导图,可以辅助教学设计,记录课堂笔记,巩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评价。
  • 摘要:教师是教育的主轴,但相对于一般教师而言,专家型教师将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主导力量.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工作的重心已从重点解决"量"的矛盾转入到教师"质"的全面提升上来,专家型教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入决策层、管理层和整个实践层面重点关注领域的,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展开之际,专家型教师及其主导作用显得格外抢眼.某种程度上说,“土生土长”的中小学专家型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决定本次改革的成败。专家型教师是广大教师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是教师达到专业成熟状态时的一种特定称谓。专家型教师有其自身特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这既是成为专家型教师内原动力元素的聚集,也是内在气质和才识的外显。教师成长既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也受到自身内在心理因素的制约,外部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和关键事件等环境因素,国家教育政策、学校管理理念和校园文化等因素为教师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人文精神关怀。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从平凡教育者到优秀教师而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打造精良的教师队伍需要构筑好两大工程,一个是夯实教师职前选育和职后培养的“塔基”主体工程,另一个是优化“塔尖”的龙头引领工程,随着教师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我国教师人才金字塔的塔基将雄厚,塔尖将更高耸,届时中华大地上将会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专家型。
  • 摘要:长期以来,因为中小学实习课堂教学的缺乏,在高师教育中存在着教师核心技能形成难问题.由荷兰学者提出的"临床教育学"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为新兴边缘学科的临床教育学,是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教育理论综合起来,根据临床教育实践需要开拓出作为真正实践性的教育学新领域.在实践教育学理论指导下,开设出专门训练师范生核心技能的临床课程,可以较好地解决高师院校大面积增强教育实践技能的难题.教师核心技能蕴含了教师智慧和创造力,属于智力动作技能的范畴。以加里培林五阶段智力技能理论为基础,结合冯忠良教授改造后的智力技能三阶段理论,教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的研发,主要按照“观摩教学-模拟操作-技能创生”三个阶段开发和实施。教师核心技能临床课程开发明确确定临床课程模块构成的依据,包含学科教学技能模块、教学组织与管理技能模块、教育信息技术模块、人际交往技能模块和教学反思研究技能,分五个课程资源包进行开发,依靠“双师”实施训练好标准化学生,临床课程实施“步步高”训练程序,临床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这是确保临床课程实施富有实效的关键。
  • 摘要:本文基于对微课程概念的界定,提出一个适用于教师培训的微课程结构模型,并以初中物理学科为例.通过开发实验与试用调研.初步验证了结构模型的有效性。微课程结构模型中的各要素在开发实验中均进行了可行性验证,而试用调研结果则说明,依据该模型开发的微课程对教师培训是有效的。从适用效果方面看,调研显示:教师对微课程样例的总体评价较高,认为样例中的微课程内容类型都是教师需要的,并且这样的微课程对自主学习、专题性研讨等教师培训有良好的适用性。上述调研结果初步说明了将微课程应用于教师培训具有可行性,是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对于应用于教师培训的微课程,今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首先,在微课程内容类型的方面,可以尝试进行一定的拓展。在本文所述的微课程开发实验中,明显感受到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各学科的特点密切相关。因此,针对具体学科,微课程内容的类型划分会有一定变化。其次,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课程资源可聚合、可复用的特点,应该尝试研究基于本文微课程结构模型的微课程拆分、重组方式。研究不同微课程中微课、微资源的共用、互用,提高微课程的使用效率。这方面的研究可能涉及学习资源的智能关联技术、微课程结构分析、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分析以及网络课程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最后,可以尝试基于各类已有的教师网络培训平台进行基于微课程的教师培训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在本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拓展学段、学科,扩大教师试用范围,尝试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方向,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信息化发展。
  • 摘要:一个学科的发展是否成功,除了学生以及研究论述的多少,有很大的程度取决于基础建设是否完善,这个基础建设就是教科书。因此,要让国内课程理论建设的学术基础更稳固与扎实,宜再增加对教科书进行历史性的研究,针对我国相关的课程论教科书,分析它们是如何诊释课程理论领域的历史发展,也可提供另一种理解课程理论建设领域发展史的途径。本研究属于历史研究,所分析的资料来源以1989年以来出版的四部代表性《课程论》教材为研究对象,以四部教材国外文献和国外教育者引用角度为中心,考察跨国知识对我国课程理论建构的影响,从新视域推进我国课程发展和研究,分析了跨国知识在我国课程理论中的传播情况及跨国知识对我国当代课程理论的建构影响,我国课程视域从偏狭走向全方位,视角转换从直接引人探索尝试走向融合重构,我国的课程理论构建从参照他国的经验启示,自己融合创生出一条更好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看,跨国知识对我国课程理论的构建产生了重要的效应,成为促进我国当代课程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20多年来我国本土课程研究者的努力并不是仅仅表现在对跨国知识的接受层面,也反映在对我国自身教育传统与课程变革的重新审视、理性思考以及对本土经验的提升与总结方面,也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课程论迈向自觉和自信的重要呈现,而这同样是我国课程理论“向着新的方向前进”的重要体现。
  • 摘要:本文认为,学校课程制度创新可以实现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的基本意图,凝聚所有课程主体的实践智慧,学校课程制度能保障两种课程改革模式有效衔接。因此,学校是课程制度创新的生长点和希望之所。学校课程制度创新需要整合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的基本意图和所有课程主体的实践智慧,因为制度建设永远不会停步。古希腊人认为,向上的路与向下的路其实是一条路,我们永远都是在路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课程改革模式也是如此,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模式,其实已经包含了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模式,不过前者的表征更明显。课程专家在提出课程愿景时,已然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凝聚起来,回馈在学校课程制度中。顶层设计需要学校认真贯彻与创造性开展工作,弥散的实践智慧需要通过学校组织予以汇聚。二者的有效对接,学校成为课程制度创新的生长点和未来希望。
  • 摘要:在斯基尔贝克说过,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三个核心思想:(1)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即"课程是由学习者的需要和个性特征发展而来的经验组成的",如果要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教育经验,课程的多样化是根本";(2)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条件;(3)学校是由人构成的社会机构,必须与学校自身的环境相适应.基于此,学校应在全面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成长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体育校本课程设置成为学生兴趣爱好的给力点,学习潜质发现的着力点,热爱体育锻炼参与运动活动的有效载体。最终达到让孩子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形成一校一品的阳光体育特色学校。体育教师必须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而展开的课程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若想要开发出学生比较满意的课程,体育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追求,立足本土,结合校情,坚定信心,找准方向。
  • 摘要:神经教育学是近十几年里形成的教育研究新范式.神经教育学是将神经科学、生物科学、认知科学、发展科学等学科对大脑的运行规律与学生学习的脑机制的研究成果结合并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而非基础型学科.这一结合的使用使教育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图像或是电波等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更加直观、容易理解且有科学依据.神经教育学的出现,使得大脑和身体隐藏的学习进程变得可见,研究者和教育者可以开始观察教育干预的生物效应与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结果。使得心理和行为的研究范式从“黑箱”变为“灰箱”。如果能将神经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很好地运用于基础教育课程创新中,将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研究作出巨大的贡献。神经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习科学,在近二十年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科研究领域的框架。尽管学科体系框架仍旧不完善,需要从其他多学科不断汲取经验和养分,但已取得的成就预示着神经教育学是教育实证研究的重要基础。在神经教育学领域,目前国际上主要形成五个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分别是脑结构及功能与学习机制研究、脑可塑性与敏感期研究、环境与脑学习机制研究、阅读能力与脑学习机制研究、数学能力与脑学习机制研究。这五个领域的研究目前已经较为成熟,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开始被运用到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来。将神经科学应用课程工作的努力引出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本文主要谈谈两个浅显而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第一,神经科学研究成果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相关性;第二,运用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时切勿太急功近利。
  • 摘要: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必将导致人类加速走向毁灭。面对当前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各国政府必须跨越政治、经济和宗教的分歧结成团结的联盟,制定共同的环境保护策略,以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传递环境信息、培养全球意识的重要领域,理应在环境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贡献。然而遗憾的是现代课程与教学领域基于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二元对立思维,推崇大批量生产的工厂式教育模式,该模式极不利于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和人格健康发展。变革以知识论为导向的教育势在必行,因为这种教育放大了知识、智能、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化了学校生活中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生命体验的重要价值,使得教育与人处于疏离状态,学生的丰富多样性和差异性被扼杀,想象力的翅膀被折断。这种教育完全违背了生态可持续理念,也与教育本身的精神和目的相违背。构建生态可持续性课程与教学观是人类保护地球生态、造福子孙后代的重大改革举措。
  • 摘要:目前,学校课程的创新往往创而不新,大多与课程衔接缺失问题有关。关于课程创新中的课程衔接缺失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影响或干扰学校课程创新的顶层设计效益的深层次问题。注意处理好学校课程创新与课程衔接的有机统一,就会让学校课程创新能走向有理创新、有序创新、有效创新。可以说,课程衔接是当前学校课程创新的关键要素。目前课程衔接存在过分强调创新而导致新旧课程之间的整体而科学的衔接等现象,源于学校课程创新只注重结构于形式等,要用更为先进、合理的课程理念来衔接。用更具有发展意义的课程结构形态来衔接。用若干具有辅助性、拓展性和勃合性的“特色课程”来衔接。特色在这里即指具有衔接“特质”的成分或元素,等等,德胜学校关于课程衔接的实施上总结了很好的经验,随着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学校课程深化改革,更需要的是课程建设和课程创新,不能只“破”而不“立”。而“立”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课程衔接。实践表明,做好了课程衔接,学校课程创新就有可能向其深层次发展,从而带来学校课程建设与创新的流畅,以及丰硕的结果。
  • 摘要:浙江省义务教育新课程2003年开始实施,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2006年开始,全省的学校课程多样化探索从此开始.2012年《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学校课程多样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十多年的课改成绩明显,学校课程多样化、办学特色化已经成为了普遍的追求.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课改的氛围不理想,相关认识待提高。调查发现,超30%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基本没有落实,超20%教师觉得学校对校本课程不够重视。近20%教师不愿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民众对课改持怀疑态度者众多。其次,校长和教师课程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超20%校长对课改持怀疑态度,超40%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条件还不具备,超50%教师认为自身素质不适应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或存在困难。再次,实践中还出现了一些影响课程改革持续健康发展的不良现象.课改是自上而下推进的,行政助推是主要驱动力。政策推进、试点引领、评价促进是基本策略,专业引领是重要牵引力,学校自主创新是根本发展力。
  •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并把"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期教育的指导思想.不难看出,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美育是当前最薄弱的环节,这也是中小学教育最迫切需要加强一个方面.美育是当前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维度。虽然,自康德以来的大量著名国外美学理论家、我国著名教育家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朱光潜、黄济等一直用自己的理论与实践倡导美育,但美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依然低下,其价值和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彰显,学校课程美育实施的路径和策略还很粗浅。因此,只有深化美育的理论研究,探究清课程实施美育的基本原理,找到课程美育的行动逻辑,才能落实不同阶段课程中的美育目标、建构起系列化的美育课程内容,才能积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获得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学校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几个方面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师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内容和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们都在尝试着用各种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努力营造出"自然、自由、自主"的课堂氛围,释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加自信. 对于应不应该要求学生上课发言先举手的问题,教师们的看法不一。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应该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属于适当的行为;另一些教师则认为不举手发言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属于不良行为。影响人类社会及大自然的秩序、损害他人利益、阻碍自身发展的行为均属于不良行为。教师可以利用这条标准对上文提到的易混淆的行为进行区分:不举手就发言,或在学习上遇到问题马上向教师或周围同学询问,容易打断别人的思路,既不礼貌又影响了他人的学习进度;小组讨论时缺少秩序,易使本组的气氛不和谐,并影响其他小组的讨论;带病坚持上课,熄灯后还在学习,不仅不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还容易将病情传染给他人,影响别人的休息。这些行为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属于不良行为。学生坐姿不规范、书写不够整洁,大多是生理发育不完善造成的,并不属于不良行为,只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机会,不断地积累这些行为自然会消失。不积极举手发言,体育课上动作不够整齐,不认真完成作业等行为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学生明明有能力完成,却要偷懒、不按要求完成,就属于不良行为;如果是学生由于学习困难或是生理障碍无法顺利完成,就不属于不良行为。要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的行为及其成因,准确判断是否属于不良行为,从中发现闪光点,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做出适当的行为。教师应该记住:培育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 摘要: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下发过多个文件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然而却收效甚微.造成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原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造成供需矛盾,社会阶层的流动造成竞争压力,就业形势的严峻造成竞争激烈、不同主体间的利益维护造成“减负”难行和评价标准的误差造成负担加重,解决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对策有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完善分配制度,缩小社会阶层差别,实现人才选拔标准的多元化,协调主体间利益,使“减负”政策切实落实,建立社会对学校及教师工作的多元评价标准。
