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谣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17篇,学位文献有10篇等,民间歌谣的主要作者有刘艳梅、戴艳、李萍,民间歌谣的主要机构有文山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革命歌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艺载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晋绥日报》副刊登载的革命歌谣展现出创作主体广泛化、表达内容通俗化、表现形式地方化以及宣传动员全民化等大众化...
2.[期刊]
摘要: 在刘半农及其助手李家瑞、常惠等人的推动下,原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收集保存了大量的晚清、民国民歌唱本。这些民歌唱本时间链条完整,覆盖范围遍及各地,牌...
3.[期刊]
信阳民间歌谣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效果研究--以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为例
摘要: 本文以荣获全国文明村镇殊荣的信阳市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为个案,通过对帅洼村农民自创的反映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新民间歌谣的田野调查,来探讨信阳民间歌谣助推乡村振兴,...
4.[期刊]
摘要: 以四川东部达州地区童谣为例,童谣大致分为游戏性童谣、教育性童谣、趣味性童谣和安慰性童谣,并分别承担了娱乐、教育、社会规训和安慰等功能.从达州童谣的口头文学和叙...
5.[期刊]
摘要: 京族海歌是京族极富民族特色的民间歌谣.靠海而生的地域环境,淳朴的海洋民俗风情,敬畏大海、祈求丰收平安的精神追求成为京族海歌海洋文化精神形成的重要因素.海歌是京...
6.[期刊]
摘要: 景颇族民间歌谣是景颇族民间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成果,是景颇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体现。景颇族民间歌谣的起源、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民众日常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
7.[期刊]
摘要: 在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走到一座大山的巨石前,高声喊道:''''芝麻开门.''''顿时,那山石应声而开,露出一个巨大的山洞。阿里巴巴走进山洞...
8.[期刊]
摘要: 作为活态的口传文学,“花儿”在长期的演述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编创机制,并经过数辈歌手的传承、流布,逐渐定型,成为一种习俗惯制.从“花儿”歌手在表演中的编创、...
9.[期刊]
摘要: 客家童谣包括日常行为规范、耕读传家思想及趣味故事等内容.《月光光》是一首著名的客家童谣,曾在多部客家题材电影、电视或山歌剧中作为插曲使用,流传范围广,且在不同...
10.[期刊]
摘要: 徽文化博大精深,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徽州民歌作为徽文化的一部分是徽州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期刊]
摘要: 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中的寄生民歌种类甚多,其分布也具有一定规律。总体说来,主要集中在南方,且以吴地民歌为多,这与作者大多为江南人,民众喜爱吴歌有关。小说中民歌的...
12.[期刊]
传统民谣中“父位”角色缺失及原因——基于鲁西南传统民谣的研究
摘要: 传统民谣历史悠久、姿态丰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民谣,学者多将关注点放在艺术特性、类别区分、地域特色等方面,对其思想性的研究还仅停留在表面层次。...
13.[期刊]
摘要: 传唱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吴歌历史久远,底蕴丰厚,是吴文化的杰出代表。尽管苏州吴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城市化、现代化、文化全球化等深层原因,...
14.[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珠三角腹地的中山方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山民谣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少民谣濒临失传的境地.同时,中山民谣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集中反...
15.[期刊]
摘要: 桂林民歌对当地居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桂林山歌,在2015年成为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民歌因固有的生存空间发生改变...
16.[期刊]
传统民谣中"父位"角色缺失及原因——基于鲁西南传统民谣的研究
摘要: 传统民谣历史悠久、姿态丰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民谣,学者多将关注点放在艺术特性、类别区分、地域特色等方面,对其思想性的研究还仅停留在表面层次....
17.[期刊]
摘要: 陇东南红色歌谣有启蒙性和斗争性这两大主题,以时间为序,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之前"控诉与揭露"的主题准备期、30年代初"从屈从到挣脱"的启蒙发展期、30年代中期...
18.[期刊]
摘要: 传唱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吴歌历史久远,底蕴丰厚,是吴文化的杰出代表.尽管苏州吴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城市化、现代化、文化全球化等深层原因,...
19.[期刊]
摘要: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是生长在土地上的最接地气、最生态化的语言艺术.民间歌谣反映的是当地民众的真切情感,具有质朴、自然、清朗、真实等特点.基于...
20.[期刊]
摘要: 清代竹枝词包含着丰富的地方志写作倾向,主要通过三方面展现出来:竹枝词作为地方志的补充,弥补了没有地方志地区的文献缺憾,更新地方风土人情的变化,书写本地特色的地...
1.[学位]
摘要: 本文以新民歌的音乐电视这种视觉文化的代表为例,阐述了新民歌的音乐电视对新民歌审美特征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分析了新民歌审美特征形成的原因即新民歌审美主体的变化、...
2.[学位]
摘要: 本文研究了大跃进民歌运动中的权力话语和民间文化。全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在现代性框架内,阐释大跃进民歌运动中权力话语选择民歌的深层次文化动机,以及“共产...
3.[学位]
摘要: 1958“新民歌运动”的发生不仅是受新中国在物质现代化追求过程中激进主义思想及实践的影响,更是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政治意识形态左右的必然,还是文学艺术创作领域自...
4.[学位]
摘要: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交界的武陵山区。在全球经济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土家族社会文化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迁。土家族的语言文化,认...
5.[学位]
摘要: 民歌起源于“人的本能”与“需要”,跟着民众的心音“放情而歌,”是“情之所至,音之所生”的产物。民歌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内容...
6.[学位]
摘要: 瑶族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江华是全国最大的瑶族自治县,民间歌谣很多,内容十分丰富,历来有“瑶歌之乡”的美称。瑶族称盘王为其始祖,从古至今都定期或不定期...
7.[学位]
摘要: 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发生是文艺大众化运动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走向“民间”的一次极端体验,更是权力话语为构建社会精神文化的现实需求使然;于其中应该给予民歌更多的...
8.[学位]
人口较少民族民歌传承的民族志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为例
摘要: 随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裕固族世世代代的“逐水草而生”的游牧生活早已经被集中定居、发展半农半牧业所取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口较少的裕固...
9.[学位]
摘要: 本文由绪论与正文组成(文后附录《花儿研究相关史料》)。正文分为五章,各章既相对独立,又互为结合。本文运用历史的、哲学的、艺术的方法,对花儿文化进行了多角度、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