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哲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475篇,会议文献有23篇,学位文献有700篇等,美国哲学的主要作者有姚大志、孔祥田、陈亚军,美国哲学的主要机构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哲学系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罗尔斯政治哲学蕴含一种诠释学的解读空间,这种解读能将效果历史意识引入其建构主义立场,该空间的大小则取决于反思平衡的彻底程度。如果反思平衡足够彻底,就足以在效果...
2.[期刊]
摘要: 科恩批评说,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只是在讨论“如何实现正义”,而没有能够回答“什么是正义”的问题。罗尔斯因而将正义降格为对于正义的实现。罗尔斯的支持者坚称正义就是社...
3.[期刊]
摘要: 规范性理由与激发性理由之间的鸿沟,使得道德理由面临动机上的问题。基于此,威廉斯向伦理学提出了心理学挑战,科斯嘉德则提出规范性问题来应对这种挑战。本文以重构论证...
4.[期刊]
摘要: 阿伦特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定义都把关系到人的条件本身作为基础,阿伦特继承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传统,认为人是政治动物,而马克思则把人看作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带来的...
5.[期刊]
摘要: 作为公民共和主义理论的重要成员,桑德尔对自由主义的中立性立场持尖锐批评态度。桑德尔认可至善论,而其至善论思想可以分为哲学的和政治的部分。哲学的部分以自我与目的...
6.[期刊]
摘要: 马克思与罗尔斯都致力于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他们的公平正义观具有相同点,主要体现在关于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分配正义与生产正义,以及价值诉求的研究上。他...
7.[期刊]
摘要: 自然主义是蒯因哲学的主要特征。蒯因的自然化认识论试图用发生学方法研究如下中心问题:我们如何从“贫乏的输入”即来自外部世界的感觉刺激,产生了“汹涌的输出”即我们...
8.[期刊]
摘要: 马尔库塞继承法兰克福学派人本主义批判理论,并结合早期马克思著作和弗洛伊德思想,揭示了人在技术异化状态下的“单向度”生存状况,批判了工业社会通过技术控制社会的新...
9.[期刊]
摘要: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继波普尔、库恩与拉卡托斯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之后,在科学方法论问题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种是基于对逻辑实证主义批...
10.[期刊]
摘要: 蒯因将认识论自然化之后被人质疑为他只关心心理学,因此他的认识论是一种纯粹的描述论,等等。事实上,蒯因自然主义形而上学是对传统认识论的规范的重构,而非描述性的;...
11.[期刊]
摘要: 罗素和詹姆士是两位富有影响的现代哲学家,他们二人之间有过激烈的思想交锋。罗素从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和现代分析哲学的立场出发,率先对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尤其是其真理观...
12.[期刊]
摘要: 马尔库塞透过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繁荣的现象提出了消费异化思想,它在社会中表现为消费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唯一目的、消费需求一体化以及文化的大众化和商品化。通过分析消...
13.[期刊]
摘要: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通过对社会、思想等层面的解剖,分析了发达工业社会对人和社会的压制与同化,生活在其中的人丧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的维度,成了单向度的...
14.[期刊]
摘要: 卡尔纳普从意义标准和逻辑规则出发,否弃了形而上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认为全部形而上学的问题都是无意义的。卡尔纳普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虽然有失偏颇,但其通过语言哲学的...
15.[期刊]
摘要: 克里普克将维特根斯坦的遵守规则悖论看作是针对传统的语言意义理论而提出的怀疑论,他预设了解释作为理解规则和遵守规则去行动之间的中介,重新建构了维特根斯坦在《哲学...
16.[期刊]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重叠共识--析彼得·温茨的环境协同论
摘要: 针对环境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之争,彼得·温茨认为,双方的主张各有其优势与局限性,只有采用一种多元文化的协同视角将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
17.[期刊]
摘要: 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批判,主要包括经济与社会领域的虚假需求与虚假幸福、政治领域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同化、文化领域的俗化、语言的控制作用,进而通过探讨发...
18.[期刊]
摘要: 作为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的替代性理论,沃格林的“天下时代”以一种更为复杂的方式刻画了人类文明的秩序变迁:从“治出于一”的宇宙论帝国秩序到“治出于二”的“天下...
