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福祉
人民福祉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52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工业经济、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47篇;相关期刊312种,包括社会治理、中小学数学:小学版、共产党员(河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人民福祉的相关文献由454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张晓松、朱基钗等。
人民福祉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张晓松
- 朱基钗
- 李国英
- 杜尚泽
- 龚金星
- 习近平
- 于浩
- 屈琦
- 席忞禾
- 张辉
- 彭光谦
- 徐艳玲
- 方世南
- 李娟
- 李小健
- 李心萍
- 杜泽
- 杨晨
- 樊俊
- 薛睿杰
- 谢霞
- 迟建民
- Paul Wynne
- 丁乾平
- 丁元竹
- 丁立
- 丁立江2
- 丁莉
- 丁辉
- 万强
- 万智奇
- 严翅君
- 乌梦达
- 乔榛
- 于慧婷
- 于春华
- 于立忠
- 云梅
- 人民日报评论员
- 付浩洋
- 任理轩
- 何彩平
- 何燊
- 关信平
- 冯燕云(摄)
- 冯瑾
- 冯红1
- 冯红文
- 冯雯
-
-
-
-
摘要:
今年6月是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6月16日为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一再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让安全发展理念入脑入心。
-
-
李国英
-
-
摘要: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也同时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利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
-
李颖(整理)
-
-
摘要:
市场监管总局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推动产品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监管,完善法规制度,健全工作体系,加大缺陷调查力度,夯实技术支撑体系,聚焦民心民生,守护安全底线,有效消除产品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
-
席忞禾
-
-
摘要:
世间之事,民生为大。民生稳,民心就稳,社会就稳。落实民生清单,增进人民福祉。不断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贵州一以贯之——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0所""提质扩能40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改造提升50个标准化养老院""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万人""建成省地质博物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6.8万户,新建城市公共停车位3万个"……2021年,贵州落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想方设法增进民生福祉,尽心尽力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让老百姓满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
-
无
-
-
摘要: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生态之依。土地制度是国家基础性制度,是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始终与江山社稷、人民福祉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对土地问题高度重视,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调整土地关系,将建立适应各个历史阶段的土地制度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建设,开展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法律和政策。
-
-
牛瑞芳
-
-
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条重要的生命线,保护水源安全是一项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重要政治任务。怎样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2022年1月8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保护、生态保护、保障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
-
蹇宏;
柯文翔
-
-
摘要:
“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感到特别务实,振奋人心。从报告中的政策规划和目标,我深深感受到政府稳增长、保民生,关注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助企惠企的发展决心,落实保障措施支持制造业的细致工作态度,以及国家以战略科研力量支持科技创新的魄力。”3月5日,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
-
-
-
-
摘要: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也同时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利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
-
-
汪建
-
-
摘要: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在信息社会的当下依然如此。2020年,我国信息通信业就开展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以推动充分兼顾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各个群体信息通信需求的信息化社会建设,提升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水平及无障碍普及率,增进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福祉。
-
-
王东升
-
-
摘要:
新时代发展科学技术,需要有历史视野和全球视野,引领人类社会文明繁荣;需要有时代特色,推进国家强盛以及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需要有人民福祉情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人民生活。从远古走到今天,从蒙昧走向文明,从茹毛饮血钻木取火到嫦娥五号九天揽月、神舟飞船打破蓝天的静寂,科学和科学研究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独特的价值和非凡的意义。
-
-
刘新庆
- 《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历史观,主要的是重视民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历史是理论的重要源泉;注重历史遗产在实践中的运用.他的历史观体现了人民性、教育性、实践性的特征.其当代价值主要在于:植根人民性,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践行群众路线;注重教育性,以加强历史教育为举措反对虚无主义;把握实践性,以借鉴历史遗产为基石开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