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民的友好往来与互相合作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71篇,会议文献有29篇,学位文献有120篇等,世界人民的友好往来与互相合作的主要作者有李海龙、赵金凤、韩发展,世界人民的友好往来与互相合作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武汉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也逐渐成为全球治理的共识性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是世界历...
2.[期刊]
摘要: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基于人类共同发展、着眼于长远利益诉求的价值观念。当前影响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安全、治理...
3.[期刊]
摘要: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越南及柬埔寨的重要国际河流,六国围绕澜沧江—湄公河展开合作既有地理、历史基础,又对我国未来展开“河流外交”具有...
4.[期刊]
摘要: 为了克服“资源魔咒”,使资源更好地服务本国经济发展,促进本国民生福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通过了本土化立法。本土化立法在不同非洲国家具有不同的名称,但从其...
5.[期刊]
摘要: 乌克兰地处欧亚大陆的核心,地理位置优越且与多国接壤,一直是各国关注的对象。随着乌克兰国内经济改革的开展,其贸易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因此,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研...
6.[期刊]
摘要: 农业技术对外援助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课题。在可持续发展、创新扩散和社会交换论的理论基础上对农业技术援助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分析,狭义的可持...
7.[期刊]
摘要: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为各国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提供了"中国方案",充分把握其伦理意涵,将为人类社会摆脱现代生态困境、变革生存交...
8.[期刊]
摘要: 务实制度主义的核心是以合作利益为导向,自愿参与和灵活开放为重要特征。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通过设施互联互通、绿色发展、人文交流、健康合作等多样化的务实合作机制,切实...
9.[期刊]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于人类社会发展利益的一致性、当今时代安全关切的共同性、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的关联性,源于有关人类文明总体进程与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构建...
10.[期刊]
摘要: 阿拉伯海湾援助国是新兴援助国的重要成员,在国际发展援助中的贡献与日俱增.援助国的实践服务于政治、经济与文化战略需求,与石油红利、君主制政权、历史地缘关系、伊斯...
11.[期刊]
摘要: 国际发展领域的"中美+"合作是指作为最大南南合作伙伴的中国、最大传统援助国的美国与来自发展中世界的受援方之间的三方发展合作.21世纪初以来,中美两国曾加强在国...
12.[期刊]
摘要: 中国的对外援助事业随国际、国内形势而变化.近年来官方对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视不仅促成中国对外援助指导思想的转变,也为对外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奠定了理念基础.中国...
13.[期刊]
结果导向型援助及其超越——兼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与全球发展话语权
摘要: 援助是一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冷战期间,美苏对外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争夺盟友,对援助成效的评估主要是以过程为导向,其标准是援助的投入是否成功使受援国留在本方阵营....
1.[会议]
摘要: 东盟规范在维持地区稳定与推动地区合作方面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冷战后,东盟规范在地区稳定和一体化进程中面临一些困境。在东盟次地区层次,困境一方面表现为维持...
2.[会议]
摘要: 随着两极结构的解体,冷战后的东亚地区面临着权力结构转型导致的安全困局。根据结构现实主义的假设,冷战后的东亚地区因权力结构的转型,地区必将处于冲突和不安全的状态...
3.[会议]
摘要: “九一一”事件后,东南亚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对区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从而坚定了地区各国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地区反恐合作受到极大地限制,这直...
4.[会议]
摘要: APEC诞生的1989年以来,亚太区域建立了众多多边合作机制。随着地区形势的改变,APEC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东亚和亚洲其他地区合作机制的兴起,双边和地区...
5.[会议]
摘要: 国际气候谈判目前已陷入困局。哥本哈根会议所出台的《哥本哈根协议》除了不具有法律约束性之外,在共同愿景、减缓、适应、技术和资金等问题上也同《巴厘行动计划》授权目...
6.[会议]
摘要: 由美国次级贷款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根源就在于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金融的全球化。人们往往忽略了只有按照一定的规则、承诺以及制度的保障,各个国家市场才能得到整合,在这...
7.[会议]
摘要: 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社会不同领域之间的渗透日益加剧.伴随着体育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体育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加深.全面分析体育在国际政治中的功能,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发挥...
8.[会议]
摘要: @@本文将就全球治理理论的价值观问题展开研究。为此,将在现有各种全球治理理论进行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基础上,对全球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理论价值进行深入分析,由此最终确...
9.[会议]
摘要: @@恐怖主义对中国的威胁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东突”分裂势力在中国境内,特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的恐怖活动;二“藏独”恐怖主义威胁;三是中国公民在境...
10.[会议]
摘要: @@和谐是人类所向往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国际和谐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也是学者们探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何为国际和谐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然而...
11.[会议]
摘要: 进入21世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明显增多,大国间的经济实力迅速接近,其相互依存度也在增强.大国关系模式正从以建同盟、搞对抗为主的关系,向以对话、协调、合作、...
12.[会议]
摘要: 东亚地区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也是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个板块.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一地区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中日两国作为东亚地区...
13.[会议]
摘要: 未来十年的世界与中国都将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世界将进入体系转型和秩序重塑的关键期,国际权力结构呈现出西方与非西方相对均衡、新老大国合作竞争并存的新局面,将导致...
