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一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年会
第一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年会

第一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无锡
  • 出版时间: 2016-09

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会议文集:第一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老年医学是研究老年人疾病相关的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社会心理学和预防医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传统观念上,老年医学的主要内涵是: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照护不治之症和残疾患者的最大自主独立性,使其能够回归社会和家庭;全面关怀和支持临终患者.其特点是以人为本,重点关注人体整体功能状况,研究衰老与疾病的关系和多病共存的相互关联.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问题凸显,更多的目光聚焦于老年健康相关产业;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老年医学的前景越来越宽阔,兼具丰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新形势下如何应对这一严峻的挑战是摆在所有医疗工作者,尤其是老年医学从业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老年医学作为老年健康产业的核心部分,具备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但需要看到,基于传统医疗模式下的以医院为主体模式、以疾病为核心的老年医学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制约老年医学发展的瓶颈。我们首先需要完成思维模式的转换与升级,建立以“功能/能力”为核心的老年医学管理模式,逐步进行组织架构的优化,将分享的理念应用于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中,实现老年人群的居家养老、健康老化和科学养老。
  • 摘要: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者(俗称:三高),为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子,超过80%以上高血压患者,同时也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当同时存在其他危险因素时,心血管风险更会加倍.国内外专家学者,无不致力于改善与治疗三高以减少未来心血管的风险.比方药物、运动与饮食,而对于如何平衡治疗所带来的好处与可能带来的风险,世界专家也持续不断地研究,从高血压的机制、基因、不同药物方面入手,期望解开高血压的密码. 文章分析了高血压对不同人种的影响、年龄、环境对血压的影响,对老年人血压进行了评估。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对健康的促进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各国都逐渐面临人口高龄化的趋势。因此,如何让老年人活得更健康,成为各国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与目标。但老年人群,无论在血压治疗的目标、血压的波动、药物的选择、共病时药物选择与考量方面都与年轻人群不同。应重视通过检查与血压监控,客观制订治疗的内容与目标,同时使用SPC手段,减少药物的使用数量与频率,达到更佳的依从度等,进而增进老年人的健康,减少疾病造成的失能与家庭的负担。
  • 摘要:我国人口众多,并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02年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即约每2位60岁以上人口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高,患者数量大,防治任重而道远.老年高血压具有以下特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明显增多.根据2003年JNC7的定义: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分析表明,我国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21.5%,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53.21%,即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一半以上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五类,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inhibitor, ACED、血管紧张素B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Mocker, CCB)、利尿剂和a受体阻滞剂。此外还有二线药物如a受体阻滞剂,及新近上市的肾素抑制剂等。老年患者出现合并症的时间多较长,降压药物的选择需要从合并症方面考虑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尽量做到降压平稳有效,副作用少和服药简单、依从性好,以期控制好老年人高血压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
  • 摘要:心力衰竭(心衰)是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老年人心力衰竭在发病规律、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中都有不同于年轻人的特点.例如,老年心力衰竭常合并多种危险因素或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老年心力衰竭早期常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逐渐进展为收缩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老年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常复杂多样且不典型,需要认真鉴别;老年心力衰竭易受其他合并症的影响,常规药物应用受限,治疗常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增多,给临床用药带来挑战.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快,心血管疾病危险人群基数大,老年心力衰竭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进一步提高老年心力衰竭的诊疗水平.具体分析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阐述了病因和诱发因素。给出了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辅助检查。给出了药物以及非手术器械治疗方式。
  • 摘要: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特点与策略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最常见疾病之一.老年AMI患者合并症多,来势凶猛,救治难度大,病死率高.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和肺部感染是老年人AMI的最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均高于中青年患者,且与死亡率密切相关.近10年来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药物的应用、急诊介入治疗或外科血运重建术)在老年AMI人群中的应用逐渐增多.随着AMI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AMI在总体人群中的死亡率已从80年代的20%左右降至10%以下,但老年AMI患者的死亡率仍很高,促使人们注意针对这一特殊人群探索降低其死亡率并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具体分析了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特点与策略、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选择、预防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老年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处理策略、血流储备分数在老年稳定型冠心病中的应用。
