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史、银行史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35篇,会议文献有6篇,学位文献有28篇等,金融史、银行史的主要作者有沈奇喜、蒋立场、高玮,金融史、银行史的主要机构有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作者:(美)杰瑞·马克汉姆(Jerry W.Markham)译者:黄佳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7月《美国金融史》(第一卷)本书作者追溯美国金...
2.[期刊]
摘要: 经济基础是中国革命道路实践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通过牢牢掌握经济命脉巩固和扩大新生革命政权成为摆在各根据地或解放区的头等大事,创立苏区(边区)银行就是其...
3.[期刊]
摘要: 1945年3月,联合征信所在重庆正式成立.作为中国第一家公共征信机构,联合征信所在当时受到外部冲击而成立,主要为四联总处提供经济调查、核准贷款服务,为国家行局...
4.[期刊]
摘要: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根据地和解放区是新中国诞生的基石.以晋冀鲁豫边区为代表的金融发展不仅是新中国金融发展的雏形,同时也为现代金融的改革指明了基本方向...
5.[期刊]
摘要: 北周初沿用西魏"五铢".后铸"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三泉;仿王莽币制,制作精良,书体流美.
6.[期刊]
摘要: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前,美元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牙买加体系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前提下产生的,该体系的建立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汇率体系的...
7.[期刊]
摘要: 北周初沿用西魏“五铢”。后铸“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三泉;仿王莽币制,制作精良,书体流美。
8.[期刊]
摘要: 货币文化是货币史研究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对中国古代王朝货币体系及其变迁进行研究,挖掘史料,还原史实,梳理归纳王朝更替中的货币形态、货币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文化因素及...
9.[期刊]
清代陕商金融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基于《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分析
摘要: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金融战的情节,描述了清朝末年陕西地区的经济发达情况及陕西钱商经营情况。清代陕商八大产业之一的钱商(金融业)经营,包括典当、钱庄、票号等"金...
10.[期刊]
摘要: 货币文化是货币史研究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对中国古代王朝货币体系及其变迁进行研究,挖掘史料,还原史实,梳理归纳王朝更替中的货币形态、货币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文化因素及...
11.[期刊]
由军管到创建:解放初期中共对保定金融秩序建立的考察——以银行和银号为中心
摘要: 保定解放后,为了恢复金融秩序发展生产,中共首先接管了保定的5家银行和1家福利公司,但是对于规模较小的15家私营银号则根据形势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同时,着重推...
12.[期刊]
摘要: 在近代河北金融舞台上,典当、钱庄、票号、银号等传统金融机构各自提供与金融功能有效需求相匹配的有效供给,出现了长时期相融并生的景象.河北省银号因其独特的经营特点...
13.[期刊]
摘要: 金融不能失去公平正义的底线而沦为逐利的工具.随着金融的社会功能日益被重视,通过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和实现公平成为了金融发展的重要价值旨向.本文基于金融功能理论...
14.[期刊]
区域性民间金融风潮:中国式金融危机简史(1883-2015)
摘要: Since modern finance emerged,many financial crises happened in China.Different ...
15.[期刊]
摘要: 黑龙江广信公司是官商合办的具有近代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其建立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一是清政府出于政治和经济需要,对东北地区尤其黑龙江厉行封禁;二是沙俄入侵和...
16.[期刊]
摘要: 对日度和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都表明,2005年7月至2008年8月,人民币已经成为林吉特和新加坡元的锚货币.对日度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2010年6月至2014年...
17.[期刊]
摘要: 中国近代发生了28次较大规模的金融风潮.在这些风潮的防范和治理中,历届政府经历了一个由盲目放任到自觉干预、防范和补救的认知过程.风潮爆发前的事前防范,政府主动...
18.[期刊]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金融业监管的规制调适与模式重构——基于大后方实践的考察
摘要: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了适应战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颁行了诸多涉及金融业监管的法令,并在监管机构上做出了相应调整,如1939年12月在原有基础上改组了四...
