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淋巴结
颌下淋巴结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9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肿瘤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专利文献4111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华儿科杂志、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等;
颌下淋巴结的相关文献由21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少洋、王海利、胡燕华等。
颌下淋巴结
-研究学者
- 李少洋
- 王海利
- 胡燕华
- 陈晓敏
- 单丽娜
- 张世吉
- 李廷阁
- 李鹏程
- 王孝荣
- 胡碧波
- 胡红
- 葛旭
- 郑良凤
- 严廷英
- 乔薪瑾
- 付雄志
- 任彪
- 伍春荣
- 何华伟
- 何志秀
- 侯丽辉
- 侯劲松
- 冯乃兵
- 冯志宏
- 刘亚和
- 刘会江
- 刘凤玉
- 刘士学
- 刘懿
- 刘才
- 刘晓阳
- 刘美延
- 刘莉
- 刘鹏
- 卢恕来
- 叶庆佾
- 叶瑜
- 吕金国
- 吴效科
- 吾丽江·胡吉克
- 周平
- 周爱芬
- 周萍
- 周长达
- 和志刚
- 哈力木别克·胡斯曼
- 唐式校
- 唐明霞
- 唐科志
- 姜庆廷
-
-
严廷英
-
-
摘要:
马腺疫,中兽医称槽结,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马腺疫链球菌,病原体通常随着病马或带菌马的鼻液及破溃的脓汁排出,污染周围环境,经被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养管理用具等而由消化道传染;马腺疫病马在咳嗽、喷嚏时也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临床症状以体温升高,呼吸道及粘膜呈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为特征。
-
-
葛旭;
张世吉
-
-
摘要:
在癌症患者的肿瘤细胞发展过程中,淋巴结可能起到生物屏障作用,但也很容易使肿瘤细胞及其代谢产物出现滞留,而通过抗原等刺激局部的淋巴结出现反应性增生.本文对1例鼻咽癌放疗治愈后3年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
-
葛旭;
张世吉
-
-
摘要:
在癌症患者的肿瘤细胞发展过程中,淋巴结可能起到生物屏障作用,但也很容易使肿瘤细胞及其代谢产物出现滞留,而通过抗原等刺激局部的淋巴结出现反应性增生。本文对1例鼻咽癌放疗治愈后3年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
-
郭惠玲;
杜改萍;
王大江;
胡莲娜;
伍春荣;
高付林;
闫洪欣;
黄一飞
-
-
摘要:
目的 观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新型免疫抑制剂J2纳米混悬液(nano-suspension,NS)结膜下注射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为供体,Sprague-Dawley (SD)大鼠为受体,建立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手术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6只(32眼),A组:SD大鼠自体角膜移植,结膜下注射空白溶剂0.05 mL;B、C组为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术后分别给予结膜下注射空白溶剂0.05 mL及10 g·L-1 J2 NS.术后记录角膜植片排斥指数(rejection index,RI),当RI≥6,确定为排斥.各组于角膜移植后7d、14 d随机选取2只行术眼及同侧颌下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 A组:术后2~3d角膜植片由透明逐渐变为混浊、水肿,随后保持透明.B组:术后3~5d角膜植片开始水肿、混浊,7~10d时水肿、混浊发展迅速.C组:术后1周反应与A组相似,之后出现角膜水肿、混浊,术后9~14 d角膜完全混浊.A、B、C组的角膜植片生存时间分别为(30.00±0.00)d、(10.75±1.60)d、(14.33±2.93)d,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A组术后炎症反应轻微,基质厚度基本正常或增厚,内皮层完整.B组术后14 d时可见典型的免疫排斥反应,植片角膜上皮空泡样改变、部分崩解坏死.C组较B组角膜植片中细胞成分和新生血管均少,同侧颌下淋巴结增生明显减弱.结论 J2 NS结膜下注射有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的作用,可减轻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和同侧颌下淋巴结的细胞增生,抑制免疫应答.
-
-
-
-
王珅;
苏禹刚
-
-
摘要:
马腺疫中医称喉骨胀、槽结,东北地区常称之为喷喉、槽口疙瘩,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马、骡子、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临床特征以喉颌下淋巴结硬肿为主要症状的叫喷外喉,以喉头内部硬肿为主要症状的叫喷里喉。一般喷外喉较容易治疗,而喷里喉相对而言治疗难度较大,特别是喉头气管内部肿胀严重的,既不成脓破溃,又不消散吸收,病畜饮食废绝,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呼吸如抽锯,发出哮鸣音,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病畜多因窒息而死亡。
-
-
乔薪瑾;
易杰;
胡晓华;
张霓霓;
黄桂林
-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灌注5-FU后,犬舌及颌下淋巴结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方法:16只健康家犬称重后随机分为A组(舌动脉给药)和B组(股静脉给药).分别行经舌动脉及股静脉持续24 h灌注5-FU.在12、24 h采集2组灌注侧舌体组织及下颌下淋巴结.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以上采集组织标本中5-FU含量.结果:全麻状态下,犬能耐受24 h舌动脉持续灌注5-FU并保持生命体征平稳.舌动脉灌注组舌体组织及颌下淋巴结内5-FU浓度,明显高于股静脉给药组.结论:5-FU舌动脉持续灌注后,舌及下颌下淋巴结的药物浓度均明显高于股静脉持续灌注.
-
-
刘美延;
赵大敏;
耿宁;
何华伟;
闫翠华;
何志秀
-
-
摘要:
成釉细胞癌-原发型是一种少见的原发型牙源性恶性肿瘤,临床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 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癌-原发型伴颌下淋巴结转移患者,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治疗等进行讨论.%Ameloblastic carcinoma-primary type is a rare odontogenic epithelial malignant tumor, with few clinical reports. We reported a case of ameloblastic carcinoma -primary type with malignant submandibular lymph nodes. Combined with the literature, we discussed its clin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
-
汪淼;
侯劲松;
黄洪章;
肖刚
-
-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临床和病理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15例口腔颌面部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患者平均年龄63.4岁,男女比为4:1.发病部位分别为颌下腺(12例)、腮腺(2例)、颌下区淋巴结(1例),临床表现无显著特异性,均呈无痛渐进性肿大.涎腺病理改变为腺泡萎缩,间质硬化伴较多IgC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IgG4阳性细胞的绝对值大于50/HPF,IgG4+/IgG+细胞的比值大于40%).淋巴结病理改变为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进行性转化,滤泡间区硬化伴较多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IgG4阳性细胞的绝对值大于50/HPF,IgG4+/IgG+细胞的比值大于40%).结论 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是少见的疾病,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最终诊断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