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颈肌

颈肌

颈肌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9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针刺研究、中国骨伤、解剖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2013九江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暨国际针刀医学论坛、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等;颈肌的相关文献由342位作者贡献,包括陆小健、吴利明、李博等。

颈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62.4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1.82%

专利文献>

论文:59 占比:35.76%

总计:165篇

颈肌—发文趋势图

颈肌

-研究学者

  • 陆小健
  • 吴利明
  • 李博
  • 翟鑫
  • 唐东昕
  • 不公告发明人
  • 单超
  • 徐建中
  • 房敏
  • 李鸣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秀青; 姜辉; 施晓琳; 鄂占森
    • 摘要: 目的观察肩胛舌骨肌(OM)及其伴行神经超声表现。方法前瞻性纳入60名健康成年人共120侧肩颈部,以超声扫查双侧OM及其伴行周围神经,观察其超声表现。结果超声声像图显示OM中间腱多位于胸锁乳突肌(SCM)中、后区深处,83侧显著型表现为强回声带,37侧非显著型表现为低回声细带,周围均见强回声腱膜。OM周围存在较多呈低回声的神经,包括颈袢、迷走神经、膈神经、臂丛、胸长神经(LTN)及肩胛上神经(SSN)。颈袢神经表现为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表面的细条状低回声带,其中71侧位于OM上腹的外下方或深处,23侧位于SCM与颈内静脉之间,26侧超声未能识别。多数(102/120,85.00%)OM下腹深处可见SSN及LTN,SSN表现为条状低回声带,OM下腹与SSN平行走行并穿过肩胛上切迹。结论OM中间腱超声形态多为显著型,其伴行神经包括位于OM深处的颈袢、迷走神经、膈神经、臂丛、SSN及LTN,超声表现各异。
    • 胡耿瑶; 袁娜; 王则直; 陈泽; 刘永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睡眠相关颈肌阵挛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2020年1-8月收治的31例颈肌阵挛患者,分析颈肌阵挛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对所有患者均行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 31例患者中男性22例(71%),女性9例(29%),平均年龄27.8岁.颈肌阵挛最常见于发作性睡病患者(n=8),其次为癫痫(n=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n=4)、焦虑抑郁状态(n=3)和打鼾(n=3)等.共监测到555次颈肌阵挛,89.5% (497/555)的颈肌阵挛发生于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期,REM睡眠期颈肌阵挛指数(5.8)明显高于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颈肌阵挛指数(0.2).48.3% (268/555)的颈肌阵挛伴随脑电觉醒,0.7%(4/555)致患者清醒,2.7%(15/555)伴随肢体动作.结论 睡眠相关颈肌阵挛多见于REM睡眠期,可出现在有睡眠障碍性疾病及癫痫的患者.颈肌阵挛的生理或病理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
    • 马海云; 陈玮; 王琳; 李铁山
    • 摘要: 目的比较非特异性颈痛病人与健康人群颈部肌肉硬度的差异,探讨使用智能手机对非特异性颈痛病人和健康人群颈部肌肉硬度是否存在影响。方法以20例非特异性颈痛病人(疼痛组)和20例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给予两组30 min的手机使用任务,在任务前后,应用MyotonPro肌肉状态检测仪对受试者的颈肩部肌肉(头夹肌、斜方肌、肩胛提肌)硬度进行测量。结果手机使用任务前,疼痛组双侧肩胛提肌、斜方肌及右侧头夹肌的硬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3.60,P0.05)。30 min的手机使用任务后,疼痛组双侧头夹肌、肩胛提肌和右侧斜方肌的硬度明显增加(t=3.78~6.90,P0.05);对照组只有右侧头夹肌硬度明显增加(t=3.70,P0.05)。结论非特异性颈痛病人颈部双侧头夹肌、肩胛提肌及右侧斜方肌肌肉硬度高于健康人群。30 min的智能手机使用对非特异性颈痛病人颈部肌肉硬度的影响大于对健康人群的影响。
    • 王海霞; 张立辉; 耿喜臣; 李宝辉; 王全; 林榕; 徐艳; 金朝; 王红; 卫晓阳; 杨景慧
    • 摘要: 目的 观察某部22名飞行员颈肌前屈耐力及各方向的最大肌力情况.方法 使用便携式数字肌力测试仪分别测试22名飞行员和15名志愿者的颈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后旋转、左(右)侧下旋转等方向的最大肌力.使用秒表测试受试者颈肌耐力,对受试者的颈部损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飞行员除颈肌前屈方向外,其余方向的肌力均大于志愿者(P0.05).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飞行员的颈部损伤率明显高于普通受试者.结论 飞行员的颈肌力量情况要明显优于志愿者,但还需加强颈部肌肉的训练,以满足高载荷飞行的需要.