  • 摘要:目前,传统的行政班"大一统"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走班制业已成为普通高中教学组织方式的必然选择.然而,对于如何构建科学化的走班制,大部分高中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走班制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产生是我国高考制度发展和演进的必然结果,有着独特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只有明确走班制的价值,其实践才能更丰富多元。在分析与求证了走班制的价值后,必须探寻其构建层面的方法与策略,明确走班制的运作逻辑与机制,才能使其更好地为高考改革与高中教育教学服务。走班制是在考试制度改革背景下“迅速走红”,成为教育界的“新宠儿”,各方面的构建还不够成熟。因此,从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几方面探寻科学化的保障机制来保障走班制在实践领域的顺利推行。
  • 摘要:CSCL和翻转课堂都有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都需要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支持。两者都是信息化环境中的新型学习模式。但由于我国大部份地区网络化教学设备有限,而翻转课堂实践中初高中生的学习自觉性又不够强,学生单靠个人能力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提出将CSCL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入翻转课堂,即多人协作学习共用一台计算机解决教学设备问题,同时借助团队的力量影响个体。CSCL进人翻转课堂后,教学流程由教师课前准备、课前协作活动和课堂协作活动三部分组成,CSCL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进入翻转课堂,其核心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计算机,对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的角色进行了进行分析,并对教师和学生所扮演角色的行为进行定义。为教师促进有效协作交互、进行合理资源分配、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提供理论参考。
  • 摘要:课程资源也可以叫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利用的资源,将生活作为课程资源融人教学活动,是可行的,也是必行的,挖掘教材中生活因素,建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分析教材,挖掘生活因素,建立生活联结,课堂导入是引领着其后的教学进程的开端。导入策略的选取的依据是该节课的导入目标,但导入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沟通师生心理,使之相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几方面,进而为随后的新授课作铺垫。课堂导入的功能也即是对其效果是否达成的依据,课堂导入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2.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3.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4.明确学习目的。课堂导入作为教学过程的环节之一,以上的功能主要针对是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来进行,但其效果的达成应该还包含着教师方面的因素,即教师的专业发展层面。本文研究之初便带有这样一种目的,对教材当中生活因素的挖掘,从而进行生活导入的创设,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 摘要:新世纪伊始,我国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口号,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吹响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号角.在线课堂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它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设的音频、视频实时互动教学系统,将优质教育资源教学点的一个班级与农村学校相同年级的一个班级结为共同体,由优质学校老师统一授课,实现教学点学生与城镇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实时互动,进而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4月,由滁州市教育局统一规划安排,滁州市第二中学初中部与定远县拂晓初中开始了校际在线课堂教学交流的实践,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效地促进了两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是在线课堂的实施前提,在校际在线课堂教学交流模式下,通过主辅课堂之间的远程视频互动,两校师生共同教学一个主题,对主课堂承担授课教师的角度来说,需要在主辅课堂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充分互动的基础上打造高效课堂。要实现高效课堂,必然要做好有效备课和有效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双方教师之间的沟通更为重要。在线课堂是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途径,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新方法,是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资源、新载体,有利于城乡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 摘要:"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习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与'对话,,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十多年,然而其倡导的课堂教学交往仍然很难在教学一线的常态课堂中得以实现。从这两节课的情况来看,其传统授课方式的特征还十分明显。1.课堂教学以满堂灌为主要特征,识记为主。从高考应试的角度来看,教学效果还算比较令人满意,知识记忆比较到位,应试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几乎没有顾及。“致力于记忆,却让理解和良心空着。”困这显然有悖于“全人教育”理念,虽然使儿童学了不少东西,但却无法使他们的智慧和能力有所长进,因而培养不出学者和名家不足为怪。2.课堂教学交往方式单一,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小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一练习、对答案的模式,伴随的是师班交往、无交往和师个交往为主导的交往方式。学生尽管是以班级为单位共坐一室,其实质基本上还是单独接受教师的教导,极少甚至没有和同学交流。授课教师像蒙田批评的传统教师一样,“在他们学生的耳边喋喋不休,学生好像向漏斗里灌东西似的听他们讲课,而且,学生的任务仅仅在于复述他所学过的东西。"3.课堂缺乏生命的活力。学生的违纪程度不高,但是学习投入度也算理想,课堂沉闷,没有思维的碰撞,连违纪都是小心翼翼的,没有激情,只是讲讲笑话、发发呆、打打磕睡。学生难以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直接影响他们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只是为了满足一种被社会承认的标准,不是为了小孩。小孩在满足这个标准的过程中,脱离了他的天性,脱离了他的生活…"因此,他们极希望教师能组织丰富的课堂教学交往活动。“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新的课堂教学应既考虑高考指挥棒作用,又照顾学生的生命诉求。在不对传统教学带来很大冲击的同时,科学组建学生学习小组,开展各种课堂教学交往活动。把握时代脉搏,让学生在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中,相互激励,不断进步,“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 摘要:"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和盛行,促使教育领域的各要素发生变革,教师通过网络资源备课上课,学生通过手持终端泛在学习,教材教辅通过阅读器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电子书包引入课堂教学,引起包括教育界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教育管理者、家长等各方人士的关注和热议。电子书包应用于课堂教学,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冲击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学习模式。尽管如此,课堂教学效率和公平问题无论在何种教学环境下都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题中要义。根据以上对教学公活动效率与公平的探讨,笔者借鉴教学生态环境论的观点,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三方面分析电子书包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效率与公平问题,可以通过规范教学设计,传统教学与电子书包教学藕合,加强电子书包管理的方法提高电子书包支持下课堂教学效率与公平,电子书包使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无疑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力手段。它能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推动课堂教学公平,还需要广大学者和教育实践者共同探讨和出言献策。
  • 摘要:教育均衡发展正在大力推进,其根本目的不是削峰填谷,而是追求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而面对变革的时代,面对高考制度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号角已经响亮吹起的时代,面对教育均衡发展逐步推进但老百姓仍不会满足的时代,变革将成为名校继续坚挺的必然之路,同时,也将是去伪存真以及新名校产生的必由之路.学校的变革应该立足办学思想、顶层设计、教育实践来统筹思考与行动.学校没有思想是可怕的,正如一个人没有信仰一样,不可想象。有了办学思想才能有办学方向,作为校长、教育工作者,才会有成就感,才能不断去坚持并建设名校。学校的办学思想除了指向育人的价值取向外,如果能基于学校的历史根基、办学传统,将更具有持久性与生长性。顶层设计必须基于学生、基于教师。学生是人不是容器!教师是人不是工具!只有以人为本,才有生命力。在以育人为教育价值取向的当代,更应如此,顶层设计明确了学校的战略框架与推进措施。校长必须清醒地洞进而明确学校的“纲”,让教育实践纲举目张。变革不是否定,而是思想上的继承与发展,规划时的统筹与思变,行动中的突破与创新。
  • 摘要:长宁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现有小学25所、初中24所、高中9所,近年来在上海市教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了"顺天性而教,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的教育理念,在全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研究,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分别在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开展了相关重点项目的研究.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了很多的瓶颈问题:首先,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育,这是全社会的愿望,但优质的资源有限、优秀教师有限、高标准的教学设施有限,使得“优质均衡”的发展遇到很大的困难。同时随着上海市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高考科目由原来的“三加一”变成“三加三”,学校师资储备不足,在质和量方面很难满足学生选课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急需解决的问题,长宁区教育局提出按“三步走”的战略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并指导学生有效利用优质资源,逐步实现优质均衡的目标。第一步:“长宁网络课堂”资源的建设和利用。第二步:“分层作业”中二维码技术的使用。第三步:成立“长宁区教育MOOC中心”,开发师生共享课程,为全区教师继续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和平台。回顾长宁区在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中走过的三步历程,从最初的“网络课堂”为了解决区域资源共享问题,到“作业二维码”的使用,解决了学生“随时、随地、随意”的移动学习问题以及对大数据分析倒逼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改进,再到“长宁区教育MOOC中心”的成立,解决教师的在线学习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每一步都是在前一步的基础上的提升,每一步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每一步都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相融合、、寻找最佳结合点,这是长宁教育人作出的努力,并且还在继续。
  • 摘要:随着知识的迅速膨胀和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逐渐认识到,拥有一种知识或技能便可终生享用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要想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上生存,就必须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我国的基础教育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阶段,占据了人一生最宝贵的发展时期,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基础教育应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基,其根本意义不再是获得知识,而是要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需要"为每个人提供适应自己发展的不同道路,使不同种类的人能得到适合个人个性、独创性和职业的教育和训练",因此,基础教育有必要将学生的生涯发展放在人才培养的关键地位上.生涯教育全部意义的核心在于“成人”。就像卡西尔所说的,作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重存在的“人”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生涯教育不仅需要关照个体现实的学习生活,而且需要关注未来的成人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基于个体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身体发育、人格养成、知识获取、价值建构、技能掌握等,帮助个体实现生命的优化,迎接未来完满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地把自己的知识、技能、情感实践化,不断地调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从而校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最终走向自由的境界。
