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文明
农村生态文明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环境保护管理、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1284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传承(学术理论版)、农业经济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第七届全国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 等;农村生态文明的相关文献由13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子飞、李艳萍、冯健等。
农村生态文明—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1284篇
占比:99.85%
总计:71390篇
农村生态文明
-研究学者
- 刘子飞
- 李艳萍
- 冯健
- 剧凤书
- 吴红军
- 安雅丽
- 康爱荣
- 张体伟
- 张百霞
- 张董敏
- 彭江峰
- 朱艳琳
- 杨娜
- 柳建国
- 王素斋
- 谢乾丰
- 赵明霞
- 陈跃南
- 齐振宏
- 于法稳
- 付屿晨
- 付成宇
- 付成宇1
- 任大莲
- 伊一芳
- 余小林
- 侯秀丽
- 党晓宏
- 冀婷婷
- 刘启营
- 刘嫒
- 刘岿
- 刘建国
- 刘斌
- 刘金根
- 刘雷
- 刘飞翔
- 包景岭
- 华启和
- 南喜梅
- 叶斌1
- 司林波
- 吉雪
- 周中林
- 周脉伏
- 周芬芬
- 姚於康
- 孔江鑫
- 孙斐
- 宋海鸥
-
-
司林波
-
-
摘要: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主要起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持续发展、深度调整和全面推进四个阶段,且每个阶段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我国在农村绿色发展方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态文明制度规范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面对新时代对农村发展提出的新定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高度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和文化建设、加强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助力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
-
-
王俐
-
-
摘要: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问题是与我国民生相关联的根本性问题,发展乡村是助力国家实现美好未来的关键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以“五位一体”总体规划为依据,加快乡村现代化发展速度,促进人与自然达成和谐发展,并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为目的。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为立足点,总结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
-
杨娜
-
-
摘要:
着力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形势紧迫,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然如何促进新时代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重大课题和长远工作。
-
-
孔江鑫
-
-
摘要: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振兴农村的基础和保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积极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云南省脱贫攻坚战夺取了全面胜利,农村环境治理成效明显,都为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在概括云南省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对策进行探究.
-
-
南喜梅;
张飞云
-
-
摘要: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临洮县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对污染物的处理方式及对环境治理方面的认识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临洮县大部分农户对环境污染的认知度较高,对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比较合理,但仍有部分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的认识不足,少数农户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同时存在农户对地膜的处理方式不当等问题.由此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提高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的认识、改进农户处理地膜的方式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
-
杨娜
-
-
摘要: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距离广大农村居民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内心向往,仍存在较大差距,在这几个方面仍需努力。
-
-
-
-
-
谢乾丰;
朱艳琳
-
-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的一项战略任务与重要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农村生态文明一直是党中央发展"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党历年所颁发的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它凸显了我们党围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进行的顶层设计、决策部署和政策演进,也是各地区各部门做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和根本遵循.
-
-
张董敏;
齐振宏;
周中林
- 《第七届全国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基于理论分析,重新界定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外延,从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文化、能力保障4个方面构建以农户为评价主体的农村生态文明水平指标评价体系,设计准实验研究方案,运用加法集成赋权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湖北与重庆先行示范区与普通区农村生态文明水平,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先行示范区农村生态文明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区.因此,本文研究构建的以农户为评价主体的农村生态文明水平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值得推广.同时,测评结果显示,先行示范区农村能力保障子系统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区,但最高的地区也只达到了目标值的60.86%;生态环境准则层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区,生态农业准则层水平普通区高于先行区.基于此,先行示范区农村应打好生态环境牌,普通区农村则应着重建设生态农业,不论是先行示范区还是普通农村都应重视能力保障体系的建设,且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跨区跨省联动合作,以逐步缩减区域差距,从而提升我国农村生态文明整体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