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门涡街
卡门涡街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篇,主要集中在力学、机械、仪表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978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排灌机械工程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传感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七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第十四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中国力学学会2009学术大会等;卡门涡街的相关文献由42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伟伟、乔嘉龙、刘丹丹等。
卡门涡街
-研究学者
- 张伟伟
- 乔嘉龙
- 刘丹丹
- 姚刚
- 孙凯利
- 孙士丽
- 崔宜梁
- 李德文
- 李新涛
- 杜小振
- 杜青峰
- 楚华丽
- 汪辉
- 王振东
- 王海
- 王海峰
- 胡健
- 苑伟静
- 路明
- 陈炬桦
- 韩东志
- 马胜利
- 魏正英
- 于凯
- 任少铎
- 余飞鹏
- 刘兴年
- 刘宇
- 刘家欢
- 刘春琼
- 刘立超
- 刘红旭
- 刘美铭
- 刘起超
- 刘超
- 单钰淇
- 史凯
- 向伟贤
- 吴集宏
- 周云龙
- 周轩屹
- 唐亚鸣
- 夏庆超
- 宋汉宇
- 常敏
- 常永超
- 康杰
- 廖力达
- 张书政
- 张健
-
-
马睿棋
-
-
摘要:
卡门涡街,同学们第一次读,会感觉有点拗口吧!“卡门”一词源自20世纪最伟大的航天工程学家、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的西奥多·冯·卡门的名字。涡街,是近乎同时同因同地形成的两股涡流相互作用而形成一连串螺旋状的漩涡。
-
-
屈志刚;
李政鹏
-
-
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20年开始正式启动大流量输水,在此期间部分输水渡槽进出口流态紊乱,槽内水位异常波动,过流能力降低。以澧河渡槽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三维水动力学数值模型模拟复演了澧河渡槽现状流态异常现象,探究了渡槽水位异常波动的原因,即由于渡槽出口中墩体型宽平导致水流急剧绕流形成“卡门涡街”现象,墩尾水流出现周期性摆动,并引起两槽流量的周期性变化,反过来又加重了墩尾水流的摆动,两者相互激励形成共振,放大了渡槽水位的异常波动。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各种可行的流态优化工程措施,并通过数模分析对比,得出了最适合澧河渡槽的方案,即:在渡槽进、出中墩上下游修建三角形导流墩导流,从工程性价比、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采用“进口长10 m+出口长30 m”的导流墩尺寸方案。相关经验可供类似调水工程渡槽流态改善借鉴。
-
-
邵明玉;
马驰骋;
华珍;
汪志军
-
-
摘要:
圆柱绕流是一个既基础又复杂的流动问题,在不同的雷诺数下会呈现出附面层转捩和分离、旋涡生成和脱落、旋涡相关干扰现象,涉及物体绕流阻力的组成和减阻等问题。针对目前教学实验设备的不足,讨论并设计圆柱绕流实验装置,通过流场可视化方法观察圆柱绕流的流动特性,并借助测压计测量圆柱表面的压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设备可基本实现设计目的,教学中效果良好。
-
-
范伯全
-
-
摘要:
卡门涡街是二维不可压缩欧拉方程的一种周期行波解,该文利用涡方法研究卡门涡街的存在性.该文利用变分方法构造一族卡门涡街型的涡补丁解,并对该族解的渐近行为进行了分析.在涡强参数趋向正无穷时,该族解构成了涡街型点涡对的一个去奇异化.
-
-
弋鹏飞;
马奭文;
张建鹏
-
-
摘要:
为了改善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效果,将CFD数值模拟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介绍课程中的3个知识难点:模拟卡门涡街、突扩及突缩管流、液体随容器旋转等案例,阐述了边界层分离、流线、迹线、局部水头损失、伯努利方程、气液两相流等概念及原理,并进行相关案例拓展.实践表明,CFD模拟方法可用于解决课程知识难点,促进学生将理论和工程紧密联系,提高教学质量.
-
-
罗宁;
孙锐;
彭维红;
董纪伟;
孙慧
-
-
摘要:
以流体力学卡门涡街原理为理论基础,对2020年度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设计题“不起眼的瓶子”针对性地开展了相关力学设计分析。基于自主搭建的高速纹影测试系统并结合CFD高保真数值仿真计算方法解释了该实验现象背后隐藏的流体力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条件下,高速纹影系统很好地捕捉了蜡烛附近流场变化特征,揭示了圆柱瓶子后方气流流动最大速度大于瓶子前方气流流动初始速度,气流流经瓶子进行绕流产生卡门涡街导致蜡烛熄灭;结合仿真计算结果揭示了该实验在不放置瓶子时气流可以吹灭蜡烛,相同条件下放置瓶子时依然可以吹灭蜡烛原因。
-
-
黄飞
-
-
摘要:
卡门涡街是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的一种现象.在水电站,卡门涡街一般出现在水轮机的固定导叶、活动导叶和转轮叶片的出水边处,在卡门涡街频率与设备固有频率相近的情况下,产生共振.本文着重分析卡门涡街引起蝴蝶阀振动的现象和处理过程,以期为蝴蝶阀同类振动的处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
-
刘丹丹;
杨磊;
李德文;
汤晓君;
韩东志;
汤春瑞
-
-
摘要:
为了提高静电感应粉尘测量装置在粉尘速度较低情况下的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在其测量管道中安装带狭缝圆柱发生体的方法。依据卡门涡街的原理,分析粉尘在其内部的运动规律,使粒子间相互摩擦、碰撞的几率增加,提高粉尘的运动速度,增大了静电传感器的感应电荷量。利用Fluent软件建立模型,通过对测量装置进行气固两相流仿真,得到管道内粉尘粒子的速度云图,求得尘流在经过涡街发生体的平均速度,及其感应电荷量、风机的消耗功率和工作电流。结果表明,粉尘粒子的速度提高约26.8%,有效提高了粉尘的测量精度,能够使得其功率消耗降低32.9%,其工作电流降低33.3%。该研究对粉尘测量装置产品的更新换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刘丹丹;
杨磊;
李德文;
汤晓君;
韩东志;
汤春瑞
-
-
摘要:
为了提高静电感应粉尘测量装置在粉尘速度较低情况下的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在其测量管道中安装带狭缝圆柱发生体的方法.依据卡门涡街的原理,分析粉尘在其内部的运动规律,使粒子间相互摩擦、碰撞的几率增加,提高粉尘的运动速度,增大了静电传感器的感应电荷量.利用Fluent软件建立模型,通过对测量装置进行气固两相流仿真,得到管道内粉尘粒子的速度云图,求得尘流在经过涡街发生体的平均速度,及其感应电荷量、风机的消耗功率和工作电流.结果表明,粉尘粒子的速度提高约26.8%,有效提高了粉尘的测量精度,能够使得其功率消耗降低32.9%,其工作电流降低33.3%.该研究对粉尘测量装置产品的更新换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王才欢;
王伟;
侯冬梅;
王智欣;
田丰源
-
-
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十二里河渡槽在大流量输水时出现波幅达1.0 m的超常大波动现象,总干渠输水能力受到影响,对相关建筑物构成危害.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复演了原型渡槽大流量输水时的超常大波动现象;分析揭示了渡槽产生超常大波动的成因是渡槽出口的"卡门涡街"及由此引发的渡槽进口左右两槽进流量的周期性变化.从消除渡槽出口墩尾"卡门涡街"波源、阻止渡槽进口前左右两槽进流量发生周期性变化等方面,分别提出了消减渡槽超常大波动的工程措施及闸门调度运行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渡槽内的最大波幅均降至0.2 m以下.闸门调度运行方案在工程现场运用后,渡槽及渠道内的大波浪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
-
-
王启文;
徐萌霞;
王汉封
- 《第十七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
| 2015年
-
摘要:
运用LES方法对有限长正方形棱柱绕流进行了研究.棱柱高宽比为5,一端固定于平板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平板表面边界层厚度可忽略不计.基于自由流速度和棱柱宽度的雷诺数为3900.由计算结果发现,有限长棱柱的尾流在自由端后下扫流的作用下具有显著的三维性.尾流中会交替出现两种典型的流动状态:一种是柱体两侧所脱落的展向涡在尾流中形成类似卡门涡街的交错排列状态;另一种是柱体尾流中涡团对称分布且无明显的周期性.两种典型流动状态的交替出现,对有限长棱柱气动力特性有直接的影响.
-
-
李静;
张伟伟;
李新涛
- 《第十四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POD-Galerkin方法是构建非定常流动低阶模型的有效方法.然而,研究表明基于周期振荡样本及其时均解构建的低阶模型只能反演流场振荡饱和后的周期性运动,不能复现流动从不稳定定常解开始振荡的发散过程,不便于流动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研究.论文通过尝试选择流场进入周期性运动之前的样本来构建低阶的流体动力学模型,并用于反演流动失稳初期微幅振荡的流场.论文以低雷诺数(Re=100)下圆柱绕流为例,构建了卡门涡街失稳初期的流动降阶模型.通过与CFD数值结果对比,表明选择合适的样本数据,构建的低阶模型可以复现流场发散初期的频率和阻尼等特性.本研究为流固耦合分析和流动稳定性控制奠定了基础.
-
-
张东明
- 《中国力学学会2009学术大会》
| 2009年
-
摘要:
本文对以前提出的一种提高不可压混合层中混合效果的新方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所谓新方法即是把绕流中的卡门涡街现象应用于混合层中。把混合层分离板末端做成一个方柱,这样上层流体和下层流体绕流柱体,在混合层流动的初始阶段形成卡门涡街,利用涡街中的大涡混合流体。通过计算混合层中上下两种不同组分的流体的质量分布,看到不断有两列大涡从柱体后面脱落。在下游,大涡有机会相互合并,形成更大尺度的涡,使上下两层流体较好地混合。由于绕流柱体的上下两层流体速度不同,所以两列涡的大小和强度不一样。强度强的涡对强度弱的涡吸引力更大,所以导致卡门涡街有些向高速流体一侧倾斜。通过计算多种情况的混合层厚度,证实了以上的观点。本文还研究了两个平板间的混合层的混合情况,涡街中的涡和平板处产生的涡相互作用,并且在下游破碎成小尺度的涡,提高了混合效果。最后提出有效的混合方法应是先依靠大尺度涡的卷吸作用,尽可能大范围地掺混两种流体,然后设法在已掺混的区域产生小尺度的涡,使两种流体充分混合。
-
-
施鎏鎏;
刘应征;
万津津;
王炜哲
- 《第七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本文采用了传声器线列技术同步测量了近壁方柱绕流的瞬态壁面脉动压力场信号.为对比分析,选取了四种不同高度G/D=1,0.5,0.25,0.通过对信号进行互相关、自功率谱等时/频域分析,研究了方柱绕流下游复杂旋涡结构的频谱特征和非定常运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瞬态壁面脉动压力场信息可以清晰地反映流场中旋涡结构的运动特征.研究发现:在G/D=1和0.5时存在St=0.13的卡门涡街,其输运速度为Uc=0.78U0;G/D=0.25时卡门涡街被抑制,仅存在上壁面脱落旋涡结构,输运速度为Uc=0.55U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