  • 摘要:本土课程教学论,就是指由我国传统教育家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原创的土生土长的适应和反映了中国悠久课程教学实践的特点和规律的课程教学思想理论体系。由于中国现代课程教学论主要是在移植西方近现代课程教学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经过百年来几代人的努力,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经过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改造,已经有了部分地本土化的成果,但也不得不指出,这些成果的本土痕迹仍不甚明显而移植的痕迹却相当浓厚,几乎是西方近现代课程教学论的翻版,离本土化相差甚远。所以,“本土课程教学论”,主要是指“中国传统课程教学论”,那些所谓把由外国引进的课程教学理论“本土化的中国现代课程教学论”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本土课程教学论不仅起源最早、内容丰富、体系完备,而且观点辩证,见解深刻。值得深入发掘,继承创新,发扬光大,用以指导当今课程教学实践。建立起具有传统文化根脉、本民族教育传统的课程教学论话语体系,并由此介入当下教学生活,从而发挥其无可替代的指导课程教学实践功能,是当代中国课程教学论建设不容回避的题,更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切呼唤。建构本土课程教学论,应当采取以下策略措施:(一)继承和创造性转化传统课程教学论思想;(二)借鉴和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教学论思想;(三)大力开展课程教学实验,并对其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四)推进当代课程教学论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
  • 摘要:课程文本作为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课程研究与实践中频繁使用的概念.然而,人们对其认识却莫衷一是.究其原因,除了"文本"一词的模糊多义之外,更源于人们在课程本质问题上认识的分歧.在所谓静态课程观与动态课程观对立之下,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课程文本认识.在笔者看来,这两种认识都存在一定问题,无法全面正确的概括课程文本的意涵,直接影响到课程中各要素相互关系的梳理,进而了阻碍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课程文本已与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教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预设性文本相去甚远了。一旦将课程从静态的、事实性与原理性知识堆积的文本中解放出来,同时,以审慎的态度去看待动态性、复杂性、互动性等后现代话语,发现课程从理论到实践都处于一个对立关系编织起来的综合结构之中。在理论上,把以往所谓“课程开发”与“理解课程”的对立统一起来,将所谓动态课程观与课程概念固有的内容统一起来,将流溢于思维想象中的所谓性别文本、神学文本、自传文本、现象学文本等与传统课程的知识文本统一起来。
  • 摘要:着力于通过学校课程创新蓄养学校特色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优质发展,已是当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共识之一,在实践上也出现了一些成功案例,但由于理论上关于学校课程体系的认识与建设还不甚清晰,致使较多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存在认识偏差、关键要素欠缺、结构化牵强、类型单一,片面为课程的归类,僵化为课程结构框架图的呈现等问题.本文致力于在理论上阐明中小学学校课程体系的定义、要素、结构、类型及建设的方式与流程,以期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引.学校课程体系与学校课程、校本课程、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等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勾连。它们均可归属课程范畴,也都可析出价值取向、开发主体、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等方面,但它们在这些方面的清晰度有所差别, 除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课程建设的常规要素之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还需对学校课程背景、办学核心理念、学生培养目标、课程更新等要素着重关注。就学校课程体系各要素间的关系来看,学校课程背景作为前提性因素,是其他所有因素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缘起;学校办学核心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是除学校课程背景之外其他要素的灵魂和统帅;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更新等是办学核心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的贯彻和体现。基于此,再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划的“学习领域、学科(课程)、模块”的课程建设方式,和各课程在达成学校办学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学校课程体系的纵切面为:理念层(办学核心理念)、目标层(学生培养目标)、学习领域层、课程层、模块层(分类模块和分层模块)、实施层、评价层和更新层;横切面为: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探究类课程,立足学校课程体系旨在协调纵向的各层面和横向的各类型课程间关系的实际,依据学校课程体系横切面即课程间的关系样态,它的类型可分为树状型、块状型、树状-块状型和块状-树状型四类。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涉及从办学核心理念的提炼、学生培养目标的确立到课程的管理、实施和评价等多个方面,其中既有宏观的学校课程的建设,也有中观的具体课程的开发,还有具体课程内容的呈现和实施。在建设方式上它们也是各有侧重,各有所属。这里论述的建设方式一是假定学校的办学核心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既定,二是侧重从学校课程体系整体的角度,弱化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具体方面的角度展开讨论,三是包括了学校课程开发的方式、学校课程体系化的方式和学校课程体系实施的方式三个方面。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校及其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教育变革,所以,每一所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活动的目标和内容都有其特殊性。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流程也只能设计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一般问题,而不可能也没必要穷尽每一所学校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活动细节。也就是说,它只能在大致框架上勾画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操作流程。这个“大致框架”除包括学校课程建设的常规流程: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解释与实施-评价与修订外,还包括了两种情况下的特殊操作流程: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开足开齐,校本课程开设充裕;二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开足开齐,校本课程开设欠缺。
  • 摘要: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生活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词,即生活教育、整体、素养.如果为这三个关键词构建一个三角塔形图,可以这样建构:塔的基底是“生活教育”,塔的中流砥柱是“整体”,塔的顶层是“师生素养的提升”。从生活教育到整体,再到师生素养是一个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样,当老师们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素养得到提升,又反作用于教学的整体性和生活教育的深化。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前,需要对学校原有的课程背景、基础、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的分析,只有立足于此,校本课程开发才是适合本土的开发、有生命力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是优化现行课程、培养核心素养、变革学习方式和提升教师队伍,课程内容整合一是依托课题研究,二是整合优势力量,组建创新团队,三是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实际开发一是进行前期的调研和培训,二是做了校本课程的培训和学科行动,三是校本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研究,四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评价的研究。
  • 摘要:课改十多年来,从政府到学校都在探索"好课程"之路,课程被视为教育改革、学校改革的"良方",似乎只要开发若干课程,教育就会为之而改变.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很多学校都开始思考并着手建设学校课程.新课程实施十多年来,很多中小学校开设了五花八门的"校本课程",但大凡逃不出"功利化""技艺化"的窠臼,且多表现为"校长走,课程丢"无奈状况,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陷入核心价值观迷失、课程品质低下的尴尬境地.新课程改革以来,涌现出各种课改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策略第一个是示范引领,第二个是整体优化,松小经将外在“给定的课程”改造为“内生的课程”,建构起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体验型课程“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完成了学校课程再造的深度变革,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量。生命发展取向下的学校课程再造,应该是使学校的课程设计从国家一统走向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培养“完整的人”,致力于人的三重生命的和谐统一,让教育点燃“我之为我”的生命亮度,“完整的人”并非与生俱来,教育的过程,就是“成全”生命的自我展示、自我生存、自我超越的过程。基于“生命”发展理念,学校应该确立自己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并在其指导下,勇敢探索学校课程再造的研究策略。学校作为自主、自律、自为的文化主体,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读懂课程改革的变革性实践,注重内涵发展的策略,设计个性化课程结构与构建生成性课程体系,形成丰富多彩的课程形态,从而最终使学校获得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力量。
  •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小学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暴露出诸如价值理解、基础支持、基本评价及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等问题。教师自身知识能力问题随着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而深度推进仍然面临不少问题,诸如在设计、探究、反思和展示等环节中,出现了主题无序、内容散碎、活动简单、评价随意、内在激励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与缺少系统意识和整体规划而导致地零散、重复、单调、低效等有关,其根本原因是课程实施中文化观照的缺失。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呼唤文化观照,内在规定课程实施参与者,要善于以文化视角观照课程实施,有效回应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意志和谐发展的需求。如果继续任由文化观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残缺,则综合实践活动将趋于表面化,缺失应有的育人力度,逐步滑向学校课程体系边缘,最终动摇其课程地位。文化观照离不开文化自觉和文化视角。其中,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观照的重要认识基础与心理态势,文化自觉的主体包括教师、校长、课程专家等,“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即对身边的文化能敏锐感知,有较为系统的认识,知晓其前进发展的方向。文化观照更直接的表现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形成文化视角,以之审视、指导、设计、调控与评估课程实施。其追求尽可能令静态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促使个体生命在活动中灵动起来,朝着适宜的发展方向,发展自我,展现自我,最终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与群体的共同发展,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活化,与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积累、创作、成长融为一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本身是一种特定文化生成的过程与结果,其具有一般文化发展的特点与活动规律,需充分激发活动者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推进生成的优化,切实加强课程实施规划,积极构建文化交流平台,多路径吸收其他文化合理成分,确保发展主线的明晰、发展养料与方式的丰富。
  • 摘要:尽管国内外学者对课程含义的表述有较大差异,但各个“学者群”均有各自趋同的总体内涵表达。如阿普尔、泰勒、佐藤学、钟启泉等人提出了课程的目标、理想与构想,又如,王道俊、张传隧、张华、陈玉棍、斯宾塞、廖哲勋、张楚廷等人从课程的实施或操作层面来探讨课程的发展,他们着力将概念聚焦于学校教育范畴。课程与课堂在主体生命发展上便建立起一种鸽的同一的关系,而这一隐含关系恰恰是两者互动机理的基础。无论是制度意义、学科意义的课程还是文化意义、生命意义的课程,其根本旨向还是为了学生,离开了教学中的师生,课程的任何意义都将不复存在。同样,无论是“形”的课堂还是“质”的课堂,缺乏对人生命的关照、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亦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课程与课堂都因为学生而存在,“一切为了学生”成了课程与课堂互动的共同前提和指针,这也是课程与课堂能够也必然互动的基础。课程与课堂关系之价值可以从概念析出的逻辑关系考量、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理性主张、课程与课堂互动的“教学生命”立场等方面体现。
  • 摘要: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课程内容的设计和课程实施的进行,基本上以人们对课程目标的学习、认识以及变通把握为重要前提的;即使是课程评价,它的实行也是以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水平为重要依据和准绳.SDP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五种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语言技能、团队合作技能、工作日志记录技能、以及独立研究与探索技能。研究型学习分为确立研究课题、收集并开发利用资源、深人研究、写出论文报告和进行成果展示五个方面,在各个阶段进行指导,SDP课程实施中存在教学目标难以理解、课程理念难以落实、学牛学习动机不强的问题,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归因,拟从理念培养、目标分析、动机激发、资源整合、过程评价等五个角度提出策略。
  •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本土味散发有其自身的逻辑和空间,但同时也遭遇着难以克服的限制。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味就是指让地方知识,或乡土情怀、当地民俗、地理、社区特色等等元素进人校本课程开发的倾向/努力或态度。校本课程开发强化本土化是教育现实性所使然,也有一定的理据做支撑。在承认校本课程开发本土味散发之必要的同时,还不要探讨本土味散发的空间与路径,才能保障校本课程开发本土味散发之可能。本土味散发集中体现在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基于国家课程校本转化的地方文化融人,以及基于本校课程创建的本土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然而,本土味融入课程的限制也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制度统一要求、大众对本土知识的偏见、教师本土知识的贫乏、本土资源的欠缺,等等,都会让校本课程开发乡土味的散发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 摘要:只有真正意义上为每一个学生设计课程,区域方能承担起让每一个儿童个性生长的教育使命。这种区域构建立体化地体现在教育行政、教育科研、学校三个层面,具体是指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指引、制度保障,教育科研部门的研究、引领课程变革与课程建设、开发、评价等活动,学校自主性地进行各具创造性的课程实施,从文化到图谱构建区域适切每个学生发展课程的科学体系,从基础到选择探索区域适切每个孩子发展课程的开发实施。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伴随英美等国率先开展的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主要形式的大学(含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模式研究,我国也先后尝试开展了高师与中小学合作育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但高师与幼儿园合作育师研究较少,关于高师与幼儿园合作培育职前学前教师的研究更少.本文将高师与幼儿园合作培育的职前学前教师的对象限定为高师院校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探索高师与幼儿园合作育师的困境与消解路径.为保障高师与幼儿园有效合作,高师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见习和评估体系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如在培养目标上,改变长期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重观念轻技能、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指导纲领,明确为学前教育服务的办学定位、修订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面向幼儿园,改变我国传统的以“大学为基地”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到“以幼儿园为基地”的新型教师培养模式,及按照幼儿园的实际教学需要培养幼儿教师。在课程设置上,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应适应时代的发展,立足发展、体现前瞻性、突出学术性、注重综合性和彰显人文性。随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调整,课程设置必然进行相应的构建。《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因此,高师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增加实践性知识教学,加强教学方法与技能训练,使课程设置能够切实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园开展实践教学。与幼儿园共同建立教育实习导师制度。高师与幼儿园共建教育实习导师制度,确定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标准,完善指导教师的聘任制度和评价制度。同时,为实习指导教师提供相关业务培训。改善高师见实习普遍存在时间短、内容与形式单一、评价与考核制度不完善、教师实习指导不到位和学生实习效率低、流于形式等现象。
