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真心痛)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465篇,会议文献有229篇,学位文献有425篇等,胸痹(真心痛)的主要作者有刘中勇、袁智宇、刘红旭,胸痹(真心痛)的主要机构有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西药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CHF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按照1∶1配对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2.[期刊]
养心氏片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胸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摘要: 目的:对养心氏片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胸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
3.[期刊]
化痰开痹汤对痰浊型难治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Lp-PLA2、MCP-1、sICAM-1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对痰浊型难治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化痰开痹汤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
4.[期刊]
摘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胸痹心痛病的辨治用方,探讨其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及配伍特点。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建立数据库,对中药频数...
5.[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益气化浊利水方联合西药治疗对卧位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症状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收治的卧位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
6.[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益气通络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
7.[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
8.[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软化冠脉汤合针刺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9.[期刊]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可归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刘如秀教授认为胸痹心痛病在心脉,根于肾,与五脏邪气相关。在治疗...
10.[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欣康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胸痹心痛病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7月—2020年12月衡水市中医院治疗的76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胸痹心痛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
11.[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中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合并用药规律。方法:对221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临床特征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利用关...
12.[期刊]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用药规律,挖掘出其常用药对,并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其常用药对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中国...
13.[期刊]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预测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标和相关信号通路,并应用体外实验验证,揭示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潜在...
14.[期刊]
摘要: 目的 挖掘熊继柏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用方经验及学术特色,为胸痹心痛的临床治疗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采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
15.[期刊]
基于“脾-气血津液-窠囊”病机观防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摘要: 基于中医脾胃论、气血津液、窠囊学说,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的始动环节为脾胃内伤,中心环节为气血津...
16.[期刊]
摘要: 心、肝同主血脉运行与精神情志,若心肝失调则血行不畅,久积成瘀,瘀久成毒,痹阻血脉而致动脉粥样硬化,故心肝失调产生的瘀毒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细胞焦亡导致动...
17.[期刊]
摘要: 目的从“痰瘀伏邪,蕴毒损络”角度,观察应用豁痰解毒通络饮干预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18.[期刊]
摘要: 胸痹心痛是以胸闷胸痛,甚则气短、喘促不得卧为症的一种心系疾病。该病在临床治疗上存在发病率逐年增加等问题,中医药治疗具有减少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优势。文章总结了何长...
19.[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丹参饮对痰瘀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126例痰瘀型PCI术后心绞痛患...
20.[期刊]
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是非心源性胸痛的常见病因之一,税典奎教授认为食管源性胸痛的病机多与“气、痰、郁、湿、瘀、热”有关,病位主要在食管、胃,与肺肝脾三脏密切相...
1.[会议]
摘要: 胸痹一病临床常见,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冠心病”,其病机常责之于痰浊瘀血痹阻心脉.中医多以豁痰化瘀通脉为治疗之法;西医治疗主要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
2.[会议]
摘要: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下发的胸痹心痛中医护理方案,参照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胸痹心痛诊疗方案及2016年8月温州市中医护理质管中心发布的《5...
3.[会议]
摘要: 满族医药源远流长,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涵盖内容广泛,本文介绍了吉林省满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常纪庆先生在诊治疾病过程中结合摸骨诊脉进行诊断,并使用飞针对...
4.[会议]
摘要: 满族医药源远流长,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涵盖内容广泛,本文介绍了诊治疾病过程中结合摸骨诊脉进行诊断,并使用飞针对胸痹进行治疗的经验.
5.[会议]
摘要: 林兰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药内科疾病的治疗40年余,临床经验丰富.她治学严谨,,医...
6.[会议]
摘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支架内(ISR)再狭窄,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刘中勇教授认为PCI术后再狭窄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刘中勇...
7.[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心复宁V号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的成效.方法:对11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选择55例采用心复宁V号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结果:治疗后35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8.[会议]
摘要: 胸痹作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日益威胁着广大中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根据胸痹常见体质类型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得知,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阳虚质为胸痹的易患体质...
9.[会议]
摘要: 胸痹,古人论述颇多,《内经》、《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等均有记载,积累了大量文献.随着现代胸痹病证的多发,继承先人学术思想,尊古维新,至关重要.马骏对历代...
10.[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冠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的证候特点.方法:分析2015年01月-2016年1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因胸...
11.[会议]
融入闽南发病因素创新胸痹辨治思路——浅述蔡少杭教授胸痹治疗经验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中医学对冠心病以“胸痹”进行辨证施治.胸痹病机,《金匮要略》强调“阳微阴...
12.[会议]
摘要: 葛洪为晋代著名的医学家、道家、炼丹家,著作《肘后备急方》在学术上承前启后,开拓创新,诊治胸痹心痛学术思想受《内经》和仲景学说影响,对后世影响颇深.本文探讨了葛...
