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雾滴

雾滴

雾滴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870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业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64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农村经济与科技、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010年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研讨会、第三届“农药与环境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植物化学保护和全球法律一体化”国际研讨会等;雾滴的相关文献由1873位作者贡献,包括何雄奎、兰玉彬、薛新宇等。

雾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 占比:23.1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57%

专利文献>

论文:664 占比:76.32%

总计:870篇

雾滴—发文趋势图

雾滴

-研究学者

  • 何雄奎
  • 兰玉彬
  • 薛新宇
  • 丁素明
  • 周立新
  • 秦维彩
  • 蔡晨
  • 崔龙飞
  • 顾伟
  • 宋坚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房开拓; 周良富; 尤丽华
    • 摘要: 为执行农药精准喷施,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提出一种多自由度对称式二级摇臂机构,根据果树仿形风送式喷雾技术原理,设计一种作业姿态和喷雾距离实时可调的仿形喷雾机构。通过数学建模与软件优化,推导出喷雾点运动学方程,得到喷雾机单侧最大作业高度和宽度分别为2951.5 mm、1704.5 mm,横向和纵向可调节最大值分别为695.4 mm、680.4mm,实现喷雾距离精准可调;机构运行过程中各铰接点处最大受力仅为338.94 N,保证工作平稳可靠。机构的响应特性结果显示,柔性仿形机构运行稳定,水平伸缩全程时间为12.5 s,升降全程时间为36.2 s,单一推杆全程伸出平均时间为19.2 s。喷雾沉积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仿形喷雾雾滴覆盖率平均值达43.85%,变异系数平均值26.63%,优于固定喷雾整体雾滴覆盖率平均值29.97%,变异系数平均值39.05%。该研究为仿形喷雾机具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 蔡艳; 孙常荣; 付晓宇; 郭睿涵; 王英立
    •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边缘检测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技术能够屏蔽加香雾化性能检测时喷雾场景剧烈干扰、主观标准不统一导致的测量误差大以及无法具体分析雾滴运动等缺陷。该文将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两种检测方法的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按照标准检测雾滴覆盖度,分析雾滴的沉积均匀性。该文介绍了边缘检测技术在加香喷雾雾化效果评价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加香喷雾雾化效果可视化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为实现加香喷雾雾化效果可视化奠定了基础。
    • 刘冬梅; 陈中哲; 周宏平; 陈青; 杨杭旭
    • 摘要: 叶片表面特性是农药雾滴在茶树叶面沉积持留的重要变量,将叶片表面特性纳入雾滴沉积特性研究中对全面了解雾滴在茶树叶面撞击机理和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喷雾场景中茶树叶面受到不同方向雾滴撞击,为探究撞击角、叶片曲率及重力对雾滴流场的影响,同时直观显示运动过程中雾滴的流场特性,文中对茶树叶片进行点云重构,在虚拟叶面上进行雾滴撞击模拟,并借助理论模型和室内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撞击角越小,雾滴在叶面上沿运动方向的切向速度分量越大于法向速度分量,且两者差值越大;雾滴斜撞击时,存在滑移现象,撞击角越小,雾滴滑移距离越大,因雾滴滑移易造成雾滴从叶片滑落,建议喷雾时采用90°撞击角;粒径为100~400μm的中小雾滴撞击叶面时,其初始铺展收缩主要受惯性力及表面张力影响,随能量消耗其速度减小,叶片曲率对雾滴运动影响变大,其与雾滴惯性力及表面张力一起决定雾滴的稳定形态;当中小雾滴接触时会发生聚结,因其体积较小,重力对雾滴影响比较小;对于400μm以上大雾滴,其初始铺展收缩主要由惯性力、表面张力和叶片曲率驱动,随雾滴逐渐凝聚变大,重力对雾滴运动的影响逐渐成主导作用。验证发现,雾滴在茶树虚拟叶片上的流场特性与雾滴撞击茶树叶面的理论和试验规律具有一致性,此模拟方法可行。本研究为完善雾滴在茶树叶片上的撞击机理及运动规律提供新的途径。
    • 李龙龙; 张瑞瑞; 陈立平; 邓巍; 唐青; 段丹丹
