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光合日变化

光合日变化

光合日变化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40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0182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北方园艺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4年泰山学术论坛现代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专题学术会议、广西烟草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2007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等;光合日变化的相关文献由96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义国、张向前、林琪等。

光合日变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7 占比:0.7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0182 占比:99.21%

总计:30422篇

光合日变化—发文趋势图

光合日变化

-研究学者

  • 刘义国
  • 张向前
  • 林琪
  • 路战远
  • 邹琦
  • 高辉远
  • 史艳财
  • 王旭军
  • 王满莲
  • 乐佳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晋龙; 李小东; 翟军团; 李秀; 李志军
    • 摘要: 以胡杨为试材,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了不同冠层高度下胡杨雌雄株光合参数的日变化,应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研究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为植物生长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 胡杨雌雄株、蒸腾速率Tr与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趋势均为单峰曲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日变化呈现“V”字型,水分利用效率WUE呈现上下波动趋势,胡杨雌雄株气孔导度Gs因不同冠层而表现出“单峰”型和“双峰”型两种趋势,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与Gs同步,峰值均出现在11:30,而Tr峰值滞后Pn、Gs2h。② 胡杨雌雄株的Pn、Gs、Ci、Tr均随着冠层的升高而增加,WUE、Ls均随着冠层的升高而减少,在11:30和15:30,胡杨雌雄冠层2 m与10 m的Gs、WUE、Tr、Ls有显著差异。③ 胡杨雌雄株对各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响应有所不同,胡杨雌株叶片的光合作用受生理因子和生态因子的影响比雄株更显著。④ 对胡杨雌株Pn的促进作用最大的是光合有效辐射PAR,对胡杨雄株Pn的促进作用最大的是空气温度Tair;对胡杨雌雄株Tr促进作用最大的均是Tair;对胡杨雌株Ci的抑制作用最大的是PAR,对胡杨雄株Ci的抑制作用最大的是Tair;对胡杨雌株Gs的促进作用最大的是Tair,3个环境因子均对胡杨雄株Gs无显著影响。PAR是影响胡杨雌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最主要的环境因子;Tair是影响胡杨雄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最主要的环境因子。
    • 陈军亮; 陈家颖; 陈芊芊; 许凤玲; 李林锋
    • 摘要: 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鸦胆子Brucea javanica雌雄株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和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以探讨不同性别树种的光合作用特性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自然条件下,鸦胆子雌雄株叶片净光合速率(P_(n))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无光合“午休”现象,其峰值都出现在12:00时左右。鸦胆子雌株的日最大同化速率(15.2 μmol· m^(-2)· s^(-1))大于雄株(10.8 μmol· m^(-2)· s^(-1)),但两者P_(n)日均值差异不显著。雄株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显著大于雌株(P<0.05)。(2)通径分析表明,影响鸦胆子雌雄株叶片P_(n)的主要决策因子都为蒸腾速率(T_(r))和光合有效辐射(PAR),而胞间CO;浓度(C;)是影响鸦胆子雌株叶片P_(n)的主要限制因子。(3)最大净光合速率雌株(21.7 μmol· m^(-2)· s^(-1))显著大于雄株(14.6 μmol· m^(-2)· s^(-1))。鸦胆子雌雄株叶片的光补偿点(LCP)分别为40.6和32.3 μmol· m^(-2)· s^(-1),显示了阳生植物的特性。雌雄株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值在0.040~0.070之内,显示出较强的光能利用效率,尤其是对弱光的利用能力。研究认为,鸦胆子雌株果实的存在可能提高其光合作用,增加气孔开放度和减少叶片的呼吸消耗;雄株较强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体现出其对不利环境条件的较强适应能力。
    • 阿地力·衣克木; 木合塔尔·扎热; 茹先古丽·买合木提; 王宝庆
    • 摘要: 【目的】比较5个葡萄品种光合能力,为其合理选(引)种和科学田间管理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克瑞森、新郁、火焰无核、巨玫瑰和蓝宝石为试材,测定‘V’形架栽培模式下5个葡萄品种的光合日变化趋势及光合速率(Pn)-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结果】5个葡萄品种Pn日变化中,克瑞森、新郁、巨玫瑰均有单峰,均呈上午高下午低的逐渐下降趋势,火焰无核和蓝宝石均有双峰,均呈因中午的高温和强光(气孔因素)而导致的“午休现象”,5个葡萄品种Pn日平均值分别为克瑞森(8.395±3.541)μmol/(m^(2)·s)、新郁(9.303±2.643)μmol/(m^(2)·s)、火焰无核(8.796±3.588)μmol/(m^(2)·s)、巨玫瑰(8.043±2.614)μmol/(m^(2)·s)、蓝宝石(8.002±4.157)μmol/(m^(2)·s)。5个葡萄品种Pn-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中,光补偿点(LCP)在(51.0~78.0)μmol/(m^(2)·s)范围内,其中新郁和蓝宝石的LCP均较高,其它3个品种的LCP均低于60.0μmol/(m^(2)·s)以下;蓝宝石的光饱和点(LSP)最高,为1582.2μmol/(m^(2)·s),其次为新郁,克瑞森的LSP最低,为1151.9μmol/(m^(2)·s)。【结论】5个葡萄品种在于田县的光合适应性均比较好,其光合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克瑞森>火焰无核>蓝宝石>新郁>巨玫瑰。
