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理工学院
印度理工学院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0年内共计7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贸易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专利文献34397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瞭望、学园、知识窗等;
印度理工学院的相关文献由53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永明、王小蔷、肖乃涛等。
印度理工学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4397篇
占比:99.80%
总计:34467篇
印度理工学院
-研究学者
- 黄永明
- 王小蔷
- 肖乃涛
- 萧富元
- 魏春洋
- 俞贵邦
- 别傲
- 叶赋桂
- 季红波
- 安双宏
- 王瑜
- 蒋骁飞
- 陈廷柱
- 黄俊伟
- 俞可
- 公差
- 刘孟玥
- 刘艳菲
- 单丽敏
- 吴昕(编译)
- 孙健
- 张晓东
- 张曼
- 徐婷婷
- 暖冰
- 李放
- 李泽安
- 李硕豪
- 李静
- 杜燕锋
- 杨志达
- 江亚平
- 王丽华
- 王俊
- 王沛民
- 石隆伟
- 穆国华
- 章雅娟
- 章雅琹
- 罗燕
- 肖斯予
- 蒋杏
- 袁海泉
- 许文静
- 车如山
- 郭晓明
- 闫岩
- 陈彦炜
- 陈继辉
- 韩书亚
-
-
-
-
-
摘要:
提起“印度理工大学”,我们会想到《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那个高等学府,还会想起那么一句话:“是因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去了麻省理工。”在印度人眼中,连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都要略矮一头。然而,在世界上几个比较权威、认可度较高的大学排名中,印度理工学院都要比麻省理工学院相差甚远。
-
-
-
-
肖乃涛
-
-
摘要:
一、引言印度理工学院为何能够在短短五十年内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在笔者看来,印度理工学院成功的关键无疑在于管理创新.二、“双重自治”——印度理工学院治理结构的历史选择大学“双重自治”结构中的宏观自治,是指大学相对于政府和社会不受外部干扰的治理;微观自治则是学院及其他校内教学科研单位相对于大学的自治.印度理工学院能够在吸收采纳欧美大学"双重自治"结构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大学内外部治理,为印度理工学院步入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厚实的制度基础。
-
-
杜燕锋
-
-
摘要: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密切程度加深的同时,高校与产业关系愈发密切.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建设等背景下,从国外借鉴的视角,选取国外一流理工科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分析其学科专业与产业的互动历程,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引领相关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助推产学研合作、国际合作促进学科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印度理工学院学科专业与产业互动的特点;最后从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导向是关键、重视学科专业设置主动适应经济产业发展需要、重视高校与产业的合作与互动等方面提供启示与借鉴.
-
-
-
-
-
摘要:
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发明了一种环保的塑料降解方法,只需要将塑料放在含有葡萄糖和金属离子的70 °C溶液中,连续搅拌数天,就可将塑料降解成分子。同时研究人员发现,新方法可用于降解聚四氟乙烯等塑料材料。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期刊《可持续化学与工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