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标视野下的小学高段古诗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6h】

新课标视野下的小学高段古诗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古诗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1.2.2 古诗有利于审美教育的进行

1.2.3 古诗有利于情感教育的深入

1.3 研究基础

1.3.1 新课标对古诗教学的新指导

1.3.2 小学高段古诗篇目分析

1.4 研究方法

1.4.1 问卷调查

1.4.2 实地访谈

1.4.3 文献阅读

1.4.4 案例分析

1.5 可行性分析

2 问卷调查——小学高段古诗教学现状

2.1 学习兴趣

2.2 学习目的

2.3 学习习惯

2.4 学习效果

3 现实映照——小学高段古诗教学的问题分析

3.1 教师教学问题

3.1.1 吟诵教学的缺位

3.1.2 知识储备的缺欠

3.1.3 教学策略的缺乏

3.1.4 意境赏析的缺失

3.2 学生学习问题

3.2.1 古诗掌握数量较少

3.2.2 不易形成情感共鸣

3.2.3 语文素养普遍未达标

3.2.4 匮乏理性深度思考

3.3 课堂实施问题

3.3.1 忽视古诗情感体验

3.3.2 能力检测手段单一

3.3.3 过分重视文字翻译

3.3.4 不敢放手多元解读

4 问路探寻——小学高段古诗教学的对策

4.1 教师教学对策

4.1.1 重视吟诵教学

4.1.2 提高文化素养

4.1.3 丰富教学策略

4.1.4 注重意境欣赏

4.2 学生学习对策

4.2.1 增加古诗掌握数量

4.2.2 破除与现实的隔膜

4.2.3 以“语文素养”为核心

4.2.4 以“对话”促感悟

4.3 课堂实施对策

4.3.1 体验丰富的视听空间

4.3.2 创造立体的评价环境

4.3.3 构建陶醉的审美场域

4.3.4 营造多元的理解氛围

5 结语

5.1 论文的创新点

5.2 论文的不足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学高段古诗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致谢

展开▼

摘要

古诗起自先秦,盛于唐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古诗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以其精炼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生动的景色,表现出深切的感情,抒发了深远的意义。古诗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思想精粹,当之无愧的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接触民族历史文化的最佳启蒙教材。
  本文依据2011年最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古诗学习的指导,结合小学高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成都市三所小学的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前辈的相关理论上又作了进一步探究。
  本文分四个部分来具体论述小学高段古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第一部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古诗及古诗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并以2011年新出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基础,简要分析了新课标对小学古诗教学要求的前后变化,并对其提出的“75首推荐背诵的古诗”进行了分类。本文的第二部分,通过调查问卷和人物访谈的形式了解了成都市三所学校小学高段学生的古诗学习情况,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为后文的分析奠定了基础。随着调查的深入,古诗教学的问题开始显现。例如古诗教学模式僵化,毫无新意,学生语文素养不足,学习目的功利化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都不容忽视。故本文的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小学高段古诗教学现状的分析,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教师、学生、课堂)分析各个维度的具体问题。第四部分,在找出了现阶段古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新课标及相关理论为依托,尝试针对小学高段古诗教学的三个维度的具体问题一一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古诗教学有所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