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中国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10892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亚太传统医药、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四次全国中医药妇科学术大会暨中医妇科治疗疑难病证经验研讨会、2011年第11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等;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由189位作者贡献,包括侯丽辉、俞超芹、孙帅等。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0892篇
占比:99.92%
总计:110982篇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研究学者
- 侯丽辉
- 俞超芹
- 孙帅
- 王针织
- 韩洁
- 俞瑾
- 兰远霞
- 刘颖华
- 周丽虹
- 张丹英
- 张治芬
- 潘丽贞
- 王丽君
- 王传秀
- 白玲玲
- 秦茂华
- 翟乐霞
- 苑晓微
- 葛慧敏
- 覃小华
- 雷丽
- FANG Tie-gen
- 丁昉
- 丁裕花
- 东玉芳
- 丰爱芬
- 于德亮
- 任梦雪
- 任青玲
- 何秀秀
- 何雅岚
- 余建
- 余杏
- 余霞
- 刘庆芝
- 刘建国
- 刘意如
- 刘玉蓉
- 刘艳华
- 华利霞
- 卢晔
- 卢苏
- 卫爱武
- 叶利群
- 叶艳
- 吕德欣
- 吴丹
- 吴晓玲
- 吴桂芳
- 吴聚文
-
-
赵小春;
洪克华;
周小森;
张金辉;
刘艳华
-
-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多普勒能量血管成像(3D-CPA)及其定量参数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青春期PCOS的诊断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79例疑似青春期PCOS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性激素检查;参照相关标准,结合临床检查结果将确诊为PCOS的患者纳入PCOS组,其他患者纳为非PCOS组,全部患者均接受3D-CPA检查;比较两组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并分析VI、FI、VFI用于青春期PCOS的诊断价值。结果79例疑似青春期PCOS患者参照相关标准评估结果显示,34例确诊为青春期PCOS,占43.04%;PCOS患者3D-CPA成像特点:可见长棒状或树枝状血流信号,数量丰富,且多在卵巢髓质位置,血流起源于卵巢门;PCOS组VI、FI、VFI均高于非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80,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当VI、FI、VFI cut-off值分别取4.805、24.330、2.035时,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结论3D-CPA技术对青春期PCOS有一定诊断价值,其相应定量参数可预测青春期PCOS发生风险,未来可考虑用3D-CPA技术辅助评估青春期PCOS发生风险,可能对疾病的早期干预诊断及治疗指导有积极意义。
-
-
蒯冰洁;
殷燕云
-
-
摘要:
通过跟诊,从致病机制、辨证施治及遣方施治等方面对殷燕云教授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进行总结。殷燕云教授认为本病与肾、心、肝、脾四脏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上以补肾调周为基础,结合心肾同治、肝脾并调的治疗原则,同时改善不良习惯,加强运动,合理饮食以及及时的心理疏导,临床疗效显著。
-
-
崔晨;
康志媛
-
-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密切相关,尚不可治愈,对女性一生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危害极大。多囊卵巢综合征大多自青春期发病,因此,制订青春期正确的防治计划,对于阻断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未病、欲病、既病等各阶段进行干预,以期减少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具体来讲,未病之时,注意养生调摄,从起居、饮食、运动及情志各方面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欲病阶段,及时调理体质以预防疾病的进展;在既病之时,则采取严格的生活方式调控及中西医药物治疗,促使疾病逆转;在稳定好转阶段,仍要防微杜渐,于生活之处细心调理,以期病不复发。
-
-
苑晓微;
秦茂华;
王丽君;
杨廷仙;
金晶
-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CRP、 TNF-α及IL-6水平在疑似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疑似青春期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即疑似PCOS组),60例青春期PCOS患者作为PCOS组,同期50例正常青春期女性作为对照组;将80例研究对象分为2个亚组:OA+HA组(40例)、OA+PCOM组(40例)。所有受试者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激素(E2)、泌乳素(PRL);检测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疑似PCOS组患者血清CRP值、IL-6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OA+HA组患者血清CRP值、TNF-α值及IL-6值明显高于OA+PCO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炎症因子IL-6、CRP在疑似PCOS青春期患者中具有高水平的表达,可协助早期识别青春期PCOS,为疑似PCOS患者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
-
苑晓微;
秦茂华;
王丽君;
段源琪
-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青春期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肥胖型PCOS 40例(肥胖型PCOS组),非肥胖型60例(非肥胖型PCOS组);同期70例正常青春期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CRP、TNF-α及IL-6水平;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胰岛素(fasting serum lisulin, 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PCOS组中血清CRP、TNF-α、IL-6及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型PCOS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型PCOS组(P<0.05)。结论 青春期PCOS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说明炎症因子可能参与青春期PCOS的发病过程。
-
-
潘璠;
马卫东;
朱颖;
周微;
何秀秀
-
-
摘要: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与青春期生殖内分泌开始逐渐发育密切相关.何成瑶教授根据青春期特有的生理特点,提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肾虚为本,与心密切相关,再结合体质,辨证论治,中西结合治疗,临床收效甚佳.本文将对何成瑶教授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经验进行简要论述.
-
-
欧丁文;
任青玲
-
-
摘要: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现代妇科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生殖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中PCOS患者多合并肥胖,而肥胖反过来易加重其内分泌紊乱的程度,从而带来更为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因此更需重视。从病因病机出发,探讨运用扶阳理论治疗该病对于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
-
陈亚迁;
李云君
-
-
摘要:
目的:李云君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姜惠中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主持了多项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课题,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人得幸从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简述如下。
-
-
-
卢晔;
郝宇鸣
-
-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方调周治疗肾阴虚夹瘀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方法: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收治患者30例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期间自2016年1月开始、截止于2019年12月,所有对象均确诊为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补肾活血方剂治疗。评定治疗后患者月经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30例患者治愈13例、好转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30)。结论:补肾化瘀方调周治疗肾阴虚夹瘀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值得肯定。
-
-
孙云
-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师承峰会暨妇科分会第18次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被认为是成人PCOS的延续,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而得到中西医妇科高度的重视.根据青春期PCOS典型的临床特点:月经失调、闭经,肥胖、多毛、皮肤粗糙、痤疮等,临床辨证多属肝经郁热、痰瘀阻滞.全国第三、五、六批老中医药专家马大正多年来以“清肝泻火、活血化痰”为主要治则,应用抑亢汤治疗青春期PCOS,取得良好的疗效.
-
-
-
-
-
-
-