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的养殖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508篇,会议文献有24篇,学位文献有90篇等,蛙的养殖的主要作者有熊谱成、郑建平、王宝贵,蛙的养殖的主要机构有吉林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确定吉林市某林蛙养殖场发病东北林蛙的病因,本试验从患病东北林蛙腹腔和脏器中分离得到5株细菌,命名为R1~R5。通过溶血活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斑马鱼致病性试...
2.[期刊]
摘要: 本文对东北林蛙不同生物学时期的人工养殖技术、疾病防控与管理进行综述,并提出东北林蛙养殖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3.[期刊]
摘要: 从广州番禺某养殖场患“歪头病”的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体内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MEYL-1.对分离菌株采用细胞形态学、生化特...
4.[期刊]
摘要: 【目的】基于转录组开发SSR和SNP分子标记用于评价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遗传多样性,为其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TR...
5.[期刊]
摘要: 日光温室暖棚美国青蛙(Ranagrylio)养殖技术就是利用日光温室暖棚提高水温和气温,打破美国青蛙的冬眠习性,使其从滞育状态变为生长状态。文章通过日光温室暖...
6.[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与生产力发展,绿色和环保成为时代的新方向,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和肥料使用过度等问题.近年来,共生养殖逐渐成为热点.本研究克服稻蛙共生养殖、...
7.[期刊]
摘要: 稻-蛙生态养殖是将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结合的一种高效养殖模式,通过合理利用水稻与蛙类的共生关系,增加单位面积生产效益。本研究确立了一套稻-蛙生态高效种养技术,通...
8.[期刊]
摘要: 近年来,牛蛙以适应性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而备受人民青睐.牛蛙养殖对助推农业发展,开拓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解牛蛙对促进三亚农民增收的可行性,对海...
9.[期刊]
美国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在西藏拉鲁湿地中的体质指标及主要行为特征
摘要: 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美国牛蛙作为典型的入侵物种,在拉萨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其踪迹.基于对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原则,文章采用样...
10.[期刊]
摘要: 稻-蛙鳅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稻田时间和空间开展黑斑蛙和泥鳅生态健康养殖的新型种养模式.阐述稻-蛙鳅综合种养模式的田间配套工程建设、绿色种养、绿色营养、绿...
11.[期刊]
美国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在西藏拉鲁湿地中的体质指标及主要行为特征
摘要: 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美国牛蛙作为典型的入侵物种,在拉萨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其踪迹。基于对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原则,文章采用样...
12.[期刊]
摘要: 通过对友好林业局自然资源现状、林蛙养殖的现状、养殖规模、养殖方式、管理措施、政策扶持以及阻碍林蛙养殖发展的若干问题的调研分析,提出发展集约化林蛙养殖,加大林蛙...
13.[期刊]
摘要: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药用动物,其干燥输卵管——哈蟆油为著名滋补药材,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药用及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东北林...
14.[期刊]
摘要: 本文对稻蛙共作混合养殖模式在农药、饲料、化肥、经济收益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了阐述,同时对黄山地区黑斑蛙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蛙沟、水质、噪音和密度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
15.[期刊]
摘要: 将同一批发育至15期的黑斑蛙卵块分成含100粒卵的小卵块,随机放入18个50 cm×30 cm×44 cm玻璃缸中,用木框棉网托举在水面下约1 cm处,光周期...
16.[期刊]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变态阶段黑斑蛙蝌蚪的生长指标、饲料利用、消化酶活性、氨基酸代谢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初步探索变态阶段黑斑蛙蝌蚪的适宜饲料蛋白...
17.[期刊]
摘要: 本人从蛙场选址、大棚建设、池水和温度调节、蝌蚪孵化和饲养、成蛙饵料、消毒等方面介绍了黑斑蛙反季节养殖技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提高黑斑蛙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18.[期刊]
摘要: 由于环境污染以及人工捕杀等因素,野生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的数量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人工驯食蛙养殖逐渐兴起。但是,要保证驯食...
19.[期刊]
摘要: 文章在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合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的生长发育及繁殖,从东北林蛙的成活率、孵化率等方面探索林蛙的最适光照时间,为东北林...
20.[期刊]
摘要: 为了降低东北林蛙幼蛙入林生活期间的死亡率,利用2日龄蝇蛆和蟋蟀若虫作为辅助喂养东北林蛙的饵料,分不同喂养处理组对东北林蛙存活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辅助投...