  • 摘要:笔者所在学校近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队伍,它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取得骄人业绩的最大功臣,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能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体,是教育改革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觉的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学校也必须从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这个问题,并寻找相应的对策,大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相当部分的教师专业发展遭遇高原时期,缺少及时的自我反思,教师群体缺少有效的学习交流和专业引领,从研究的现状来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教师智能结构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经历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的研究,学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帮助教师完成自主发展的职业生涯设计,强调自我反思的系统化和经常化,建立合作组织,变教研组、备课组的“行政性合作”为专业合作,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培养青年骨干和学科专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教师的自主发展。一所学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能力和教师的专业精神。目前,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重要的是在唤醒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有效策略上要做出更多的尝试。
  • 摘要:"兴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人皆有之,且广泛存在.作为一个日常概念,它表明人对一定事物的倾向、关切、喜欢或爱好,与无聊乏味、漠不关心相对立. 兴趣的作用或功能主要体现在积极推进或内驱力的作用、调节正面情绪或快乐情感的作用和维持注意或定向的作用,有关兴趣的研几乎存在于心理学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研究者在清绪、认知、发展、教育、审美、人格、动机以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探究着兴趣的表现、作用,其运作机制,在心理学中,把专门研究人的兴趣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问叫作“兴趣心理学”或“兴趣学说”“兴趣理论”等,它涉及兴趣的概念和特性、兴趣类型和发展阶段、兴趣的生理机制和发生基础,兴趣与动机、情感、态度、意志、自我等个性心理的关系,以及兴趣在社会生活、职业工作、人格发展和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兴趣心理学”是兴趣心理研究的深化和必然结果,兴趣的概念与分类众说纷纭,其机制一是源于本能说一是源于需要说,教育和学习是“兴趣”最大有可为的领域。 如何使学生学有兴趣并学得愉快,始终为古今中外教育家所孜孜以求,并在近现代演进为一种影响较大的理论学说。对人的兴趣的关注和研究,反映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认识世界的深化,兴趣问题最为教育心理研究所看重,兴趣学说一般也多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兴趣理论。
  • 摘要:在学校课程内容体系的选择和建构过程中,以学科为载体,充分培养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强调创新与创造、信息应用、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等,是学校教育当务之急.“创造教育”可以提炼为三个关键词—“创新”“创作”和“创业”。“创新”就是突破常规思维,改进或创造新方法、新元素、新途径,并获得有益效果;“创作”就是培养综合性思维,进行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等的创作;“创业”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和意志品质,以项目学习为抓手,追求自我实现的价值,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该趋于多样化,每个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获得学分,收获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毕业成绩单,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对于教师而言,“创造教育”课程体系让教师们努力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知识结构,走出传统那种“左手教材、右手教参、学科本位、各自为战”的工作方式,由原来的课程执行者变成了课程创造者。“创造教育”课程体系给了老师根据自己个性开设课程的机会,既可以从自己学科出发做一个学科教育的创新者,分享或出版自己的成果,形成自己的教研圈子;又可以从跨学科的角度做一个综合教育的先行者,促进基于项目学习的实践案例的积累;还可以从校园文化发展和教育教学理论角度做一个教学论的创客,从课题研究的角度给予相应的扶持使之走上教育家之路;当然也可以做一个研究高精尖技术的创客,理顺各种体制机制构建他们自己创新创业的平台。
  • 摘要:近年来,学校在继承"树德树人"办学思想基础上,形成了"树德树人,卓育英才"的新思想,提出"卓越人生"教育主张,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构建起"五力四领域"的卓越人生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基础宽厚、品性卓越、具有创新潜质的杰出学生,奠基未来社会的优秀公民、专门人才和领军人物的成长.“五力”即道德力、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领导力, 在“五力”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发展实际,以文化引领和教育创新为着力点,大力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卓越人生”课程体系的构想由此发韧。在课程建设中,坚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强化学校特色,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原则,要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留给学校,促进学校多样化办学,实现学生在共性基础上的差异发展。这也正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关键,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与学校历史文化和办学思想相契合,从着眼学科建设走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层+分类”差异取向思想在课程构建中的实践,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还应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通过特色选修课程细化学校培养目标,加强对课程模块逻辑关系的梳理,提高课程结构的科学性,注重校内外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加强校外基地建设,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模式。
  • 摘要:当前,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课程建设从实体结构向虚拟场域的转型和演化."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字化课程"颠覆"了标准化、确定性、唯一性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原来的知识精加工学习逐渐向知识贯通式学习转变".这一转变是对学生"怎样认知学习对象""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学习""如何开展学习"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所作的一种变革.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组织形式,微课程摆脱了时空限制,突出了主题内容,通过灵活而短小的表现形式,使学生沉浸于动态化、形象化、网络化的信息传递中,切身体验学习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仅有利于克服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无人”的低效学习,而且能够规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有虚假化、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微课程作为多媒体信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它所改变的不仅仅是受限于文字符号的信息呈现方式,更多的是激活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人类觉知以及与此谐变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人和人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是以一定的环境为中介进行的。根据波普尔所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第一世界对应物理学习环境,第二世界对应虚拟学习环境,而第三世界对应的就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融合的学习环境。微课程为学生营建了以媒体技术为中介的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走到哪里,学到哪里”的便利,使得终身学习从时间延展到空间上得到了落实;而且也为课程改革以来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支持。微课程赋予了学生可支配自己学习生活的极大自主性,使得教室不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它以“支架走向网络、信息走向聚合、传统走向现代、配置走向集约、师生走向互动、虚实走向结合、记录走向电子、实训走向真实”的方式,培养出了“智慧人”。
  • 摘要:对话"在世界文明长河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西方文化奠定之时都出现过先哲"对话"的身影.国家课程校本化是指教师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均衡各个教育要素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所做的不断的调整、补充、拓展和整合等创造性的课程活动。校本化课程实施需要学校教师个体和集体在国家课程的共同要求和一个个有差异的、有血有肉的个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之间搭建一座座合乎社会需求的课程与教学的桥梁,这一座座桥梁便铺就了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之路.“对话”机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谈话”式教学的概念转换,它触及知识的本质。“对话”教学立足于当代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对人的存在的本质认识,强调通过持续地维持和建构教育中的对话关系,从而寻找一种可能的方式去将非个人意义的客观化知识转化为个人意义的主观知识,在“我-它”知识与“我-你”知识之间建构转化的桥梁川。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教师、学生、教材三方的“对话”成为校本转化的纽带。任何事物参与到“对话”中,各成分之间交流、沟通,具有交互性;在“对话”关系中,主体不再是关系的唯一成分,因此体现教学活动中的平等精神;各成分之间的“对话”在信任、支持的良好氛围中进行,主张亲密的师生关系,彰显对话教学的接近性。随着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学校课程深化改革,更需要的是课程建设和课程创新,不能只“破”而不“立”。而“立”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课程衔接。实践表明,做好了课程衔接,学校课程创新就有可能向其深层次发展,从而带来学校课程建设与创新的流畅,以及丰硕的结果。
  • 摘要:课程改革与创新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体是课程整合与研发,课程整合的核心任务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走向, 生本课程,即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凡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课程均属于生形成一个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研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课程整合与研发的首要问题是课程价值取向。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体系(以下简称“生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本课程。传统课程是预设性的。生本课程增强了课程的弹性与生成性。生本课程整合追求学生发展的完整性,立足学校课程发展的实际,分层次开展课程整合与研发,课程整合是课程改革的基础与前提,课程创新是学校课程特色形成的标志,建立健全生本课程观念,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基于国家课程,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应加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将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统筹考虑,课程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改革要深入,课程整合必定要先行。随着社会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不断提升,学校课程整合与改革必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生本课程必将是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归宿。
  • 摘要: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者有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多的学习机会,极大缩短了社会生产与结果的距离. 难以满足个体成长与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一现状使得教科书知识的地位在信息化背景下日趋局促直至贫困,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思考教育问题的意义,顺应于此,敏感于此,其关键在于邀请人们去检视关于教育的传统定义,展望如何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途与空间。教科书知识的选择是历史、利益的产物,通过规范受教育者的知识获取参与社会控制。控制,给了课程研究者最初的启示与随后的思路。对教科书知识意义的解读必须远远超越因果解释。教科书知识不是万能的,它给予人们的原本就不是所有知识,它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的民族性大于一切。通过教科书看到的不只是文本本身,教科书知识里有一个民族所推崇的民族精髓、局限、激情,教科书知识可以告诉人们在它所“代言”的时代里人们拥有什么,期望什么,也或者害怕什么,回避什么。教科书知识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整个社会倾向或趋势的源泉和监督者,对理解全球化进程有着一种严肃而实际的社会意义。 教科书知识的逻辑性是网络信息所不能比拟的,巴尔干化的网络信息是碎片化的、无序的,而且信息并不完全等同于知识。信息技术只是提供了接近知识的机会,却并不必然产生好的阅读,真的学习。教科书知识的学科化结构,一方面能够给予个人坚实的基础训练;再者可以形成特定学科的“学科规则”,两者共同作用,使个体获得符合教育目标的世界观、价值观,并以此判断what,why,who。无论是对于个人发展还是社会进步,这两个结果都是重要的,甚至是必需的,严肃对待教科书知识的社会意义与时代旨趣,以教科书知识规范社会发展,这一点不应受任何技术形式抉制。正确认识网络信息与教科书知识两者认知路径上的区别与差异,从终身教育角度思考两者的认知与学习。关注教科书知识的“域”,包括国别之域,学科之域、文化之域、历史之域、道德之域、伦理之域等。
  • 摘要: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元年,在"互联网+"的时代,各行各业人士都以各自领域的独特视角来审视这场革命."互联网十教育"的模式颠覆了教育的思维方式,这种跨界的互联网思维革新了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课程资源作为教育的物质和条件基础,在"互联网十教育"的背景下,对其的认识和研究变得就更有意义.在“互联网+”下的课程资源革新既是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教学思维范式转化的产物,更是针对学习个体需要产生的定制式服务。非物质的课程资源决定了课程实施的走向,物质的课程资源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度。传统面对面的课程,往往在微观课堂政治领域里,会出现话语霸权、课堂尴尬起哄、情境穿凿等问题,造成混乱。而互联网下,时空是分离的,这样有助于无障碍交流,能克服心理紧张、学业焦虑等问题。传统课程是按照教学一学习一评价进行的,固定的时段,而且周期长,使得课程资源改进等是滞后的,而网络下的课程助技术手段,如学业成绩、回答问题的应答时间、在线讨论与他人互动的频率等,可实时获得反馈,这样有助于及时地调整,对课程进行规划和设计。