    • 陈兰英; 肖娟
    • 摘要: 以川东北丘陵地区林内(生境Ⅰ)、林窗(生境Ⅱ)和林缘(生境Ⅲ)下的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盛花期株高、基径、花序长、叶面积、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响应曲线及光合日变化,分析密蒙花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性,运用5个常用模型对3个生境下的密蒙花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对比,探讨适合用于拟合密蒙花光响应曲线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3个生境中林窗的株高、基径、花序长和叶面积均显著高于林内和林缘生境林窗(P<0.05),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林窗显著高于林内和林缘,林内最低(P<0.05);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林窗显著高于林内和林缘,林内最低(P<0.05);光合日进程中,林内和林窗生境的净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林缘呈“双峰”曲线;5个模型中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为密蒙花光响应曲线最适拟合模型,在盛花期内,密蒙花林内、林窗和林缘饱和光强分别为1424.70、1725.76和1608.85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4.07、17.54和16.30μmol/(m^(2)·s),光补偿点分别为26.59、19.08和20.89μmol/(m^(2)·s),符合半阴性至半阳性植物的特点。林窗生境中的密蒙花光补偿点低,光饱和点高,对光适应的生态幅较宽。因此,密蒙花适宜种植在林窗生境下,如在林内生境中种植需及时调控乔冠层的透光率,在林缘中种植需要进行适度遮荫处理。
    • 张锦强; 李鹏程; 苏学德; 杨湘; 李铭; 郭绍杰
    • 摘要: 【目的】分析南疆温室内不同位置桃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特点,明确温室内不同位置光合变化差异,为南疆设施桃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桃春美和油桃金辉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2个桃品种在温室棚前、棚中、棚后3个位置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叶片光合作用参数,比较2个桃品种在温室不同位置的光合差异性。【结果】2个桃品种在温室不同位置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变化趋势,无光合午休现象,且3个参数在温室中的大小均依次为棚前>棚中>棚后;2个桃品种叶片胞间CO_(2)浓度日变化均为先下降后上升,在16:00达最小值,均以棚前最低;毛桃春美叶片瞬间水分利用效率在温室内部各位置差异较大,而油桃金辉叶片瞬间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在温室各位置均为双峰变化趋势,差异不明显。【结论】温室内棚前、棚中、棚后3个位置光合参数日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且各参数相关性较强,2个桃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均以棚前最高,棚后最低;油桃金辉在温室各个位置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毛桃春美。
    • 艾佳音; 周朝辉; 高闯; 张琪静
    • 摘要: 【目的】明确美早甜樱桃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需光特性与果实糖组分含量变化规律,为发挥出甜樱桃光合生产潜在优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分别于美早甜樱桃幼果期、膨大期、转色期和成熟期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光响应曲线和果实品质。【结果】美早甜樱桃不同生育期Pn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转色期不同生理生态因子显著高于幼果期、膨大期和成熟期(P<0.05),转色期光补偿点(LCP)也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P<0.05),成熟期光饱和点(LSP)显著高于幼果期、膨大期和转色期(P<0.05),此外,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在果实发育前期呈现平稳积累期到转色期后含量均迅速增加,至果实成熟期其积累均减慢增加,山梨醇含量在果实整个发育时期内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不同生育期美早甜樱桃Gs和Pn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在Pn和Gs下降时,Ci保持较低水平,导致气孔关闭,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同时,随着叶片面积的增大,到果实转色期叶片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成熟期叶片利用光的范围较宽,此时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也迅速增加。
    • 吕新民; 张谦; 房义福; 孙音; 张义群; 姜楠南
