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F1代

F1代

F1代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2061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488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现代化农业、茶叶通讯、棉花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药理学会第八届全国生殖药理学术研讨会等;F1代的相关文献由324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晓喃、金成勋、金东建等。

F1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5 占比:0.9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488 占比:99.05%

总计:24724篇

F1代—发文趋势图

F1代

-研究学者

  • 王晓喃
  • 金成勋
  • 金东建
  • 金相范
  • 张宰赫
  • 陈胜利
  • A·普里
  • 林道健
  • 刘恩慧
  • 崔宇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少春; 田易萍; 陈林波; 陈春林; 庞丹丹; 徐丕忠; 包云秀; 朱兴正
    • 摘要: 为探究茶树人工杂交F_(1)代单株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为杂交后代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以"金萱(♀)×云茶1号(♂)"人工杂交F_(1)代的137个单株为试验材料,对其芽叶表型性状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37%~32.84%,其中,叶长叶宽比的变异系数最小,叶面积、芽重、一芽二叶重和一芽三叶重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分别为32.84%、32.66%、31.10%和30.89%;各性状均具有较好的连续性正态分布趋势;12个性状在F_(1)代的中亲优势率为-0.53%~0.01%,超亲优势率为-0.69%~-0.03%,其中叶长叶宽比的中亲优势值为正值,且相对遗传力为正向显性;66对相关性分析中有56对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对达到显著水平(P<0.05);系统聚类将F_(1)代的137个单株分为2个类群,其中第2个类群分为2个亚类,聚类结果充分反映了各类群的特征。
    • 邓艳凤; 肖水平; 刘新稳; 杨绍群; 杨秀; 王涛
    • 摘要: [目的]筛选早熟棉强优势组合,为培育早熟、高产、优质的杂交棉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22份早熟棉F_(1)代材料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2份早熟棉F_(1)代材料性状间的变异系数(CV)在0.94%~12.14%之间,籽棉产量CV最大(12.14%),整齐度指数最小(0.94%);主成分分析表明,22份材料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可以用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9.20%)表示,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筛选出7、5、10、3和19号等5份综合性状优良的F_(1)代材料;通过隶属函数法共筛选出7、5、19、10和3号等5份材料。[结论]通过综合评价,7、5、10、3和19号参试材料综合表现最优,其父母本可作为强优势组合用于早熟棉杂交种的配制。
    • 张艳杰; 欧春青; 王斐; 马力; 姜淑苓
    • 摘要: 对8个梨品种及其杂交F1代的1652个单株进行枝干轮纹病的抗性调查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梨枝干轮纹病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各杂交组合中F1代发病率为8.31%~42.89%,抗病单株比例均在80%以上,F1代的抗感比为5.31∶1~173.5∶1,双亲为感病品种时,后代感病单株比例更高,抗病品种作为父本,后代抗病单株比例更高;另外,各杂交组合中F1代的变异系数也较大,为145.00%~333.33%,超低亲率为57.00%~92.07%,表现出低低亲遗传倾向。本研究结果说明:梨树对枝干轮纹病的抗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父本的抗性对F1代的影响较大,F1代中枝干轮纹病抗性分离极其广泛,但是更倾向于抗枝干轮纹病的遗传方向。
    • 罗莉; 李敏; 曾贞; 周梦珍; 成晨; 晏嫦妤; 黄亚辉
    • 摘要: 为研究茶树远缘杂交生物碱和儿茶素的遗传变异规律,以金萱(Camellia sinensis cv.Jinxuan)×南昆山毛叶茶(Camellia ptilophylla Chang)及其远缘杂交育成的64份F;代全同胞系茶树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双亲和F;代个体的生物碱和儿茶素组分含量,运用了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以及相对遗传力和杂种优势等遗传理论分析。结果表明,F_(1)代咖啡碱含量(CAF)和生物碱总量(SCT)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_(SCI)=0.565+1.062X_(CAF);基于可可碱和咖啡碱含量,F_(1)代在遗传距离6.0处分为四大类群,第Ⅰ、第Ⅲ类群区别于父母本,第Ⅱ类群与母本相似,未出现与父本相似的个体;可可碱表现出倾向于母本的负向显性遗传,咖啡碱/可可碱表现出倾向于母本的正向显性遗传,生物碱总量表现出倾向于父本的正向显性遗传。南昆山毛叶茶(♂)主要儿茶素的含量依次为:GCG>GC>EGCG>EC>ECG>C>CG;金萱(♀)主要儿茶素的含量依次为:EGCG>C>CG>EC>GC>GCG>ECG;F_(1)代儿茶素组分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CG(56.04%),变异系数最小的为EGCG(19.28%);EGCG、EC、TEC表现出倾向于母本的正向显性遗传,GCG表现出倾向于母本的负向显性遗传,CG表现出倾向于父本的负向显性遗传。
    • 张艳萍; 刘卫东; 龙达; 张雕; 曾广辉
    • 摘要: 以5种观赏桃F1代当年生苗为实验材料,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叶片解剖结构、光合特性的差异,为杂交育种F1代的选择提供实际对比。结果表明5种F1代的叶片结构存在差异:JJ的叶肉结构指标均为最大,BM的主叶脉结构指标均为最大;气孔密度与主脉厚度均显著正相关,表明叶片气孔越多,运输系统越发达;净光合速率与主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气孔密度都显著正相关,表明叶片结构对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 张艳萍; 刘卫东; 龙达; 张雕; 曾广辉
