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刘如秀教授治疗肾虚血瘀型胸痹核心方发掘与应用研究
【6h】

刘如秀教授治疗肾虚血瘀型胸痹核心方发掘与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综述一:冠心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1.中医对冠心病病名的认识

2中医对冠心病病因的认识

3.中医对冠心病病机的认识

4.中医对冠心病治疗的认识

5.小结与展望

综述二:PCI术后心绞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PCI术后心绞痛的危险因素

2.PCI术后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3.PCI术后心绞痛的中医认识

4.小结与展望

前言

第二部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刘如秀教授治疗肾虚血瘀型胸痹核心方发掘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资料来源

2.2诊断标准

2.3纳入标准

2.4排除标准

3研究方法

3.1数据整理

3.2数据挖掘方法

3.3数据统计方法

4研究结果

4.1患者一般情况

4.2中药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4.3核心方及药物加减分析

5讨论

6小结

第三部分滋肾活血方治疗PCI术后肾虚血瘀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病例来源

2.2病例选择

3.试验设计

3.1基础治疗方案

3.2分组治疗方案

4观察指标

4.1背景资料观察

4.2安全性观测指标

4.3疗效性观察指标

4.4疗效判定标准

5.统计学处理

6.治疗结果分析

6.1一般资料

6.2疗效指标

6.3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指标

7.讨论

8.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刘如秀教授治疗肾虚血瘀型胸痹核心方发掘
  1.1研究目的:
  探讨刘如秀教授辨治肾虚血瘀型胸痹的用药经验及核心处方,进而总结其辨治肾虚血瘀型胸痹的学术特色。
  1.2研究方法:
  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经刘如秀教授诊治的肾虚血瘀型胸痹患者57例、共114个诊次的诊疗信息,运用实时在线展示技术(OLAP)、复杂网络技术进行挖掘分析,总结其临床处方药物在使用频次、类别、功效、性味归经等方面的规律,并整理其治疗肾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核心方及相应的药物加减规律。
  1.3研究结果:
  (1)中药频次:临床出现药物99种,其中常用的前20种为三七、太子参、桑椹、薤白、茯苓、瓜蒌、制何首乌、麸炒枳壳、蜜炙甘草、黄芪、炒苦杏仁、法半夏、炒酸枣仁、生地黄、甘草、当归、盐补骨脂、柏子仁、醋山甲、煅龙骨。统计中药使用剂量均为临床常用量,其在临床常用的20味中药中扶正中药占60%,祛邪中药占40%,突出了扶正的重要性。
  (2)中药类别:常用的前5类药物是:补虚药、止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化痰药,说明刘教授辨治肾虚血瘀型胸痹最重视补虚药的应用,同时也兼用理气调血、化痰渗湿等药物。
  (3)中药功效: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补肾散血法、益气生津法、宁心安神法、健脾渗湿法等,表明刘教授在临证时并非囿于单一方法,而是立足整体、多角度诊治疾病。
  (4)中药药性:临床常用的前5种四气属性是:平、温、寒、微温、微寒,说明刘教授临床用药善于寒温并用;常用的前5种五味属性为:甘、微苦、辛、苦、酸,说明其处方多遵辛甘化阳、酸甘化阴、甘保胃气、苦以坚阴等理论来遣方用药;在毒性方面,很少出现有毒、大毒药物,说明其重视临床安全用药。
  (5)中药归经:在处方药物中,最常出现的前6种药物归经是:肺经、肝经、脾经、肾经、胃经以及心经,说明刘如秀教授认为肾虚血瘀型胸痹与肺经、肝经、脾经、肾经、胃经以及心经关系密切。
  (6)核心方及临床加减:刘教授治疗肾虚血瘀型胸痹的核心方由制何首乌、桑椹、瓜蒌、薤白、太子参、黄芪、三七、当归、生地黄、炒酸枣仁、盐补骨脂、茯苓、法半夏、炒苦杏仁、麸炒枳壳、蜜炙甘草组成。临床加减,若患者气滞血瘀明显,加醋香附、醋乳香;脾肾阳虚明显,加党参、生白术、制吴茱萸、黑顺片;肝郁脾虚明显,加北柴胡、山药。咳嗽痰多者,加桔梗、浙贝母;肩颈麻木不适者,加桂枝、川芎、羌活。
  1.4研究结论:
  刘如秀教授传承国医大师刘志明“从肾论治”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她认为胸痹是本虚标实之证,其中本虚以患者的肾元匮乏为主,标实则侧重于血瘀、痰湿等实邪,临床上治疗时应补虚泻实、标本同治。临床上刘如秀教授善用制何首乌、桑椹、三七、太子参、薤白、茯苓、瓜蒌等药物,其滋肾喜用制何首乌、桑椹等甘平和缓类药物,活血喜用三七、当归等苦温味厚类药物,并在临证时习惯适当佐配化痰、通阳等药物以兼顾他邪。对肾虚血瘀型胸痹,刘如秀教授治疗从“肾虚血瘀”的主要病机立论,使用滋肾活血方(由制何首乌、桑椹、瓜蒌、薤白、太子参、三七、当归、生地黄、盐补骨脂等组成)进行治疗,收效满意。从肾论治是刘如秀教授治疗冠心病的核心学术思想。
  2.滋肾活血方治疗PCI术后肾虚血瘀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2.1研究目的:
  探讨滋肾活血方治疗PCI术后肾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并探讨其治疗机制。
  2.2研究方法:
  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心血管科的PCI术后肾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60例,按照1∶1匹配,随机的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PCI术后西医常规的基础治疗方式予以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滋肾活血方(广安门医院制剂室提供)治疗。如若患者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则予以相应的对症常规治疗。观察周期为1个月,对比患者用药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心电图、血脂水平、终点事件等疗效指标,同时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不良事件等予以观察监测。
  2.3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过程,利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若观察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则采用t检验;若不符合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利用频数、百分率等进行统计描述时,选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4研究结果:
  (1)中医证候: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治疗组临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患者胸痛、胸闷、心悸、短气、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象及脉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改善(P<0.05);在耳鸣方面则没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在患者胸痛、胸闷、心悸、短气、头晕目眩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在腰膝酸软、耳鸣、舌象及脉象方面则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胸痛、心悸、腰膝酸软、舌象及脉象方面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在胸闷、短气、头晕目眩、耳鸣方面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
  (2)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组在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状态、主观感受及治疗满意程度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改善(P<0.05)。对照组在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及心绞痛发作频率方面亦存在明显的改善(P<0.05);而在治疗满意程度及主观感受方面却没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及主观感受方面的临床疗效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而在患者心绞痛稳定状态方面的改善程度,两组间却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3)汉密顿焦虑量表: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组在患者的躯体性焦虑因子、精神性焦虑因子和HAMA总分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临床改善(P<0.05)。对照组在患者的躯体性焦虑因子及HAMA总分方面亦有着明显的临床改善(P<0.05);在精神性焦虑因子方面不存在明显的临床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躯体性焦虑因子及HAMA总分方面的疗效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在精神性焦虑因子方面的疗效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4)汉密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组在患者阻滞、睡眠障碍、日夜变化、绝望感、焦虑/躯体化和HAMD总分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改善(P<0.05);在患者体重、认识障碍的方面则无明显的改善(P>0.05)。对照组在患者焦虑/躯体化、HAMD总分及阻滞方面有着明显改善(P<0.05);却在患者的日夜变化、睡眠障碍、体重、认识障碍以及绝望感方面均没有明显的疗效(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及HAMD总分方面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在患者焦虑/躯体化、体重以及认识障碍方面的临床疗效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5)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心电图显效率分别是30%与16.67%,临床心电图有效率分别是46.67%与56.67%,临床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是76.67%与70%。虽然可以看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方面情况稍好,但二者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6)血脂指标: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组在患者ApoB、TC、LDL以及HDL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在TG和ApoA1方面却没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在患者ApoB、LDL以及TC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在患者HDL、ApoA1以及TG水平方面未发现明显的改善情况发生(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血清TC及HDL方面的改善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在ApoA1、LDL、ApoB以及TG方面的改善情况无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
  2.5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滋肾活血方对于PCI术后肾虚血瘀型心绞痛能够收到安全可靠的疗效。这体现在滋肾活血方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心绞痛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心悸、腰膝酸软等临床不适,对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有效干预,体现了“双心医学”的治疗理念;还体现在滋肾活血方可以改善患者的脂质代谢,使血清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从而达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性进程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目的。此外,滋肾活血方对治疗期间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不良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也没有不良反应和终点事件的发生,说明滋肾活血方安全可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