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移
飘移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1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01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当代生态农业、农机化研究、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等;飘移的相关文献由543位作者贡献,包括薛新宇、周立新、秦维彩等。
飘移
-研究学者
- 薛新宇
- 周立新
- 秦维彩
- 蔡晨
- 丁素明
- 兰玉彬
- 孙竹
- 张宋超
- 张瑞瑞
- 李龙龙
- 陈立平
- 周良富
- 孔伟
- 崔龙飞
- 庞明方
- 张媛媛
- 张行雷
- 金永奎
- 陈晨
- 陈露
- 顾伟
- 杨京广
- 王宝坤
- 伊铜川
- 唐青
- 张玲
- 祁力钧
- 刘盟盟
- 张清文
- 李建飞
- 范峰
- 何雄奎
- 兰忠
- 叶建国
- 王潇楠
- 薛士东
- 贾卫东
- 赵峻逸
- 韩敬坤
- 马学虎
- 黄振华
- 丁伟
- 丁晨琛
- 傅泽田
- 刘艳萍
- 单常峰
- 吕晓兰
- 孙海滨
- 展义龙
- 常虹
-
-
李龙龙;
张瑞瑞;
陈立平;
邓巍;
唐青;
段丹丹
-
-
摘要:
占空比是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量喷雾技术的关键调控参数。为探究PWM占空比对变量喷雾雾滴飘移特性的影响,设计了PWM变量喷雾系统。以Hardi ISO F110-03标准扇形雾喷头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PWM频率为15Hz、占空比10%~100%工况下的药液雾化雾滴谱和风洞内雾滴飘移量,并以占空比100%为对照工况,分析了不同PWM占空比条件下雾滴飘移空间分布和潜在减飘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占空比的增大,雾滴尺寸呈减小趋势,占空比70%时的雾滴粒径最小,D_(V50)较占空比10%工况降低了53.61μm。风洞飘移试验中,垂直面0.1m高度处的归一化飘移量最高,占空比10%~40%时的雾滴飘移量随高度增大逐渐降低;水平方向各占空比工况下,雾滴飘移随距离的增大逐渐降低,占空比70%时的平均归一化飘移量和相对体积飘移通量均最高,分别为486.24×10^(-6)和1916.1×10^(-6)。占空比10%和20%工况抗飘性能最优,水平方向潜在减飘率分别为32.91%和30.25%;占空比70%~90%工况时,作业未表现抗飘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推荐PWM占空比范围为30%~70%,以降低喷雾过程的农药飘移污染风险。研究可为PWM变量喷雾工况参数选择优化及田间减飘作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
-
胡新德;
张东峰;
何军;
胡超;
白发
-
-
摘要:
针对目前枸杞植保作业中存在飘移严重、喷雾质量差、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枸杞专用植保机,采用防风翼、智能喷雾控制系统、风送辅助系统、调节机构及大容量药箱等解决枸杞植保中存在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机器防风性能、喷雾质量、作业效率都符合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
陈盛德;
展义龙;
兰玉彬;
燕颖斌;
钱士程;
陈威任;
陈乐君
-
-
摘要:
[目的]侧向风是影响植保无人机航空喷施雾滴飘移和作业效果的主要因素.探究航空植保喷施过程中侧向风对雾滴沉积和飘移的影响,为植保无人机航空喷施作业参数的选择和作业关键部件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以常用平面扇形喷头Lechler系列的LU 120-015和LU 120-03标准压力喷头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离散相模型的粒子跟踪技术,在适宜的边界条件下对喷施作业过程中风洞内雾滴流场和农药喷洒离散相进行模拟试验;通过仿真模拟对平面扇形喷头喷施的雾滴沉积和飘移分布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雾滴粒子在不同侧风风速条件下的飘移特性;在农业航空专用风洞中,采用近似条件对雾滴的沉积飘移特性进行试验验证和分析.[结果]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侧向风速的增加,离散相雾滴粒子飘移程度越严重,雾滴水平飘移越明显.随着侧向风速的增加,模拟离散相雾滴粒子的准确沉积率(Ra)呈指数下降,由14.11%下降到0.66%;水平飘移率(Rh)呈线性增加,由14.25%增加到60.58%.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在侧风风速分别为1、3和6 m/s的条件下,雾滴的Rh分别为0.4%、48.1%和75.1%,且雾滴在风洞内部会随着侧风风速的增加发生一定程度的卷扬现象.仿真模拟与风洞测试试验的Rh具有显著相关性(R2=0.963,P<0.05).[结论]仿真模拟对航空喷施条件下的雾滴飘移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采用仿真模拟辅助风洞试验测试的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得出航空植保无人机作业中常用平面扇形喷头的雾滴沉积与飘移情况.
-
-
王传奇;
单常峰;
杨承磊;
王庆雨;
王国宾
-
-
摘要:
喷雾助剂可以多方面改善农药的使用性能,常见类型有油类喷雾助剂、有机硅类喷雾助剂、液体肥料类喷雾助剂.在农业航空喷施过程中添加喷雾助剂,可大幅度提高农药利用率.本文介绍了喷雾助剂的类型,论述了加入喷雾助剂在农业航空喷施方面对药液雾滴粒径、雾滴沉积、雾滴飘移及药效的影响.
-
-
杨光
-
-
摘要:
近日,巴西最大的大豆和玉米生产区——东南部南里奥格兰德州宣布,已将实施两项规范性指令(INs)的期限延长至2022年5月31日。这两项指令用于防止激素类除草剂在施用后飘移问题的发生。其中以施用除草剂2,4-D后的飘移问题最为常见。
-
-
康峰;
吴潇逸;
王亚雄;
郑永军;
李守根;
陈冲冲
-
-
摘要:
农药雾滴在喷施过程中因无法有效润湿靶标而出现反弹、飞溅、聚并滚落等现象,致使周边环境受侵害,严重威胁生态稳定及安全.由于雾滴沉积过程较为复杂,且相关机理尚不成熟,因此雾滴沉积特性研究是实现药液有效沉积,推动病虫害防治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该文从单液滴微观动力学和雾滴群沉积飘移特性两个方面对目前研究进行总结,主要阐述了单液滴撞壁行为研究方法、影响单液滴界面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单液滴撞壁理论建模研究;雾滴群分布特性研究方法、沉积量收集及检测方法以及雾滴群建模研究;并探讨了以上两种主流研究思路对最终沉积量评估的贡献及目前存在的瓶颈问题,且基于此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农药沉积特性研究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提供参考.
-
-
-
-
-
张海艳;
兰玉彬;
文晟;
许童羽;
于丰华
-
-
摘要:
近几年,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在中国获得广泛应用,并逐渐发展为国内主要植保技术之一.但由于对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相关机理尚不明晰,且植保无人机作业平台的稳定性依然有待提高,导致国内植保无人机施药效果不够理想.深入研究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基础理论,理论结合试验结果共同指导植保无人机田间施药是提高其施药效果的关键.该研究综述了植保无人机旋翼风场分布特性、雾滴与无人机旋翼风场交互机理、雾滴沉降与飘移机理、雾滴与叶片表面的交互作用机理及雾滴分散和蒸发特性等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基础理论及其模型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结合其基础理论与模型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