  •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节律紊乱,并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升高.早期Framingham研究,<60岁房颤患者中约有1%的患病率,而在75~84岁房颤患者中患病率高达12%[1].据文献报道,1/3以上的房颤患者年龄在80岁以上.欧美国家年龄65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7.2%,80岁及以上者达到5.0%~15.0%,而在40~50岁人群只有0.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房颤的患病率为0.6%,其中年龄50~59岁人群为0.5%,80岁及以上人群为7.5%,男性略高于女性(分别为0.9%与0.7%,P=0.013),据此估计全国约有房颤患者800万例.房颤还常常与结构性心脏病和其他共同发生的慢性疾病相关,因此,房颤是老年医学邻域高度关注的心血管疾病.年龄是导致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5岁及以上发生的房颤特称为老年人房颤.分析了临床特点和分类、发病机制房颤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临床评估方式。缓解症状、保护心功能和预防栓塞是房颤的治疗目标。治疗内容是使用药物或手术等方式进行心脏节律控制、心室率控制和抗栓治疗为主,重点是后两者。
  • 摘要:中国是房颤患病大国,总的患病率约为0.77%,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60岁后房颤发病率每10年增加1倍;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到10%,高危心脏病患者人群中可达30%,冠心病患者中房颤的患病率为2.6%,相比一般人群患病率明显增加,预计全国房颤患病人数约1000万.Framingham研究证实房颤患者一生中卒中概率为35%,栓塞的总发生率为每年5%;因此有效地抗栓治疗,尤其是抗凝治疗是减少房颤导致卒中及死亡的重要措施.我国的人群房颤患病率、年龄、性别、病因分组等均和国外相关资料所显示的趋势接近,脑卒中发病率高,但服药情况十分不理想,其中华法林服用率为1.7%,阿司匹林为37.9%.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住院的患者中2.3%~21%合并房颤.欧洲资料显示约有一百万至两百万口服抗凝药的房颤患者需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房颤患者PCI术后长期随访全因死亡率、缺血性脑卒中及颅内出血发生率较其他人群明显增加,对ACS后合并房颤或已发房颤合并ACS的患者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抗栓治疗策略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及临床实践的难点.接受PCI治疗的房颤患者,目前临床主要应用四种抗栓策略:三联抗血栓治疗[口服抗凝药(维生素K拮抗剂或NOAC)+阿司匹林+氯毗格雷〕,双重抗血栓治疗[口服抗凝药(维生素K拮抗剂或NOAC)+单药抗血小板〕,双重抗血小板及单独口服抗凝药治疗。
  •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导致老年人死亡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随着年龄增长,ASCV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增加.血脂异常是ASCVD及其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多项他汀类药物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他汀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它具有预防、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作用,对于稳定型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他汀类药物已作为临床一线用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然而,针对老年患者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仍存在很大争议.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需要面对该不该用他汀类药物、何种剂量、如何处理副作用等问题.老年患者具有肝肾功能下降、有多种共患病、合并用药多等特点,解答此类人群他汀类用药的安全性问题十分急迫.由于缺乏足够的老年患者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老年人多种疾病并存、合用多种药物等特点,老年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实际使用显得严重不足.在2010年《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的基础上[2],2015年第5期《中华内科杂志》发表了《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用于指导老年人合理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本文根据《共识》中提及的及新近更新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临床试验的老年亚组分析和老年人群临床试验的结果,对老年人降脂治疗的安全性及治疗策略进行阐述.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所致的死亡和心血管事件,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冠心病高危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大部分80岁以下的人群。因此,应鼓励有适应证的老年人积极使用他汀类药物。目前,高龄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获益的证据仍不充分,尚缺乏对低危老年患者强化降脂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鉴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应根据患者心血管病的危险分层及个体特点、患者的整体状况和合并用药情况,充分考虑降脂治疗的利弊,积极稳妥地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配以合理的饮食结构、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目的。
  • 摘要:双心疾病既不能归之为单纯的心血管疾病,也不是单纯的精神心理问题,属于心身疾病范畴,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医学学科.双心疾病主要有如下三种表现形式:明确的心血管疾病继发精神心理问题.明确的精神心理问题合并心血管疾病.单纯的精神心理问题表现为无法解释的心脏病症状.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互相影响,导致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度很高,鉴别困难,并对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预后和预期寿命造成不良影响.老年人群由于器官功能老化和代谢功能下降,常伴随多种慢性病(如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和老年退行性病变),以及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转变,也是精神心理问题高发人群.由于目前对老年人群双心疾病的研究有限,如何早期识别老年患者隐匿复杂的双心疾病症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对于老年人群双心疾病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本文就有限的文献进行综述.老年双心疾病患者的治疗要考虑到多种合并因素,如患者发生精神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孤独,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必须同时帮助患者改善孤独感,增加社会支持。又如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继发于心血管疾病,疾病症状的存在或加重是导致患者发生精神心理间题的主要原因,治疗上需要先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缓解心血管症状,如仍存在影响疾病恢复和生活质量的精神心理问题,同时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