1.[会议]
摘要: 运用直接干燥法、微量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灼烧称量法、容量法和钼蓝比色法对产自河南省济源市的10只太行隆肛蛙(Feirana taihangnica)营养成...
2.[会议]
摘要: 经检索,不同产地的林蛙输卵管组织中蛋白分析结果如下:安图林蛙输卵管中检索到118种蛋白,抚松林蛙输卵管中检索到143种蛋白,新宾林蛙输卵管中检索到129种蛋白...
3.[会议]
摘要: 石蛙学名棘胸蛙(paa spinosa)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又名石鸡、棘蛙、石鳞、石蛤等,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生长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主要分布...
4.[会议]
摘要: 应用稻蛙绿色生态种养技术,使稻田生产效益显著提高,稻米品质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掌握品种选择、壮秧培育、施肥整田、移栽秧龄与密度、水分管...
5.[会议]
摘要: 对两种黑斑蛙养殖模式即黑斑蛙精养和稻蛙共生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旨在比较分析两种模式下的稻田土壤肥力、生物酶活性变化特征,并与水稻单作进行经济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
6.[会议]
摘要: 根据20世纪前后学者对棘胸蛙生物学的研究资料,将其从分类、分布、形态特点.性腺发育,繁殖习性、早期胚胎发育、蝌蚪发育、食性、核型、血液及白细胞微核、栖息地生态...
7.[会议]
摘要: 选择东方铃蟾作为保护教育的项目动物,是因为它是众多两栖动物中蛙类的一种,有典型的外观特征,是生活在我国最北方地区的蛙类,在北京地区野外也能存活,其物种保护及生...
8.[会议]
摘要: 通过对牛蛙皮肤cDNA文库筛选得到2个具有很强的抗菌和抗肿瘤细胞活性的多肽Temporin-La和Palustrin-Ca,多肽合成氨基酸序列,MIC法测定抑...
9.[会议]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β-1,3-D葡聚糖对虎纹蛙生长及成活的影响
摘要: 试验在虎纹蛙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β-1,3-D葡聚糖,结果发现,β-1,3-D葡聚糖降低了蛙总死亡数,提高增重速度,说明β-1,3-D-葡聚糖可以明显提高虎纹...
10.[会议]
摘要: 与其它水产养殖品种一样,海珍品作为水生生物正经历着一场由于人类单纯对数量的追求所导致的过度开发而相继引起的后果:生态环境恶化、养殖环境恶化、养殖动物病害频发、...
11.[会议]
摘要: 棘胸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深山密林的山涧溪流中,长期处于野生状态。除食用价值外,棘胸蛙还具有治疗阴虚痨伤、热结顽疾等药用价值。本文对于棘胸娃生...
12.[会议]
摘要: 蛙类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是水陆两栖动物,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蛙是出色的捕虫“能手”,是农作物的天然“植保员”,在自然界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直...
13.[会议]
摘要: 本研究对繁殖期雄性林蛙睾丸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繁殖期中国林蛙睾丸被膜是由外层的浆膜和内层不发达的白膜构成,两层之间含有色素颗粒;曲精小管位于被膜下,...
14.[会议]
摘要: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gnsis),俗称哈士蟆,是我国一种重要的野生药用动物,名贵的山珍.在北方地区已经广泛开展了人工养殖林蛙,而南方地区由于地理...
15.[会议]
摘要: 为了研究林蛙类之间的系统关系和进化历史,对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18SrRNA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序列长度分别为1140bp和1141bp,经聚类分析发现两...
16.[会议]
摘要: 本文从经典分类的角度介绍了株蛙油的药源动物、我国林蛙的分类研究历史以及最新的分类研究结果。概括介绍了林蛙养殖和加工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养殖、加工和管理等方面...
17.[会议]
摘要: 目的:制备黑龙江林蛙核型,为探讨林蛙演化、起濂和分化趋势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黑龙江林蛙为试验材料,分别选用其骨髓、十二指肠、肝脏三个部位的细胞为实验材料,采...
18.[会议]
摘要: 本实验用20%ABS红色塑胶液灌注牛蛙主动脉和肺动脉,待定型后,经过37%的盐酸腐蚀,自来水冲沈及人工修整等过程,制作出牛蛙心肝肺血管联合铸型标本.在腐蚀过程...
19.[会议]
摘要: 通过提取中国林蛙皮肤总RNA并进行RT-PCR获得抗菌肽基因,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蛙类的抗菌肽序列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所克隆基因为一新的抗菌肽基因-中国...