13.[会议]
摘要: 北京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成立最早的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建院之初,北京中医医院荟萃了北京地区众多著名的中医专家,因为卓著的临床疗效而享誉全国.200...
14.[会议]
摘要: 胸痹多由正气亏损,气虚阳虚和气阴两虚而致,多夹杂寒凝、痰浊、气滞等证候,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日久的特性,多表现为气虚血瘀、气滞虚瘀等夹杂证。四物汤加味,从活...
15.[会议]
摘要: 基于《黄帝内经》扶阳理论、《伤寒论》中扶阳思想及其他医家对扶阳思想的发展脉络,简要论述胸痹心痛的因机及中医经典辨治思路.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及心痛患者轻、中、重症...
16.[会议]
摘要: 胸痹是由于心气血不足,阴寒、痰浊、瘀血等邪气滞留胸中,瘀阻脉络而致胸闷、胸膺、肩背疼痛、两臂内痛、短气等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心胸病证.轻者仅膻中或胸部憋闷疼痛,可...
17.[会议]
摘要: 国医大师雷忠义教授上个世纪提出冠心病胸痹心痛病痰瘀互结理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临床试验,已被列入了2016年《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专家共识》,这一理论指导下,研...
18.[会议]
摘要: 《金匮要略》瓜蒌薤白三方一直被学界认为是治疗胸痹痰证的重要经方.但张仲景制瓜蒌薤白三方的原意可能不在于此:首先,从痰的历史发展源流来看.秦汉至晋并无后世独立意...
19.[会议]
摘要: 目前对于胸痹的源流并未清晰,有认为来源于《内经》,亦有认为来源于《金匮要略》,故本文溯本求源,从秦汉时期现存文献检索,明确胸痹一词首见于《内经》.并从原文浅析...
20.[会议]
摘要: 本文基于《素问·痹论》中关于痹症的相关论述,探讨了营卫在心痹认识和治疗中的重要意义,立足营卫分析了心痹的成因与机理,并阐释了调摄营卫在心痹的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1.[学位]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刘如秀教授治疗肾虚血瘀型胸痹核心方发掘
1.1研究目的:
探讨刘如秀教授辨治...
2.[学位]
Epac-Rap1信号通路介导牡荆素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
研究Epac-Rap1(exchange proteins directly activated by cAMP-Ras-related p...
3.[学位]
消溶稳斑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对血清炎症因子IL-18、TGF-β1水平的影响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消溶稳斑方对中医气虚痰阻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8、TGF-β1的影响,来探讨消溶稳斑方对冠脉不稳定斑块的抗炎稳斑效应。 方...
4.[学位]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维医异常体液分型与血清胆红素、脂蛋白-A、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及镁离子等相关指标之间的变化规律。
方...
5.[学位]
摘要:
目的:观察天香丹颗粒在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过程中的疗效。
方法:7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气虚血瘀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对照分为对照、治疗组,均36例...
6.[学位]
摘要: 目的:应用预先制备的临床研究表,进行临床病例资料收集,分析归纳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证候分布特点,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运重建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特点,为中...
7.[学位]
复方丹参滴丸对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中心动脉压的影响
摘要: 目的:复方丹参滴丸是临床上缓解心绞痛的常用中成药,但关于其对血压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两组气滞血瘀型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分别含服复方丹参滴...
8.[学位]
摘要: 目的:研究调脂颗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cell,HUVEC)在细胞、蛋白质、分子水平自...
9.[学位]
摘要:
目的:观察豁痰通痹汤对冠心病PCI术后痰瘀痹阻证患者血脂水平、心绞痛症状、中医症侯积分的影响,评价豁痰通痹汤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标准入选冠心病P...
10.[学位]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精灵方(益气养阴、清热化痰活血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症状、心绞痛有效率、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影响,评价“益气养阴、清...
11.[学位]
芪苈强心减轻雌激素缺失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因其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疾病之一。绝经期后妇女因缺乏雌激素的保护,心梗的发病率较绝经期前显著上升且预后较绝经...
12.[学位]
摘要: 背景: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之一。芪苈强心胶囊是由11种成分组成的中药组方,在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上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然而芪苈强心对心肌细胞肥...
13.[学位]
摘要: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激活PPAR-γ对心脏重构保护机制的研究
方法:采取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60mg/kg/d,2周)诱导小鼠心脏重构模型,...
14.[学位]
摘要:
目的:
评价参七宁心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探索治疗的最佳剂量。
方法:
1.本试验按照随机、双...
15.[学位]
摘要: 目的:旨在通过祛风稳斑汤治疗寒凝心脉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观察其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患者易损斑块的血清学相关指标变化的作用,从而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易损斑块...
16.[学位]
摘要:
目的:
评价心脑通片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1.本试验为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设计遵循安慰...
17.[学位]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NSTEMI)患者的中医...
18.[学位]
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胸痹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造影及Duke评分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阳性胸痹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