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6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99909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心肺血管病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2长安国际心血管病论坛等;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由209位作者贡献,包括丁荣晶、刘力生、朱俊等。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9909 占比:99.98%

总计:299976篇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文趋势图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研究学者

  • 丁荣晶
  • 刘力生
  • 朱俊
  • 柳景华
  • 梁岩
  • 池菊芳
  • 章晏
  • 胡大一
  • 谭慧琼
  • B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谢星星; 张杰; 范小冬; 刘易陇; 黄飞鸿; 余彬; 范玲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磺达肝癸钠对比低分子肝素(那曲肝素、依诺肝素)治疗中国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EBSCO、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相关临床试验注册网中关于磺达肝癸钠(试验组)与低分子肝素(那曲肝素、依诺肝素)(对照组)治疗NSTE-ACS的临床回顾性队列研究(RCS),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8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局指标包括主要疗效指标(住院期间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发生率)、次要疗效指标[住院期间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安全性指标(住院期间严重心血管事件、严重出血、轻微出血及严重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联合终点指标(30、180 d联合终点)。采用RevMan 5.3软件对各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7篇RCS,共4 946例NSTE-ACS患者,其中试验组2 507例,对照组2 439例。文献质量NOS评估结果显示,高质量研究有8篇,占47.06%。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住院期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再发心绞痛发生率、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PT、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MD=1.34,95%CI为0.22~2.45,P<0.05)、严重出血发生率(RR=0.47,95%CI为0.30~0.74,P<0.05)、轻微出血发生率(RR=0.48,95%CI为0.32~0.71,P<0.05)、严重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RR=0.48,95%CI为0.25~0.95,P<0.05)、30 d联合终点(RR=0.57,95%CI为0.46~0.72,P<0.05)、180 d联合终点(RR=0.73,95%CI为0.54~0.9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磺达肝癸钠治疗中国NSTE-ACS患者具有与低分子肝素(那曲肝素、依诺肝素)相当的疗效,且在预防出血、严重穿刺部位并发症等安全性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
    • 程志
    • 摘要: 目的:分析将利伐沙班应用于高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样本来源: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的老年患者,共52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两组,探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探究组实施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心血管内事件发生率。结果: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常规组(69.23%)(X^2=6.5840,P=0.0102);探究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常规组(34.61%)(X^2=5.6497,P=0.0174)。结论: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老年患者实施利伐沙班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临床疗效有所提升,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吴东浪; 杨日华; 陈倩霞; 陈彩珠
    • 摘要: 目的 研究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NST-ACS)住院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165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根据抽签方法 随机分成康复组(83例)和基础组(82例),基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康复组患者护理总依从率95.18%高于基础组的7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评分分别为(59.10±21.31)、(27.39±13.55)、(22.58±12.07)分均高于基础组的(52.19±17.36)、(20.87±12.01)、(17.66±11.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并且帮助患者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
    • 摘要: 背景: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CS)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从结构正常的血管到严重的冠状动脉疾病。目标: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是否可用于排除冠状动脉狭窄≥50%的NSTECS患者。方法:早期与延迟侵入性CT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VERDICT)试验(NCT 02061891)评估了确诊的NSTECE患者的预后,这些患者11随机分为非常早期(12h内)或标准时间(48~72h)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作为试验的观察组成部分,2组患者在ICA前均进行了临床盲法冠状动脉CTA检查。
    • 李嘉嘉; 尚云波; 王友兰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收住心内科的126例NSTE-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50例.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4 h和12 h静脉血hs-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hs-cTnT和CK-MB水平的差异.结果 NSTEMI组随治疗时间延长hs-cTnT、CK-MB均逐渐升高,入院时、入院4 h、入院12 h hs-cTnT升高比例分别为88.2%(67例)、100.0%(76例)和100.0%(76例),CK-MB升高比例分别为60.0%(30例)、80%(40例)和96%(48例);UA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NSTEMI组入院时、入院4 h和12 h各时间点hs-cTnT、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UA组〔hs-cTnT(μg/L)分别为0.182±0.052比0.010±0.001、2.421±0.084比0.011±0.012、5.647±0.012比0.110±0.012,CK-MB(U/L)分别为36.3±12.1比8.1±0.5、179.6±26.3比8.5±0.5、286.0±23.2比7.9±0.7,均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hs-cTnT明显升高,可以作为鉴别NSTEMI与UA的依据.