19.[期刊]
摘要: 本书的书名可能会引发两个方面的疑问。第一个方面是书名本身,因为它关乎哲学与医学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哲学与医学”(philosophy and medi...
20.[期刊]
摘要: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描述了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科技的发展压制了人们内心的真实向度,使人们沦为“单向度的人”。现代社会正处于以技术控制实现...
1.[会议]
摘要: 感受质的地位问题因为其对理解意识本质的重要性而在心灵哲学中被热烈地讨论.然而,与对感受质问题关注的程度相比,哲学家们对“感受质”这个词本身历史的关注似乎不够....
2.[会议]
摘要: 意向性一般被认为是心灵对外部事物所具有的指向性属性.自意向性问题在19世纪被搬上哲学舞台以来,便引起了学界广泛深入的研究,至今仍是心灵哲学探索的重要领域.马克...
3.[会议]
摘要: 伊德的身体理论是其技术哲学的出发点,涉及到体验的身体、文化的身体和技术的身体三方面的内容,其中技术的身体是在体验的身体和文化的身体基础之上的整合,也是伊德身体...
4.[会议]
摘要: 技术哲学存在着工程派和人文派两种传统,皮特的实用主义分析技术哲学结合了这两种传统的优势,他从技术本身和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对技术进行思考,并对具体的技术人工...
5.[会议]
摘要: 在欧洲移民到达北美之前,北美还是一片荒原。那里没有统一的民族国家,自然也没有民族国家相应的体制。虽然有土著印第安人在那里繁衍生息,但他们却处在部落集居的原生阶...
6.[会议]
摘要: 一阶逻辑的函数完备性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这个问题和逻辑常项这个逻辑中的基本问题紧密联系.立足于逻辑常项问题,本文从语义方向研究两个相...
7.[会议]
摘要: 环保运动促使动物权利理论的产生,本文以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理论为基础对其理论进行了反思.首先阐述了汤姆·雷根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动物权利是人权的延伸,动物与人类...
8.[会议]
摘要: 汤姆.雷根是动物权利论的提出者,动物权利论以引入固有价值和生命主体等概念为动物权利做出了辩护,认为动物与人类具有相同的道德地位,拥有相同的道德权利,尤其包括得...
9.[会议]
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环境哲学——美国生态现象学研究的现状及其意义
摘要: 生态现象学从现象学出发,试图用现象学方法来描述人类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原初经验,这代表了现象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同时,现象学也试图通过自身的人文主义向度对生态哲...
10.[会议]
用丰富的经验克服形而上的命运——唐·伊德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批判及意义
摘要: 本文在考察海德格尔对伊德技术哲学产生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伊德在理论层面从历史经验、反浪漫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三个方面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批判,以及在现实层面对其技...
11.[会议]
摘要: 随着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当代技术的飞速进步,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处理自身 与世界关系的主要方式。通常认为,技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然而,在以海德格尔为代 表的技...
12.[会议]
摘要: 埃克尔斯认为物理主义并非心灵自然化径路的科学范式,心脑同一论只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主观理论约定且缺乏基本脑科学事实根据.在此基础上,他通过提出心元-树突从结构、模...
13.[会议]
摘要: 麦金太尔将马克思“实践哲学”作为启蒙思想的直接继承者,而自身沿袭于启蒙批判的历史传统,在于回复“个体目的论”与“生活目的论”相统一的古典实践哲学传统,这一理论...
14.[会议]
摘要: 列奥·施特劳斯是美国现代著名的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家,他倾其毕生精力探求政治哲学的本质及其历史变革,思考什么是政治哲学以及政治哲学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他对政治哲学...
15.[会议]
摘要: 本文对索伯的自然选择模型进行了研究。群体选择理论的提出受到很多进化论生物学家的质疑,美国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艾利奥特·索伯(Elliott Sober)于二十世...
16.[会议]
摘要: 在近现代中国思想语境里,进化或进步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观念,支撑进化或进步观念的是从西方引入的进化论。进化论进入近代中国成为社会思潮界“第一大潮”,直至“五四”以...
17.[会议]
摘要: 本文试图解释佩利的类比设计论证有力的理性根据以及如何可能根据这种论证的有力来为设计假设指派先验概率。在第一章,我首先介绍了佩利的设计论证及某些对该论证的批评。...