  • 摘要:教学改革是人们关于教学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的改革,教学改革的发生是在特定的文化中进行的,教学改革本身亦为一个文化建设与文化更新的过程.对教学改革进行多元文化审视,就是意识到个体在文化差异与个人经历方面存在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现实以及教育过程中的文化、种族、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等差异对教学改革带来的重要影响.将多元文化与教学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就是利用多元文化的理论与方法来探讨教学现象或教学问题,这不仅在理论层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学科视角的支持和论证,也在实践层面有助于诠释教育教学改革场域中呈现的新问题。多元文化正是以其多元思维方式和批判性行动的态度,即以强调差异、平等、批判、反思、意义追寻、文化建构等核心概念为基础的思维态度与方法,为改造教学改革的技术化缺陷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可能。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及对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而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是指引人们进一步从事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的航标和鹊的。缺乏理念的统摄,教学改革活动则易流于技巧,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理想性、前瞻性和批判性。探讨多元文化审视下的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获取指引多元文化视野中教学改革的方向,获得重新看待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式,是立足多元一体的协调,是进行民族文化的学习,是达成辨证对话的展开。
  •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层级的课程改革中心已经由单一的校本课程开发走向越来越强调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者的整合,基于这个目的的学校课程规划也在很多学校的改革实践中大力开展.也就是说当下学校层级的课程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因而其评价也应该与国家集中管制下的课程评价有所不同.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有别于国家、地方层次的课程评价,也不只是校本课程的评价,而是着眼于学校这个层级,开展对以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为评价对象的课程评价,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有两个特殊性:一是评价对象指对当前三级课程决策运作形成的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二是评价视角以学校为本,而不是国家或地方对学校课程开展的行政性评价。当代课程评价的一般原则有:发展性、理解性、多元性、建构性。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要紧扣学校课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宗旨,紧扣学校层级的课程改革现状。对学校层级课程的审视角度不同,那么评价路径就不同。主要有以课程要素为评价的出发点、以学校课程规划过程为评价线索、以学校课程文本为主要评价对象几种开展学校层级课程评价构建的路径。构成对学校课程系统的学校层级的全面评价路径其逻辑联系是:课程四个要素包含在学校课程规划过程和学校课程文本中;学校课程规划过程的结果主要就是形成学校课程文本。
  • 摘要:我国传统教育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围绕教材而展开教学活动,教材因此而凝结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体现教育的性质".教材凭借其"权威"而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绝对性、封闭性和相对稳定性.新课改之后教材"权威"虽有所弱化,但教材的制度化和科学化维系和巩固着"权威"的延续,这种"权威"促使教育场域"人"的异化,"表现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从教材的教育事实、事实分情况讨论、教材的分化、教材科学化等几个不同的视角分别阐述教材如何使教育场域中的“人”异化,这种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更是表现在教材传递和接受过程中。用科学、理性、语言、规律等描述的世界是外在于意识且经过反思的世界,与最初的纯粹感知世界并不相同。因此,教材科学化作为教材使“人”异化的重要原因,其引发的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寻找“生活世界”中不变的结构和内容,从而把握意识层面不变的结构,再经过批判的、理性的反思,从而建构出属于“人”的生活化的教材体系。教材一方面成为加深“人”对经验世界认知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单纯地扩大认知范围的工具,另一方面,教材重新由目的还原为手段,或者说,教材成为了“人”的促进者,“人”能够发挥其主体性而不再为教材所异化。
  • 摘要:从感官社会学的视角透视教育场域的课堂,会洞见一幅多感官竞逐、合作、依存、共生的生态图景,在那里“眼睛”“耳朵”与“嘴巴”日日操演着资本竞取、力量博弈与权力抗衡的话剧。与传统的“规训型”课堂明显不同,当下的“生态型”课堂旨在通过变革传统上的“秧田形”排列方式,倡导建构诸如“圆桌形”“马蹄形”“月牙形”的座位编排格局。在形式上彰显了课堂生态的多样化、开放化、人性化特质,有利于复归学生“看”的权力。自不待言,在感官社会学的视界中,眼睛除了具有“凝视”的“视觉暴力”隐喻之外,还有多视角、多维度的“平视”与“仰视”内涵。“平视”意味着对称、平等、兼容与和谐,意味着师生的目光可以在平行的视线上“邂逅”与“际遇”,意味着师生在“视线融合”的当际可以体味尊重、信任、友爱、理解、关怀等美好的心灵共感。而“仰视”意味着对对方的认同、诚服、悦纳与追慕,意味着“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彼此寄望,有时更意味着师者的质朴、谦逊、涵养与企望。作为抱持良善的知识分子,教师的目光必然会守望作为人的学生的“心灵之窗”,饱含着人的自我解放的“希望之光”。作为听觉特权者的教师对作为听觉弱势者的学生彼此之间的真正倾听。对教师而言,这种倾听不是敷衍了事的塞听,不是打探监控的侦听,也不是片面不全的偏听,而是一种真诚的、信任的、健康的倾听,也是一种思想上、观念上、心灵上的凝听,更是一种实践上、行动上、反思上的善听。也只有在教师这种“倾听”的姿态暗示与感召下,学生对教师的“倾听”才能走出盲目的、单向的、顺从的、对抗的窠臼,进而迈入协商的、移情的、质疑的、批判的“倾听”境界。教师“话语”的霸权抑或“声音”的隐匿,学生“话语”的缺失抑或“声音”的嘈杂,均是传统课堂上的“异化”之声、“扭曲”之音。而在强调对称、平等、和谐、共生的生态课堂里,教师则应是为了儿童说话、促学生发声的知识分子,他们反对将课堂视为知识存储的银行、将学生概念化为无声的容器,而是自觉维护课堂生态的多样性、尊重学生声音的多元性;在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里,学生的各种不同声音分别代表着他们成长的渴望、求知的热忱、进取的思想、参与的愿望。而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应当谨记:“声音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学概念,所有的话语都是根植于历史的、以文化为中介的、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部分意义的”。教师应当运用教育智慧将自己以及学生遭致遮蔽或钳制的声音,转化为静待花开的“变奏曲”与生命成长的“交响乐”。
  • 摘要:所谓复杂性教学思维是指教师对教学复杂适应系统运行过程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作出的客观反应。教师是复杂性教学思维主体,教学过程是复杂性教学思维对象,复杂性教学思维主体和对象作为两个密不可分的最终的涌现物而出现,复杂性教学思维主体和对象又是相互消解和互相干扰的共同体,与简单性教学思维的预设性、线性、还原性、封闭性、对象性不同,复杂性教学思维具有非线性、生成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关系性等特征,在教学生成、教学维生、教学进化、教学突变方面有具体运用,对复杂性教学思维的探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发展,促进教学有效和促成学生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有千万条,从复杂性教学思维人手是千万条道路中的一种,而且是一条尝试性的道路,更具体的实现路径需要进一步探讨。
  • 摘要: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中的对话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教学对话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部分,教学对话是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形式,而课堂教学的目标作为一种预设的学习结果,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明确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话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作为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其教学目标与贯穿教学整个过程的教学对话的重要性不必多言,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话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处理好教学对话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位教师需要面对的任务。任何教育活动都应当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以教学目标引领教学对话的前提是教学目标本身恰当合理,教学目标的设置需要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好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教学对话生成着教学目标的基础是牢牢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底线,以不至于教学走向无目的的误区。
  • 摘要:随着学生群体的增大,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的巨大差距开始凸显,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将精力放在学习水平居于中间的大多数学生身上,学习成绩很好以及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均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由此人们开始对按年龄分班的教学组织模式进行重新思考.分层教学便应势而生,且有如火如荼之势.基于现代分层教学教学实然状态下的畸形现状而言,分层教学不仅无效,甚至反效。对此不能只站在应然的立场,以立法者的姿态去评断实然应该何去何从,同时也不能囿于实然,将实然视作应当。不然便是对现实的公开承认和对未来希望的不作为。关照分层教学产生的缘由和如今的发展:在理论上,分层教学是立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的一种差异教学,是班级授课下经济版的因材施教,在理论上使可行的。“层”乃层次之意,在分层之初,分层虽不是为了服务少数人,然后“分层”的词意本身却带有色彩,如要依据现代的分层教学理念或许说“分类”更为适切。在北京上海等试点学校的实践摸索中,贯彻现代分层教育理念的分层教学取得了实质的成就,他们以均质行政班为基础,结合学生主观意愿进行标准多元的走班式动态分层,且分层教学并不针对所有学科。教育资源分配依据需要,不倾斜不偏颇,基础薄弱的教学班依据需要配备更具教育智慧的教师。因为分层之前充分征集了学生和家长的主观意愿,教师学生家长都对学生的经验基础和学习特点进行了分析了解,故而学生对分层所产生的“层感反应”(应分层而产生的心理负面影响,尤其是“下位”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受到伤害)并不明显。分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永恒有效的教学策略,而是一种可供教育教学选择的一种灵活的教学模式。只有借助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实际情景和问题来合理利用分层教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是教育本身蕴含的应有之义,但长期以来,它却始终被强势的知识教学遮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落实.将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界定为正当性行为原则的教育,既符合价值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也符合欧州各国的价值教育经验,还符合我国教育政策关于价值教育的基本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主张在肯定价值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在教学中的共时性关系。要使价值教育回归课堂教学的应有地位,必须从理论上厘清价值教育与教学价值的关系、价值与知识的关系以及价值教育与知识教学的关系。价值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虽然肯定了价值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应然选择,但并非所有的价值教育都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实现。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价值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而非唯一途径。很多价值教育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也有些价值教育更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如果忽视了这一事实,就容易造成价值教育实现途径绝对化和价值教育与课堂教学机械、盲目融合的问题。从价值教育的内容出发,在厘清价值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探索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要素,为价值教育在课堂教学的有效实现提供基础。
  •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建立促进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发展性评价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课堂教学是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性评价的主渠道。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性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本着“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每堂课的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创设“尊重、理解、关爱、赏识、激励、愉悦”的新型课堂气氛,营造民主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即时评价"、“延时评价"、“包容性评价"的运用,让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倾听学生对学习的想法、意见,与学生平等对话,赏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每一个闪光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随时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鼓励和尊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学习潜能。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认识教学过程中的症结,帮助教师提高,帮助学生成长。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中,不仅采用传统的教师评价,更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采用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能,有利于增强评价的亲和力,促使学生更新学习观念,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而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也为教育带来全新的收获。发展性学业评价不可避免地改变着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在发展性学业评价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发展性学业评价活动是用来发现他们能做什么的,而不是去突显他们的弱点。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关注点的转移会导致学生焦虑的降低以及自尊心的增强。在发展性学业评价的方法当中,着重在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现性评价、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 摘要:"亲其师,信其道"这一古训源自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原文中载:"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亲其师,信其道",为原文截取,我们可以顺应现实的情况,进行解释、提炼以及发展运用."亲其师,信其道"大意是说: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愿意亲近老师,才能信任老师,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在平时教学中,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喜欢哪一个教师,就特别喜爱他所教的学科,也特别乐意接受这个教师的教育。如何让“亲其师,信其道”落到实处,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教师一味高高在上,教师通向学生的心路就会被关闭,教育就得不到预期效果。因为教育最近的路就是让学生敞开心房接纳你。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能用高效课堂解放学生,用博学睿智吸引学生,用幽默风趣快乐学生,用真诚关爱打动学生,用平等沟通感染学生,努力探索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途径,就一定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从而使教学达到一个更高的理想境界。