  • 摘要: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肠道血供障碍,引起肠壁缺血、缺氧,甚至梗死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CMI)和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三种类型.多发于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我国90%以上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其中动脉粥样硬化为最主要的病因.随着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发病率亦逐年上升.国外有研究显示,急诊监护病房平均每1000例患者即有一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缺血性肠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心力衰竭、各种原因所致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颤动、休克、动脉血栓形成、机械性肠梗阻,医源性因素包括主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手术、肠切除术、妇科手术,以及可引起肠道痉挛、血液戮滞度升高的药物如可卡因、达那哩、雌激素、利尿剂的使用等。老年人基础疾病多、用药复杂,且年龄本身即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使其成为缺血性肠病的主要受累人群。不同类型的缺血性肠病在危险因素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将在各节中详述。本文不包括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所致肠系膜缺血。
  • 摘要: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逐年增加,2006年已达人口的13%,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增加趋势.随着冠心病发生率的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而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 athy,CIN)日益受到心内科、肾内科医师及患者的关注.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衰竭报道日趋增多,是仅次于肾灌注不足和肾毒性药物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肾衰竭的第三大常见原因.最近10年,由于对CIN认识的不断深入,采用了降低风险的措施,以及碘化造影剂的肾毒性逐渐降低,CIN的发生率已从约15%下降至7%.然而,由于依赖造影剂的操作不断增加,CIN病例数目也在不断增长,且不同操作引起CIN发生的比率是不同的:心脏造影后CIN发生率较高,非心脏造影后CIN发生率较低,对于有基础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风险会更高.目前已经认识到,继发于造影剂使用后的急性肾衰竭(ARF)其死亡率较高.造影剂的渗透负荷是导致CIN发生的重要因素。造影剂对肾的毒性包括分子直接的化学毒性(离子性、含碘物质)、渗透毒性、组分中与豁度相关的毒性。老年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在临床应用造影剂中,应注意以下事项:造影剂肾病(CIN)是使用碘化造影剂的一 个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老年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肾衰竭。CIN使老年患者死亡风险增高了5.5倍,其疾病临床过程是肾衰竭相关并发症。老年患者首选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计算公式是MDRD公式。发生CIN的高危因素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肝病、肾移植和腹膜透析。动脉内应用造影剂发生CIN的风险更高。当CIN的患病风险超过5%(高危患者)时,应选择等渗的碘克沙醇等造影剂。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已成为全球化趋势.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人口占13.26%,≥65岁人口占8.87%,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002年我国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显示≥60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在80岁左右的人群中,75%患有高血压,在年龄>80岁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90%,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3]指出55岁血压正常的人,未来患高血压的风险为90%.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我国老年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将显著增加.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心脑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有关.与6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相比,程度相似的血压升高,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更高,显著增加了老年人发生冠心病、卒中、肾衰竭、主动脉与外周动脉疾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是老年人群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特殊性.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特点,针对老年人特殊性提出了老年人高血压的降压目标值以及药物治疗原则。合理选择降压药物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理想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平稳、有效;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服用简便,依从性好。
  • 摘要:高血压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直以来都造成较大的社会负担.文献显示,美国大于60岁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约65%.我国高血压在老年男性中发病率约65%,老年女性中约69%.诸多老年性疾病均显示与高血压之间的强关联性,血压的升高被认为是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诊断和治疗高血压,对预防和控制其他心血管相关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评价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的损害,是进行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的首要任务.然而,单纯应用动脉血压的方法进行高血压的评估,在临床中存在许多局限性.心脏是高血压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准确地评价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能够更好地评价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带来的危害,从而更好地指导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甚至为预后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
  • 摘要: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人口占13.26%,≥65岁人口占8.87%.2015年国家统计局全国抽样调查研究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8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60个百分点.伴随人口老龄化,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也在增加,2000-2001年顾东风等对全国12个省市人群的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64~74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是48.8%,与1991年相比增加16.5%,显著高于同期中青年人群的患病率.以往认为继发性高血压(sec ondary hypertention)多发生于年轻人,但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证据表明老年继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可能更高,同时老年人群顽固性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如果老年人血压突然升高、原有高血压突然加重或应用多种降压药物仍控制不理想,应注意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老年人继发性高血压如果未得到合理诊治可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主动脉与外周动脉疾病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是老年人群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了常见老年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及发病机制。