    • 摘要: 为了研究芍药科4个野生种在泰山北麓的适应性,采用Li-6800对大花黄牡丹、滇牡丹、野芍药、川赤芍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并对分布地和引种地的光合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光合有效辐射在0-1600μmol·m^(-2)·s^(-1)范围内,4种植物的光响应曲线均表现为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大净光合速率(Pn)增大;大花黄牡丹光补偿点高于其它3种植物,高于50μmol·m^(-2)·s^(-1),具有部分阳生植物的特点;芍药的光饱和点高于其它3种植物,说明芍药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2)4种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除滇牡丹“午休”呈双峰曲线外,其余均为单峰曲线。川赤芍的胞间CO_(2)浓度为单峰,其它3种呈“横S型”;测试当天大花黄牡丹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均最高,较高的光合参数是其生长量大的生理基础。(3)芍药、大花黄牡丹的净光合速率与原分布地趋势相似,数值接近,说明这2种植物光合特性与原分布地基本一致。川赤芍、滇牡丹的日光合速率高于引种栽培于北京、杨凌的。总体来说在泰山北麓引种栽培,适应性排序为芍药>川赤芍>滇牡丹>大花黄牡丹。
    • 梁康; 张廷忠; 陈菊艳; 陈荟
    • 摘要: 以1年生华西花楸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黑色遮阳网模拟不同光照强度(CK:100%,A:30%,B:60%,C:90%)培育华西花楸幼苗,探讨其对华西花楸幼苗的生长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华西花楸幼苗育苗所需的光照强度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幼苗经一年遮荫处理后,华西花楸幼苗的苗高和冠幅均在30%光照强度下最大,而冠幅在90%光照强度下最大,其苗高、地径和冠幅均在全光照下较小。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幼苗净光合速率和气孔限制值的日变化均呈M趋势,相反,胞间CO浓度呈W趋势;而幼苗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气孔导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它们光合作用特征的日变化整体均呈现CK>A>B>C。
    • 孙延亮; 赵俊威; 刘选帅; 李生仪; 马春晖; 王旭哲; 张前兵
    • 摘要: 通过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滴灌苜蓿叶片形态特征、光合日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滴灌苜蓿光合日变化、叶片形态与干物质产量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揭示施氮对紫花苜蓿干物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进而为优化实际生产中紫花苜蓿的氮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0(CK)、60(N_(1))、120(N_(2))和180 kg·hm^(-2)(N_(3))共4个施氮水平,在紫花苜蓿初花期对光合日变化、叶片形态、叶片氮含量和苜蓿产量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下苜蓿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处理的苜蓿叶片胞间CO_(2)浓度低于不施氮处理。对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综合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的叶长、叶宽、叶面积、比叶重,以及叶片干重、茎秆干重、干物质产量、叶片氮含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施氮水平下,对叶片形态结构影响最大的为叶面积,其次分别为比叶重、叶长和叶宽,对苜蓿干物质产量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叶片氮含量>净光合速率>叶面积>蒸腾速率>比叶重。不施氮和高氮处理下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因为光合活性受到抑制,属于非气孔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干物质产量、叶片形态以及光合作用综合得分最高的为N2处理,其次分别为N3、N1和CK处理。因此,施氮肥有助于紫花苜蓿光合面积和光合速率的协同改进,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生成,从而促进苜蓿干物质产量的增加,在施氮量为120 kg·hm^(-2)时提升效果最为明显。
    • 张淼; 李浩东; 郭娜; 王茸茸; 宋葭; 朱云林; 徐宇; 秦梦凡; 黄镇; 徐爱遐
    • 摘要: 选取102份遗传基础广泛的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在油菜初花期使用便携式光合仪6400XT测定光合生理指标,分析102份骨干亲本的光合指标变异情况,运用相关分析探究影响油菜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同时选取8份代表性材料在苗期和初花期分别测定光合日变化,进一步探究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时期的光合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2份材料净光合速率变化呈现正态分布,最大净光合速率值为38.15μmol·m^(-2)·s^(-1),最小净光合速率值为11.53μmol·m^(-2)·s^(-1),根据净光合速率大小频率分布将102份材料分为4大类,第Ⅰ类8份(>31.53μmol·m^(-2)·s^(-1)),第Ⅱ类53份(22.53~31.53μmol·m^(-2)·s^(-1)),第Ⅲ类33份(17.53~22.53μmol·m^(-2)·s^(-1)),第Ⅳ类8份(11.53~17.53μmol·m^(-2)·s^(-1));相关分析表明初花期净光合速率与株高(0.123^(*))、主花序长(0.117^(*))、全株角果数(0.130^(*))显著正相关。8份材料苗期和初花期光合日变化表现不完全一致,5份材料苗期呈“单峰变化”趋势、初花期呈“双峰变化”趋势;另外2份材料苗期和花期均呈“单峰变化”趋势;1份材料苗期呈“双峰变化”趋势,初花期呈“单峰”趋势;初花期净光合效率显著高于苗期,均值比苗期高22%;苗期时净光合速率与叶片长度(-0.337^(*))、叶片宽度(-0.508^(**))指标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spad值(0.505^(**))极显著正相关,线性回归表明叶片光合强度和单株生物产量线性正相关。研究筛选出在苗期和初花期净光合速率高的材料2份,H2000C和P73-1A;在初花期净光合速率高的材料8份,其中066B和068B-4净光合速率值最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