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企业环境行为

企业环境行为

企业环境行为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管理、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67696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人力资源管理、中国集体经济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产业转型升级与产能过剩治理”研讨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论坛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等;企业环境行为的相关文献由147位作者贡献,包括杜建国、孙瑞红、张彤等。

企业环境行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7696 占比:99.93%

总计:167810篇

企业环境行为—发文趋势图

企业环境行为

-研究学者

  • 杜建国
  • 孙瑞红
  • 张彤
  • 王志亮
  • 莫艾青
  • 金帅
  • 丰羽
  • 刘凌
  • 刘慧
  • 华锦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邵桂兰; 林燕
    • 摘要: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明确承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对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绿色发展数据库,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碳排放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根据面板门槛模型,发现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都与碳排放存在非线性关系;通过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企业环境行为在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中起到的中介作用,在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下,企业环境行为更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建议相关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制,引导企业主动采取低碳行为,善于利用政策工具组合,提供更多灵活的环境政策工具,企业应把环境责任纳入长远经营战略规划中。
    • 曲国华; 张潇丹; 曲卫华
    • 摘要: 针对目前专家和属性对于方案比选的重要性致使企业迫切需要将其定量化分析的问题,以及企业环境行为中公司需要承担环保责任,在绿色采购方面要将环境属性引入供应商比选标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考虑专家可信度和属性优先级的对偶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将专家对于该领域的熟悉程度及所选属性的重要程度融入到供应商的绿色评估指标定量化分析与评选中。结合对偶犹豫模糊集的隶属度与非隶属度,给出了对偶犹豫模糊熵值、混合平均算子和混合几何算子的计算模型与该方法模型的具体步骤,通过对某企业绿色审计在内的四种属性进行评估来选择最佳供应商的实例,验证了此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任广乾; 周雪娅; 李昕怡; 刘莉
    • 摘要: 环境污染的公共品属性和产品剩余价值创造的激励特征导致了企业环境行为的消极性和迎合性,在环境规制的约束下,企业产权性质和公司治理水平成为影响企业环境行为积极性的核心要素。选取2016—2019年中国五大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产权性质、公司治理角度探究企业内部因素对企业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境行为有明显的产权性质差异,国有企业相比于民营企业会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企业环境行为;董事会规模、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环境行为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兼任与企业环境行为显著负相关,同时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因素的基础对企业环境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民营企业环境行为受到公司治理的影响更加显著。
    • 刘凌
    • 摘要: 实地考察华北A县农村小微企业的环保升级改造实践发现,在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环境政策背景下,偏重经济增长的政企共谋关系逐渐被以增强环境规制和保障企业生存为目标的政企协作关系替代.但是,在环保升级改造决策过程中,农村小微企业整体参与不足和基层政府多层级、多部门共同主导的复杂决策机制阻碍了最优改造方案的实现;同时,当自上而下的环保压力相对减弱时,政企协作的行动目标呈现向优先保障企业生存倾斜的趋势,这两者均影响了环保改造的整体成效.因此,为提升农村小微企业环境行为表现,需在充分考虑企业合理合法诉求的基础上,通过稳定且持续的行政监督力量与富有弹性的决策机制支撑协作型政企关系良性运行.
    • 梁丽娟; 王凯; 王鑫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代价.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主要源头,做好企业防治工作是治理污染的重中之重.文章从政府和社会公众影响因素出发,构建三者的博弈模型.结果表明:政府对污染企业的罚款要好于政府补贴,公众的参与意识会影响政府监管的可能性,两者相辅相成,但它们并不直接影响公司的决策.基于研究结果,文章从企业、政府和公众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刘凌
    • 摘要: 通过实地考察A县农村小微企业的绿色转型实践,指出在国家推动的、自上而下的绿色发展大趋势下,以强制性环境政策为触发点的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变化,经由多元社会主体(基层政府、行业协会、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金融机构、市场同业)传导给企业差异化的绿色转型压力.这种外部环境压力以企业的个体属性差异(比如,相对规模、运营状况、外部支持、获得的社会组织关系等)为中介使企业在环保能力与环保意愿上产生分化,并最终生成积极型、被迫型、失能型和规避型四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行为.本文的分析表明:一、由于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缺乏转化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张力的条件与能力,应外部环境变化,适度地、渐进地调整环境行为是农村小微企业转向绿色生产模式的现实路径选择.二、由于农村小微企业群体的异质性较强,使得不同的企业对两种环境叠加之后产生的外部压力有不同的感知,并会产生不同的企业行为.三、农村小微企业的环保意愿和环保能力相对独立,且与其个体属性密切相关.当企业有足够的环保能力时,外部环境压力可推动其采取积极或被动的环保行为,而较强的环保意愿可能与企业所有者而非企业规模或资金有更多关联.因此,充分考虑农村小微企业群体的异质性及其环保意愿与环保能力之间的相对独立关系,减少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之间的内在张力,基于企业环境行为类型差异分类施策,对于促进农村小微企业绿色转型,推动农村经济绿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摘要: 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政策实施研究作者: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文秋霞杨姝影夏扬李萱来源:《中国环境管理》期刊环保信用评价工作是环保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实行分类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政府、公众、企业共同参与的创新型管理模式,环保信用评价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企业环境行为信息,按照规定的指标、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信用评价,确定信用等级,并向社会公开,供公众监督和有关部门、机构及组织应用。
    • 摘要: 201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挂牌督办19项重点环境任务,其中17项任务全面完成年度目标,2项任务基本完成年度目标。全市大气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水环境质量提升明显,长江、太湖水岸同治等一批创新机制建立,太湖4.5万亩围网养殖清拆和7.78万亩养殖池塘改造等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近年来,苏州生态环境系统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污染源事中事后监管,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编织好苏州经济优、生态美的“双面绣”,以实干和担当推动苏州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持续向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