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周列国志》翻译实践报告——汉语文言文英译转换生成模式研究
【6h】

《东周列国志》翻译实践报告——汉语文言文英译转换生成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bbreviations

List of Figure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roject

1.3 Structure of the paper

Chapter 2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2.1 Hypotactic English and paratactic Chinese

2.2 Forms of English’s hypotaxis and Chinese’s parataxis

2.3 Inspiration of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Chapter 3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and Back-transformation

3.1 Development of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3.2 Deep structure and surface structure

3.3 Nida’s view on translation

Chapter 4 Creative Translation Model

Chapter 5 Cas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Annals of the

5.1 Analysis from lexical level

5.2 Analysis from syntactic level

5.3 Analysis from textual level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Summary of the main ideas

6.2Remaining problems

6.3 Future direction

参考文献

Appendix I Source Text

Appendix II Target Text

致谢

展开▼

摘要

《东周列国志》由明朝晚期冯梦龙所写,讲述了从西周到秦始皇统一中国500多年的历史。该书以时间顺序为主线,记录并编写了一系列历史故事和自传体文章,是中国历史上较早一部具有完整结构的历史小说。
  作为一部还未被完整译成英文的中国文化经典,系统地翻译《东周列国志》对传承和发扬中国古典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在导师的指导下,包括本文作者在内五名研究生参与了本书的翻译研究工作,旨在系统地翻译此著作并对日后汉语文言文英译的研究做准备。团队协作完整系统地翻译《东周列国志》共耗时两年时间。本文作者翻译其中第二十一回至三十四回,共耗时一年。本文在翻译的基础上,探讨了汉语文言文英译策略,旨在创建一个新的翻译模型来指导汉语文言文的翻译。
  由于其为一部用古汉语所写的文学类作品,其语言必然具备汉语的普遍特征如:多使用含蓄表达、隐性连接、以意驭形、多使用动词等。此外,其小说的属性使得书中大量使用成语、俗语、委婉语、暗示语、诗词等来增强其可读性和趣味性。这就给翻译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转化,其语言间的差异性必然成为关注的焦点。翻译这部明代作品时,本文作者体验到英汉两种语言在形合和意合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深层意义,最大限度的保留源语言的韵味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最大问题。
  作者参照诺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概念以及尤金·奈达基于该理论所提出的“逆转换”翻译模型,试图建立一个从意合语言向形合语言转化的模型来指导其汉语英译的实践,并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讨了汉语文言文的英译转换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