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溶血
ABO溶血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专利文献1563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中国科技投资、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海峡药学等;
ABO溶血的相关文献由148位作者贡献,包括吕孟兴、屈柯暄、刘清远等。
ABO溶血
-研究学者
- 吕孟兴
- 屈柯暄
- 刘清远
- 陈蕊
- 陶丽芳
- 丁春美
- 丁晓玲
- 丁玲芬
- 乌日勒
- 乔艳秋
- 付莹莹
- 何英
- 侯玉华
- 刘兰尊
- 刘娜娜
- 刘建武
- 刘建香
- 刘恩赐
- 刘晓梅
- 刘海霞
- 刘淑莉
- 刘灯旺
- 刘祥春
- 刘英
- 刘雅萍
- 别会荣
- 卢中朝
- 吕志兰
- 吴广飞
- 吴强
- 吴曙粤
- 吴玉芹
- 吴祖成
- 周根水
- 奎莉越
- 姚家奎
- 孙晓柏
- 孟蔚春
- 宁顺华
- 宋洁
- 宝福凯
- 岳欣峰
- 常建兵
- 庞书营
- 张士跃
- 张幼萍
- 张建伟
- 张琳
- 张路
- 彭红莉
-
-
赵凯旋
-
-
摘要: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ABO溶血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新生儿ABO溶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两组均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光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的血清总胆红素、网织红细胞低于护理前,血红蛋白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血清总胆红素、网织红细胞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ABO溶血提供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
金晓红;
屈柯暄;
陈蕊;
王淑霞;
吕孟兴
-
-
摘要: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特指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如简称为新生儿溶血病则很不确切,因为此病始于胎儿时期,并能够造成胎儿死亡.同时造成胎儿/新生儿溶血的原因并不限于红细胞血型不合造成的免疫性溶血.造成ABO血型系统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致病原因,MNS系统血型罕见,多数抗-M抗体是天然抗体,可导致血型正反定型不符.
-
-
陈莉;
陆雯
-
-
摘要:
目的:分析在 ABO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应用微柱凝胶技术的效果。方法:在 2018 年 10 月 -2020 年 10 月期 间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已确诊为 ABO 溶血病患儿 48 例进行研究,采集新生儿血液制成放散液标本,并分别应用 MGT(微柱凝胶技 术)和 MPT(凝聚胺技术)技术对 5 份同型的红细胞制剂实施交叉配血,对比两种不同检测技术的结果。结果:在 MGT 技术检测中, 血清检测不合格率为 51.2%(124/242),与 MGT 的不合格率 10.3(25/242)相比,差异显著(P<0.05);放散液应用 MGT 技术检测不 合格率为 8.6%,与 MPT32.3% 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T 检测结果是阳性的血清和放散液应用 MGT 检测结果也是阳性, 一致性较差,差异显著(P<0.05)。讨论:在 ABO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应用微柱凝胶技术技术有利于结果的准确性,效果 较好。
-
-
林波
-
-
摘要:
目的:研究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新生ABO溶血症患儿输血前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洛阳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间收治的新生ABO溶血症患儿75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8例,采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进行交叉配血.对照组37例,采用酶介质试验技术进行交叉配血,并考察两组患儿阳性检出情况.两种方法的检测时间,以及灵敏度、准确度和灵敏性.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31.58%,较对照组的10.8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8,P0.05).观察组的配血检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66,P0.05).结论:在ABO溶血症患儿输血前交叉配血检验中,使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比传统的酶检验法更加快捷、有效、稳妥,此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
-
-
-
-
刘清远
-
-
摘要: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ABO溶血患儿的效果及对其血清PAB和TB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ABO溶血患儿66例,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实施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33例,予以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PAB和TBA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AB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B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ABO溶血患儿的临床疗效更高,可缩短治疗时间并改善血清PAB及TBA水平,值得临床上参考与推广。
-
-
章小丽;
徐秀云;
柯江维;
周根水
-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疑似B亚型的ABO溶血新生儿的血型.方法 对患儿进行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对患儿ABO血型进行血清学鉴定和基因检测.结果 ABO血型血清学鉴定疑似B3,基因检测结果为B101/O01基因型.结论 新生儿ABO血型鉴定困难时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来进一步确认,待年龄到一周岁以后复查血型来验证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