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77篇,会议文献有19篇,学位文献有122篇等,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的主要作者有范荣梅、李德芳、赵磊,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南海周边国家民众如何认知中国是检验中国周边政策社会政治效应的重要指标。以量化方法研究相关国家民众认知中国影响力的微观因素及其在不同地缘政治条件下的变化,有助于...
2.[期刊]
摘要: 以海神庇护为核心的妈祖信仰随古代中国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向周边国家传播,自明代传入日本后逐渐形成华侨群体的文化记忆和信仰实践,并在部分地区经本土化而进入日本神道...
3.[期刊]
摘要: 南非人民无论是对北京的整体形象,还是北京的政治、文化、国际交流、科技创新等印象认知都存在一定偏差。这种认知错位与南非的地理位置、具体国情、刻板印象等密切相关,...
4.[期刊]
摘要: 美国对中巴经济走廊保持高度的警惕和防范,连续采取一系列举措干扰和打压走廊的建设,在舆论层面极力抹黑,行动层面反制,外交层面合纵连横等。美国的打压对中巴经济走廊...
5.[期刊]
摘要: 近年来,海洋区域管辖及其资源归属等问题成为国际争议和冲突的焦点,海洋安全治理问题日益严峻,为建设和谐海洋环境,海洋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文章探讨了海洋命运共同体...
6.[期刊]
摘要: 随着中俄人文交流日趋频繁,中国文学在俄罗斯青年群体中的传播也不断扩展和深化.俄罗斯文化生活中的文学中心主义传统和中国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异域元素、东方特质构成了中...
7.[期刊]
摘要: 近年来,中俄民间外交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获得持续发展,成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与百年大变局相互交织,...
8.[期刊]
摘要: 中东欧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社会贫困问题,加强国际反贫困合作已成为广泛共识."17+1"合作机制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反贫困合作搭建了有利平台,双方通过做好合作顶层设计...
9.[期刊]
摘要: 201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象便引起各方关注,这与此轮中国制造业转移的大规模和高质量带来的深远影响有关.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本是受东南亚与中国...
10.[期刊]
摘要: 伙伴关系升级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议题,而中印尼伙伴关系升级对加强双边务实合作、深化中国—东盟关系、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新型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
11.[期刊]
摘要: 拉丁美洲是中国迈入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合作伙伴。近年来,中拉各领域合作势头强劲,共同利益的壮大和同向发展的命运,需要民心相通作为保障。人文...
12.[期刊]
摘要: [目的/意义]智库参与海洋公共外交可为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助力.涉海智库以专业性优势可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海洋战略的正确理解,引导国际...
13.[期刊]
想象的中国与跨国教育流动——全球南方视角下发展中国家青年来华学医研究
摘要: 跨国教育流动主要是从南方国家到北方国家的垂直流动。随着一些新兴经济体崛起,来自经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青年开始在南南区域内寻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中国作为亚洲...
14.[期刊]
摘要: 在探索中欧班列运输通道的进程中,我国先后经历了政府主导的摸索、市场主导、政企协作的艰难开拓和以大规模补贴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快速成长。而在补贴强制退坡...
15.[期刊]
在华韩国人社会文化适应现状及其适应性策略研究——基于广州远景路韩国人聚居社区的考察
摘要: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跨洲际的人口流动成为常态。在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关于社会文化适应性及其策略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焦点。自二十世纪八十年...
16.[期刊]
摘要: 认知战已成为国家间对抗的新形式和新安全威胁,它运用新科技手段,设置议题,散布假消息,改变人的认知进而改变认同。发动对华认知战是西方反华势力攻击、抹黑中国的重要...
1.[会议]
摘要: 越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跟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在越南2000余年的文化交流进程中,中国、印度以及西方三大文化都曾在越南广泛传播并经过越南人的选择、改造和加...
2.[会议]
摘要: 当前,软实力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何加强对外传播研究,提升传播效力,特别是大国之间的传播影响,是十分有现实意义...
3.[会议]
韩国公众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态度分析——基于问卷调查和集团访谈的研究报告
摘要: 为了解韩国公众如何看待中国崛起,“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课题组委托相关调查机构进行了1000份电话问卷调查和5组焦点集团访谈(FGI)。研究结果表明,韩国受...
4.[会议]
摘要: @@一年多来,“和谐世界”的理念贯串于中国外交的每一页日志。中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积极倡导建设和谐世界,着力打造和谐亚洲,为维护世界与亚洲的和平稳定、促...
5.[会议]
摘要: @@自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快速上升,此一趋势自然引起了某些大国的疑虑,中国透过上世纪90年代的伙伴外交、大国外交化解其他国家的不信任...
6.[会议]
摘要: 中美同为世界大国,彼此关系意义非同寻常。近20年来,全球形势急速变化,中国亦然、尤然。与之相应,国人对美态度也多所变迁。本文以此为题,着重考察改革时代之大环境...
7.[会议]
浅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对非援助的实质——来自中国与西方国家比较分析的视角
摘要: 金融危机蔓延以来,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呈现不同程度上的放缓,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
8.[会议]
美国南海政策的历史分析——基于美国外交、国家安全档案相关南海问题文件的解读
摘要: 美国南海政策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发展于70年代中美建交的过程中,最终经由冷战后中美战略关系的调整而趋于定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美国南海政策确立了从...
9.[会议]
摘要: 以色列与中国交往的历史相对比较短,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两国才开始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那时中国在后毛泽东时代改革框架下决定向以色列寻求技术支持.1949-1978...
