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老年缺血性肠病

摘要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肠道血供障碍,引起肠壁缺血、缺氧,甚至梗死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CMI)和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三种类型.多发于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我国90%以上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其中动脉粥样硬化为最主要的病因.随着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发病率亦逐年上升.国外有研究显示,急诊监护病房平均每1000例患者即有一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缺血性肠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心力衰竭、各种原因所致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颤动、休克、动脉血栓形成、机械性肠梗阻,医源性因素包括主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手术、肠切除术、妇科手术,以及可引起肠道痉挛、血液戮滞度升高的药物如可卡因、达那哩、雌激素、利尿剂的使用等。老年人基础疾病多、用药复杂,且年龄本身即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使其成为缺血性肠病的主要受累人群。不同类型的缺血性肠病在危险因素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将在各节中详述。本文不包括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所致肠系膜缺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