18.[会议]
摘要: 本文对索伯的进化生物学哲学进行了研究。索伯的进化生物学哲学的研究纲领是适应与事实。索伯对“适应”与“事实”二者互动关系的深入研究,揭示出生物学哲学的本质特征与...
19.[会议]
摘要: 要理解人类自身,需要理解人类的语言;要理解人类的语言,需要理解它的起源。在这个思路下,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语言起源问题重新激发了许多哲学家、语言学家、生物...
20.[会议]
摘要: 克里普克在《维特根斯坦论规则和私人语言》一书中,给出一个怀疑论论证,得出没有事实表明用语词意谓什么的怀疑论结论.在怀疑论论证中,意义在本质上是规范的这一主张起...
1.[学位]
摘要: 阿皮亚的认同伦理思想以个人为起点、以关心他人的个人主义为本质、以他的多元认同理论为根基、以掺杂普遍主义的文化多元主义为具体表现形式的世界主义为实现路径,其目的...
2.[学位]
摘要: 阿皮亚的认同伦理思想以个人为起点、以关心他人的个人主义为本质、以他的多元认同理论为根基、以掺杂普遍主义的文化多元主义为具体表现形式的世界主义为实现路径,其目的...
3.[学位]
摘要: 本文以埃里希·弗洛姆对于信仰危机的论述作为研究对象,把世界性的信仰危机这一时代背景作为切入点,围绕信仰危机带来的消极效应展开讨论。作为心理学家与精神分析学家,...
4.[学位]
摘要: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哲学都是对时代精神的抽象概括。马尔库塞以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为底蕴,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结合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相关原理,致力...
5.[学位]
摘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曾经与中国有过极其密切的关系,1919 年,杜威被隆重邀请到中国,开始了他...
6.[学位]
摘要: 在西方哲学中,空间一直是哲学家们思考的对象。在遥远的古希腊,人们对空间的思考总是与处所、容器、位置等概念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本体论空间观;而近代空间观则与人的感...
7.[学位]
摘要: 约翰·塞尔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在其成名作《言语行为》当中,塞尔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框架中,通过对格赖斯意义理论的批判,提出了他早期的意义理论。不过,他随后意识到...
8.[学位]
摘要: 随着西方哲学的发展,对形而上学,特别是符合论的批判越来越强烈,哲学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是继续寻找一个一劳永逸地解决永恒真理这一难以兑现的目标,还是活在当下,直...
9.[学位]
摘要: 达德利·夏佩尔(Dudley Shapere1928~)是当代美国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科学哲学家。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他是新历史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在...
10.[学位]
摘要: 诺曼·莱文(Norman Levine)是蜚声国际的当代马克思学学者,以坚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立场闻名。他通过历史主义的文本研究,对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关系作...
11.[学位]
摘要: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影响包含广阔,影响深远。他吸收了早期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本主义解放思...
12.[学位]
摘要: 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两个热点的研究方向,随着研究历史的不断积累,其本身也在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延展出无数的命题和新的定义,是一代又...
13.[学位]
摘要: 斯坎伦将自己的理论称为“关于对错的道德”,明确了道德判断是有所谓对错的。同时契约论的理论形式,也明确了道德上的对错标准并不是自然存在的。斯坎伦为了对“道德上的...
14.[学位]
摘要: 自古以来,幸福就是人类苦苦追寻的人生目标和最终价值。关于幸福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其中大部分是从伦理学或哲学的角度上进行研究的。二十一世纪初,幸福的学术角色发生了...
15.[学位]
摘要: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也给生态带来了几乎不可逆转的破坏。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之间...
16.[学位]
摘要: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也为后学的研究提供了较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对于批判当前的技术理性崇拜思潮也具有...
17.[学位]
摘要: 本文从哲学观的维度审视了杜威改造哲学的理论,并发掘出杜威艺术哲学中的哲学审美化倾向,对其哲学观的影响、意义及限度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杜威吸纳了皮尔士、詹姆士等...
18.[学位]
摘要: 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分配正义理论主要集中在他的两个正义原则上,即平等自由原则和差别原则。在罗尔斯看来,社会的正义是由基本的权利义务分配和存在于不同阶层中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