14.[会议]
摘要: 从自由的人类个体到独立王国,在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中,尽管被赋予功能和地位,却没有相应的身份认同,从而在面对经济、政治、自然环境等各种危机时,就会产生对“共同体”...
15.[会议]
摘要: 2011年,我国南亚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出以下的特点:重视对南亚研究中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重视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重视历史感与现实感的统一、突出印度的研究与...
16.[会议]
中缅边境国际合作困境的生成与化解——关于云南保山市开展边境国际合作状况的调研报告
摘要: 基础设施薄弱,参与合作方的利益不一致,制度与规则构造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以及语言文化的障碍与隔阂,是中缅边境国际合作困境生成的主要原因。保山市重视道路、口岸和...
17.[会议]
摘要: 本文认为,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和谐、合作、共生的时代,各国间的合作与共赢是这一时代的突出特征,第三亚欧大陆桥的建设符合这一时代的发展趋势,必将使地区各国从中受益。...
18.[会议]
摘要: 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法仍然具有“共处”(co-cxistence)性与“合作”(co-operation)性,但其主要特征是向“共进”(co-progressiv...
19.[会议]
摘要: 老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长期以来,对老子思想的研究一直比较侧重其对个体行事的指导意义。直到二十世纪末,关于老子学说属于一种政治哲学的界定才普遍被中...
20.[会议]
摘要: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错的,然而人类却允许与错误共同前行,这只能用人类的怪异性来解释.人们看到战争,可人们并没有觉得它们是错误的,人们会为自己觉得恶心,或许战...
1.[学位]
摘要: 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总体进程“活跃而缓慢”,迄今为止既未形成一个清晰的地区力量结构或多边秩序安排,又缺乏正式的组织规范和高层次的合作安排;东亚区域的多边合作机制...
2.[学位]
摘要: 也门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994年南北也门爆发独立战争,经过两个月的战争,南方军队失败。同年九月也门萨利赫当选为也门的首任总统,掌权也门。此后直至20...
3.[学位]
摘要: 小多边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七国集团的成立,它反映了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大趋势,也体现美国霸权相对衰落、其他力量纷纷崛起的事实。小多边主义的发展道路并非一...
4.[学位]
New wave of Sino-Russian relations under new conditions
摘要: The research addresses to relations betwee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the Peop...
5.[学位]
摘要: 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国际体系的变化,跨大西洋安全关系的主体国家在诸多议题上产生了分歧和矛盾。尤其是在2001年9·11恐怖主义袭击发生之后,奉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6.[学位]
摘要: 2013年,中国在中亚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无独有偶,印度在2012年提出“连接中亚”政策。中亚国家独立以来凭借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在中印战略中占据日渐重...
7.[学位]
摘要: 认同研究是国内外近年来方兴未艾的课题,是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和人类学共同关注的交叉领域。认同本身的内涵,也由最初的一个哲学概念拓展到身份认同、国家认同、公民...
8.[学位]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从总体层面保持了和平。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发展的时代,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区域合作组织,欧洲区域合作形成的欧盟和北...
9.[学位]
摘要: 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秩序在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构建“和谐世界”理念已提出十一年。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彰显和...
10.[学位]
THE COOPERATION OF MEKONG RIVER COMMISSION AND JOINT PARTNERS (CHINA-JAPAN-aMERICA)
摘要: 湄公河委员会(MRC)是东南亚湄公河流域一个极为重要的国际河流组织,该委员会形成旨在共同调查湄公河下游流域状况。1957年,湄公河在联合国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宣告...
11.[学位]
Prospects of Nepal-China-India Trilateral Cooperation: A Perspective from Nepal
摘要: 尼泊尔-中国-印度三方三边合作模式的前景展望:尼方视角该文章从尼泊尔单方视角解读尼泊尔、印度及中国三国合作的三边关系。文章旨在研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
12.[学位]
摘要: 影响国际关系稳定的因素包括许多方面,大国关系、利益争端、文化冲突、突发事件、恐怖袭击等的变化或发生都会对国际关系的稳定性造成冲击。总体来说,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13.[学位]
摘要: 作为最经典和最持久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均势理论是有其合理内核的。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
14.[学位]
摘要: 近年来,东北亚乃至东亚局势波动起伏较大。遇冷多年的中日关系出现改善迹象,因“萨德”事件大幅退步的中韩关系也日渐升温,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逐步回归制度化。而美国影响...
15.[学位]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文化认同的研究越来越热。我们现在处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了,由价值观引起的冲突到处都可见,传统的文化...
16.[学位]
The African Un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process in Africa:I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摘要:
这项研究评估了非洲联盟以及非洲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它的优点和缺点。这项研究的实施遵循了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这项研究论证...
17.[学位]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的交往更加频繁,交往方式也存在日新月异。新时期的国际政治领域已经逐渐打破了以往的为了绝对利益而斗争的局面,国际社会已经基本实现了相互之间...
18.[学位]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和总结国内外有关国际关系软实力理论的文献,对软实力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前人关于国际关系基本思想和软实力理论的概念、构成要素等研究基础上,结合...
19.[学位]
摘要:
选择1961-1963年中美缅关系来进行考察,是缘于笔者对相关学术成果的梳理和对现实的中美缅关系的思考。
1961-1963年,中美缅三国的对外政策...
20.[学位]
摘要: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主要存在于互联网中的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其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有限,更谈不上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但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