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免疫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11篇,会议文献有34篇,学位文献有170篇等,人工免疫的主要作者有陈昌福、刘红柏、王荻,人工免疫的主要机构有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是由鲤疱疹病毒2型(CyHV-2)引起的危害我国养殖鲫鱼(Carassius auratus)最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为制备有效预防鲫造血器官坏死...
2.[期刊]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保活参数优化及其代谢响应
摘要: 为延长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在捕捞后的存活时间,在优化保活温度和充氧量的基础上,再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
3.[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注射和浸泡灭活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免疫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研究其黏液(鳃、皮肤和肠)和胆汁...
4.[期刊]
副溶血弧菌外膜铁蛋白受体pvu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产物的诱导条件优化
摘要: 为构建弧菌铁蛋白受体pvuA重组质粒,提高其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产量,优化表达条件,并为其免疫原性研究奠定基础,从副溶血弧菌基因组DNA扩增了弧菌铁蛋白...
5.[期刊]
摘要: 鱼类疫苗是预防鱼类疾病,保障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措施之一.鱼类疫苗的免疫效果与佐剂、递送载体的应用及免疫途径等因素有关.文章描述了3种鱼类疫苗的...
6.[期刊]
单壁碳纳米管载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及免疫效果评价
摘要: 为了筛选细菌的疫苗候选蛋白,本实验根据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挑选了2个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A0KLQ6和A0KH89),以A0KHR9(OmpAII)为对照,通...
7.[期刊]
摘要: 为了解重组虹鳟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IFNa的抗病毒效果,本研究根据NCBI中登录的虹鳟IFNa基因序列(AM489418)设计引物,PC...
8.[期刊]
摘要: 为鉴定肉牛皮肤病病原及其致病性并筛选其敏感药物,本研究取患皮肤病肉牛病变部位皮屑、毛发和痂皮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ITS序列分析、小...
9.[期刊]
摘要: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感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后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虹鳟饲料中分别添...
10.[期刊]
摘要: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血清2型对鳗鲡有专一的感染性,是鳗鲡出血性败血症、烂鳃病和烂尾病的重要病原菌。采用间接ELISA法对制备的兔抗创...
11.[期刊]
摘要: 随着食品安全等问题日趋严重,寻找良好而安全的防治细菌性疾病的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利用从患病鲫鱼体内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制备灭活疫苗,用(50±5) g的健康鲫鱼...
12.[期刊]
摘要: 为了挖掘罗氏沼虾免疫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罗氏沼虾的肝胰腺进行转录组深度测序分析.结果发现SNP位点37589个,其中转换...
13.[期刊]
摘要: 为获得纯化的斑马鱼TRIM23(tripartite motif 23)重组蛋白并研究其免疫功能,试验采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扩增TRIM23全长...
14.[期刊]
草鱼铜绿假单胞菌灭活疫苗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及其在发酵罐的生长试验
摘要: 为培养优质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液,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草鱼铜绿假单胞菌灭活疫苗发酵培养基的氮源、 碳源和磷酸盐成分进行了筛...
15.[期刊]
大黄鱼源杀香鱼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mpA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摘要: 外膜蛋白A(OmpA)是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的外膜蛋白之一,在多种致病菌中表现出较强的免疫原性,是具有潜力的候选疫苗.为分析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病原杀香鱼假单胞菌Om...
16.[期刊]
摘要: 浸泡免疫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选定的佐剂有关,不断深入研究浸泡免疫接种过程中黏膜免疫发生机理,系统比较佐剂对疫苗效果的影响,研究开发“高效稳定、廉价实用”的新...
17.[期刊]
摘要: 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调节,协同其他细胞因子维持免疫系统稳态。为探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18.[期刊]
饲料外源蛋白酶对大口黑鲈生长、饲料利用、体成分和肝脏、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摘要: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外源蛋白酶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配制...
19.[期刊]
微载体规模化培养草鱼鳔细胞以增殖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工艺研究
摘要: 为优化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鳔细胞(CiSB)细胞悬浮培养工艺,以提高基因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
20.[期刊]
摘要: 旨在构建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MHCⅡβ基因原核表达载体高效表达,并进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根据GenBank西伯利亚鲟MHCⅡβ基因序...
