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编码
卷积编码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武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00793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电子学报、电子技术应用、电子设计工程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第二十五届全国通信与信息技术发展学术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等;卷积编码的相关文献由40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力锋、刘晓彦、康晋锋等。
卷积编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0793篇
占比:99.87%
总计:100922篇
卷积编码
-研究学者
- 刘力锋
- 刘晓彦
- 康晋锋
- 韩润泽
- 黄鹏
- A·切奥迪尼
- E·尼米宁
- H·米科拉
- J-F.程
- J-F·程
- J·维尼奥
- M·吉莱
- M·曼索
- 亢艳芹
- 余孝安
- 余志文
- 侯思祖
- 冯光
- 刘向阳
- 刘志峰
- 刘月田
- 刘进
- 卢光军
- 吕岩
- 夏彬
- 孙文江
- 安德鲁·J·维特比
- 宋克柱
- 崔舜在
- 张平
- 张庭宇
- 张珂
- 张莉
- 强俊
- 徐亚冲
- 成红涛
- 戴丹
- 戴维·弗贝克
- 方泽凯
- 施品峰
- 朱岩
- 李丁山
- 李恒建
- 李晶
- 李永焕
- 杨志家
- 杨永田
- 杨白利
- 杨芷华
- 林争辉
-
-
宿凌超;
雷茂;
秦明伟;
姚远程
-
-
摘要:
依据DVB-S标准的高斯信道下对RS(204,188)+CC(2,1,7)+卷积交织级联编译码算法性能评估时,发现基于Matlab软件搭建通信系统仿真模型时,在信源数据量偏大时,获取完整级联编译码算法系统的仿真结果需要耗费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为实现快速获取级联编译码在不同信噪比下的性能分析验证,将FPGA技术与上位机软件相结合,设计了基于半实物仿真的编译码性能验证系统。系统测试及分析表明,级联编译码硬件板级实测性能与Matlab仿真性能保持在误差范围0.5dB内,信源长度为10010624bit时,在30s内即可完成单次性能仿真与数据上传,可靠性与实时性好,可用于信道编译码性能分析验证研究。
-
-
赵宏伟;
刘春阳;
许利;
罗霞
-
-
摘要:
随着卫星星座及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多,卫星测控中海量用户多址问题亟待解决.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 A)技术能在有限信道资源上承载更多用户,有望解决大规模卫星的多址测控问题.针对传统的SCMA译码方式——消息传递算法(ma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译码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提出基于SCMA和卷积编码的联合检测译码(joint detection and decoding,JDD)算法,进行多轮对数似然信息的更新以及多卫星数据交叉提供概率域的迭代,以提高系统译码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SCMA和卷积编码的JDD算法可有效提高天基测控系统用户容量,并保证在算法复杂度适中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系统误比特性能.
-
-
章小梅;
刘家昊;
曹竟之
-
-
摘要:
超短波电台数据通信传输频带较窄,易受到各类干扰的影响造成信号衰减严重.论文利用Simulink建立跳扩(DS/FH)模式下电台的仿真模型以及宽带干扰、部分频带干扰和多音干扰模型,并在不同干扰下通过改变系统扩频增益、部分频带占频比、多音干扰功率等参量,对比研究了基于卷积编码与RS编码的TCM-8PSK的抗干扰性能,依据仿真绘制的误码率特性曲线,看出基于卷积编码的抗干扰性能优于RS编码的TCM-8PSK系统,因此为提高电台传输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采用了基于卷积编码的TCM-8PSK技术.另外还得出在跳扩模式下基于两种编码的系统均是抗多音干扰性能最弱、抗宽带和部分频带干扰能力较强的结论.
