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Blaze
MicroBlaze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69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8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电子产品世界、电子设计工程、今日电子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航空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全国第13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学术年会、全国第二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2007年全国AECC专题学术研讨会等;MicroBlaze的相关文献由35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孝飞、刘强、赵素梅等。
MicroBlaze
-研究学者
- 张孝飞
- 刘强
- 赵素梅
- 金长新
- 杨帅
- 王小龙
- 赵哲
- 黎福海
- 于志杰
- 侯鸿杰
- 冯永新
- 叶玉堂
- 周子超
- 姚铭
- 娄建安
- 常璐
- 张燕
- 徐欣
- 施慧彬
- 朱倩
- 朱浩
- 李川涛
- 李朋
- 林飞
- 步凯
- 王丽
- 王帅
- 王志斌
- 王晓鹏
- 王炎
- 王磊
- 王竹刚
- 田甜
- 祁明
- 罗旗舞
- 舒玉龙
- 谭绪祥
- 赵参
- 赵欢
- 赵雷
- 赵飞
- 路后兵
- 邹振宇
- 郝国锋
- 陈睿
- 陈金鹰
- 高一沅
- 黄春晖
- 齐亚磊
- Gareth Edwards
-
-
周骏;
宋凯;
沈洋;
丁逊
-
-
摘要:
针对仅使用FPGA作为处理芯片的产品,介绍一种基于重构的FPGA远程更新方法,通过采用大容量Flash、MicroBlaze软核、TCP/IP网络技术、IPROG命令,无需额外的微处理器辅助即可完成FPGA逻辑远程更新功能。采用远程更新程序配置文件和用户业务配置文件分离设计,在使产品具备远程更新功能的同时不占用用户业务逻辑资源,适用于小型化、高集成化设备。
-
-
张仁良;
周昌义;
胡婉如;
安军社
-
-
摘要:
针对传统软件无线电(SDR)平台的通用性差、面积大、离散化等问题,提出了使用Kintex7 FPGA与双通道射频收发器AD9371搭建一种通用且具有航天应用潜质的SDR平台。本平台与传统平台相比具有较高的适配性,使用嵌入在FPGA中的MicroBlaze、NiosII等软核处理器,通过C语言即可完成相关参数的配置,极大提高了平台对软件和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同时严格遵守PCB设计规则,使平台性能达到最优。通过增益数据对比分析,证明本平台在功耗没有提升的情况下,发射功率明显优于官方评估板,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无人机、电子战和军用通信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
王小龙;
姚尧;
吴忠秉
-
-
摘要:
为满足通信系统中射频前端电路的可控制和通用化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MicroBlaze的双片AD9361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结合AD9361的物理架构和SPI控制模式工作原理,详细设计出该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以FPGA(KC705)作为系统主控制器,解析AD9361配置方法。在实验室内搭建系统平台,并设计控制上位机进行系统测试,测试整体性能指标满足目前无线收发通信系统的应用需求。依据本设计方案,未来可针对AD9361芯片的控制模式,可定制化的演化出同时控制多片AD9361芯片的系统设计,体现了该设计的可扩展性高、通用性强的特点。
-
-
范晋文;
周云松;
顾瀚戈;
李思杰
-
-
摘要:
介绍了在Xilinx K7上运用MicroBlaze软核程序,详细介绍了在Vivado软件配置BPI FLASH启动方式以及在SDK搭建Bootloader程序逻辑设计流程和软件设计,并包含Bootloader程序备份。该程序是在FPGA硬件配置完毕之后,在MicroBlaze上运行的一段启动代码,用来将BPI FLASH中的用户程序搬运至DDR,并引导嵌入式系统从用户程序开始运行,可在第一份启动代码校验出现故障时自动运行备份Bootloader程序。该设计方案解决了在复杂的MicroBlaze程序中占用FPGA内部BRAM资源和启动安全问题,已在现有不同项目中应用,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
-
赵参;
王小龙;
郝国锋
-
-
摘要:
对于设备环境和设备状态有限制的情况,通过常用的JTAG方式更新FPGA和DSP的程序有风险而且缺乏灵活性.设计的基于MicroBlaze软核的FPGA及DSP远程更新系统,通过上位机下发要更新的配置文件,根据TCP/IP和数据交互协议,FPGA将配置文件存储到外挂的FLASH或DSP片内FLASH中,完成程序的更新.该系统能够实现脱离传统的下载电缆,在远端不打开机箱的情况下,对多个设备板卡进行远程更新,可以避免因为更新板卡而拆开机箱改变设备状态的风险,减少了后期的维护和升级成本.
-
-
王安印;
赵蔚
-
-
摘要:
嵌入式系统随着需求和事件的推移而变化,FPGA强大的逻辑开发和实时性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处理能力的提高及应用范围的扩大,FPGA纯硬件语言开发灵活性有些捉襟见肘。对于一些简单的算术运算都需要耗费较多的逻辑单元,因此在FPGA中能有一个C语言开发的处理器被提上了日程。Xilinx公司推出的MicroBlaze以及Alter公司推出的Nios II进入各位开发者的眼帘。本文主要介绍Xilinx公司推出的MicroBlaze开发。
-
-
-
-
-
高玺璟;
张志国
-
-
摘要:
针对电路交换和软交换中广泛应用的SLIC接口电路,提出了一种基于Xilinx软核Microblaze为主控CPU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基于EDK软件环境搭建硬件平台、IP核的制作和加栽,以及软件平台的开发.通过SPI接口实现对SLIC芯片的控制,SLIC接口芯片采用SI公司的SI32260,实现完整的BORSCH功能.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FPGA的内部资源,释放了大量IO并简化了PCB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