10.[会议]
摘要: @@甲午一役,东邻小国日本大败“天朝上国”清朝,从此改变了隋唐以来日本师学尊崇中国的格局,开启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序幕。面对这场惨败,中国朝野谔然、惘然,不知所由...
11.[会议]
尼泊尔议会议长昂萨莉·加尔蒂·马噶在开幕式暨高峰会议上的演讲
摘要: 尼泊尔和中国是友好邻邦,拥有漫长的边界线,在长期的交往中,在文化及其他领域,中尼建立了长久的友好双边关系。中国与尼泊尔两国及其人民,长久以来保持着互谅互让、体...
12.[会议]
摘要: 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文章综述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践行者五十岚昭先生,表达对为中日民间友好交往,无私奉献、默默付出者的敬意!唯...
13.[会议]
摘要: 就目前所看到的资料而言,东盟十个成员国中,除缅甸外,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对华友好协会,分别是文莱中国友好协会、柬埔寨中国友好协会、老挝中国友好协会、印度尼西亚—中...
14.[会议]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埃两国建交的历程,其次从交流机制、教育机构、留学生人数等方面论述了中埃两国在教育合作方面的特点,然后介绍了中埃科技、文化合作的14条协议,最后...
15.[会议]
摘要: 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和连接东盟的桥梁和枢纽,妥善处理与国际河流有关的涉外事务,为加强与邻国的友好关系,稳定边疆,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16.[会议]
摘要: 2003年11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联合宣言》。为落实宣言精神,中日韩三方委员会随后成立。今年6月,中日韩三方委员会...
17.[会议]
摘要: 作为中美关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人文交流已经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美人文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机制化水平、层次规模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18.[会议]
抗战前中日国交调整的最后尝试与失败——1937年日本儿玉经济使节团访华研究
摘要: 1936年的中日国交调整谈判陷入了困厄的境地.1937年初,中日政局均发生变化: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共合作政治基础初步形成,举国抗日气氛高涨,但国...
19.[会议]
摘要: 2009年北京市H1N1甲型流感危机管理,是在2003年非典事件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给来的经典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案例.在这次危机事件中,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主动...
1.[学位]
摘要: 全球化、民主化和信息化带来了国际政治权力资源的变化,现阶段国际政治权力更多地体现为信息传播能力、政治凝聚力、国际制度和普世性文化等无形的软实力资源。在这种背景...
2.[学位]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间相互依存的加强,中国在经济、政治方面逐渐走上外交关系的台前。为了更好的发展软实力,中国对软实力和文化外交给予了诸多关注。2004年孔子...
3.[学位]
Confucius Institute’s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mania and China
摘要: This paper will present the role Confucius Institute,a Chinese cultural institu...
4.[学位]
摘要: This thesis is about the challenging and favorable circumstance in FSM's relati...
5.[学位]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非关系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到非洲大陆投资兴业。然而,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这些在非洲创业的中资企业自身却遭遇了各种挫折和...
6.[学位]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各国,尤其在中亚国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经济的腾飞促使汉语同英语一样,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
7.[学位]
摘要: 中国和泰国是有着悠久交往历史的友好邻邦。自1975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至今的39年间,中泰两国秉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外交默契,不断加深彼此间的友谊与合作,无论...
8.[学位]
东南亚华文主流媒体视野下的中国领土与统一问题研究——以《联合早报》为例(2009-2013)
摘要: 领土作为民族国家的立国之本即使在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国家的战略及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统一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促进民族团...
9.[学位]
摘要: “国外的中国研究”,属于中外文化交流的领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通衢,意义重大。至于研究“埃及的中国研究”的意义,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
10.[学位]
摘要: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视角下,“公共外交”这一中阿关系发展的关键渠道,以及“智库”这一日渐具有影响力的公共外交主体,正在引起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学界的广泛关注。...
11.[学位]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民出境旅游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态势。2014年,中国的出境游人数由上一年的9800万人次增加到1...
12.[学位]
摘要: 以中国对非洲的医疗援助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是基于全球化时代公共卫生问题的严重性,全球性疾病的爆发日益频繁并且波及广泛;其次是因为非洲大陆整体的医疗卫生状况已严重...
13.[学位]
摘要: 本研究从媒介和受众的视角,对中国在巴西的公众形象进行调查。除了展示巴西人民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一个著名的巴西电视新闻节目是如何报道中国的之外,我们还试图了解巴西...
14.[学位]
摘要: 美国是一个利益集团社会,“游说”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下发展成为美国政治运作的基本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之间的界限...
15.[学位]
摘要: 从约瑟夫·奈提出软力量理论开始,文化软实力就由幕后走向前台,成为各个国家关注、关心,并重点发展的内容。我国在学术方面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已日渐成熟,既有学理的...
16.[学位]
摘要: 中国和日本1972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后,两国关系走上合作和发展的健康道路。随着冷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日本自身面临的各种困境...
17.[学位]
摘要: 中缅跨界民族问题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民族等各个方面的纷繁复杂的现实存在,主要表现为毒品泛滥与人口绑架问题、非法移民问题、我国西南边民外流问题和边境冲...
18.[学位]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建立国家间的互信在发展国家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关系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尤其是...
19.[学位]
摘要: 面对全新的国际格局,崭新的历史局面,我国领导人在2013年提出了新的周边外交理念——亲、诚、惠、容。同年,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上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