除高血压引起的相关症状,各种继发性高血压又有各自的临床表现,如肾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肾功能不全,同时可有腹部高调的收缩期肾血管杂音。可采用血压监测、影像诊断、呼吸睡眠监测、基因检测等方式进行辅助检查。采取正确临床思路识别和熟悉老年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参数对于诊断非常重要,同时可为病因不同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 摘要:二尖瓣环钙化是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在二尖瓣的表现形式,是影响二尖瓣外科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是老年人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当今老龄化的加剧,该疾病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来研究提出该病并非单纯的年龄相关的退化性病程,而是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在内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过程.由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常规外科手术风险大,因此对该病的诊疗仍是当今巨大的挑战.随着经皮瓣膜介入技术的发展,可能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以二尖瓣环钙化为代表的SDHVD是老年人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既往认为MAC是一种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病理过程,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MAC也可能是一种主动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并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密切相关,但目前缺乏定论,仍需要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证实。该病起病隐匿、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易于误诊和漏诊,因此依靠常规超声心动图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新兴影像学技术如实时三维超声、CT可能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尽管MAC外科手术术式不断改良,但风险仍较高,虽然TMVI适应证有限,有效性及安全性也尚存争议,但随着人工瓣膜的改良、影像学技术的创新和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相信TMVI将可能成为未来的治疗趋势。
  • 摘要:冠心病与急性心肌梗死为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且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超过1/3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大于75岁,并且,超过2/3的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患者年龄≥75岁.因此老年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防治尤为重要.近10余年来,诸多临床试验显示,抗栓治疗可使冠心病患者显著获益.但是,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接受抗栓治疗产生获益的同时,也更易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如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血栓栓塞风险性疾病如心房颤动等,则需要强化抗栓治疗,那么出血风险将进一步增加.而且老年患者常合并存在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可能会干扰抗栓药物的代谢,进而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抗栓药物的应用更加具有挑战性,在决定接受抗栓治疗时,要更加慎重权衡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将按照不同类型的冠心病详细介绍其相应的抗栓方案.
  • 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病变斑块不稳定,继而斑块破裂、出血,形成血栓,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性或者完全性堵塞,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减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临床综合征,其中由于冠状动脉完全堵塞造成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更是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缺血性心脏病是在世界人口死亡原因中占比例最高的疾病(7.25/百万死亡,占世界人口死因的12.8%),远远超过了卒中等其他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不仅带来严重的心脏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同时也会引起各种内分泌功能异常,如内脏血管收缩、胰腺血流量减少、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高儿茶酚胺血症等.其中,甲状腺功能亦会受到影响,出现低T3综合征等表现.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严重影响机体功能的重大应激事件,在导致心脏出现功能、形态改变的同时,对包括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多种参与机体代谢的内分泌激素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引起血脂、血糖、血压等各方面变化。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平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通过特定的分子通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甚至影响到心肌梗死后的恢复过程。因此,重视心肌梗死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于了解心肌梗死后各种病理生理学改变和代谢调节异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摘要: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全世界范围内,心房颤动(房颤)都是住院患者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统计显示,所有房颤患者中老年人占58.1%.房颤带来的影响长期预后的因素包括:血栓栓塞事件、心功能不全、认知功能障碍等.房颤可诱发和加重心衰,心衰可触发和持续房颤,两者相互共存、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Lee等调查了328例心功能不全合并房颤的患者,其中38%以房颤为首发疾病,41%以心功能不全为首发疾病,另外21%则无法判定孰先孰后.来自欧洲的一项心衰长期注册研究数据提示,急性心衰的住院患者中44%合并房颤,慢性心衰的住院患者中37.6%合并房颤.另有研究表明,心衰患者中房颤发病率与心功能水平直接相关,NYHA分级Ⅰ级患者中房颤发病率为4%,而在NYHA分级Ⅳ级中房颤发病率可高达40%.房颤心室率的平滑或规则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但是,药物方面乏善可陈,起搏方面资料有限(还有适应证的限制)。因此,在充分讨论心律维持和心室率控制的同时,应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
