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复印
静电复印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1年内共计226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8949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北京档案、四川档案、物理教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议等;静电复印的相关文献由331位作者贡献,包括中田浩一、吕爱新、周玉香等。
静电复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8949篇
占比:99.81%
总计:79096篇
静电复印
-研究学者
- 中田浩一
- 吕爱新
- 周玉香
- 妹尾章弘
- 安秉善
- 张银娥
- 春本克美
- 李锦山
- 杜正银
- 杨绮波
- 渡边康一
- 等
- 贺琼玉
- 金丸哲郎
- 陈建刚
- 陶惠平
- 龚光碧
- 冷欣新
- 李桓求
- 段玉丰
- 苏来泉
- 韩桂林
- A·J·汤普森
- C·A·迪鲁比奥
- C·H·塔布
- C·W·伊梅斯四世
- D·A·麦克奥恩
- D·B·比尔布利
- D·K·阿尔
- D·维拉特
- G·M·弗莱切尔
- G·P·马夏尔
- J·C·迈诺
- J·P·阿森特
- J·理查德
- M·G·米勒
- M·斯蒂芬斯
- M·普里塞特
- N·皮卡特
- P·科西
- R·A·格罗斯
- R·O·琼斯
- W·J·小科特雷尔
- Y·扩
- 中山慎也
- 中西秀男
- 中西达雄
- 井上进
- 付朝霞
- 伊东直基
-
-
-
-
-
-
-
摘要:
如今在很多办公场所,复印机都是必备神器。这要感谢美国的切斯特·卡尔逊。1930年,卡尔逊到纽约一家电子公司的专利部门工作,他注意到有一篇科技期刊上关于静电复印的文章,于是开始利用相关原理研制机器。1938年10月22日,他使用以硫黄粉末掩盖的锌片制作出首份复印产品。
-
-
任树榆
-
-
摘要:
本实验模拟复印机成像过程,静电发生器输出高压,电极在纸面移动而产生电晕放电,纸张吸附电荷后形成静电潜像.利用瀑布显影方式,带电墨粉从上方流过纸面,被纸面电荷吸引沉积形成可见图像,红外加热使墨粉融化而定影.
-
-
周玉芝
-
-
摘要:
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是中学物理的重要教学内容,其中静电复印机原理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应用,促进用物质的微观模型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的重要教学素材,静电复印机发明故事还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好素材.因此开发出揭示静电复印原理本质且直观明了的实验教具对以上教学目标达成具有重要支持价值.笔者用复印机所用墨粉和有机玻璃板进行静电潜像的显像,揭示了静电复印的基本原理,拉近了静电复印模拟实验与真实静电复印过程的距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摩擦起电、静电及其应用等知识.笔者还针对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提出了教学活动的设计建议.
-
-
罗冬冬;
谢朋
-
-
摘要:
研究不同印油的印章印文与静电复印字迹交叉部位的笔画洇散程度,根据笔画增宽度的不同来判断复印文件的朱墨时序.通过制作先朱后墨和先墨后朱的两种时序的复印文件实验样本,在文检仪、读数显微镜下观察交叉部位的笔画洇散,记录相同时间段内的不同印文色料在不同朱墨时序下的笔画增宽度.研究实验表明:在不同朱墨时序下的交叉笔画部位色料都会出现笔画增宽的现象;油性印文色料在先墨后朱时序比先朱后墨时序的笔画增宽度大.
-
-
-
-
王立斌
-
-
摘要:
在静电复印技术的核心原理中,形成静电潜像是最为重要的过程.笔者对静电潜像实验进行了改进,精准再现静电复印中的关键环节,一物多用,提高了仪器使用效率,使该实验具有较高的易操作性和可靠性.该实验可帮助学生巩固多个高中物理知识点,便于将实验推广为学生实验.
-
-
孟繁荣;
盖国胜
- 《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采用SEM观察墨粉颗粒的形状与分布情况,分析墨粉的颗粒形貌与墨粉印刷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墨粉颗粒的形状接近球形、粒径分布窄且接近10um,则墨粉的印刷质量好.其主要原因是当墨粉颗粒的形状接近球形时,在静电印刷过程中颗粒带电均匀,因此墨粉颗粒在纸张表面定位准确性好,所得的印刷线条质量好.所以对墨粉颗粒进行球形化处理可提高墨粉的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