-
-
-
王国东;
冯伟;
郝占炯;
高磊;
张洁
-
-
摘要:
为了适应二代中继系统的测控体制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通用化SMA测控终端.此终端由中频处理模块、射频收发模块、功放模块、双工器、以及二次电源模块组成,具有集成度高和通用化的特点.中频处理模块核心为一片SRAM型FPGA和一片反熔丝FPGA,具有AD转换、DA转换、监控刷新、快速捕获以及通道信号处理等功能;射频收发模块采用一次变频方案,具有上下变频的功能;二次电源模块为中频处理模块、射频收发模块、功放模块供电.设计中采用扩频通信体制结合卷积信道编码的方法,卷积编码良好的编码增益,弥补了中继测控通道的链路余量的不足.本文研制的终端实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对二代中继卫星的测控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
-
郭鹏程;
周长征;
郑家祥
-
-
摘要:
提出了一种与卷积编码结合的新型空移键控系统,并给出了三种卷积编码结构.首先,重点介绍了系统的传输模型以及卷积编码构造;其次,分析了系统接收端天线检测所采用的译码算法,并对接收算法复杂度作了比较;最后,在莱斯衰落信道下对该方案的传输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比较了不同卷积编码构造下的方案与传统的空移键控技术的优劣势.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很好地提高系统的抗信道衰落性能.
-
-
蔡小庆;
陈晓芳;
李昆
-
-
摘要:
随钻测井过程中,井下数据的高速可靠传输是关键,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基于声波沿周期性钻柱信道传输数据的系统模型,该系统中结合声传输的梳状滤波频选性和多径衰落特性,引入了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来改善通信效率,并在发射电路中加入了卷积编码.matlab仿真结果表明,系统中采用1/3效率的卷积编码和QPSK调制解调方法,能大大降低接收系统的误码率,提高声传输系统的可靠性.
-
-
曹桂芹;
赵宪臣;
姜士强;
王国利
-
-
摘要:
本文介绍了128QAM调制解调器的具体实现方法,从发端的卷积编码、星座图映射,到收端的时钟提取、载波恢复、均衡、译码及二次判决等,着重介绍了时钟提取及载波恢复,同时对载波恢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及阐述。%This article provides detailed information in realization of a 128QAM modem. In the article introductions of convolution coding and constellation mapping in the transmitter side are given. Clock recovery,carrier recovery,equalization,decoding and second decision are also provided. The article specially introducesclock recovery in 128QAM modem.
-
-
徐亚冲;
胡东伟
-
-
摘要:
差分调制解调是解决无线通信高动态条件下信息传输的一种重要方法。针对面向差分调制解调的编码码率既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的问题,从信息论的角度,分别针对差分BPSK调制和差分QPSK调制,分析了各种不同码率下无差错传输的香农限,得出了最佳的编码码率。通过采用不同码率的卷积编码和Turbo编码,实验仿真验证了所得理论的正确性。
-
-
徐亚冲;
胡东伟
-
-
摘要:
差分调制解调是解决无线通信高动态条件下信息传输的一种重要方法.针对面向差分调制解调的编码码率既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的问题,从信息论的角度,分别针对差分BPSK调制和差分QPSK调制,分析了各种不同码率下无差错传输的香农限,得出了最佳的编码码率.通过采用不同码率的卷积编码和Turbo编码,实验仿真验证了所得理论的正确性.
-
-
夏彬;
余孝安;
成红涛;
张珂
- 《中国宇航学会特种装备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交流会》
| 2012年
-
摘要:
针对常规兵器遥测系统信道卷积编码参数依靠经验和非量化指标选择,而带来系统设计余量过大,造成资源浪费和系统最终可靠性性能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考虑多径衰落的卷积编码参数确定的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考虑多径衰落损耗的自由空间电波传播路径损耗;然后根据通讯距离方程计算系统实际增益值;接着算出信道编码增益的最小值;最后由编码增益,考虑设计余量后查表确定信道卷积编码的参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确定的卷积码型能够准确有效的提供常规兵器遥测系统所需的编码增益,避免了盲目选择参数时造成的系统资源浪费和系统有效性的降低.
-
-
LI Min;
李敏
- 《第21届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学术大会》
| 2010年
-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卷积码及Viterbi译码算法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特性,然后基于在TDMA系统中由于加入额外的符号导致传输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卷积编码解决方案,并在具有加性高斯白噪声的信道上,基于BPSK调制方式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很好的证明了此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
-
-
-
-
马成彬;
胡晓东
- 《2006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差错控制的几种方法,并着重介绍了RS编解码、交织编解码、卷积编码和维特比译码的原理.然后介绍了差错的度量,并从数字电视设备的选购、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说明了差错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最后就此技术的发展谈了笔者的观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