1.[会议]
摘要: 2014年5月诏安某育苗场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发病.选取患病鱼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经过初步鉴定结果为感染神经坏死病毒(n...
2.[会议]
摘要: 乌江流域的土壤(黄壤)背景值含汞量高,土壤中的汞经降雨或通过水土流失而进入水体中,汞在水体中通过水生食物链网的生物放大作用在鱼体内逐渐积累。乌江至今还有丰富的...
3.[会议]
摘要: 目前在养殖鱼类疾病的防治上,使用免疫增强剂替代药物、化学剂和抗生素的研究倍受各国研究者的关注.药用植物具有激活免疫系统应答的功效,作为一种可选的疾病治疗措施,...
4.[会议]
摘要: 从蛋白质和基因水平研究了欧洲鳗鲡(欧鳗)的抗体生成规律,采用山羊IgG-琼脂糖免疫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经山羊IgG背部肌肉注射后的欧洲鳗血清免疫球蛋白(Ig),...
5.[会议]
摘要: 目前水产疫苗的免疫方式有浸泡,口服,注射和喷雾等,注射方式效果最佳但费用高,浸泡疫苗需要量大,口服与喷雾方式接种简单,但免疫效果差,因此探索一条实用的,免疫效...
6.[会议]
摘要: 为预防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疾病的发生,采用人工免疫接种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亚种、苏伯利产气单胞菌.三个菌株在试验前全都进行复壮、恢复毒性处理,再分别将复壮...
7.[会议]
广西应用AQUAVAC-ESC疫苗对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免疫预防的田间试验
摘要: 应用Aquavac-ESC疫苗在广西区进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肠道败血症的免疫预防试验.试验对体长2cm的鱼苗用疫苗浸泡2min...
8.[会议]
摘要: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中华鳖肠道粘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和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并结合形态结构,对爬行动物粘膜免疫的特征进行了讨论。鳖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尤其大...
9.[会议]
摘要: 本文回顾了相关免疫学方法(单克隆抗体、酶免疫、凝集反应、荧光抗体、胶体金)和核酸诊断技术(核酸杂交、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16SrRNA、基因芯片)的基本...
10.[会议]
摘要: 本文在对基因缺失减毒活菌疫苗最新进展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克服限制因素的开发策略,指出在环境安全性评价日益完善的不远将来,以现代分子生物学最新成果为核心内容的...
11.[会议]
摘要: 本文对鱼类TGF-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转化生长因子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和功能多肽,它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对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免疫细胞的活化有重要...
12.[会议]
摘要: 本文根据世界海水鱼类养殖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阐述了病害防治作为海水鱼类养殖业永恒挑战所面临的当前和未来选择,指出免疫防治将为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
13.[会议]
摘要: 本文对鱼类细胞因子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前已在多种海淡水养殖鱼类中发现了包括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干扰素等多种细胞因子的细胞和...
14.[会议]
摘要: 本文以从患病石斑鱼分离的病原菌哈维氏弧菌TS-628菌株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其鞭毛蛋白、外膜蛋白和脂多糖,应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技术分析...
15.[会议]
摘要: 本文根据弧菌OmpK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兼并引物,分别从19株鱼源致病性弧菌中PCR扩增得到约800bp片断,将其克隆至pMD18-TVector载体,序列分析...
16.[会议]
摘要: 本文对应用草鱼注射免疫防病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总结了吉安市在草鱼成鱼生产中对放养鱼种大规模推广应用注射免疫技术的成功经验。
17.[会议]
摘要: 渔用疫苗的研制进程和应用效果和人、兽医相比,显得步履蹒跚,进展缓慢.尤其在我国,渔用疫苗的研制和应用与世界上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和力争成为水产养殖强国的称号极不相...
18.[会议]
摘要: 海水鱼类养殖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随着养殖生产的不断发展,各种疾病越来越严重,为广大养殖单位造成较大损失。细菌脂多糖(LPS)作为免疫增强剂常用于免疫...