  • 摘要:如何才能过上有意义的教师生活?关注、专业、修炼,关注“有着同样价值追求的人们”,应该从学科的领军人物开始,因为他们经历和纵观着中国教育与课程的改革变迁,从他们身上能找到和领会学科教育教学的走向,在模仿中结合自身的理论素养、知识结构、文化情怀,以及教学的语言、组织、机智等进行理智和合适的选择。不断选择的过程,实质就是自身的内化。这样的内化,包含了方向的坚定、技能的锤炼和风格的逐渐形成。过有意义的教师生活,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做到眼里有人、心中有本、手上有法、思后有悟。当关注成为习惯,专业程度不断提升的时候,还应该对教师这行职业有敬畏之心。最好的修炼莫过于阅读与写作。阅读和写作是最不带功利的,阅读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段句,写作也不在于你留下了多少文字。重要的是,在阅读和写作中,你对世界和周遭有了更理性的认知,你的生活变得真正有意思和意义,你的生命也简单而丰富起来了。
  • 摘要:手是幼儿开展游戏的极好资源.手指游戏是利用人的自身器官——手,伴随儿歌口令节奏,通过手部动作和言语去构造游戏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它简单、易操作,需要的唯一道具就是一双手,适合任何一所幼儿园、任何一个孩子.在区域构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文化图谱观照下,沿着“金星”轨道,拓展思维品质,开发激活手资源,将手指游戏融人日常保教工作,探索实践了灵动思维手指游戏课程。课程基于幼儿,发展幼儿,在保持和发展手指游戏特质的前提下,辩证、科学地规划、开发、实施、完善系统整合的手指游戏课程方案,在科学性、结构化、序列化上下功夫,构建了灵动思维手指游戏课程体系图谱,创设灵动思维手指游戏的课程环境,课程上以混班、混龄为切入点,依托手指游戏体验中心等,全面开启混龄区域活动模式,在公平性、自主性、选择性的基础上体现差异性,让游戏精神在幼儿园课程中飞扬,让课程烹饪童年的味道。 手指游戏不是孤立的,而是幼儿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活动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手指游戏的开展时机和组织方式要讲究策略,遵循动静交替原则.使之自然而然地渗透、融合到幼儿一日活动当中.以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可以运用手指游戏来营造家长与孩子一起玩、一起交流、一起解决问题的氛围和J晴境.形成最什的亲子互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增进家园合作双赢。
  • 摘要: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作为实现“中国梦”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自信思维”而反思其专业自信问题,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谋求新发展的明智选择,本文在讨论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自信时,既要涉及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追随者—相关研究者、实践者—的专业自信,也会论及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较之其他专业而言,所独具的特色,或者更直接地说是探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最能引以为自豪的专业自信“状态”。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作为教育学科领域最为核心的专业之一,其在沟通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实践活动之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决定着教育的基本理论能否付诸教育实践活动,且决定着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优秀经验能否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存智慧。诚然,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之所以能在教育学科领域永葆其核心地位,除了其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和外在价值之外,还与其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沉淀起来的专业自信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所固有的特殊性质与价值本身也是体现其专业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自信体现在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理论和现实的需求,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自信的具体表现,正是该专业群体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能够自信的基础。这既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者的引以为自豪的基础,又是自我反思和开创未来的瓶颈;既需要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追随者一如既往的坚守,也需要于实践中不断地变革与创新。因此,在享受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带来的专业自信的同时,仍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自信水平。
  • 摘要: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改革一直是西方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始终是西方教育理论中的中心论题.目前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处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德胜学校结合现代课程理论,引入国际教育中的先进元素,实行适合校情的改革,推进学校教育的国际影响与竞争力。德胜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改革中加强课程改造与重建,形成了具有德胜教育特色的建构型双板块“4+3”全课程体系。让学生既高质量地完成必修的国家课程,又满足于个性化学习和兴趣特长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个性化发展、未来发展、深度发展,通过精细化过程管理的实施、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实施者培训促进特色化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撤点并校"是在保障每个儿童都能平等享有教育权的前提下,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目的,依靠政策力量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的过程.但2001年"撤点并校"正式实施以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1]由于经济、社会、文化、人口以及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当今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农村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农村教师培训的方式与渠道、农村教师的科研能力都面临很大的困境。制约教学点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农村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教师的补充机制与发展,“撤点并校”政策影响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迫于升学压力,农村学校重教轻研,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农村教师尚未形成教育科研思想,面对撤点并校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政府需从宏观着眼积极构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体系,建立良好的激励措施;教师需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意识,培养科研能力。
  • 摘要:校本研修是一个老话题,它的规律是传承和积累,是对认识的实践和修正.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必经之路.校本研修有校本性、科研性、人本性、牵引性和依托行的特点,依托学校教科研文化建设,改善科研环境,优化科研队伍,让更多的教师在名师引领、文化导行中走近科研、践行科研。推行名师工程,形成科研梯队,实现科研队伍“全名皆兵”。激活每一个教研主体,并有机依托教师、家长资源,促进教师学生成长。为此,在每一个活动中寻求教研点,作为激活教研主体的点,以利于促进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研模式可分为课题研究、课程开发、形式革新和微课研究,在积极寻求各种活动中的教研点,教师学生的成长点,在努力打造一批头脑有想法,眼睛有锐度,行动有效度的教师队伍的同时,整合国家课程、教师、家长、学生本有的资源,并形成合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教研力量,提高育人水平。
  •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1]这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构建高效课堂"教"与"学"的基本立场和要求,也是学校教研机构的工作指南.学校教研机构具有行政和非行政的二重性。也正因为如此,构建高效课堂中的学校研究机构执行力值得研究。构建高效课堂,并不是对某些教学理论、专家思想的简单应用,也不是在机械执行已有课程方案时作简单的加减,更不是以课题为中心的闪亮的展示课,而是要深入到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去,是将少数人的行为转化为一群人、每一个人的行为。为此,必须依靠学校研究机构,依靠教学机构的执行力,建立起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长效机制。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研组织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机构。在“校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教师”教研链条上,教研组织(教研室、教研组)的执行力关系重大,它上连接着校长,要将学校行政办学的理念、意图转变成实施方案;下连接着广大教师,通过教师落实洛方案,产生效果。在学校管理中,往往是“三分在决策,七分在执行”,执行力就是核心竞争力。然而目前一些学校的教研机构不能很好地执行学校行政意图,执行力差,不能引导教师研究教学中的深层次的问题—“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更有甚者,一些教研活动只是简单的交换教案和课件。致使学校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研究机构成了简单的行政管理组织。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是学校深层次变革,涉及面广、利益相关人众多,教学改革又不承认失败。因此,当学校决定实施这一决策时,教研机构就开始担负起组织、沟通、协调任务,穿行在校长、教务处、年级组、备课组、教师之中,彰显着自身的执行力。学校教研机构的执行力是“高效课堂”构建与实施的重要保证。
  •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推行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也有助于基础教育更好地融入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价值将会进一步彰显.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原来政策设计的初衷存在较大反差,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遇到了种种问题和障碍,进一步推行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校本课程开发究其本意是以学校为中心的课程规划,或者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发展,是指学校依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及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自主开发并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所以,我国十几年校本课程开发一直秉持这一理念,即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己的事情,既然将课程决策的权利下放给了学校,开发得好坏关键在各学校,政府和社会无须过多地介入,应尽量放手让学校自己开发。但这样的思想认识误区,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助长了各学校单兵作战、各自为政、自我封闭的倾向,而一些长期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次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这才是校本课程开发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要真正使校本课程开发走出困境,就必须及时消除这一思想认识误区,重新思考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路。为此,本文提出基于区域校本课程开发推进策略,其基本内涵是:以区域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正确处理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关系,政府部门从高位人手,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区域内校本课程开发;依靠政府部门力量,消除共同影响和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障碍因素;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和行动,推动、协调、指导、监管好区域内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校本课程开发走出困境,均衡发展。
  • 摘要: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学校整体改进推进,课程创新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学校的自觉选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言,中小学校兴起的课程创新至少表明学校课程意识的强烈觉醒,也确认了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变革的核心地位.然而,以中小学校为主体的课程创新,将对处于学校情境中的学生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也因此需要担负更多的责任,需要诉之于以"以关注人的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责任"为特征的"责任伦理".换言之,学校层面的课程创新,不仅需要激情与信念,还需要理性的思考.学校课程创新自然意味着学校要做出一些不一样的课程来,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共识。于是,课程创新追求独特与个性也就成了一种无须置疑的现实。而追求所谓的“适切性”,充其量只能算是关于课程创新的一种假设。不注重适切性的中小学校课程创新将自己迷失在“体系制造”的漩涡之中,自然地割裂着国家课程体系和学校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中小学校课程创新从根底上来说属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范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应站在“基础”的意义上来思考课程创新的基本价值追求。中小学校课程创新的价值追求思考,首要的问题不是为什么而创新,更应该是为谁而创新。如果将课程创新服务的对象真实地扩大为“一切学生”时,那些致力于“特长”发展的“卓越”课程追求,也许就会失去存在的真实理由。追求“独特”的课程创新在对“卓越”的追求中,无形地“边缘”并“薄弱”着另一些群体的学生。而如果转换一种思路,将中小学校课程创新的价值追求从“独特”转向“适切”时,中小学校课程创新将开始立足实践、面向全体、关注实施。“适切性”则将课程创新看成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双向互动的渐进调适过程,注重的是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对课程价值作出辩护。注重对实践情境的发现,强调顶层设计的统领,采取集体审议的形式是中小学校课程创新的基本策略。
  •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普及,海量的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共享数字信息资源,快捷便利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构成了无界、无边的数字化学习空间,为学习者知识的建构提供了十分广阔、开放和自由的环境.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卫星直播教学系统、网上教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虚拟教室系统、移动学习系统等平台,更是为学习者多样化、多层次化的数字化课堂教学实现提供了多种可能.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更新进步,我国教育领域的教与学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正在实现现代化与数字化,科技化与网络化,理论化与实践化的结合,正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教育技术化带动教育数字化,逐步夯实教育基础,努力实现传统教育向数字信息化教育的跨越式变革。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主体需要的不断产生,及主体通过自身活动对需要的不断满足,从而实现了人的自我价值的不断生发和发展。
