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有资本
非国有资本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专利文献99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求是、领导决策信息、经济研究参考等;
非国有资本的相关文献由10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国光、李增福、杨烨等。
非国有资本
-研究学者
- 周国光
- 李增福
- 杨烨
- 胡家勇
- 连玉君
- 邢延生
- 黄家惠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94期进修一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课题组
- 于洪玲
- 仇逸
- 代伟
- 何欣荣
- 何茂春
- 俸芳
- 元嘉
- 冬华
- 刘淑莲
- 刘现伟
- 刘软成1
- 卢锐1
- 史坤涌
- 叶金生
- 吕薇
- 吴光炳
- 吴勇
- 周军
- 周子璇
- 唐华丽
- 商景群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问题研究课题组
- 国家经贸委研究室
- 姜红(整理)
- 孔繁礼
- 孙旭培
- 孙钢宏
- 季国清
- 山言
- 崔斌
- 左晓蕾
- 张亮2
- 张喜亮
- 张喜亮1
- 张大伟
- 张楚悦1
- 张继文
- 彭化英
- 彭森12
- 徐有轲
- 曾剑秋1
- 李南
-
-
-
程承坪;
陈志
-
-
摘要:
本文以2013—2018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非国有资本能否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非国有资本能有效地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具体而言,非国有资本对地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对中央国有企业不显著;非国有资本对竞争性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对垄断性国有企业不显著;非国有资本对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对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国有企业起抑制作用;非国有资本对规模较小的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对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不显著.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及其原因,本文提出了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
-
陶简;
商景群
-
-
摘要: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印发实施.国企改革以三年行动为契机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搞活企业体制机制,优化国资布局结构,增强国有企业发展动力.通过回顾、梳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制度文件,结合实际工作,系统性地探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在具体工作操作层面为拟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
-
李增福;
黄家惠;
连玉君
-
-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混合所有制确立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那么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形式的非国有资本参股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吗?本文以我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非国有资本参股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这一结果在非国有资本参股超过10%时更为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非国有资本参股比例超过10%时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非国有资本参股主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和完善高管薪酬激励两个途径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视角,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撑。
-
-
李济含;
刘淑莲
-
-
摘要:
基于国有企业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背景,深入考察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非国有股权比例,这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少而优"的并购,即降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但所选项目能够获得优质的并购绩效,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国有大股东参与国企公司治理时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混改国企处于竞争性行业或属于地方国企时,非国有大股东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更加凸显.所得结论有助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利用市场化力量"混"股权、"合"治理以及实现国企价值创造提供经验证据.
-
-
李增福;
黄家惠;
连玉君
-
-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混合所有制确立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那么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形式的非国有资本参股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吗?本文以我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非国有资本参股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这一结果在非国有资本参股超过10%时更为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非国有资本参股比例超过10%时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非国有资本参股主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和完善高管薪酬激励两个途径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视角,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撑.
-
-
沈淮;
郭朝晖;
张大伟
-
-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
-
陈莹洁
-
-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供要积极稳妥推进、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就给现代国有企业提出了新的改革导向,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我国国有企业三年改革性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的常用方式有产权登记转让、国有资本扩股增资、鼓励非国有资本认购债券、IPO、产权置换与资产重组等。随着改革方案的制定、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时间表会更加明确、路线图会更加清晰,行动也会更加迅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定或进入深层次攻坚阶段,取得更加骄人的业绩,优秀的成功混改案例也会层出不穷。
-
-
于洪玲
-
-
摘要:
国有资本与私营资本的逐利性不同,国有资本有其相应的政策定位,所有者的缺位增加了国有资本运营过程中的管控风险.国有资本投资过程中既要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又要避免政府的干预不足.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资本布局面临重新布局,以更加专业全面的面貌对外开展投资.
-
-
刘现伟
-
-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来,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国有企业改革"1+N"系列文件相继出台,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出现重要变化。新一轮国企改革就是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完善企业出资人制度,特别是要引入非国有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国资国企改革在思想认识、改革推进机制、改革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