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期刊
高校科技期刊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317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科学、科学研究、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5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6356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新闻研究导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首届陕西省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第十二届(2014)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华东地区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协会2013年年会等;高校科技期刊的相关文献由294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孙宪民、冯民等。
高校科技期刊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孙宪民
- 冯民
-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部
- 吴卫红
- 张铁明
- 接雅俐
- 王昊
- 编辑部
- 郭毅
- 严定友
- 临床肝胆病杂志编辑部
- 乔倩
- 佟建国
- 刘凤祥
- 刘彤
- 吴芹
-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 姚远
- 姜生有
- 师琅
- 库雪飞
- 张士莹
- 张震之
- 曲俊延1
- 曾群
- 朱晶晶
- 李薇
- 杨旺平
- 杨玙
- 杨郁霞
- 王东方1
- 王亨君
- 王又冬
- 王士忠
- 王小唯
- 王晴
- 王汝芹
- 肖展春
- 谭长贵
- 赵丽莹
- 赵彦
- 赵惠祥1
- 赵新科
- 邵艳艳
- 钟国翔
- 高慧芳
- 黄严严
- CHENG Zhongji
- HAN Xiao
-
-
-
赵彦;
王汝芹
-
-
摘要:
大部分高校科技期刊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高校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其服务高校学科建设的能力,影响了其服务科技强国战略的能力。因此,高校科技期刊应走差异化办刊之路,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办出刊物特色。文章回顾了《防灾科技学院学报》自1999年创办以来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办刊经验,凝练了发展思路。分析表明,创办特色期刊需要关注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凝练办刊宗旨;依托学科优势,突出刊物特色;努力突破瓶颈,争取优质稿源;完善学科门类齐全的审稿专家队伍;加强数字出版和传播;重视期刊审读;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行业和高校发展;聚焦重大战略研究主题,征集优质稿源;促进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培育;使学报成为研究生成长的沃土;汇聚学科高水平专家;提升编辑队伍专业化水平。文章观点对高校科技期刊特色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
-
潘海燕
-
-
摘要:
高校科技期刊是高等院校进行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在促进科技发展、发现和培养人才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科技理论的创新、高校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和高速发展,高校科技期刊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基于当前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概况,探讨高校科技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与提升方法。
-
-
-
-
-
摘要:
2021年,《广东农业科学》连续第5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荣获中国农业期刊精品期刊、第七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本刊编辑部被评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编辑团队。据中国知网最新统计,本刊复合影响因子由上年的0.840提升到0.947,综合影响因子由0.660提升到0.692,影响力指数为286.546,在全国“农业学科综合”类期刊(103种)中排名第35,位列学科Q2区。
-
-
-
孟昭红
-
-
摘要:
在现在的融媒体时代,纸质的媒体大多都面临着要转型发展的问题。面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冲击,纸质期刊等要改变自己的营销策略,在营销当中进行多次实践,在实践当中把握并且维持期刊的发展。融媒体时代给期刊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危机,可能会威胁到纸质期刊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和情况下,纸质期刊一定要加强重视,面对融媒时代来制定自己正确的营销方案和实践方法。
-
-
-
-
摘要: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25次年会于2021年11月10—13日在线上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的60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年会的主题是“面向‘双一流’建设共筑期刊繁荣发展生态”,年会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编辑团队、主编、编辑和青年编辑”案例.《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编辑团队”案例,苗福生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主编”案例.《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宁夏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1980年创刊,季刊.刊物立足本地,瞻望全国,注重学术性,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工业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报告、简报、快报等学术论文,力求客观、及时、有效地反映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各学科的前沿水准与最新成果.
-
-
吴芹;
袁法涛;
邢鲁义;
张晓
-
-
摘要:
文献类型与期刊影响力关系密切,分析高校科技期刊不同文献类型的学术贡献度的差异,挖掘有效的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可为高校期刊的选题策划和组稿优化等工作提供理论借鉴。文章以《山东建筑大学学报》为例,以中国知网学术文献出版总库为数据统计源,基于期刊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等文献计量指标的统计结果,分析了近5年期刊所刊发的不同类型文献的学术贡献度。结果表明:研究型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学术贡献度最大,其次为综述型文献,从保持文献类型丰富度、促进不同类型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协同发展以及优化学报选题组稿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有效策略。
-
-
-
-
摘要: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是由上海电机学院主办的以电气、机械、自动控制等自然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科技学术期刊,双月刊。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是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主要刊登电气、机械与控制等方面最新应用性研究成果。分设机电工程、行业科技等栏目。欢迎广大师生和相关科研人员踊跃投稿。1来稿内容要求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且不涉及保密问题;来稿应未在其他刊物或论文集上正式发表过,且不存在一稿多投和抄袭现象。字数不少于5000字。
-
-
杨玙;
曾群;
严定友
- 《第十八届(2020)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移动办公因其无纸化、智能化、突破时空限制等优点,已成为许多企业的办公新常态.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各行各业普遍启动了居家移动办公机制.同时,此次疫情防控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移动办公行业发展,各类移动办公应用软件也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关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国内高校科技期刊迈入媒体融合出版时代,移动办公模式已经运用于期刊出版的许多环节.但总体来看,期刊从业者的移动办公经验较为匮乏,期刊出版如何在移动办公环境中实现团队协作值得探讨.文章基于高校科技期刊主流业务流程,分类整理并介绍编辑人员移动办公的相关应用,以期提升期刊编辑移动办公效率,增强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科技期刊的综合竞争力.