  • 摘要:如今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倡导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能够熟练地、自发性地运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工作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除了分享知识以外,还有对学生的德育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社会化、个性、平等。在当今课堂教学改革中,有一种教学方式叫作“变教为学”。它指的是把以教师“教”的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改变为以学生“学”的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受到关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每个学生都有活动。“变教为学”的课堂提倡针对课堂秩序问题给学生立终生受用的规矩,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规矩可以检验自己行为,进而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重视知识共享的同时还要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培养有规矩、有道德、有个性、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
  • 摘要:2013年9月,在七里河小学校花征集活动中,四年级钱薏苧同学的校花设计稿是一朵美丽的“七色花”。教育就是一朵花,评价应该是其中的一个花瓣!于是,“七色花”评价体系开发团队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工作,最后决定,七色花花瓣做成一枚枚钥匙,预示孩子们用金钥匙打开智慧之门,用金钥匙打开生命之门! 七里河小学确立的“七色花”评价体系,本着构建孩子最喜爱的评价体系的构想,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点,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及时准确地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客观地反映和鉴别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改进。通过评价促进发展,通过发展促进评价,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构建特色、形成体系。最终让学生通过评价了解自己、激励自己、促进自我、反思自己和实现调整再提高,教育评价体系更多关注孩子的全面均衡发展,而不是把目光紧紧盯住他们的学业成绩不放,因为学习不等同于简单的学科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修养的提升,人格的健全。七色花评价体系已经在七里河小学实施了一段时间,取得的效果很令人惊喜。因为七色花评价体系覆盖了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不论是书写、朗诵、读书、体育锻炼、各种社团活动等等,都可以用“七色花”进行评价,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业出色表现等,都能得到及时评价。将评价与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结合,实现了教育的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调查发现,“七色花”综合评价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认同,满意率达80%以上。作为基于学生素养的评价体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评价是一种复杂的教育活动,需要不断去建构,去修正,完善成为更科学的评价体系,让评价成为推动教育的有效媒介,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 摘要:在复杂性理论的宏观视野中,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技能内容存在着不能解决的矛盾,要进行重新界定,重新建构,教学效益才能有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是“教师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综合、专业知识与理论引导和启发学生共同学习和反思,体现效果、效率,体现变化与应对变化的综合能力。”当前教学技能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学生学习过程的复杂性与传统教学技能的模式化、控制论之间存在矛盾,从教学实施的角度看,教学非线性特点之间存在矛盾,从教学反思的角度看,教学知识、资源与过程的不可还原性与一般教学经验循环之间存在矛盾,综合以上的矛盾分析,教师教育技能课程中的技能内涵分为三种、九类,试图达到“三个区别性的特征”,即“具有更大的可调试性,易于设计和操作实验;以大规模改革为目标;追求的终极目的是可持续性”。
  • 摘要: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引导学生选择符合个人特点、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高高中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生发展指导制度是一项有效的辅助制度,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八大学习领域课程结构的设计,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个性化创新人才成为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音符”,而高中导师制成为了提高高中教学质量的助推剂和教书育人的重要依托,清晰地认识到高中导师制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而达成思想共识是高中导师制有效实施的关键之所在。实行高中导师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指导范式。高中导师制是借鉴大学导师制发展而来,虽然现处于初级阶段,但高中导师制与大学导师制有一定的共同性,其指导范式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来灵活多变的设计,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开展多渠道的师生交流方式,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与激励体制。
  •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是统一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至少包含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这三部分.如何围绕教学内容,实现有效教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必须充分唤醒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其学习目标追求,并推动其积极自主构建自我认知图式与优化能力结构,并实现心理情感体验生成与丰富,以及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这些在课堂中要得以实现,离不开深度交流.深度交流对于有效教学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深度交流的课堂,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达成发展目标的理想课堂。课堂中的深度交流,是为了实现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深度交流的课堂,具有一定的特点。教师角色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其中一点大家较为认同,那就是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作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交流者。教师积极建构深度交流课堂,可从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的不同方面,通过搭建良好交流环境激发交流、以质疑与猜想推进交流、以合理反馈延续交流等不同策略,努力建构深度交流课堂,实现课堂交流的有效与深入,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效。
  • 摘要:近年来,随着翻转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的盛行,翻转学习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软硬件设备的更新,翻转学习要实现,师生关系也必须重建. 翻转学习(Flipped learning)是于2007年产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教学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翻转”,简言之就是,相对传统课堂的“先教后学”,翻转学习就是“先学后教”。要实现翻转学习,教师除了让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文、观看补充的视频或者解决一些附加的测试问题外,还必须包含灵活的环境、学习的文化、内容的策划和专业的教师,“学生中心”师生关系观和翻转学习教学模式的结合,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师生关系系统,翻转学习环境中的师生关系不仅回归了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而且生生、师生之间,以及学生、教师和学校、社会等环境之间都连接成了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形成了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生生合作的多边关系。
  •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开宗明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与人类社会共生共存,是时代的产物,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便会有其相应的教育形式,社会的某一方面发生了变化,教育理所应当"识时务",以适应新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的全面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生态课堂就是运用生态哲学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指导构建的课堂,是遵循生态规律、蕴含生态理念、彰显生态精神、体现生态气质的课程。教师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知识观的不断演进,为建设生态课堂提供了可能性。一个教师要上好一节课,课前的积极准备,上课时的灵活反应,课后的认真反馈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里,把教师的操作按照传统理论分为:上课前、上课时和上课后。建立一种客观、合理、综合的生态课程评价体系,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生态课堂的和谐联接和灵活转化,构建生态课程评价体系,必须以生态学的系统观、整体观、和谐观、均衡观为基础,促进生态课程内部要素的均衡与和谐,这种着重培养“和谐人”是对传统“知识人”的超越。
  • 摘要:课程改革十多年来,始终在践行和反思学业评价改革.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价值基点聚焦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一直在倡导"发展性学生评价"理念.但中小学学业评价实践中,主导教育评价实践的仍然是中高考绩效分数,发展性学生评价并没有得到有效展开,理论和实践存在较大落差,普遍存在破多于立、理论相对丰富而实践简单异化的问题.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本质是一种全面体现国家教育方针,实现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立体性教育,价值取向彰显“人本、自主、开放、多元”等关联词的现代主义教育特征,根植于对传统学业评价范式的理性批判,偏向实证分析和人文理解评价范式的融合,强调行动研究范式的本土化实践,发展性学生评价参照标准最具典型的外在特征是其包容性和融合性,具有“变化性与不变性”参照体系的统一。为此,笔者认为,一个有效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三种目标参照体系有机交织的复杂评价过程,努力营造三种目标参照体系相互实现的社会文化教育生态条件是关键。现行教育体制下,我国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变革路径应当遵从课程标准参照目标到增长参照目标的渐进增量变革模式,逐步实现发展性学生评价模式的有机整合与统一。
  •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以山东杜郎口中学、泰兴洋思中学、南京东庐中学等一批薄弱学校倡导的"导学案"引起间内可以迅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但导学案操作机械化,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使学生负担加重,教师使用导学案忽略了教师“教”的重要性,过度重视学生“自学”,未能理解“教”与“学”二者间的辩证关系,这是导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共同关注.究其内在缘由,主要是因为导学案在短时学案诸多问题出现的根源,改良导学案教学,教师应当由“无所作为”转向“精致作为”。导学案创造性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须根据3W1H步骤实施导学案,学生才知道如何去参与课程设计、开发,体现导学案教学的目标导向: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中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照顾,现代化的交通设备与公共设施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幼儿身体运动的机会,影响了幼儿体质的增强及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阶段的首要任务,因此高度重视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重视幼儿的体育运动活动.幼儿运动兴趣品质是指幼儿运动兴趣的养成质量,主要通过运动兴趣倾向性、运动兴趣广泛性、运动兴趣稳定性和运动兴趣效能性四个维度的发展水平来加以衡量。在本文中提到的提升运动兴趣品质就是通过开发多种运动活动促进幼儿运动兴趣品质的四维度指标有所提高,而在对于提升幼儿运动兴趣品质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幼儿园体育教育的一般原则,还应有其独特的实施原则。运动兴趣品质提升工具的系统化原则为立足区域体育资源和园本体育条件,开发特色优势性体育游戏项目,打造幼儿运动兴趣提升的主阵地,并辅之以其他体育活动作为提升手段的补充和完善,运动兴趣品质提升操作的主体内化原则为坚持体育游戏过程中幼儿主体性的始终存在和能动发挥,引导幼儿外在直接运动兴趣向内在间接运动兴趣的自然转化,运动兴趣品质提升活动的适应性原则为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发和投放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年龄特点,确保活动内容与形式同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适宜性,运动兴趣品质提升方向的个性化原则为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维护和激励幼儿个性化运动爱好,允许和接纳幼儿运动兴趣指向、范围、稳定性和效能性的差异发展及其非同步性养成运动兴趣品质提升的社会化原则为丰富幼儿运动兴趣品质的社会属性,引领幼儿运动规则的现实体验、愉悦认同和潜移化接受,萌芽合作、进取的体育精神种子。
  • 摘要: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发展好小学教育,对基础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的科学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有国家层面、地方层面的多项政策依据,建设内容方面可分为以“孝文化”为主线的特色学校建设、“阳光教育”的特色学校建设、“德育”特色学校的建设、“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建设、“艺体”特色学校建设和“绿色”特色学校建设,小学特色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极其重要,但比较遗憾的是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应加强小学特色建设内涵的研究、目标价值的认同和小学特色建设的评价。
  • 摘要:教科书是课程的核心文本,"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课堂上,正是教科书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条件,也正是教科书确定了什么才是值得传承下去的精华和合法的文化. 作为“从一定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教科书是经过特殊筛选,加以定式化、组织化的社会共同经验,她总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精心选择的一种文本表达,所选择的文本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特征。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课改教科书积极建构全新的文化标准。新课改教科书的编撰及实验推广速度过快,很多出版社在教科书编写上都存在着时间紧迫的问题,一些教科书仓促上马,研究和投人编写的时间非常有限。新课改教科书不但编撰时间短,而且迅速推广,再加上一些编写和出版人员经验不足,在建构文化标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文化是一种力量,直接影响个体成长、民族进步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教科书是文化启蒙的基础文本,也是对青少年影响最为深远持久的文本,教科书确立的文化标准将各种不同的利益、信念和实践重新规整为一种新的标准,由此教科书需要不断地“加以更新、重新创造、维护和改造".
