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28篇,学位文献有4篇等,作品集的主要作者有吴文红、周霞、姜安琪,作品集的主要机构有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孤独伴随了著名作家D.H.劳伦斯一生。劳伦斯的孤独首先来自他的原生家庭的影响,其次来自他标新立异的思想的影响。同时,劳伦斯在小说中塑造了个性禀赋不同的众多孤独...
2.[期刊]
摘要: 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深受清教思想影响,他的剧作大多与清教主义有着密切联系。虽然奥尼尔对清教中的原罪、忏悔与宽恕等思想表示认同,但同时又认为,清教主义束缚压抑...
3.[期刊]
摘要: 传统学者在研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时候,通常把目光聚焦于莎士比亚歌颂爱情和友情的主题,普遍认为第1至第128首是献给一位貌美的男青年,而第129至第152首是献...
4.[期刊]
摘要: 对于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意象可以说是其灵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了多种意象,既有自然意象,也有社会生活意象。本文集中探讨莎翁十四行诗中...
5.[期刊]
“李燕新作汇报展”、“裤禅门下翰墨情——杨子洋画展”精选作品
摘要: 李燕字壮北,李苦禅宗师之子,1943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省高唐县。现任中史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中学教授、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李苦禅纪念馆副馆长、九三学社中...
6.[期刊]
摘要: 《第五个孩子》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一部小众作品,然而时隔十二年,却对此书编写续本,可见作者对此书有着独特的情感。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位外貌畸形,内心单纯的男孩...
7.[期刊]
摘要: 《皇帝的孩子》揭示了9·11事件前后美国纽约知识分子对左翼文化传统的批判与继承。纽约一批而立之年的青年知识分子,针对媒体"皇帝"默里及其代表的左翼文化霸权发动...
8.[期刊]
摘要: 无名氏小说的"文化"内涵早在30、40年代的《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等通俗小说中得到体现:虽尚无文化构建的伟图,却有意创设了多重文化困境.此外,无名氏以...
9.[期刊]
摘要: 受到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的影响,“脱欧文学”中常常涉及到有关英国的文化、国家身份等话题。在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我这样的机器》中,男主人查理一直在追忆他的生活...
10.[期刊]
摘要: 顾炎武是清代古音韵学的开创者,其入声理论集中体现于《音学五书·音论卷》.对《音学五书·音论卷》的入声内容进行精细分析,概括出关于入声的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古...
11.[期刊]
摘要: 对于每位中国儿童来说,《唐诗三百首》是必读的经典,日本也有一本诗歌集如《唐诗三百首》一般在诗歌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即《小仓百人一首》.该诗歌集由镰仓时代...
12.[期刊]
摘要: 菲利普·罗斯在第一部小说集《再见,哥伦布》中的同名中篇小说就表现出了对故乡纽瓦克的"恋地情结",这种情结贯穿他创作生涯的始终.纽瓦克是第一代犹太移民移植在"第...
13.[期刊]
对文学批评范式转换的反思——兼议《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
摘要: 20世纪以降的西方文学批评总体上经历了从社会历史批评到文本批评再到当下文化分析这一范式轮回的过程.新近问世的《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摆脱具体流派和文论家观...
14.[期刊]
摘要: 对于每位中国儿童来说,《唐诗三百首》是必读的经典,日本也有一本诗歌集如《唐诗三百首》一般在诗歌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即《小仓百人一首》。该诗歌集由镰仓时代...
15.[期刊]
摘要: 从总集、别集、地方志、家谱等各类文献中,辑录《全清词·顺康卷》及《顺康卷补编》失收之作品40首。凡二者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科第、仕历及其他...
16.[期刊]
摘要: 从总集、别集、诗话、地方志等各类文献中,辑录《全清词·顺康卷》及《补编》未收之作品43首.凡《顺康卷》及《补编》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科第、...
17.[期刊]
基于医疗保障差异的健康冲击与劳动力供给——以中国2011-2013年劳动力市场为对象
摘要: 本文从健康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构建健康冲击与劳动力供给的动态规划模型,运用2011年至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健康冲击对中国不同...
18.[期刊]
摘要: 伍秉镛是乾嘉时期广州怡和行商二代,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落第而归。其后,他的家族通过捐纳的方式为其谋得官位。然而做官非其所爱,他最终选择辞官回到广州,参与家族事...
19.[期刊]
摘要: 在《男孩和女孩》中,艾丽丝·门罗将儿童视角与女性叙事相结合,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主人公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由对性别差异的懵懵懂懂到逐渐接受自己“成为”女孩的历...
20.[期刊]
摘要: 现代派在1980年代的中国,在接受上存在着两极现象:一方面是理论阐释上的诸多限制;另一方面通过读者的广泛阅读,现代派实际上已经深入人心,早已跳开了理论阐释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