-
-
黄严严
- 《第十七届(2019)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 、网络化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受到局限和减弱,新媒体融合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高校科技期刊作为一种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其传统模式的基本元素是高校、综合、纸质、人工.但随着媒体融合和改革的不断发展,办刊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基本元素变为数字化、专业化、特色化、多媒体化.在新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怎样更好地发挥高校期刊的职能,服务于高校、育人、传播科研成果.以《密码与信息安全学报》为例,通过积极思考转型思路确定期刊发展方向;在改革创新的中向专业化发展;定位服务群体,深入了解服务对象;跟踪大学科学前沿,及时有效出版期刊,扩大区域影响力;有效建设适应新环境的编辑队伍,应对改革发展等方面,立足本高校平台,取得了良好的办刊效果.通过对我学报所面临的种种办刊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以及探索和实践中利用自身办刊的条件、优势,开拓创新之路,为高校期刊发展、为更好服务于大学科研推广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
-
-
王昊
- 《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高校科技期刊在我国科技期刊总数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科技期刊.这一现象有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但只要举措得当,完全可以在继续发挥高校科技期刊既有优势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出版业的发展变化,并且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
-
郭伟
- 《第十二届(2014)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科技期刊网络化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本文探讨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科技期刊需要加强自我“修炼”的几方面:首先树立高校科技期刊网络化的意识;完善编辑出版人员的网络化知识结构,提高通过网络开展编辑出版工作的能力;要了解、运用各种新兴媒体传播信息;积极利用多种网络工具推动高校期刊的网络传播,探索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办刊模式和工作方式;加强特色栏目建设,树立期刊的网络品牌形象.高校科技期刊应加强自我修炼,提高适应高校科技期刊网络化的能力,进而实现提高期刊影响力,提高办刊水平和办刊质量.
-
-
尚彩娟;
牛燕平
- 《华东地区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协会2013年年会》
| 2013年
-
摘要:
高校科技期刊的运行离不开作者、编辑、读者这三支队伍,探讨了三支队伍的相互关系,重点探讨了作者与编辑、编辑与读者的关系,提出作者是期刊运行的基础,编辑是期刊运行的保障,读者是期刊运行的动力。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为期刊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
-
王东方;
赵惠祥;
曲俊延
- 《华东地区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协会2013年年会》
| 2013年
-
摘要:
从"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内涵出发,针对目前高校科技期刊编辑由于职业道德不规范,人文意识、人文修养薄弱等,造成人性化服务缺失危机的现状,阐述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战略,运行机制及5个层次,并提出具体的化解措施:转变观念是人性化服务的前提,基于作者友好的编辑作为,建立编辑示范机制。
-
-
桂林
- 《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数字出版是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它的出现对于期刊编辑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须转变发展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编辑观;更新知识结构,紧跟数字出版化进程;增强业务技能,使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平稳过渡;改革出版模式,引入数字化编辑出版系统;着眼于文化知识服务,探索成功的商业经营模式等,才能沉着应对数字化出版对高校科技期刊编辑提出的挑战.
-
-
扈晓艳
- 《第十八届(2020)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随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步伐的加快,基于我国学术成果和期刊发展不匹配的现状,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刻不容缓.高校科技期刊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展示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推进科技发展进程、助力科技强国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建设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建设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的思考意见,以期对高校发展高水平科技期刊有所启发.
-
-
SHI Lang;
师琅
- 《首届陕西省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 2015年
-
摘要:
为了探究与把握《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的未来发展趋势,采用SWOT分析法对《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的优势、劣势及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剖析,讨论期刊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具体应对措施.提出应找准期刊定位,把握好期刊办刊方向,创办特色期刊。加强作者、审稿专家、编辑人员三位一体的学术期刊队伍建设,遵循学术规范、同行评议等机制,建立并强化编委会职能,扩大审稿专家队伍,逐步完善期刊数字化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实现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
-
-
-
- 深圳睿金易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1-12-14
-
摘要:
本发明涉及学术期刊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科技期刊绩效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科睿唯安“24+4准则”提出“期刊自查126问”,并确定所述“期刊自查126问”相对应的基本指标,通过期刊中的各个基本指标来对期刊进行综合性评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24+4准则”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期刊自查126问”,其次,构建了晋升被四大核心数据库以及从Emerging Science CitationIndex(ESCI)数据库晋升到三大传统核心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Arts&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HCI)]收录的A类基本指标和B类基本指标,通过A类基本指标和B类基本指标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判断出期刊是否符合四大核心数据库的收录要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