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脾脏
保留脾脏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397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临床医学、腹部外科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0 国际腹部创伤暨第十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等;保留脾脏的相关文献由497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四清、王艳云、田雨霖等。
保留脾脏
-研究学者
- 周四清
- 王艳云
- 田雨霖
- 黄昌明
- 丁向民
- 代文杰
- 俞世安
- 刘训良
- 刘骞
- 厉学民
- 吴峻立
- 周建平
- 周海华
- 奚春华
- 姚捷
- 姜洪池
- 孔凡民
- 尹继承
- 庄晓泉
- 张亚铭
- 张新俊
- 徐泽宽
- 戴存才
- 文雪霖
- 李仓
- 李平
- 李振南
- 李昱骥
- 林建贤
- 柏斗胜
- 王彦坤
- 王成峰
- 王晓云
- 胡磊
- 苏福锦
- 苗毅
- 董明
- 蒋国庆
- 蒋奎荣
- 褚朝顺
- 赵平
- 郭峰
- 钱建军
- 钱祝银
- 陈建敏
- 高波
- Akira Fuse
- Hiroto Fujimoto
- Ichiro Hirai
- Jinfeng Ma
-
-
洪晗;
徐小永;
金正康;
李高超;
费强
-
-
摘要:
目的探究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脾脏胰体尾端病变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治疗的2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12例患者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且手术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应用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治疗效果较佳,相比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
-
-
-
-
王大铭
-
-
摘要:
目的 评价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LSPDP)治疗胰体尾部占位性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术式不同将我院收治的52例胰体尾部占位性病变患者分成对照组(行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LDPS治疗)、实验组(行LSPDP治疗),各2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少,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更短,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血小板升高率、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胰体尾部占位性病变患者采取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利于患者恢复,可予以推广及应用.
-
-
厉学民;
程俊峰;
於敏;
李仓;
胡伟建;
周海华;
俞世安
-
-
摘要: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1例行Kimur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为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Kimura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手术时间120~210 min,术中出血量50~480 ml,无中转开腹.术后住院时间7~26 d,未发生腹腔内出血,术后胰瘘3例,予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术后病理学诊断为浆液性囊腺瘤14例,黏液性囊性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6 ~53个月,无肿瘤复发.Kimura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
-
-
-
-
杨培;
曾新桃;
罗华;
张伟;
陈思瑞;
彭俊扬
-
-
摘要:
目的:对比腹腔镜保留脾脏(LSPDP)与不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LDPS)治疗胰体尾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3月至2018年6月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31例胰体尾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组(LSPDP组,n=14)与脾脏切除组(LDPS组,n=17),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LSPDP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优于LD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术后随访6~81个月,平均(28.26±19.21)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外科医生有选择性地行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