  •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是导致死亡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血脂异常是ASCVD可控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截至2015年老年人口占比已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0%,因此,老年人血脂异常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我国一项19981名≥60岁居民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高三酰甘油(甘油三酯)血症10.8%、高总胆固醇血症4.9%、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41.2%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3.6%,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较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相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然而同年研究结果显示,≥60岁居民血脂异常知晓率为18.74%、治疗率为12.05%、控制率为6.94%.2012年一项全国122个中心参与的Dysis-China研究调查了25697名高脂血症患者(其中51.7%≥65岁),结果显示,服用调脂药物的极高危、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为29.7%和54.8%.可见老年人血脂控制情况虽然较前有所好转,但仍有部分老年人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老年人血脂异常治疗的最主要目的是防治冠心病,因此需根据是否有ASCVD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综合评价,以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治疗方式包括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老年人调脂要注意鼓励所有血脂异常的老年患者调整饮食结构,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提倡过分严格控制饮食和过快减轻体重。根据老年人个体特点选择调脂药物,无特殊原因或禁忌证,应鼓励具有多种ASCVD危险因素的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老年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应从小或中等剂量开始,根据疗效调整剂量,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随着年龄增长,他汀类药物引起肌肉不良反应可使相关症状加重。因此使用他汀类药物前后应充分评估老年人调脂治疗的获益/风险。他汀类药物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时,血压控制不佳、有脑出血病史或脑出血风险高的老年人需权衡风险/获益。老年人生理变化导致肝、肾功能减退,同时常使用多种药物,应重视药物间相互作用,合理选择不同代谢途径的药物。
  • 摘要:代谢综合征是与肥胖相关的血脂、血压和血糖等代谢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能够更好地预测国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该定义以腰围作为代谢综合征诊断的主要标准,腰围更能够反映脂肪组织在内脏器官的异位积聚.依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诊断代谢综合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即中心性肥胖(国人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合并以下四项指标中任意两项: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150mg/dl(1.7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男性<40mg/dl(0.9mmol/l),女性<50mg/dl(1.1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血压升高,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5mmHg,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高血压;空腹血糖升高,FPG≥100mg/dl(5.6mmol/L),或此前已诊断2型糖尿病或已接受相应治疗.目前,老年代谢综合征在我国仍然处于直线上升趋势,没有出现拐点,主要原因是对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代谢综合征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代谢综合征的知晓率和治疗率不足1/3,治疗满意控制率不足1/10。远离油、肉和酒类高热量食物和高糖食品,多运动,实施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平衡膳食、坚持锻炼、戒烟、药物和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血脂、血糖、血压和体重等异常指标达标,能够避免多数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尚不发达的今天,强化生活方式改变对于最大限度地节省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人们防病意识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风湿免疫性疾病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的一类疾病.本类疾病发病率高,有一定的致残率,危害人类健康的同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医疗服务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更好地结合老年人病理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疾病的研究及治疗,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成为国家重大卫生课题.本文分析了老年常见关节炎、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血管炎、代谢性骨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样,部分疾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退行性、地理环境性、遗传性、肿瘤性等。疾病诊断需参考相关辅助检查,不同检查在老年人群中有其不同特点,同一检查在青年及老年人群中也有不同的参考意义,需要注意相关检查结果的判读。老年人群在应用药物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时,需要注意相关药物对老年患者本身机体功能造成的非治疗效果。
  •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老年人跌倒不仅与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还影响着老年人的整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道,在美国,每年有数百万超过65岁的老年人会发生跌倒,这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发生跌倒,而只要发生过一次跌倒,再次跌倒的可能性就会加倍,其中1/5的跌倒会致严重的损伤,例如骨折或颅脑损伤.而每年在美国会有250万人因为跌倒所致的损伤在急诊接受治疗,超过70万的人会因为跌倒损伤而住院,其中大部分的病因是因为颅脑损伤和股骨骨折;并且每年95%的股骨骨折是由于跌倒引起的,跌倒是引起脑外伤的最常见因素;每年跌倒所致的直接医疗费用大概是340亿美元.在我国,根据2011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死亡率男性为49.56/100000,女性为52.80/100000,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容易跌倒,且跌倒后更容易产生并发症.对于老年人来说,大多数跌倒是由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导致他们跌倒的主要因素有:平衡障碍及步态不稳、肌肉力量减退、关节炎、多重用药、使用精神类药物、视力障碍、抑郁、体位性低血压等;且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发生跌倒的概率也增加。这类人群应当首先对致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管理,针对导致跌倒的因素,采取相关措施,老年人跌倒重在预防。当医务人员接触到所有老年人时,首先要对其进行跌倒危险评估,应当询问他们是否曾经发生过跌倒、每年发生跌倒的次数或者他们是否在行走或保持平衡方面存在困难。这种多因素评估应当包括既往病史(包括跌倒发生史及药物使用情况)、体格检查、生理功能评估及生存环境评估。针对不同的跌倒发生危险因素,采取个体化的干预措施,积极预防跌倒的发生。根据PDCA原则,建议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后应当继续进行随访以检测措施是否有效,当仍有跌倒发生时,应当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改善,以达到医疗质量的良好循环。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