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面积
冰川面积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88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气象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8599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共产党员:上半月、时代潮、小康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四届中国水论坛、第19届中国遥感大会等;冰川面积的相关文献由100位作者贡献,包括梁水源、李忠勤、CAO Bo等。
冰川面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599篇
占比:99.54%
总计:18685篇
冰川面积
-研究学者
- 梁水源
- 李忠勤
- CAO Bo
- CUI Hang
- FUJITA Koji3
- GENG HaoPeng
- HIRABAYASHI Yukiko2
- LIU Qiao4
- LIU ShiYin1
- PAN BaoTian
- PEXELS(图)1
- WANG Jie
- ZHANG GuoLiang
- ZHANG Yong12
- holiso
- 丁良福
- 丁莉莉
- 任远桢
- 冀琴
- 冯雪梅
- 刘佳嘉
- 刘小驰
- 刘广
- 刘潮海
- 刘菊玲
- 匡鸿海
- 周祖昊
- 嘉益
- 孙红
- 山芋
- 常海玲
- 张华伟
- 张慧
- 张明军
- 张春文
- 张瑞江
- 张超音(摄影)
- 彭波
- 扎西央宗
- 斯文
- 李亚举
- 李兴防
- 李嘉译
- 李彬权
- 李慧林
- 李智
- 李林
- 李炳元
- 李薇薇
- 李虹蓉
-
-
冯雪梅;
武红旗;
胡贵锋;
范燕敏;
谷海斌
-
-
摘要:
冰川是全球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旱区冰川消融变化对局地生态环境影响迅速,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指示。该文基于1987—2021年Landsat遥感数据,采用NDSI法,逐年提取天山博格达峰区域冰川面积。结果表明:(1)天山博格达峰区域冰川NDSI最优提取阈值为0.38,近红外波段阈值为0.15;(2)1987—2021年博格达峰区域冰川面积整体呈现退缩趋势,年均退缩率为1.26%;(3)空间退缩上主要出现在冰川分布海拔较低的北部区域,坡向上冰川主要积累在北坡,退缩在主要是背风坡的东南坡。
-
-
-
-
摘要:
格陵兰岛冰川消失接近关键临界点有科学数据显示,在21世纪结束之前,格陵兰岛冰川面积将大幅减少,如果地球继续以当前的速度升温,预计到2055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大约2.7摄氏度,而格陵兰岛平均气温将上升大约4.5摄氏度。在这种情况下,预计到2100年,格陵兰岛每年冰流失可能会使海平面升高13厘米。
-
-
-
-
梁水源
-
-
摘要:
1890年,奥克冰川面积达16平方千米,2012年仅为0.7平方千米,2014年该冰川被宣布"死亡"。2019年8月18日,冰岛人为消亡的奥克冰川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当天,一百多位冰岛人步行两小时来到这里,他们站在一片露出黑色焦土的岩石堆上,郑重地将铜制的墓碑放置在奥克冰川原来"活着"的地方。
-
-
-
-
梁水源
-
-
摘要:
2019年8月18日,冰岛人为消亡的奥克冰川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1890年,奥克冰川面积达16平方千米,2012年仅为0.7平方千米,2014年该冰川被宣布“死亡”。当天,一百多位冰岛人步行两小时来到这里,他们站在一片露出黑色焦土的岩石堆上,郑重地将铜制的墓碑放置在奥克冰川原来“活着”的地方。
-
-
绿色和平(文/图)1;
PEXELS(图)1
-
-
摘要:
气候变化是可以看见的吗?答案是可以。全球升温直接地、明显地被反映在了地球上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景观——冰川身上。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中国冰川总数的82%正加速退缩、面临消失风险……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我们与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及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沈永平研究员合作,前往中国西部的几条冰川进行实地调研,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短短几十年内冰川的退缩状况。
-
-
胡凡盛;
杨太保;
冀琴;
李虹蓉;
王晶
-
-
摘要:
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从Landsat影像中提取了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4期布喀达坂峰地区冰川空间分布数据,并利用GIS技术分析研究区最近25 a来冰川变化,探讨了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布喀达坂峰冰川总面积退缩了7.28 km^2,退缩速率为0.29km^2·a^(-1),占1990年的1.78%,且1990—2000年、2000—2010年、2010—2015年各个时段内冰川退缩速率呈较快—快—慢的状态,不同朝向的冰川退缩速率略有差异,南坡山谷冰川退缩速率最快,北坡坡面冰川次之,中段平顶冰川退缩速率最慢;冰川表面运动速度沿中流线向冰川侧脊和冰川末端递减,符合冰川运动一般规律,而不同类型的冰川其表面运动速度的时空变化具有差异性。研究发现,夏季均温的显著升高和年降水量的缓慢增加的共同作用是引起布喀达坂峰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此外,地势条件和冰川自身结构等因素对冰川变化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
-
陈洁;
郑照军;
郑伟
- 《第19届中国遥感大会》
| 2014年
-
摘要:
针对历史上冰川面积监测许多研究中,利用单景高分辨率资料得到的冰川面积代表当年冰川面积最小值的可行性问题,本文以青藏高原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地区冰川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为例,利用MODIS积雪产品,采用多日拟合的方法对冰川面积做详细分析,提取最小冰川面积窗口期,结果表明,离窗口期越近,偏差越小,偏离越远,偏差越大,单景高分辨率资料监测值代表当年冰川最小面积值存在一定的问题.检验MODIS监测冰川能力过程中,与同时次环境减灾星人工判识得到的冰川监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MODIS冰川监测图像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减灾星监测结果比较接近,面积平均误差2.8%.综合表明,MODIS具有监测冰川的能力;通过高空间低时间分辨率卫星结合高时间低空间分辨率卫星,可找到冰川最小面积时间窗口期,并评价TM等非固定过境观测资料的可用性,同时利于择时人工观测、择时机载观测以及定制SAR观测等.
-
-
李彬权;
梁忠民;
牛小茹
- 《第十四届中国水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以青藏高原腹地纳木错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通过Landsat遥感影像反演分析不同时期冰川、湖泊的面积;并进一步探讨了冰川与湖泊演变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1963-2012年间纳木错流域降水量和气温都呈显著增加趋势,其年平均速率分别介于0~2.4mm/a和0.03~0.05°C/a.冰川面积从1972年的21938km2减少至2007年的168.27km2,而湖泊面积则以2.35km2/a的平均年变化率扩张至2007年的2022.52km2.其中,2000-2007年间的冰川和湖泊的变化速率都是最大的,冰川退化率和湖泊扩张率分别为-2.53km2/a和6.90km2/a.气温升高造成降雨比例增大,加速冰川融化,引起湖泊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