20.[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提取中国林蛙皮肤总RNA并进行RT-PCR获得抗菌肽基因,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蛙类的抗菌肽序列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所克隆基因为一新的抗菌肽基因-...
1.[学位]
摘要: 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又名石蝓、水鸡、田鸡,隶属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叉舌蛙科(Dicrogl...
2.[学位]
摘要: 性别决定和分化及其分子机制是最基本的生物学问题之一。多数脊椎动物的性别通过遗传决定。然而,在一些两栖类动物中,性别受基因和环境多重因素的控制。棘胸蛙(Quas...
3.[学位]
摘要: 热休克蛋白是生物体受到应激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对维持内环境稳定和细胞生存具有重要作用。棘胸蛙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蛙类,养殖过程中常受高温及病原菌等方面的胁迫,造成...
4.[学位]
摘要: 有毒蓝藻水华对全球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系统具有潜在的风险,其释放的代谢产物藻毒素具有重要生态风险。从雄性生殖毒性的角度研究水华水体微囊藻毒素对两栖动物种群衰退的...
5.[学位]
摘要: 本实验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a)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亲缘关系对虎纹蛙配对选择及其蝌蚪同类相食行为的影响,以及...
6.[学位]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市场对中国林蛙巨大需求及人工养殖死亡率高的现状,从灵活性、扩展性和实时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中国林蛙养殖大棚的控制模型,...
7.[学位]
摘要: 异齿亚纲(Heterodonta)隶属于双壳纲软体动物门,种类繁多,现存约2600种,分布于帘蛤目(Veneroida)和海螂目(Myoida)两大目,是双壳...
8.[学位]
长牡蛎快速生长品系选育及重要功能基因与生长和糖原含量相关性研究
摘要: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又称太平洋牡蛎,是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海产经济贝类,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养殖品种。目前我国长牡蛎养殖业所用...
9.[学位]
摘要: 选用二龄林蛙,即二年生蛙,是从蝌蚪变态后一整年的林蛙,在围栏圈舍中投放林蛙,研究全人工圈养条件下,饲料中添加黄粉虫对林蛙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和试验组,...
10.[学位]
摘要: 两栖动物迁徙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很容易因地理屏障的阻碍而产生分歧与演化,是分子系统学和系统地理学研究中的热点动物类群。中国及东北亚地区分布林蛙物种多样性程度高...
11.[学位]
摘要: 中国林蛙,俗称蛤士蟆或雪蛤,是一种主要分布在长白山脉及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的珍稀蛙种。吉林省延边地区依托长白山地理优势,林蛙种源优势得天独厚,养殖的林蛙个体大、...
12.[学位]
摘要: 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分布于湖南省及湖南周边的江西、贵州等省份。国内外关于寒露林蛙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少。作者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
13.[学位]
摘要: 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作为中国大陆上的广布种,在面对多样的地貌环境与气候条件时,其身体形态的生长发育通常表现出区域性的...
14.[学位]
摘要: 两栖动物通过抗菌肽组来防御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抗菌肽种类和结构都有很高的多样性,大多数进化受正选择驱动。但是,我们前期研究发现,黑斑侧褶蛙(Pelophy...
15.[学位]
摘要: 本文以我国养殖量最大的两栖动物-牛蛙(Rana catesbeiana)为试验对象,通过摄食生长试验,研究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以及不同脂肪源对牛...
16.[学位]
摘要: 以牛蛙Rana(Lithobates) catesbeiana为研究对象,以二水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和乳酸钙分别作为磷源和钙源,在含钙磷分别...
17.[学位]
摘要: 本文以牛蛙Rana(Lithobates) catesbeiana为研究对象,通过8周的养殖实验,研究饲料中添加蛋氨酸或蛋氨酸二肽对牛蛙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
18.[学位]
饲料中大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摘要: 以牛蛙Rana(Lithobates) catesbeiana为实验对象,研究豆粕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的鱼粉对牛蛙的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力、肝脏生化指标以及肠...
19.[学位]
摘要: 本文以牛蛙Rana(Lithobates) catesbeiana为试验动物,研究饲料中添加两种蛙源产植酸酶菌(阴沟肠杆菌E.cloacae和枯草芽孢杆菌B....
20.[学位]
摘要: 本实验室在前期的研究中,从牛蛙肠道中筛选并分离出一株具备产植酸酶能力的酵母菌ZR1(Pseudozyma aphidis strain),本实验拟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