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组织
农村组织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2450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现代领导、经济研究参考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浙江省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创新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2002年海峡两岸农业高级论坛、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等;农村组织的相关文献由125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剑鸣、刘娅、姜斌等。
农村组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2450篇
占比:99.77%
总计:52572篇
农村组织
-研究学者
- 郭剑鸣
- 刘娅
- 姜斌
- 尹兴宽
- 戴家龙
- 李文棋
- 程庆新
- 邹心平
- 郝亚新
- 韩玲梅
- 丁启秀
- 万太勇
- 乔贵平
- 何英
- 余飞
- 傅义仁
- 冯佳
- 刁怀宏
- 刘天祥
- 刘宝萍
- 刘志仁
- 刘秀生
- 刘红梅
- 原葆民
- 史小林
- 史湘洲
- 吕朝俊
- 吴庄莹
- 吴海涛
- 唐寿春
- 夏文军1
- 夏金福
- 姜选
- 孙中民
- 宋志成
- 尉克冰
- 张园
- 张志强
- 张晓笠
- 张裕辉
- 彭南珍
- 徐璐
- 慕永太
- 方明校
- 施轶坤
- 曹国英
- 曹志学
- 曹骥
- 朱其松
- 朱志辉(图)1
-
-
-
汪丽红
-
-
摘要:
构建科学的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结构,要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危机中的主导作用,确立政府的核心地位,由政府集中决策、统一指挥;要积极发挥农村社会组织、村干部和农户农民在危机应对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与危机治理;要不断提高县乡政府、村社组织和村民的危机意识,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效益.
-
-
-
-
-
夏文军1;
朱志辉(图)1
-
-
摘要:
为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鹰潭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发挥农村组织网络体系健全、老年文体活动广泛开展的优势,坚持农民是丰收节主体,以乡镇、行政村为单位广泛开展了广场舞、健身操、民俗表演、科普教育等文体比赛、展示和演出活动,隆重庆祝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
-
邹心平
-
-
摘要:
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等产权初始取得的无偿性、福利性、天然性特权,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住房及宅基地限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受限等,构成了农村产权的封闭性;产权的封闭性又导致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区等农村各类组织的封闭性,使当前的农村不仅排斥外地人进入,也排斥从乡村走出去已取得城镇户口的本地人,而新乡贤的主体正是生在农村却已有城镇户口的群体,因而乡村的封闭性在住房、参与乡村治理、投资、归属感家园感的落实等方面阻碍了新乡贤的培育.
-
-
邹心平
-
-
摘要:
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等产权初始取得的无偿性、福利性、天然性特权,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住房及宅基地限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受限等,构成了农村产权的封闭性;产权的封闭性叉导致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区等农村各类组织的封闭性,使当前的农村不仅排斥外地人进入,也排斥从乡村走出去已取得城镇户口的本地人,而新乡贤的主体正是生在农村却已有城镇户口的群体,因而乡村的封闭性在住房、参与乡村治理、投资、归属感家园感的落实等方面阻碍了新乡贤的培育.
-
-
-
林春
-
-
摘要:
此文对中国和印度土地关系的沿革略做比较.“土地改革”一词广义上既指平分土地,也包括合作化、集体化.两国对比突显中国土地革命与集体农业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第一、二节分别追述中国以土地再分配和印度以限制大地产及保护佃权为中心的改革轨迹.第三、四节讨论中国的人民公社制度和印度绿色革命各自的得失.第五节择要检视关于饥荒和民主的辩论.最后一节面对两国共同面临的、资本主义全球扩张背景下的乡村解体问题,重述农民(再)组织的必要性及其特定的、非私有化的土地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