    • 王海霞; 李宝辉; 王全; 林榕; 徐艳; 金朝; 王红; 卫晓阳; 杨景慧; 张立辉; 耿喜臣
    • 摘要: 目的观察某部22名飞行员颈肌前屈耐力及各方向的最大肌力情况。方法使用便携式数字肌力测试仪分别测试22名飞行员和15名志愿者的颈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后旋转、左(右)侧下旋转等方向的最大肌力。使用秒表测试受试者颈肌耐力,对受试者的颈部损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飞行员除颈肌前屈方向外,其余方向的肌力均大于志愿者(P0.05)。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飞行员的颈部损伤率明显高于普通受试者。结论飞行员的颈肌力量情况要明显优于志愿者,但还需加强颈部肌肉的训练,以满足高载荷飞行的需要。
    • 王琳; 万新华
    • 摘要: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特点为持续性或间断性肌肉收缩,导致异常、重复运动或姿势.颈部肌张力障碍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肉毒毒素注射是一线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在头颈部功能解剖学基础上形成的“头-颈”概念的引入,将颈部肌张力障碍分为8种基本类型,有助于临床医师精确分析颈部肌张力障碍的异常姿势,改善肉毒毒素治疗效果.
    • 肖亮星; 李友余; 江泽平; 关宏刚
    • 摘要: 目的 探讨静力牵引下使用牵引锻炼颈托行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5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颈后肌群等长收缩锻炼,治疗组在牵引状态下使用牵引锻炼颈托进行颈部肌群等长收缩锻炼,疗程均为2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Vernon颈椎废用指数(VCDI)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随访3~6个月,治疗组患者病情均无进展,对照组进展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各1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VAS评分、VCDI均显著降低,治疗组降幅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3个月内颈椎病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评价方面,治疗组6例患者首次治疗结束后下颌部出现紫红色痕迹,次日逐渐消退,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骨折、昏厥等不良反应.结论 借助牵引锻炼颈托在牵引状态下行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是颈型颈椎病保守治疗的新选择.
    • 苏良喜; 王勇
    • 摘要: 颈椎病是目前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与颈椎周围肌肉系统病变密切相关,随着对颈椎肌肉研究的不断深入,改变了我们对颈肌的传统认识。中医手法作为颈椎病治疗的常用方法,治疗中常发现颈椎病症状、体征的缓解与临床影像学不同步的现象,该现象可通过手法对颈肌结构与功能的改善来解释。本研究介绍有关中医手法对颈肌康复作用的研究概况,以期提高手法对颈椎肌肉生理、病理及功能康复作用的认识。
    • 范文君; 许为青
    • 摘要: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VEMP) and vestibular function was revealedand applied in clinic gradually. VEMP is useful in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some vestibular dysfunction disease, such as Meniere's disease,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vestibular neuriti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history, principle, method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vestibular evoked potential.%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与前庭功能的关系逐步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检查,并在一部分前庭功能障碍疾病,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病中发挥了协助诊断及评估病情的作用。本文主要概述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历史、原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