19.[会议]
摘要: 分别以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皮杆菌(Dermabacter sp)、噬菌蛭弧菌(Bdell ovibro bacteriovor...
20.[会议]
摘要: 我国水产养殖病害在300种以上,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只有通过免疫防治使养殖动物获得或增强免疫机能;通过微生物制剂达到调节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水体生态环境、净化水...
1.[学位]
摘要: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淡水养殖鱼类。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各种病害的影响使其成活率极低,给...
2.[学位]
摘要: 鳜鱼(Siniperca chuatsi),又名桂花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有“淡水石斑”的美称,是广东省甚至全国淡水鱼养殖业中的优质品种,也是出口创汇型养殖...
3.[学位]
摘要: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可致水产动物如中华鳖产生败血症等疾病,甚至大规模死亡,普遍认为疫苗是防治此病...
4.[学位]
摘要: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引起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重要病原菌,对我国大菱鲆、牙鲆、大西洋鲑、鳗鲡、鲈鱼等经济鱼种的危害性巨大。疫苗免疫是...
5.[学位]
摘要: 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尤以水中多见,对人和动物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迟缓爱德华菌是危害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病原菌,该菌...
6.[学位]
摘要: 链球菌(streptococcal spp.)是水产养殖业中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由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和海豚链球菌(S...
7.[学位]
摘要: PKR是脊椎动物抗病毒免疫反应的主要功能蛋白,它可以在病毒感染和其它多种胁迫刺激下,通过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引起细胞抗病毒免疫反应,并且通过抑制细胞蛋白合成导致细...
8.[学位]
摘要: I型干扰素是先天性免疫应答的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在抗病毒和抗癌中都有广泛地效用。鲫鱼与草鱼的I型干扰素有很高的同源性。在我们先前的实验中,重组草鱼干扰素的免疫...
9.[学位]
摘要: 我国贝类养殖中,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是重要的双壳贝类之一,育珠插核过程中伤口容易受到病原体侵染,使育珠蚌的吐核率升高,甚至造成蚌的...
10.[学位]
摘要: 鱼类属于变温的脊椎动物,具有一些非常独特的免疫因子和免疫机制。鱼类同时具有PKR和PKZ基因,它们串联存在于基因组当中。在细胞中,PKR是一种双链RNA受体,...
11.[学位]
PolyI:C诱导草鱼I型干扰素受体亚基和JAK激酶的磷酸化
摘要: 干扰素通过结合相应的受体亚基才能行使其潜在的生理功能,所以干扰素受体在抗病毒信号通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介导作用。I型干扰素受体是II型细胞因子受体,它有两个不...
12.[学位]
摘要: 前期研究发现,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aemia of Carp Virus,SVCV)感染EPC细胞可以诱导氧化应激,下调血红素加氧酶1(He...
13.[学位]
摘要: 在实际生产中团头鲂会受到很多不同的应激因子的胁迫作用,本文选取团头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养殖过程中主要环境胁迫因子之一的亚硝酸盐和输送或捕捞过程中使用射流式鱼泵...
14.[学位]
摘要: 异育银鲫(Carassius gibelio)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在淡水养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鲫鱼养殖业中暴发一种病毒性疾病——鲫造血器官坏...
15.[学位]
摘要: NK-LYSIN是机体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L)和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分...
16.[学位]
凡纳滨对虾Tolls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其免疫相关性的研究
摘要: Toll/TLR信号传导途径是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体内中的一条重要的免疫信号通路。近年来研究证实,Toll/TLRs存在明显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
17.[学位]
摘要: 珠三角地区是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养殖的重要地区之一。但自2011年以来...
18.[学位]
大黄鱼Rac、Rab7和Rab5A基因的分子特征与免疫功能的研究
摘要: 小G蛋白是重要的分子开关,可以调节细胞分裂、细胞骨架形成、囊泡运输、核质运输等多种细胞功能,在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得到大黄鱼Rac1、Rac2、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