    • 摘要: 以5种观赏桃F1代当年生苗为实验材料,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叶片解剖结构、光合特性的差异,为杂交育种F1代的选择提供实际对比.结果表明5种F1代的叶片结构存在差异:JJ的叶肉结构指标均为最大,BM的主叶脉结构指标均为最大;气孔密度与主脉厚度均显著正相关,表明叶片气孔越多,运输系统越发达;净光合速率与主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气孔密度都显著正相关,表明叶片结构对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 任玉琴; 徐豆; 郭晋鸣; 曹琴; 王鹏飞; 穆霄鹏; 张建成; 杜俊杰
    • 摘要: [目的]研究欧李杂交后代植株的遗传多样性,为培育欧李优良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欧李‘农大4号’בDS-1’和‘农大7号’בDS-1’这2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后代植株为试材,对其株高、茎粗和叶片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农大4号’בDS-1’和‘农大7号’בDS-1’正、反交后代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在其F1代中多呈连续变异的正态分布状,表明此2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后代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可能均属由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2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后代植株的株高、叶长、叶宽和叶面积都低于亲中值,各性状遗传传递力都高于70%,优势率均低于20%,且其茎粗和叶面积的变异系数都高于20%,表现出高度变异特性.‘DS-1’ב农大4号’和‘农大7号’בDS-1’这2个杂交组合后代植株茎粗的超高亲率分别为43.40%和33.33%, 均高于另外两个杂交组合,表明在这2个杂交组合中选育茎粗较粗的植株的概率较大.‘农大4号’בDS-1’和‘DS-1’ב农大7号’杂交组合后代植株的株高和茎粗、叶长、叶宽、叶面积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DS-1’ב农大4号’和‘农大7号’בDS-1’杂交组合后代植株的茎粗和叶长、叶宽、叶面积间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当以‘农大4号’为母本、以‘DS-1’为父本时,选育出叶片长势较好的植株的可能性较大;当以‘农大7号’为母本、以‘DS-1’为父本时,从其F1代植株中更容易选育出株高较高、长势较壮的植株.
    • 齐澈力木格; 董武; 尹晓宇; 李嘉伟; 董文静; 陈浩; 王欢; 楚文庆; 杨景峰; 于建华
    • 摘要: 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中,尤其是四环素等广谱抗生素,长期滥用于养殖业中.四环素是目前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抗生素.抗生素在体内蓄积,或者以原型随粪便排入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实验用斑马鱼为模式动物来评价低浓度四环素对斑马鱼下一代(F1)发育的毒性影响.选取4月龄亲代斑马鱼(F0),分别给予0.1、1和100 μg·L-1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CH)处理30 d后,实施交配后获得F1代斑马鱼胚胎.结果表明,F1代胚胎随母体TCH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孵化率降低、畸形率和死亡率增加.同时斑马鱼幼鱼下颌骨长度、下颌弓长度变长、下颌骨宽度和舌骨角长度缩短.进一步检测与幼鱼骨骼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发现TCH抑制了runx1、sox9a、sox10和col2α1a mRNA的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CH的残留和污染可能会影响斑马鱼胚胎的发育,尤其是对胚胎软骨发育有影响.
    • 吕芳; 王丽丽; 王欣; 王宁; 张树成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复流产对F1代雄鼠生长发育情况和交配繁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经历2次药物流产之后的BALB/c小鼠再次妊娠后分娩的F1代雄鼠作为实验组,未经历流产小鼠分娩的F1代作为对照组.比较出生3周后,2组F1代小鼠存活率和体质量增长情况.比较2组F1代雄鼠睾丸发育情况、附睾精子密度、精子活力以及重复流产后F1代雄鼠交配生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F1代小鼠存活率、生长发育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F1代雄鼠睾丸重量(P<0.01)、精子密度(P<0.05)、精子活力(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交配合笼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验组F1代雄鼠生殖系统发育和生育能力降低.结论 母本重复流产经历将会影响F1代雄鼠的生殖系统发育和生育能力.
    • 王艺儒; 刁松锋; 韩卫娟; 王军; 李华威; 孙鹏; 傅建敏; 索玉静
    • 摘要: 为探索甜柿重要性状及果实表型的遗传变异规律,以170个'富有'×'赤柿'杂交F1代单株为材料,通过性状调查与测定,分析性别、果实甜涩类型及表型多样性,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表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各单株之间的相似性.结果 表明:1)杂交F1子代群体中,雌株、雄株与雌雄同株的分离比例接近4∶1∶2.5,完全涩柿(PCA)、不完全涩柿(PVA)与不完全甜柿(PVNA)的分离比例约为4∶1∶2.7;2)148个单株的果实样本中,5个表型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36%~34.64%,其中单果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果实表型多样性较高;3)果实形状的Shannon-weinner多样性指数为1.746,遗传多样性最丰富;4)单果重、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的中亲优势值<0,杂种优势在F1代群体中呈现下降趋势.综上,甜柿杂交F1代雌雄性别类型和甜涩类型较丰富,果实表型的多样性较高,本研究为甜柿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