  • 摘要:经过十余载的探索,我国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波涛翻滚”“暗流涌动”的深水区和攻坚期,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风险空前增多,改革进一步推进的难度和复杂性空前加大,很多带有战略性、全局性和结构性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在这样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期,顶层设计和理论引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对重点领域、总体思路、基本原则的统筹把控亦是不可或缺。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良好的顶层设计与理论引领“能够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幅高明的改革图景与有力的行动线路,让教育改革持续、深人、稳步地推开”。因此,“新常态”下的课程改革必须重视顶层设计与外部力量,强调动力的集聚与共识的凝聚,不能盲目跟风现在教育理论界所风靡的“实践中心”和“实践优先”的论调,更不能以“20世纪80年代所开展的教育改革试验的如火如荼”来否定顶层设计与理论引领的价值和意义。在强化顶层设计和理论引领的同时,政府机关、专家、学者要释放和让渡出足够空间与权力,让实践领域的探索和智慧充分参与进来,以生成自上而下的推动和自下而上的探索相辅相成的良好改革格局。坚持顶层设计与底层关怀兼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联动的改革路径,要求改革设计者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中问题的研究与反思,对改革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并把实践中各种自发的试验探索和教育创新合法化,使之成为课程变革的活水源头。同时,也要求广大教师能够穿透对日常教学活动的麻木感,打破裹缠在自身上的经验固化之茧,敞开心扉,依照理论的启示与学术的关照,对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理想和教学活动进行持续的、深刻地反思与重建。
  • 摘要:长期以来,学校的课程基本都按照"国家课程十地方课程十校本课程"的模式来组织实施,而在众多的教育者的认识中,则越来越感受到"什么样的课程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的办学思考和深度追问.四川乐山师范附属小学将5天的课程重构为“4+1”课程,以完成相应的学科教学任务为基本目标,素质素养的全面提升为育人目标,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为办学目标。将部颁计划中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安排在周一到周四完成;周五一天的课程按照以下四个版块来进行设置:(1)经典阅读;(2)动感体育;(3)我型我秀;(4)公民素养。其中,第一个板块放在上午的第一个时段统一组织,第二、三个板块放在上午接下来的时间段内交替进行,第四个板块则统一放在下午开展。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该校组织了相应的语文教师,从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文,名篇经典,名人名言等选编成了《典雅集》,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润泽人生”为纲领,以每天早晨的晨读为方式,全面开始了学校了经典阅读,让整个校园书香四溢,经典弥漫;同时,也组织了部分班主任、学科教师,从“我要自律与自护”“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祖国”“我与自然”等多个纬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含“爱国、法制、德育、安全”等主题教育,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收集、整理,汇编成了各年级学生《公民素养课程指导纲要》并辅之以相应的课件、录像、微电影等,通过周五下午组织班级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正在通过多种渠道,组建相应的特长教师队伍,设计相应的特色课程,有序地推动“我型我秀”和“动感体育”两个板块的建设。如今,该校正沿着“4+1”这样的课程构想,不断努力践行着。这其中,如何构建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保障课程的长效、实效,还需要不断努力完善。
  • 摘要:课程是一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依托.学校的各个部门、各项工作无一不是承载着对学生的教育功能,都对学生个人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这一点认识,"学校即课程"这样的理念早已深入学校文化,成为学校办学与发展的"风向标".立足于“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需要,转变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目标,四川夹江县第一小学,设计和构建了学校师生共同发展的课程体系,以学科文化素养为中心,带动学校课程开发,以特色发展为目标,丰厚课程体系,所谓课程,并非国家课程设置上的几门功课,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教学资源,只要能为学生谋发展,成为教师发展的平台,均为课程。该校将加强课程设置的资源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广泛融合,为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促进教师的发展,以期得到学校的更好发展。
  • 摘要: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中心校学校课题研究,校本培训和日常教学三件大事成一体,过程完整化教学模成为了融合的一条主线。经过三年的努力,在课程改革进人“深水区”步履艰难的大背景下,处于祖国西部地区的最基层的蒙古族小学,坚持课程改革,提升办学水平,正在走出“深水区”游向彼岸。其办学特色为校长课程执行力提升,校本培训:从根本上解决了理念转变为改革行动的难题,承担“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题,建立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规章制度、考核管理办法,做到全员、全学科、全过程坚持课程改革,学校办学水平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了提高,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核心理念是: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施分层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课堂教学的终结阶段,进行训练监测,其目的是了解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效果。并有针对性地安排巩固提升活动,把“做中学”“发现未知”效果,提高到新的高度,同时继承和发展了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无教而教”的传统.
  • 摘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龙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丰富的社会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需求,致力于舞龙特色活动的开发和龙文化的营造。学生对龙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阅读有关龙的故事,亲手绘制龙的形象,吟唱龙的歌曲,特别是对舞龙表演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借助网络这一资源认识龙、了解龙。基于此,该校将龙文化辐射到语文、音乐、美术、体育、信息各个学科,研发了“金陵龙韵”校本课程。其核心价值是大我、包容、昂扬、灵动、至善。学校组织了金陵龙韵课程纲要的编写和金陵龙韵校本教材的开发,打造了特色活动“盛世龙鼓”,该课程业经历了从选修到必修、从活动到课程、从校内到校外及民俗文化教学课例研讨的发展。
  • 摘要: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生命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不是"物",必须具有鲜活的生命体征,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课程,才能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伴随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习型组织( Learning Organization)的基本含义,即持续开发创造未来的能力的组织”,是一个能将生存性学习(Survival Learning)与适应性学习(Generative Learning)结合起来的组织,也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的组织。学生在与课程对话与交流中,以课程愿景规划人生;以意义组织结构不断衍生新的意义;以自组织保持其生命的张力,承载着生命,孕育着生命的灵动等,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因此,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合理课程愿景,形成课程意义结构组织,构建课程的全息图,创生课程自组织等路径,建构学习型组织课程。课程在设计与开发、课程内容与类型选择、课程的编制与组织,以及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等各子系统不是均质的,当课程系统处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各子因素都可能引起课程系统向不同方向发展,同时,在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和冲突,进而有利于形成系统远离平衡态,必然会使课程在相对的平衡态中出现涨落,从而使自组织的形成成为可能。通过对现型的课程进行改革,改变单一的、封闭的、僵化的课程结构,将课程价值取向转向为相互适应价值取向,变革课程实施单向的传递、接受的过程,为双向的互动和改变过程,在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转变重视知识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及以学科为取向、目标为范式等现象,转变为既重视知识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及以学科为取向、目标,又重视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主体性,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基础,为个体成长与发展建构开放的路径,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程设计与开发之中,创设一种参与性、课程学习情境兼有支持性与批评性,从而实现从课程开发向课程理解的转变,以建立开放的、动态的课程结构,推进课程系统从不平衡到平衡方向的有序演化。
  • 摘要:教育现代化是我国近百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亨廷顿认为,所谓的现代化,其核心和要害就是制度化.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之一便是教育管理的制度化、理性化以及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是指社会控制与运行机制的模式化、程序化和规范化。通俗来讲,制度化即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以确保社会各项事业的有序进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同步发展。通过制度化的形式,存在于人们观念之中或理论之中的各种理念、设计与安排能够得以明确和固定下来,从而有助于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知晓和运用,课程改革制度化的层次就包括,课程决策制度化、课程管理制度化、教科书编审用的制度化、课程实施制度化以及课程评价制度化等。课程改革制度并不是“单数”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数”意义上的概念。只有当建立起健全、完善而又合理的课程改革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共同规约改革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的行为,使之朝着合理性的方向展开时,才可能保障课程改革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从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协调性四个方面衡量课程改革制度化水平,新课程改革的制度化水平不高,课程改革的制度化水平制约着课程改革的顺利、科学推进,这需要不断对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制度系统进行反思和建设,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以便提高课程改革的制度化水平,确保课程改革朝着合理的方向顺利推进。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平面化的概念与意蕴,指出中小学课程整合的方向是走向平面化,从纵向剖析,课程整合包含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从横向构成上课程整合包含目标、学科等多个着力点,基于整合的课程设计理念,即是建立在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的二维关系上,从学校发展需要出发,将学校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以学生发展需要为目标,决定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基于教师特质决定课程开发主要方式,在开发过程中学校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寻求更为开阔的整合策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跨文化、跨领域、跨学科、跨学段、跨阵地和跨环节整合,开发的课程谱系分为公需课程与特需课程两大类,建立更加开放的课程开发生态圈,在继承、拓展、细分、综合、创设与引进中让课程富有弹性与张力。
  • 摘要:依据三维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团队精神以及交流和展示的能力,SDP课程目标就是针对这一缺陷来培养这五种技能,以使学生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实力的人才,过程性评价就是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指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肯定学习过程中的非预期结果,从分析准备阶段、指标拟定阶段到调试完善阶段评价指标包含目标、能力和态度,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能力的开发和培养,重视创造品质和探索精神的生成,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关注结果背后的原因,而关注绝非关注的理由,分析也绝非分析的终点,因为挖掘质性评价结果是形成性评价本身的诉求,也是SDP课程促进整个人发展的必要途径。
  • 摘要:对课程改革的自觉追问,促动学校在“珊瑚最红孩子最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路径的探索下,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的支撑下,在科学理性的课程诊断、课程设计以及课程事议中,开启了一条以“亲和、亲证、亲和”为表征的“亲亲课程”校本课程行动探索之道。亲亲课程就是“亲和、亲证、亲在”的课程。其中,“亲和”即“亲近孩子”,是亲亲课程的起点;“亲证”即“适合孩子”,是亲亲课程的过程;“亲在”即“发展孩子”,是亲亲课程的实施状态。亲亲课程“三级同心圆”课程结构以学生的成长为课程的“圆心”,指向“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文化”四个学生成长维度,自内而外从“国家课程”到“体验拓展课程”再到“特长彰显课程”依次展开,构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课程结构体系,学校立足于自身的实践经验,针对当前课程体制及学校实际的课程改革空间,主要从两大途径人手展开课程开发,它们分别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的个性化”。亲亲课程以实现教师、学生、知识的亲和为出发点,力求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达到生命能量的释放。学生、教师、学校是亲亲课程确立的三个评价维度。亲亲课程的评价将从学生体验出发,立足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育影响,加之学校整体层面的自我反思与超越。为此,学校从学生、教师、学校三大层面出发,以原则、指标、策略、组织、应用、反思为基本考量点,围绕这些基本的考量点不断探索切实有效的亲亲课程评价体系,基于评价推动课程与发展为亲亲课程建设提供稳定有力的激励与优化机制。
  • 摘要:在全国范围,基础教育领域实施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这一符合当前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的改革举措,不是全国一刀切式的整齐划一的行政指令式的改革.正相反,反应各区域、学校个性特点的个性化特征,正在全国各地呈现出来.围绕着体现新课程理念,各地都有不少生动的改革成功的案例.但是,对于基础教育发展来说,不能简单移植外地的做法,必须基于本地、本校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进行改革实验.“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新理论,直接运用于在教师水平提升方面,应该获得积极成果。在当前快速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加综合、更加系统和更加全面的要求,与现实中仍以分段式的培养和使用的现实,越来越显示出尖锐的矛盾。“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的提出,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了一种现实而又合理的应对策略。本项研究的基本定位是校本研究,因此主要内容就是基于大麦地乡中心校的特点,按“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的内在精神,对全校教师进行跨学段的整合式教研。在其他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基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教师教研的内容、状态,致力于提升全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在校本教研中,无论哪一个具体的研讨任务,所追求的核心目标是:在1-9年级(全学段),所有教师都应对某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内在联系形成共识。对其他方面,则可相互交流体现教师或班级个性的不同做法,已达到在共同的目标价值追求的引领下,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生成长的目的。在研讨中,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正是这些不同的理解,能使全校教师更深入地研究本校专属的,自己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从中,自然地体现出校本教研对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的助推作用。目前,该方案已经在双柏县大麦地乡中心学校启动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还会呈现出若干具体问题。但这也是校本教研的魅力所在:因为研究,所以发现了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实现了教师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既是教育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本次校本教研探索的初衷。
  • 摘要:本文意欲在吸收借鉴“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项目宝贵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地方高校音乐院系服务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合作培养音乐教师的新模式,以期改善中小学音乐教育和高等音乐教师教育改革相对滞后的局面,完善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之间资源共享、合作共建、共同培养模式。从而促进音乐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的目标而努力。在音乐教育领域,应及时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转变,深入对我国目前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培养适合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教学需要的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借鉴东北师大合作共建“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项目的先进经验,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与黄石市教育局合作启动了“高雅艺术进中小学”活动,探索和研究地方高校音乐院系利用自身音乐设施、师资、学生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科研优势等资源服务地方中小学音乐教育,为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师资培训、科研合作、学术交流提供支持,同时建设以中、小学为主体的稳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建立学生专业实践、职业实践和开放教学平台。最终实现合作共建,多方共赢。新模式、新机制的形成将首先解决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脱离的问题,实现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无缝对接,真正做到使高校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求,以基础音乐教育一线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洞悉新课改、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创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中小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供导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