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原子吸收
冷原子吸收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50807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山东国土资源、广东化工、化工管理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原子光谱学术会议、全国重冶新技术新工艺成果交流大会、全国(有色)第十届AAS分析学术会议等;冷原子吸收的相关文献由280位作者贡献,包括孟素玲、陈令娟、付家华等。
冷原子吸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0807篇
占比:99.93%
总计:150908篇
冷原子吸收
-研究学者
- 孟素玲
- 陈令娟
- 付家华
- 冯礼
- 刘延敏
- 周磊
- 张卫国
- 张援月
- 张碧玲
- 李东旭
- 李丽
- 李传新
- 林诗云
- 柯毅龙
- 梁兢波
- 汪水吉
- 王书俊
- 王志华
- 窦文渊
- 翁灼斌
- 胡浩
- 邢书才
- 阮永华
- 颜金良
- 龙文军
- 丘玮玲
- 于磊
- 仲思明
- 伍毅
- 何军
- 何娴
- 何文静
- 何新鹏
- 何滢
- 何秉站
- 何金娣
- 余光明
- 余正先
- 侯军沛
- 俞蒙槐
- 倪天增
- 冯亚亚
- 刘东艳
- 刘仕杰
- 刘会灵
- 刘俊
- 刘凤垒
- 刘利亚
- 刘媛
- 刘宁通
-
-
何娴;
刘建卿;
李靖;
岳晓岚
-
-
摘要:
在贵州省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中,由于检测基数大、时间要求紧,质量要求高,且贵州地区土壤中汞背景值较高等原因,本实验室建立王水消解-冷原子吸收方法对样品中汞进行检测分析。王水消解-冷原子吸收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易操作,线性范围宽等优点。方法检出限为0.0042 mg/kg(以0.5000g称样量计),12件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12次检测,精密度RSD:4.35%~9.57%,准确度ΔlogC:-0.046~0.026,满足地质行业相关标准要求,大量实验数据为该方法应用于日后土壤岩石样品中汞检测标准化提供依据。
-
-
郭超
-
-
摘要:
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只有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更好的保护环境,才能带来可持续的良性经济发展。土壤中的重金属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污染物,重金属汞的污染对土壤、农作物及人们身体健康都有着严重影响,给经济发展带来弊端。汞是受污染土壤中分析的重要指标,文章就如何高效准确测定土壤中汞的污染,为土壤污染治理做好引路,通过参考HJ 923—2017《土壤总汞的测定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GB/T 22105.1—2008《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经过实验比选了汞的两种分析方法及其分析结果。
-
-
张龙;
胡曼;
赵满;
晁华;
宁宾华
-
-
摘要:
采用冷原子吸收测汞仪对汽车制动摩擦衬片中的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参照GB/T 27418—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相关要求,分析全部测定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发现,测试不确定度主要由样品及标液稀释过程、测量重复性引入.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标准曲线的制作过程、增加测量次数、提高定容容器定量精度、选择合适的移液器具措施有效地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
-
王化阳
-
-
摘要:
对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的方法进行研究,可为其在固体生物质燃料检测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简要介绍了氧弹分解及样品溶液测定的方法,从标准工作曲线、称样量及样品溶液量选择、擦镜纸的汞含量扣除、空白值的影响以及回收率等方面对采用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的方法条件进行探索.试验中将样品称样量扩大到2.0 g±0.1 mg,将样品溶液定容至50 mL;通过包纸法解决了生物质样品易喷溅的问题;样品分解前,通过使用10%稀硝酸溶液对燃烧皿、氧弹、容量瓶等容器浸泡10 min,消除了容器空白值的影响;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生物质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80% ~100.20%;采用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和直接测汞仪法同时测定11种生物质样品,F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t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2种方法可以相互替代.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设备成本低等特点,可用于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的测定.
-
-
荣莎莎;
牛金在
-
-
摘要:
本文介绍了JKG-205型冷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铜精矿中的汞的方法.依据JJF1059-1999的要求,分析了整个测定过程对结果真值影响的分量因子,计算各部分分量的不确定度并将其合成.当样品中汞含量为0.00262%,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021%(k=2).
-
-
胡浩;
李咏梅;
冯礼;
李欣
-
-
摘要:
为准确测定总汞含量较低的大米样品,基于"燃烧-催化燃烧-冷原子吸收"原理,研究了一种快速测定大米中总汞含量的分析方法——直接进样测汞法,并与国标GB/T 5009.17—2014中"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进行了对比.结果 表明:以进样量0.10 g计算,方法检出限为0.02μg/kg,定量限为0.08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0%~103.0%,仪器的重复性、重现性及适用性都比较可靠.此方法准确度、重复性均优于国标推荐方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汞分析技术,直接进样测汞法可作为批量筛查样品中污染物的一种快速精准测定方法.
-
-
邢琪
-
-
摘要:
在确定AFS-9330原子荧光测汞仪(原子荧光法)和MA-2000测汞仪(冷原子吸收法)的最优工作条件下,比较了2台仪器在不同水样情况下的检测性能、数据测定差异及应用特点.结果 表明,在最优条件下,MA-2000有无需对气态、液体、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操作简单,稳定性高等特点;在检测时间、能耗等方面,AFS-9330具有出数据时间短(<4 min),精密度高等特点.对于应急监测事件及日常水质分析首选AFS-9330原子荧光测汞仪.
-
-
朱瑞瑞;
于磊;
胡浩;
莫云;
周冰玉;
冯礼
-
-
摘要:
介绍了一种快速测定粮食中总汞的分析方法,本方法基于"燃烧-催化燃烧-冷原子吸收(C-CAAS)"原理,可准确测定汞含量较低粮食样品如大米、小麦、玉米等.将本方法与国标GB/T 5009.17—2014中"化学蒸汽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度、重复性均优于国标推荐方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汞分析技术.以进样量0.20g计算,方法检出限为0.02μg/kg,定量限为0.08μg/kg,相对标准偏差1.2%(@1ng H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2% ~102.7%.这种快速、准确的汞分析方法,是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利器,可指导超标粮食收购与储存,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
-
-
廖桂平
-
-
摘要:
试样采用氟化铵除去大量的硅,采用逆王水分解样品,以硫酸-高锰酸钾溶液稳定Hg2+在试液中的离子价态,用氯化亚锡将二价汞还原为金属汞.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相对标准偏差为2.14%~4.76%(n=11),加标回收率为96%~102.60%,在0.001~0.010μg/m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可准确测定铜磁铁矿中0.00020%~0.020%的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