%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 (hs-cTnT) in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26 patients with NSTE-AC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of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July 2016 to June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cluding 76 patients in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 group and 50 patients in unstable angina (UA) group. Moreover, the clinical data of venous blood hs-cTnT and creatine kinase MB (CK-MB) were collected at immediate admission, 4 hours and 12 hours after admission to the hospital in the two groups. At last, the differences in levels of hs-cTnT and CK-MB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hs-cTnT and CK-MB in NSTEMI group were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herapeutic time, the elevation ratios of hs-cTnT were 88.2% (67 cases) and 100.0% (76 cases), 100.0% (76 cases) at admission and 4 hours, 12 hours after admission respectively; and the elevation ratios of CK-MB were 60.0% (30 cases), 80% (40 cases) and 96% (48 cases) respectively at the above time poin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A group. The levels of hs-cTnT and CK-MB in NSTEMI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to those of UA group at admission and 4 hours, 12 hours after admission [hs-cTnT (μg/L): the levels were respectively 0.182±0.052 vs. 0.010±0.001, 2.421±0.084 vs. 0.011±0.012, 5.647±0.012 vs. 0.11±0.012, CK-MB (U/L): the levels were respectively 36.3±12.1 vs. 8.1±0.5, 179.6±26.3 vs. 8.5±0.5, 286.0±23.2 vs. 7.9±0.7, all P < 0.05]. Conclusion The blood level of hs-cTnT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patients is obviously increased, 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to distinguish NSTEMI from UA.
    • 王新成
    • 摘要: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并行PCI术的86例NST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上游组和下游组,每组各43例.上游组患者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下游组患者PCI术开始时应用替罗非班.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4 h凝血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等指标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靶血管血流灌注及院内、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1)两组患者术后24h血清PAI-1指标结果均低于术前(P<0.05),上游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PAI-1水平明显低于下游组(P<0.05);(2)两组患者术后30天随访调查以及院内均未发生MACE事件,两组患者间术前TIMI分级、TMPG分级以及术后TIMI分级均未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上游组术后TMPG分级中0~2级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应用替罗非班对NSTACS患者PCI术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上游应用疗效优于下游,未见明显不良事件.
    • 吴振丽
    • 摘要: 临床上对于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使用早期危险分层的方法进行治疗为最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而心电图则是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辅助检查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当中,对患者的心脏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本文主要对心电图在非ST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使用的临床价值加以阐述.
    • 麦麦提热夏提•沙吾提; 古丽尼沙•吾布力卡斯木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强化降脂在临床中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对其血清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行10mg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行20mg瑞舒伐他汀治疗(强化降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以及炎性因子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中行强化降脂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清水平,同时并降低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促进康复.
    • 戴一; 褚超; 高超
    • 摘要: 目的 评价TNF-α 与BNP联合评估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高危NSTE-ACS患者PCI前血浆TNF-α 和BNP水平,将TNF-α 和BNP水平均值分别作为其界值,根据此界值将医院收治的260例行PCI的高危NSTE-ACS患者分为双高组(n=69)、单高组(n=94)和双低组(n=97).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PCI资料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高危NSTE-ACS患者血浆TNF-α、BNP水平分别为(64.94±9.73)、(173.08±95.38)pg/mL.双高组患者罪犯血管在LAD、RCA的数量及血栓抽吸应用率均显著高于单高组与双低组,单高组植入支架≥2均显著高于双高组与双低组(P0.05).结论 高危NSTE-ACS患者的TNF-α 与BNP水平升高时,其冠脉病变血管在LAD和RCA的数量、支架植入数量及血栓抽吸应用率会发生明显变化,可用于该病的预后评估.
    • 韩荣胜
    • 摘要: 目的分析PCI术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84例NSTE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研究组于PCI术前12 h服用20 mg瑞舒伐他汀及PCI术前2 h加服用20 mg瑞舒伐他汀。并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1个月抽取两组NSTEACS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并比较其Lox-1、hs-CRP、c TnⅠ、CK-MB的情况。随访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NSTEACS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两组NSTEACS患者的Lox-1、hs-CRP、c TnⅠ、CK-MB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研究组Lox-1、hs-CRP、c TnⅠ、CK-M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Lox-1、hs-CRP仍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随访1个月,研究组NSTEACS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除了本身具有的调脂作用外,还有利于降低老年NSTEACS患者PCI术后Lox-1水平,缓解患者术后的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较少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