    • 摘要: 占空比是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量喷雾技术的关键调控参数。为探究PWM占空比对变量喷雾雾滴飘移特性的影响,设计了PWM变量喷雾系统。以Hardi ISO F110-03标准扇形雾喷头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PWM频率为15Hz、占空比10%~100%工况下的药液雾化雾滴谱和风洞内雾滴飘移量,并以占空比100%为对照工况,分析了不同PWM占空比条件下雾滴飘移空间分布和潜在减飘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占空比的增大,雾滴尺寸呈减小趋势,占空比70%时的雾滴粒径最小,D_(V50)较占空比10%工况降低了53.61μm。风洞飘移试验中,垂直面0.1m高度处的归一化飘移量最高,占空比10%~40%时的雾滴飘移量随高度增大逐渐降低;水平方向各占空比工况下,雾滴飘移随距离的增大逐渐降低,占空比70%时的平均归一化飘移量和相对体积飘移通量均最高,分别为486.24×10^(-6)和1916.1×10^(-6)。占空比10%和20%工况抗飘性能最优,水平方向潜在减飘率分别为32.91%和30.25%;占空比70%~90%工况时,作业未表现抗飘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推荐PWM占空比范围为30%~70%,以降低喷雾过程的农药飘移污染风险。研究可为PWM变量喷雾工况参数选择优化及田间减飘作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 袁智勤; 熊斌
    • 摘要: 流言:降温喷雾经济实惠,随时随地喷一喷就能即刻降温,简直就是夏日必备。真相:降温持续性有限,安全隐患却不少。蒸发吸热助降温喷雾降温是常见的大面积降温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发挥较好的降温效果,室内和室外都适用。这是典型的蒸发吸热现象,水在高压作用下经过雾化喷嘴形成细微的颗粒状雾滴,雾滴与空气充分接触.
    • 马玉星
    • 摘要: 随着养鸡规模化发展,饲养鸡群数量越来越大,采取传统的免疫接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给实际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孵化场推行喷雾免疫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大型孵化场已对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新城疫等活苗进行喷雾免疫,并取得理想的免疫效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技术人员没有完全掌握喷雾免疫细节,致使操作失误或喷雾系统发生故障,造成免疫效果不理想,引起免疫失败。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细节,确保免疫接种后产生理想的免疫应答。
    • 范明洪; 兰玉彬; 赵德楠; 李东升; 李翠云; 蔡瑞孝; 高金烨; 朱俊科; 王会征
    • 摘要: 为探索植保无人机在4~6叶期玉米田喷施除草剂雾滴沉积分布规律及杂草防除效果,通过改变药液雾滴粒径及喷液量测定了靶标杂草的雾滴沉积规律及对药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喷液量条件下,靶区雾滴覆盖率和雾滴沉积量随雾滴粒径增大而增加,雾滴密度随雾滴粒径增大而减少;施药后30 d对杂草的株防效为72.87%~92.63%,鲜重防效为83.07%~97.30%。研究结果为玉米田除草剂合理喷施、安全喷施提供了参考数据。
    • 何韫玉; 李舒宏
    • 摘要: 为了提高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中降膜吸收器的吸收性能,提出在吸收器降膜管外壁上安装超声波雾化器的方法.基于降膜吸收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建立了新型吸收器中蒸汽侧含有雾滴的垂直管外氨水降膜吸收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对一维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化求解的方法研究了超声波雾化参数对降膜吸收特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超声波雾化器的最佳安装位置为降膜管从上至下0.45 m处.与传统吸收器相比,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器的新型吸收器的氨吸收率提高了15.1%,吸收器出口吸收溶液氨质量分数由36.3%提高到37.5%;新型吸收器中的出口溶液温度相较于传统吸收器提高了2.6°C.雾化过程产生的热效应对吸收器内部温度升高的不利影响与其强化吸收的正面效果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 董锋; 张凯; 刘源; 李强; 李庆芝
    • 摘要: 随着火电厂及化工、钢厂等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的完成,由湿法脱硫携带出的浆液及微小粉尘颗粒通过烟囱排入空气中形成雾滴,对周围的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中的相关要求和规定,需要对雾滴有准确的测量和记录。现有的雾滴捕捉收集设备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其实际测试结果与实际排放有一定的差异。结合现有的各类采样枪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动压平衡等速雾滴采样枪的设计方法,现场使用简单便捷,计算出的雾滴数据更为可靠。
    • 陈光明; 古嘉怡; 陈健丽; 郭苡闻; 刘美娇; 彭力
    • 摘要: 大气颗粒物样品的采集是成分分析、源解析、毒理分析等大气污染研究的基础。传统的滤膜法采样存在着很多不足,基于雾滴捕获细颗粒物的理论,搭建了一套包括雾化腔、混合腔和水幕腔三个主要结构的湿法捕集装置。利用该装置对大气颗粒物进行现场采样实验,对采集所得溶液样品做显微成像分析,并通过样品溶液的散射光强度的测量来表征样品的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搭建的装置能对大气颗粒物样品实现有效的采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