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
领略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1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学问·现代教学研究、华章、青少年日记等;
领略的相关文献由6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芳、杨赟、王小凤等。
领略
-研究学者
- 徐芳
- 杨赟
- 王小凤
- 谭志鸿
- 顾学文
- BADMINTONPHOTO(图)1
- Samantha
- 丁天茼1
- 付晓华
- 何建勇(摄影)1
- 何有祖1
- 俞国龙
- 冯子腾1
- 冯学勤
- 刘慈欣1
- 加布里埃莱·加利姆贝蒂(图)1
- 卢海林
- 哈艳
- 唐锦鸿
- 孙林莉
- 安萍(指导)
- 宋鑫宇(指导)
- 宿东1
- 张东怀
- 张云童
- 张玉荣
- 張洪興1
- 戚静
- 李思瑾1
- 李艳红
- 李英斌
- 李运兴1
- 杨丽华
- 杨福学
- 梁启超1
- 樊红娟
- 段爱民1
- 沈鸾鸾1
- 潘玉毅1
- 牛成嘉
- 王宏伟
- 王幼林1
- 王艳平1
- 王韵涵
- 盘福东1
- 石青君
- 程奥冰(文/图)1
- 聂陈昱1
- 肖毅
- 苏妍竹
-
-
唐锦鸿
-
-
摘要:
我喜欢在夜幕降临时仰望深邃的天空,捕捉天幕下那来自光年之外的光华,任凭它穿透我漆黑的双眸,奔腾进那缓缓流淌的回忆,连成记忆中稻田上的那片星河,让我领略人生。那年,我站在晒谷场上,看着夕阳一寸一寸地坠落。面前是欲滴的光芒,身后是蓝得发黑的夜空,而小小的我便站在正中央,任橙红色的夕阳坠落.
-
-
张东怀
-
-
摘要:
中国画笔墨畦流淌出的是独特的语言魅力,她所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之根脉,体现出历朝历代乃至现代中国画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丰富神韵。中国画笔墨与书法一脉相承,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创作,因此,对于中国画笔墨的语言之美,要进一步去深入领略。笔者就此做一阐述,从而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气象。
-
-
苏妍竹;
冯学勤
-
-
摘要:
在《谈美》《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等著作中,朱光潜多次使用"领略"一词,并将其与"趣味""美""情感"等范畴共同使用,实具特殊的中华美学和思想传统渊源."领略"作为一个合成词,首见于晋代,表理解、要领之意.宋代以后,该词的使用出现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在宋明理学中,"领略"常常被负面性地使用,与"深思"相对,表示粗浅领会或草草理解;另一种是在宋代以来的诗词中,开始产生对自然风光、艺术作品、审美境界进行欣赏的意涵.至民国时期,在传统意涵的基础上,朱光潜将"领略"一词加以美学化阐释,界定为"在生活中寻出趣味",与欣赏、创造和批评等艺术活动形成内在的逻辑关联,并得到感觉、直觉、知觉等审美心理机制的支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