19.[期刊]
摘要: 电报引入中国后,渐为金融领域所取用,衍生出电汇这种新型经济行为,传统的汇兑方式与格局由此出现大的变动.电汇在近代中国的演进,从其经营的主体和规模两方面观瞻,大...
20.[期刊]
摘要: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合作愿景后,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金融合作往来日益密切.近年来,双方贸易往来总体趋于平稳,2017年略有回升.但其间的...
1.[会议]
摘要: 在投资活动中,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对收益和风险的偏好程度,即投资者要依据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来进行投资.那么,投资者如何确定自己的一条无差异曲线,使他的最佳资产组合...
2.[会议]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世纪转换期的东亚的时期,“跨国境领域的经济秩序”作为论题的原因,并说明了通过变换分析的角度,制度上属于跨国境领域的部分,也有可能是构成上位秩序的中心。
3.[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美国提出新银团的倡议和英法日三国初步回应的历史背景,《英法日美四国财团协议草案》和国内朝野的反响,新银团的成立及其自我定位为实施“九国公约”的工具,...
4.[会议]
摘要: 古希腊的私人钱庄是城邦广泛使用金属硬币的产物.钱庄是公元前4世纪雅典海上贸易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与个人投资者相比,它具有资金充沛、规避风险能力强、信贷经验丰富的...
5.[会议]
摘要: 票号是以埠际汇兑为主营业务的旧式金融机构,它是山西商人在中国金融史上留下的一道独特风景.票号在20世纪初十年,辛亥革命前达到了鼎盛局面.然而辛亥革命之后,票号...
6.[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中世纪意大利商人银行家与英王之间的借贷关系连续而又持久。12世纪初至15世纪末,双方之间的联系几乎没有中断过。原因在于:英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在由中世纪向...
1.[学位]
摘要: 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挽救美国经济,1933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美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改...
2.[学位]
摘要: 该文分四个部分,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深入地剖析了二板市场,以期能对在中国大陆设立二板市场提供借鉴.首先,该文阐述了二板市场的概念、功能及其迅猛发展的原因,以美国...
3.[学位]
摘要: 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是当代中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史是当代中国农村金融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经济史的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对50...
4.[学位]
摘要: 证券市场是一个复杂系统,许多学者对有关证券市场的现象、机理等做了探讨,但是证券市场又是一个不可逆系统,无法进行现实试验.因此,开发一个可以进行相关证券市场理论...
5.[学位]
摘要: 非洲开发银行是非洲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独立后为了进一步实现经济上的自强而建立的一个地区性开发银行,其宗旨是为了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消除非洲大陆的贫困,...
6.[学位]
摘要: 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百余年间,票号是中国各大商埠非常活跃的金融势力,一度引领中国金融业发展之潮流,汇通天下,名震中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时局...
7.[学位]
摘要: 世界各国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是研究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深层次原因.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间的生产资本转移取代了以货币资本为主要特征的资...
8.[学位]
摘要: 华俄道胜银行是沙俄迫使中国政府通过正式合同承诺建立的第一个中外合办银行,也是近代外国金融势力进入中国的典型代表之一。它于1895年在俄国圣彼得堡成立,到192...
9.[学位]
摘要: 面对20世纪70年代处于“滞涨”的英国经济,1979年上台的英国撒切尔政府政府采用货币主义学派的主张,反对把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的首要目标,掀起了一场抑制通货...
10.[学位]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日本的银行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主宰,创造了日本金融的奇迹和辉煌.但随着90年代初泡沫经济的崩溃,貌似强大...
11.[学位]
摘要: 本文从历史的研究角度来探析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英国金融霸权从建立到衰落这一过程和机制。19世纪英帝国金融霸权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经济得...
12.[学位]
摘要: 本文在考虑交易费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证券组合选择模型,进而分析了交易费用对证券组合的有效子集的影响,并给出了证券集的一个子集为其有效子集的充要条件;引入了允许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